莲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夫子:“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根据你的描述,你所遇到的应该是某种动物成灵。”
张守中:“动物也可以修行吗?”
孟夫子:“当然可以,比如一头驴在拉磨,如果有一天它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头驴,开始思考它为什么是头驴?为什么要拉磨?那么它很可能就在思考中修行了,就有可能修成妖怪。不过这种概率非常小,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还没等它想明白就被宰了吃肉了。”
张守中见他一本正经的说着驴在思考怎么拉磨的事,忍不住笑了起来。
孟夫子:“很好笑吗?我说的都是实情,不光动物,植物也可以有修行的,只不过概率更低。别说植物了,石头都有可能,要不然,孙悟空是怎么蹦出来的?当然了孙悟空这个形象是作者编出来的,其实就连植物成精我也没见过。”
张守中:“照这么说,那吴承恩也是懂修行的人吗?”
孟夫子:“其实《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吴承恩,目前还有不少的争议。不过《西游记》的确是一部修行书,而且是修道之书,他是把修行过程中的各种印证,以神话故事的型式表达了出来。”
张守中:“它的作者还可能是谁呢?”
孟夫子:“我觉得是李传芳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他懂修行,而根据吴承恩的其他作品来看,他并不懂修行。哎,扯远了,今天不是讨论这个的。”
张守中:“对对对,不说这个了,我今天找你主要还是想向你请教的,我感觉已经打通任脉了,任督二脉都打通了,是不是可以说已经打通小周天了?”
孟夫子:“嗯,如果说你要练气功的话,现在已经达到了延年益寿、祛病强身的效果了,叫小周天也行。不过,对于金丹大道来说,这还算不上小周天,等你真正打通了奇经八脉以后才算。”
张守中:“修道之路好漫长啊!”
孟夫子:“你别管他长不长,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修道讲求的是性命双修,延年益寿修的是命,而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则是修性。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尤其在修道之路上,切不可急躁。”
张守中:“对啊,我还真有这个经验,我最近在追求入静那种状态的时候,总感觉越来越难,看来是不能太急了。”
孟夫子:“你这不是急躁的问题,入定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状态,你去刻意找那种状态,就已经着相了。”
张守中:“着相是什么意思?”
孟夫子:“着相是佛家的话,意思是说很多东西,是无法形象化的,你强行把它给形象化了,那就失去本意了。”
张守中若有所思的说道:“我想我明白了,用《道德经》的话说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对吗?”
孟夫子:“不错,不错,会举一反三了,看来你理解对了,只不过,你对这句话的翻译还有点问题,虽然多数书上都是这么翻译的,但其实并不准确。第二个道字,你翻译成‘说’了,要注意在老子那个时代,表达说的意思的时候,人们用的都是‘曰’字,至少我还没见过有用‘道’字的。算了,不提这个了,你能理解其中的意义就足够了。再说了,你能意识到自己在追求那种状态的时候,会不容易入静,说明你的元神已经够清明了。”
张守中:“对了,听你跟我提过好几次元神,那元神到底是什么呢?”
孟夫子:“这个……,我先问你,你刚开始静坐,脑子里胡思乱想的时候,是谁在想的?”
张守中:“当然是我了。”
孟夫子:“你能感觉到你有杂念是不是,那么这又是谁的感觉呢?还是那个你吗?”
张守中被问得愣住了,他觉得那当然应该还是他,不过那好像不是杂念中的那个自己,难道有两个自己?也不能吧?
他只好说道:“那个应该也是我,但是好像比杂念中的那个我更深一层,这种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孟夫子对他的回答似乎很满意,点了点头说:“没错,的确有区别,感觉到有杂念的那个你就是元神,用外国人的说法,可以叫做潜意识,用和尚的观点说,应该是八识中的末那识。你现在炼的,以及将来还要花很长时间要炼的,都是围绕着这个元神进行的。你现在能不能理解都无所谓,等你境界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第十七章 降妖除魔(上)
更新时间2015…1…26 16:47:07 字数:2260
张守中思考了一会,说道:“我想我能理解了,只是不太好表达。还有,你说的‘八识’还有‘末那识’又是什么意思,能再解释一下吗?”
孟夫子:“这都是佛门的用语,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这就是八识,后面那几个识越来越深、越来越接近虚无,你也没必要了解的太细,实在想知道可以自己去查,说了一晚上了,我也懒得解释了。哎,真是奇怪了,今天怎么老跟你扯佛门的东西,难道今晚要遇到和尚?”
张守中:“你说什么我就听什么,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孟夫子:“要是真想感谢我,等没事的时候多请我喝个酒就行,毕竟空手求道也没这规矩。”
张守中笑道:“好说好说,你没让我交学费,我已经很感激了,几顿酒菜我还是请得起的。”
孟夫子伸了伸懒腰,说道:“已经九点多了,我看时候也差不多了,咱去看看吧,别错过了好戏。”
他们一路说说笑笑,走在城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上,等快走到头的时候,旁边出现了一个没有灯光的黑胡同,他们不再说话,悄悄的走了进去。之所以叫胡同,是因为那路口比较窄,但等进去以后,里面又便得开阔起来。当晚没有月亮,附近高楼上的灯光照过来一部分,隐约还能看得见路。
只听孟夫子小声说道:“等等,我们先隐起身来。”
张守中:“隐身?怎么隐?我不会啊。”
孟夫子:“我知道你不会,看我的。”
孟夫子说完话,拿出那把玉骨檀香扇,对着空气挥了几下。张守中那把扇子立刻与周围环境甚至与整个夜色都融为了一体,扇子还在,但是用元神几乎感应不到了。接着孟夫子把扇子举过头顶,突然一松手,然后然后他们两个人也消失在了夜色中。
孟夫子小声说道:“这把扇子真是妙用无穷啊,我也是最近才发现的,它可以融入天地山川之中,只要施法催动就可以帮人隐身。怎么样?想不想再要回去?”
张守中:“是挺好的,不过早就已经送给你了,怎么能要回来呢,对了,我那还有一个像毛笔一样的东西,你抽空帮我看看吧。”
孟夫子:“你咋那么多好东西啊?你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张守中:“就是种地的啊,那些东西可能是我妈的嫁妆。”
孟夫子:“好吧,等有空我也想见识见识你还有什么宝贝,守中,你猜史先生曾经说的那个觉照法师会不会来?”
张守中:“既然史先生曾说去请他了,他就算不来也得派个高手来吧。”
孟夫子:“嘿嘿,我告诉你,那个觉照法师我见过,那是个得道高僧,所擅长的是参究佛法,虽然修为高超,但可能根本不会斗法。”
张守中:“那怎么办?他能来吗?”
孟夫子:“这个说不准,听说佛门的空境正好能克制灵物,嘘……别说话了,有人来了,咱们先找地方躲着,跟我来。”
他们走到一处角落站定,过了一会果然有两个人影悄悄的来到了这里。
其中一人小声说道:“无尘道长,这就是灵物的老巢了,之前还有一个较弱一点的,后来突然失踪了,现在就剩三个,我先去把他们引出来,你伺机而动。”看来那位无尘道长就是史先生所请的高人。
无尘道长:“我也发现它们了,史先生一切小心。”
史先生:“本来还想等岱岳派的王鹏来了再一起动手,可是昨天晚上这里就出事了,所以不得不提前动手,现在只有我们两个,动手时一定要小心,更不能让它们跑了。”
原来史先生约了两个人,这个无尘道长先到了,还有一位叫王鹏的没赶到,因为昨天晚上出的事,他们为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只好提前动手了。
史先生拿出一柄如意,走到一个废弃的房间门口,向里面挥了几下,然后连忙后退,推到宽阔的地带,连连挥动那柄如意,看样子是受到围攻了。
那位无尘道长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一柄拂尘,走到史先生近前,先是摆了个奇怪的姿势,口中念念有词,接着迅速甩了几下拂尘,然后又后退了几步,竟然开始慌乱的招架,再看那史先生也是在苦苦招架。
同时,一阵阵澎湃的法力传来,张守中不得不深吸一口气,拿桩站稳。
孟夫子则小声嘟囔道:“真是的,咋都这么没用啊。”
那无尘道长忽然一跳,跳出了很远,同时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很薄的东西,像是纸片,紧接着又开始甩动拂尘,看样子是又有灵物又向他发起攻击了,不过这次看他的动作倒是不再慌乱了。
他们正在打斗的时候,张守中忽然又听见了孟夫子清晰的声音,“守中,看那个道士,看清楚点,他要使用符箓了。”
这把张守中吓了一跳,心说他不是不想暴露吗?说话那么大声干什么?又一想觉得不对,孟夫子刚才并没有开口,那刚才怎么听见他说话了?
“不用奇怪,我是用神念跟你说话,别人听不见的,我带你来就是想让你见识见识,修行人是怎么斗法的,只是可惜他们打得太乱了,根本没有章法可言,对你来说也没什么借鉴意义。不过,刚才那道士掏出了一张符箓,你先看看他是怎么用的吧。”
张守中这才意识到,这些话并不是用声音传递的,而是自然而然的印到他的大脑里去的,然后他赶紧集中精神去看那位无尘道长,那道士又甩动了几下拂尘,忽然将拂尘收回,右手拍出一掌,手上还带着一个纸条,那纸条就像贴在了灵体上,那灵物顿时被镇住了,趴在地上奋力的挣扎,却怎么也挣脱不了。
见此情景,无尘道长没再理会趴在地上的灵物,又过去帮史先生,两人背靠背开始对付两道上蹿下跳的虚影,他们虽然一时间没能打败两个灵物,但如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就在他们的争斗进入僵持阶段的时候,那个趴在地上的灵物忽然发出了一阵剧烈的抖动,那道符箓被瞬间震碎了,那灵物挣脱以后再次参与了打斗,史先生和无尘道长眼看又落了下风。
张守中推了推孟夫子,示意他该出书帮忙了,而孟夫子却摆了摆手,同时给他发了一道神念:“来了个高手,我们静观其变。”
第十八章 降妖除魔(下)
更新时间2015…1…26 18:42:08 字数:2251
史先生和无尘道长,两人背靠背不断挥动着手中的武器,现在有三道虚影围着他们乱转,似乎又不敢太靠前,但没次见他们露出破绽的时候,就要冲上去,然后又被当回。那两个人已经被包围住了,如今只能苦苦招架。
正在这时,忽然听见当的一声,张守中感觉元神一阵恍惚,就连他们头顶上孟夫子祭出的玉骨檀香扇也颤动的一下,等张守中回过神来,再看的时候,那三只灵物应经被消灭了。
从另外一个方向走过来一个老和尚,那老和尚宝相庄严,手持钵盂,看到那个和尚,张守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恭敬之心。
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能看见托钵的和尚了,托钵是佛门数千年来留下的传统,《金刚经》在开篇就讲了释迦牟尼佛要吃饭的时候,“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就是披上袈裟,赤着脚,托着钵,出去要饭。而给他们饭吃的行为也是一种布施,布施者也会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功德。
日本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出家后第一次跟着别人托钵,遇见一个妇女给了他一大把钱,顿时把他感动得热泪盈眶。据说过去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老百姓做好了饭都不吃,在街上等着和尚去乞食,先将饭布施给和尚一部分之后,才回家吃饭,这也是积累功德的一种方式。
顺便说几句闲话,在古代和尚是最不容易被饿死的职业之一,甚至在饿死人的灾荒年间,很多寺庙里都还有存粮,有的老百姓被饿得实在没办法了,就用自己的土地为抵押,向寺庙借粮食吃,若遇上大的动乱,人们借了粮食还不起,或者人都死了,土地就成了寺庙的财产,如此一来,每逢动乱寺庙经常能获得大量的土地,这也是历史上某些帝王反对佛教的原因。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情况,教会的人经常对外宣传,如果把财产捐献给上帝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