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旧书大亨 >

第52章

旧书大亨-第52章

小说: 旧书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林逸却不愿意这样,现在他手里有钱,不介意多花一些钱出来,所以没和老姐打招呼,就塞了三万块过去。
  这个世道还是有钱好说话,那个才和林逸见了一面的十二小办公室的教导主任,原本口口声声说“按章程办事儿”,收到钱后,立马就把林逸当成了亲密无间的漂亮朋友,拍胸脯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还别说,这位教导主任还真有两把刷子,三天后,十二小公布的新学期入校就读名单上,就有了赵宝儿的名字。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林雪诧异不已,姐夫赵刚也不明所以,甚至以为是自己闹腾那房地产公司有了效果。可一打听,除了自己,很多同样买了房子的却依旧没有入学,这就见了鬼。
  老姐林雪是什么人,很快就想到了小弟林逸,打听下来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三万块不是个小数目,弟弟就这么塞了过去,甚至没和自己说一声。林雪嘴里骂着败家子,心里却感激无比。姐夫赵刚更是不说话,沉默不语。
  实际上自从上次和林逸闹翻以后,赵刚就觉得很别扭,尤其不喜欢和林逸碰面,往往林逸一来赵家,赵刚就躲避出去,林逸走了,他才回来。
  说实话,赵刚面对林逸很愧疚,很惭愧,一想起自己以前对林逸的轻视和不屑,还有对他不断的呵斥,赵刚就觉得心里膈应,如今,林逸发达了,有钱了,甚至连这套新房子都是林逸出钱买的,相反,他这个做姐夫的连女儿的学校都搞不定,最后还是林逸出的手,这让赵刚心中泛起更加强烈的自卑感。
  有时候赵刚也觉得自己太自卑了,林逸这个小舅子不就是赚了一些钱,有啥好得瑟的,自己有必要怕他吗?
  可是………可是这个世道就是这样,能赚钱就是好汉,赚不了钱就是软蛋。以前自己不就是这样嘲笑林逸的吗?
  软蛋啊,原来自己才是天底下最没用的软蛋和窝囊废!
  林逸哪里知道自己姐夫的这些心思,对于他来说,只要老姐一家能够过好,就是最好的。所以在老姐赵雪责备他胡乱花钱的时候,林逸就忍不住把自己又赚了钱的事儿说了出来。
  当听到自己弟弟一下子又赚了300万,林雪直接惊的合不拢嘴。
  作为一个传统的小市民,家庭妇女,林雪的境界还处于家里能有几十万,已经谢天谢地的境界,哪想过会赚那么多,300万啊,几个指头才能数过来。
  林逸知道吓住了姐姐,不过还是安慰她,对她说这些钱都是合法赚来的,不偷不抢,正大光明,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
  老姐林雪听了这些,依旧像是做梦一样,自己这个弟弟太邪乎了,赚钱的速度也太快了,快的让人发怵,生怕发生什么事情。
  为了让老姐把眼界放宽远一点,林逸就提议拿出50万来让老姐和姐夫赵刚开一家饭店,姐姐能打会算,姐夫赵刚烧的菜不错,再雇请几个人,这买卖就能开张。
  林雪何尝不想做做小生意,可惜一直没本钱,现在弟弟提议,到让她有些犹豫不决,最主要是觉得拿弟弟的钱已经够多了,不好意思再用。
  赵刚本身喜欢炒菜做饭,林逸不在家的时候,往往都是他主厨,林逸在家他才搬着架子不出手,偶尔还会学学菜谱上面的,像模似样,因此炒菜方面还真就有一手。
  赵刚在酒精厂上班,早已厌倦了这种名为技术员实为搬运工的无聊工作。工资低不说,还天天卖力气,给上面人赔笑脸。这种鸟工作不做也罢。
  可是让他用林逸的钱开饭店,就有点,那个啥了……最后,还是开酒店的想法战胜了那种羞愧,厚着脸皮和林雪商量,拿50万开饭店的事儿,要不和你弟弟说说?
  至此,开饭店的事情算是商定了,不过老姐死活要给林逸最大的股份,三七开,林逸出钱,他们夫妻出力,赚了钱林逸拿大头,他们拿小头。
  林逸想要拒绝,想了想,还是算了。
  赵刚对这样的分配也无话可说,毕竟买房子的30万,开饭店的50万可都是这个小舅子给的,自己就算替他打工也说得过去。
  ……
  一切事情商定完毕,林逸告诉老姐,这些大事情先不要告诉住在县城的老妈知道,免得她担心,林雪张口欲言,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最后什么也没说。
  林逸见大势已定,难得趁着宝儿开学前陪她去儿童乐园玩。
  这家儿童乐园名叫“淘气猫”,场地面积很大,建在白河岸边的两座小岛上,每逢节假日都游人如潮。
  宝儿老早就缠着小舅舅来这里玩,可惜林逸不是忙着贩书,就忙着和人交际,一直拖到现在,也算是完成了对宝儿的承诺。
  在淘气猫,宝儿快要玩疯了,一会儿去水池里捞金鱼,一会儿去大象鼻子上滑滑梯,一会儿又跑到了打气球的地方看人家打气枪,没看几眼,就又跑去荡秋千……
  林逸见她小白兔一样跑来跑去,暗捏一把汗,可要看牢了,万一被人骗走了怎么办,现在世道坏得很,有很多拐小孩的坏蛋,何况宝儿这么漂亮,这么可爱,这么招人喜欢……
  也不知道坐了几遍“疯狂老鼠”和“海盗船”,也不知道开了几次小汽车,划了几次小水船,林逸都累得不能行了,宝儿这丫头还兴致勃勃。
  就在林逸叹气自己是不是“老”了的时候,随身手机突然打响。
  林逸以为又是曹一刀,这货这段时间总缠着自己画老虎,毕竟一副老虎5000元,让曹一刀稀罕的不得了。可接听了电话才知道,竟然是孙馆长孙老头打来的。
  老头在电话里说的清楚,“林逸,这次打电话主要是为了还你人情,我可不占你那点便宜,相反给你一个大便宜……市棉纺厂的图书馆要处理一大批书,有很多好东西,你去看看吧,这可是我得来的好消息,动作要快。”
  林逸知道孙老头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而玩旧书最缺的就是货源,往往哪有旧书要处理,很多玩旧书的就会蜂拥而至,这时候就要看谁的速度快了。
  顾不得许多,当即林逸抱了宝儿就跑。
  可怜赵宝儿还没玩够,只说小舅舅骗人,林逸无奈,只好再打包票,说等下个星期天再带她来玩,并且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宝儿这才破涕为笑。
  ……
  市区棉纺厂曾经是市里的龙头企业,可惜,最近七八年经营不太好,年年亏损,很多职工连工资都发布下来,更多的则是直接下岗谋出路。
  衰败的棉纺厂距离老姐林雪的新家不是太远,林逸把宝儿送回家以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那里。
  让上一根好烟,把门的立马就告诉林逸该厂图书馆的具体方位。
  找到厂区图书馆,一看破破烂烂,大门紧闭,敲了敲门也没人应声。
  林逸四下里看看,见有一个像是在厂里值班的,就过去着招呼,又是让烟寒暄几句,这才问:“这图书馆是谁管着的?”
  那人倒也实在,说是厂里主抓文化宣传的王部长,因为喜欢打麻将玩牌九,被戏称为“王牌九”。
  林逸得知这一点,就心里有底了,费尽力气,终于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这位“王牌九”部长。
  王部长显然正在日理万机,电话里时不时传来碰,杠,二饼,一筒的声音。
  林逸问他是不是掌管图书馆的王部长,对方显得不耐烦就嘟囔,有什么事儿快说。
  林逸就很和气地说,自己听人说图书馆有一批书要处理,想要看一看。
  那王部长也直接:“你能出多钱?”
  林逸笑道:“这要看货色了。”
  王部长:“我这可不是卖废品的,不是论斤称,一枪打最少几十万!”
  林逸:“书好,不要说几十万,就是上百万也是值得的。”
  王部长见林逸语气挺大,顿了顿,就说:“那你等一会儿………三条!”
  ……
  王部长所说的等一会儿,实际上就是一个多小时,等林逸快要不耐烦了,他才肩膀上搭着衣服,叼着烟,腆着肚子出现。
  圆脸,圆肚子,整个人犹如一个圆皮球,看见林逸就嚷嚷道:“那个谁谁谁,想要看书的就是你吧?”
  “你好,我叫林逸。”林逸压着火气,笑道。
  “不好意思啊,让你等久了。”王牌九王部长倒也知道自己有点不地道,随便道个歉,就打着哈欠说:“进去吧,看看里面的书。”
  从腰间取出钥匙,打开了厂图书室的大门。
  顿时一股子书香扑鼻而来。
  ;







第八十章。传说中的“民国新文学”
  林逸走进这间快要倒闭的图书阅览室,只见偌大的图书室中整齐地摆放着十几架图书,大眼看去,竟然都是一些老旧书籍,有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甚至还有一些民国书。
  其中不乏一些名贵的好书,比如那些民国的书,就有几本品相不错,网上价格也很高的,《冰心散文选》,《庐隐选集》,《郁达夫选集》,以及沈从文的《湘行散记》等。
  当然,有好书也就有坏书,这里说的坏书并非不好的书,而是说对于玩书的人来说价值不大的书,比如大部头的《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主义》,以及《列宁主义》等,尤其《列宁主义》就有十几本,并且每一本都是精装砖头厚。
  看着这一排排架子上的书,林逸心神澎湃,难得保存这么好啊,伸手取过几本看看,貌似除了上面印有“市棉纺厂图书室”的馆藏章外,再没别的损坏。
  实际上,在旧书收藏中分为几大类,其中就包括“私藏”和“馆藏”两种。私藏指的是私人藏书,一般爱护有加,品相要好,不过偶尔会出现私人印章和扉页签名留言,比如某某在何年何月购买,或者谁谁谁过生日礼送等。馆藏则是单位或者公家图书馆流出来的书,一般都有印章,因为是图书馆流出来的,难免被人翻阅过,所以在品相各方面要比私藏差一点。
  可是林逸看这图书馆内的藏书,基本上品相都很不错,看起来以前这里的书也没怎么被借阅出去。
  就在林逸思忖着的时候,那位“王牌九”王部长打个哈欠,有些不耐烦地说:“看完没有,就这么多,差不多五六万册,一枪打,你出多少?”
  意思很简单,钱少了你就拜拜吧,别浪费时间了。
  林逸笑笑,“品相不错……”
  “那是当然,我管理的书籍基本上都跟新的差不多。再说了,现在谁还看书呀,都看电视看电脑了,电脑上啥没有,手机上啥没有,所以这图书馆倒闭也是必然的。”王部长呲着被烟熏黑的大牙说道。
  “再说这书价,你去那些新华书店看看,那些新书哪本不是三四十一本,所以说,还是买旧书划算。这样吧,一本折合5块钱,你能要就全拿走!”王部长显得很大方地说。
  5块一本,6万册岂不就30万块?这个王部长也够黑的。虽然这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价值不错的书,但林逸怎么看也觉得值不了30万。
  见林逸有些犹豫,王部长就不高兴了,“怎么着,吃不下?那没办法,要旧书的人多着呢,你再好好考虑一下。”说完就要逐客了。
  林逸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又怎么会真的被这30万吓住,笑笑道:“我没说不收呀,30万虽然多了一些,我倒也拿得出来,不如这样,我先给你1000元的定金,你把这些书先给我留着,然后我回头给你筹钱,怎么样?”林逸决定了,不管30万值不值,先把这6万册书吃下再说,主要是时间太短,他也不能再一一细看,说不定这里面还有什么宝贝,一本书就能把成本赚回来。
  那王部长眯眼看着他,说:“得,既然你这么说,那么就这么定了,我先帮你留着,你回头拿钱来,东西就全是你的。”
  林逸与他握手,然后支付1000大洋做定金,说:“合作愉快。”
  ……
  离开图书馆,出了市棉纺厂,林逸就回去取钱。
  以前30万对他来说是大数目,现在却是小儿科,不过在银行想要取这么多钱,却是需要预约。
  约好了时间,第二天,林逸就又匆忙去了银行,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钱取了出来。用塑料袋包裹好了,再装在手提袋里,林逸准备搭乘出租车去市棉纺厂的时候,想一想还要找个拉货的,那么多书,大概需要几趟才行,嗯,还有存放的地方。于是就又开始忙着找仓库,找货车,差不多折腾了三四个小时,这才差不多完成。
  看看天色,都快中午了,林逸知道不能再耽误时间,匆匆忙忙朝着市棉纺厂赶去。
  刚到厂区图书室门口,就见一大帮老相好,什么王黑子,刘三两,何英,以及董眼镜等提着大麻袋,使劲地往外搬运东西,黑压压地望去,差不多二三十人,有的甚至操着外地口音,而他们旁边也是一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