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品侠医 >

第302章

超品侠医-第302章

小说: 超品侠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师一生光明磊落,他当年反出五门三派,闯过‘药王殿’,以一已之力弘扬中医,此为我等中医人之楷模。

    腐朽的就要打破,阻碍发展的就要越过,我吴作荣今年已经快60岁了,我还能为中医做多少事,还能为中医做多少贡献,我能做的,只是想更多的培养中医人才,我希望他们能够像天宇一样,支撑起中医的这片天空。

    我谢谢在坐的各位,谢谢你们能够支持天宇,能够支持咱们的中医,我吴作荣谢谢了。”

    吴作荣深深的向这些人鞠了一躬。

    孟庆东动情的说道:“吴老哥,五门三派这样的做为,我和杨老弟都看在眼里,他们这样做的确让人心寒,你放心,在这件事上,我们站在你和天宇这一边,直到尉迟远让步为至。”

    “为什么要让尉迟远让步?为什么中医公会就一定要听他的指挥?我们中医人有自己的准则,五门三派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医的发展,有些人,有些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华天宇站起来说道。

    杨士奇道:“天宇是想罢免尉迟远的会长职务?”

    孟庆东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件事不容易操作,中医协会是民间组织,从它诞生那一天就被五门三派所操纵,想要把尉迟远推下神坛并不容易。”

    华天宇笑着说道:“我的意思,不是让尉迟远下台,而是让中医协会成为历史。为什么我们不能成立一个新的中医组织?为什么我们不能吸收那些向上的,有志于中医发展的人和组织,我们重新成立一个利国利民的中医组织,让中医协会成为历史,难道不好吗?”

    众人同时一楞,随后眼睛全部亮了起来。

    吴作荣用力的拍着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他望向孟庆东等人。

    方婆婆第一个说道:“我看可行,尉迟远利用中医公会打压异已,中医协会已经成为他敛财和打压异已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创立一个新的组织,让中医协会成为历史,让它失去可以利用的价值。

    这个办法好,我们易水派带头加入,我老婆再去游说那些被尉迟远打压的门派,我相信他们也一定愿意加入进来。”

    赵长老也说道:“这个没问题,‘阴阳门’的工作我来做,我带头加入。”

    孟庆东也跟着说道:“学院派的没有问题,我们京城医科大学享受国家津贴待遇的老专家们我全部能够拉过来。

    这样,我负责五所中医院校,吴老哥负责五所院校,以我们两个人的影响力,拉来十个中医院校不成问题。”

    杨士奇笑道:“别的忙我帮不上,我拉来两个院士成吧!”

    “太成了,太成了。”吴作荣哈哈大笑:“杨老弟给拉来两个院士胜过千军万马!”

    华天宇兴奋的说道:“老师,这个班子要请您多费心力了。我知道您一直致力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如果咱们成立新的中医组织,我想通过这个组织召收一批少年,咱们从孩子抓起,培养一批真正有能力的中医人,有这个平台,我想会有更多的家长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

    吴作荣兴奋的说道:“这个办法好啊,这个办法好啊,年轻人就是脑子快。各位啊,我早有这个想法,可是一直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天宇就是脑子快。

    咱们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西医不一样,西医可能几年时间就可以把一个一点医学知识都不懂的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生,但是中医不同啊,咱们的中医底蕴太深了。

    学习中医不仅仅是学医,更是学习咱们古老的文化,学习做人的道理,立身、立行、立德,而后立医。所以只有从小培养才能培养出高明的中医,咱们中医需要人才,要后继有人啊!”

    孟庆东说道:“如果吴老哥有这个打算,我们京城中医学院可以和你们合作,你们如果开设中医特长班,我们学院每年招生中医类学生可以对你们开放,开始的时候每年可以给你们十个名额,我们开设少年班,从高中开始,一边学习教育部归定的课程外,一边学习中医基础。

    到时我们双向招生,这样更能专向培养人才,别的院校我不敢保证,但是京城医科大学,我就敢说这样的话。”

    吴作荣握住孟庆东的手道:“没什么可说的,我先谢谢你,中医未来能够走向全世界,这里有你老孟的一份功劳。”

    孟庆东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咱们中医人如果自己再不团结,难道还指望别人吗?只有我们抱成一团,才能让这门医学走得更远。不过成立这个组织需要很多资金,这样,我通过我的学生来筹备一部份。”

    吴作荣道:“我来解决一部份。”

    方月馨:“易水派这些年来也积累了一些财富,我们也可贡献出来。”

    华天宇感动的说道:“各位,这个问题我来解决,不需要几位前辈操心。”

    吴作荣慎重的说道:“天宇,成立一个新的组织需要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知道你的公司运作的很好,但是这样的资金投入也不是你一个人能解决的。”

    华天宇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老师,那个。。。那个我前段时间去赌石,幸运的解出了一块天价的帝王绿,卖了。。。卖了五个亿!”

    “多少?”

    现场这些人一个个的瞪大眼睛,五个亿?

    华天宇尴尬的说道:“是五个亿,运气好了点!”

    吴作荣直接无语了,这是运气好一点的事吗?这是运气逆天了才对,这得什么运气能够解出五个亿的翡翠啊!

    。。。

    田镜云听完华天宇的话后,他哈哈笑道:“这是个好办法啊,你这个点子好,有孟校长和吴院长做后盾,有杨院士帮助摇旗呐喊,这个办法绝对可行。

    原本我打算压一压尉迟远这些人,他们蹦哒的太欢了,现在你有这个办法,我就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这个组织你想好名子了吗?”

    华天宇说道:“名字还没有想好,田伯伯有什么建议?”

    田镜云想了想道:“五门三派主导的那个叫做中医协会,我看咱们这个就叫中医公会,天下为公,他们是协作发展,咱们便一心为公,为广大的病人,为华夏的未来。”

    华天宇眼睛一亮:“田伯伯这个名字起的好,中医公会,天下为公,这是个好名子,就用它了!”

    田镜云说道:“那就这么定下来,我这就安排人帮你把中医公会审请下来,这个公会你还有什么打算一起说出来。”

    华天宇说道:“田伯伯,这个中医公会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第一就是中医人才培养,中医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孩子抓起,历史上那些成名的中医大家除了天才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学习中医,这需要对华夏文化有一个很深的认识,一个沉淀的积累的过程才能厚积薄发,所以中医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孟校长也答应了,如果我们从孩子开始培养中医人才,京城医科大学会鼎力相助,对我们培养的人才特招入学,从教育机制上给我们支持,这就解决了后继问题。”

    田镜云说道:“这个想法很好,我支持,如果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教育部那里我能说上话。”

    华天宇继续说道:“其次,通过中医公会,进一步加强中草药种植监管。中草药是中医的生命线,但是中草药的泛滥种植,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使本来治病救人的药草变成了毒药。

    我想通过中医公会进一步监管指导中草药的种植,避免异地种植对中草药品质产生影响,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合作,与药农签订协议,进行指导性种植,不仅对中草药未来的发展起到好的示范作用,还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田镜云不住点头:“这个点子也不错,即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对中草药进行监管,一举两得,这一点我赞同。”

    “第三,我想通过中医公会成立中医院,尽量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专门接纳农民患者,为最低层的民众服务,中医植根在这片热土,就要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服务。”

    田镜云感慨的说道:“天宇,你有一颗悲天闵人的胸怀,通过中医公会成立为民众服务的医院,我会尽我的能力全力帮助你,这一点你可以放心,但是有一点,要实现以上三点,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前期的推广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我虽然能通过卫生部给预你政策扶持,但是对于这样大的资金量,我不可能全部帮你筹措。”

    华天宇连忙说道:“田伯伯,这件事您不必操心,您知道,我和蔓琼姐合作成立的中药厂,保守估计,我每年的利润分成决不会低于两个亿,有这些资金,足够支撑中医公会!”

    田镜云默默的听着,等到华天宇说完,他感慨的道:“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啊,这是我们无数先人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又何愁我们的国家不兴旺发达。

    天宇,你好好做,田伯伯会为你抵挡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有田伯伯在一天,你就尽可能的去实现你的愿景,天下为公!”

    (人在外地学习培训,只能写这么多了,向兄弟们求月票,求订阅!)
………………………………

第四百三十一章 生命无价(二合一章节)

    韩国,首尔。

    朴谨言手持银针,灵巧的将银针一根一根的刺入人形模具上,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平稳,银针在他手中任意的变幻,每一下都是那么准确的刺入人形模具的穴位中,或深或浅。

    他练习了一会后,伸手把所有的银针拔出来,一名弟子换上特殊的模具,朴谨言看了一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块黑布把眼睛遮住。

    他伸手在人形模具上摸了摸,测量着穴位,随后手中的银针果断刺入,银针丝毫不差的刺入模具上面标记的穴位上,一针刺出后,他手掌翻飞,整个人围着人形模具飞转着,转眼之间,他手中的数十枚银针或深或浅的刺入到人形模具上面。

    他把蒙住眼睛的黑布扯下,缓缓睁开眼睛,然后观察着刺**位当中银针,他满意的点了点头,眼中露出笑意。

    李志勋把洗好的毛巾递过来,他恭敬的说道:“老师,您的针术越好的精进了!”

    朴谨言微笑着从他手中接过毛巾擦了擦手道:“学习针术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医学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揣摩,每天自省已身才会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这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精进。”

    李志勋道:“弟子受教了,一定会按师父所说,不断精进!”

    朴谨言点了点头:“你是我所有弟子中最聪慧,悟性也最高的弟子,老师希望你能把韩医发扬光大,我们韩医会在世界医学上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李志勋恭敬的连声应着。

    “老师,华夏那边传来消息,华天宇闯药王殿连闯十一关后,五门三派全部退场,他们双方产生了间隙。”

    朴谨言惊讶道:“他竟然闯过了十一关,果然不同凡响,没有让我失望,和我详细说说!”

    李志勋把华天宇闯药王殿的过程一一讲诉出来,朴谨言越听越是惊讶,最后眉头已经微微促起。

    待李志勋讲完,他叹了一口气:“可惜了他是华夏人,如果他是韩国人该有多好,可惜了,可惜了。

    华夏人只知争利,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会顾及国家大义。如果他生在韩国该有多好,这样优秀的青年才俊,我们可以举国之力助他,何愁不使韩医名扬天下。

    可惜华夏人,他们永远不可能让这样的人出头。

    在华夏,尤其是在城市里,倘使有人暴毙马路,或者受伤摔倒,路人围观者尽有,高兴者尽有,唯独没有挺身而出者,这就是他们的劣根性,这样一个民族没有什么可怕的。

    所以,无论华天宇如何厉害,在他面前的那座大山,他是永远都翻不过去的。

    那座大山是由利益集团构成,他想要冲破出来,那将会非常的难,即便他过来了,也会损伤惨重,又有什么力气来挑战我呢?这就是华夏,这就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

    正像朴谨言所说,华天宇申请成立中医公会虽然有田镜云力主,可是仍然遭受重重阻力,原本田镜云答应他,只需要三天时间,就可以帮他申请下来,可是三天过去,田镜云那里仍然没有音信。

    这几天,中医协会里,尉迟远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的打出去,然后备了一份又一份的礼物送出去,这三天的时间尉迟远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没休息过一会儿,他把自己这些年来积攒的人脉全都用了出去,只希望能够打压住华天宇,让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