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旧书大亨 >

第333章

旧书大亨-第333章

小说: 旧书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书店在民国33年印行的当代作家沈从文。

    林逸对这些书爱不释手,看了又看,那卖书的老板貌似也是湘西人,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说:“小兄弟,这些书都是好书,每一本都快一百年历史了,而且都是民国新文学………新文学你知道是啥子吗?”

    林逸当然知道什么是民国新文学,不过他却装出懵懂的样子,那卖书的摊主见此,就给他普及知识,只把民国新文学收藏说成了能赚大钱的一门收藏项目,说你只要在我这里买一本,明年这时候出手就能翻倍,好像买他的书比投资股票还要厉害。

    林逸听完依旧做出一副懵懂模样,问:“那这些书要多钱啊?”

    那书摊老板见他终于问价了,为了避免吓跑他,就说:“你想要买多少本,买的多就给你优惠。”

    林逸就把刚才看的八本拾掇起来,摆在面前,说:“暂且就这八本吧。”

    那摊主眼睛一亮,心说,大主顾呀。

    “咳咳,小兄弟,我看你模样斯斯文文,一看就是读书人………你能遇到我,又挑了这么多书,也算是你我有缘分,所以么……这些书原本一本都卖四五百的,不过给你优惠,一本三百,八本就2400元!”

    林逸一听这个价格,就像晃拨浪鼓似得摇摇头说:“太贵了………买不起呀。”说完,作势欲走。

    开玩笑,这个卖书的还真把他当成傻子了,一本三百,其中价值最大的就那本沈从文的,属于沈从文的早期散文作品。该书生动描写湘西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作者从景入手描写了“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的码头”“晨谿的煤”以及“苗民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早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湘西的地理风貌,人情事故,行文流畅,有声有色,特别对湘西风情、苗民以及土匪的描述更是有特色,是作者早期的散文游记,当时出版只有一千册,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如果说这本书价值300的话,那绝对是个小漏,因为如此品相就算卖500元也是值得的。不过其它七本书就不值这些钱了,每一本顶多也就100多块钱。

    那卖书的哪里知道林逸是民国“新文学”收藏中的大行家,还以为他真的什么都不懂,于是就耐着性子问他,“那你最多能出多少钱?”

    林逸向老曹看齐,直接砍掉一半说:“1200块!”

    那摊主狐疑了,对着林逸看了又看,因为林逸递的这个价格太精准了,精准的都让他没多少钱可以赚。不过他大老远从湘西跑到这里来赶庙会,原以为能够来过大丰收,谁知道当地人不识货,来这儿求神拜佛的更是瞎子,看都不看他们这些书摊一眼。眼看明天庙会就要结束,难道说拿了一个大鸭蛋回家?尼玛,连来回的路费都不够!

    想到这里,这位书摊老板就一咬牙一狠心,说:“不如这样,小兄弟,我看你也实意买,我也实意卖,你再添点………1500块,八本书你拿走!”

    林逸一看他表情就知道他松动了,既然你松动,那么我就坚定到底,所以就继续摇摇头说:“1200块买了你这些书,我还不知道怎么给家里人交代呢………唉,你要是不卖,那就算了,我再转转看。”说完,就做出一副想要离开的姿势。

    那老板急了,忙道:“小兄弟请留步………不如咱们再商量一下,1300元吧,我再给你优惠200块。”

    林逸还是摇头,显得很是执拗。

    见此,那老板没辙了,就说:“那好吧,1200就1200块!算是拉你一个主顾!”

    对于他们这些跑老远来摆地摊的,能回本卖掉一些就很不错了,第一,可以赚个路费,第二,也可以少带点东西。

    其实林逸心里清楚,这八本书这位老板收来估计也要花个七八百块左右,1200块赚500来块,也算差不多了。

    总之,对于这些做生意的来说,有得赚总比没生意要好。

    ……

    果然,一看林逸如此“大手笔”,一口气在“古董书摊”买了上千元的书,其它卖这种古董书的就眼热了。

    见林逸提了新买的书逛过来,就忙热情地招呼:“来看看吧,我这里也有很多好书!”

    “好书大优惠了,买的多就优惠的多!”

    “朋友,看看吧,相中哪本便宜给你!”

    ……

    见大家伙这么热情,林逸也就很积极主动地拿眼扫向其它的旧书摊,并且开始了在外人眼里疯狂的“买买买”!

    首先,他用450购得民国上海有正书局在民国发行的,康南海即“康有为”,该遗稿是康有为先生的门人徐勤、沈子培批校敬题,是研究康有为先生一生革命事迹,政治志向,文笔书法的珍贵资料,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按照如今的市场价,八五品左右的价值在600………00元左右。

    接着又以150元购进商务印书局民国27年发行的“中学适用教材”一册,编著者宋建勤,及杨杰著,这二本是抗战时期的作品,对研究抗战史有特殊的意义。

    随即又以30元购进,20元购进宋版影印本,对研究宋版图书价值较高。

    不过更令林逸高兴的是花100元购进一本民国初期的,该书都是当代著名作者所写的范文,其中有李大钊、康有为、孙中山、黄兴、汪精卫、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大作如“革命和复辟辩”“长江形势考略”“论殖民政策”“男女平权说”“释共和政体”“评曾左手三人之功罪”“释统治权”“论中国弊制”“拟告国民军文”“论君主国和民主民之利弊”“述列强之现状”“送孙中山先生赴宁任职序”“严禁鸦片议”等名篇巨著。是研究民国革命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军事等不可多得的资料。该书字体清秀,行文流畅,语言精美是值得收藏,且价值较高。

    ……

    林逸这么一大通扫货,只看得周围那些蹭书看的,还有买书的羡慕不已,如果书买书也有“土豪”的话,无疑林逸就是其中的“土豪”。

    他手中所拎着的书袋子越来越重,招呼他买书的摊主也越来越多。对他笑脸相迎的卖家更是络绎不绝。看着他出手阔桌………相比那些穷卖者来说,无数人都把他当成了“行走的取款机”,希望能够从他这里小赚一笔。

    而林逸呢,也非常配合地和他们这些卖家眉来眼去,因为林逸知道,这些人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只要能赚一点钱,就会把自己书摊的珍本书卖掉的。不为别的,单看别人卖书,自己却还没开张,这种心理关口自己过不去。

    所以,林逸知道,这是个疯狂购书的最好时机,古董书大扫荡,我来了!







第五百一十九章。活宝夫妻
    这一大扫荡,对于林逸这种级别的藏家来说,可谓花钱不多,购进不少珍本。,本身是经济价值的,特别是珍本、善本,属文物艺术品,书刊之所以值得珍藏,主要在于它的版本意义。更何况在林逸看来,民国版本的升值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在不成熟的阶级“检漏”常常发生,目前正是投资民国书刊的好时机。

    眼看收获颇多,林逸提了提那书袋,感觉已经淘的差不多了,就准备再遛一遍书摊,如果没有收获,就此结束。

    打着这样的念头,林逸来到了一个较大的书摊旁,看这书摊,竟然是两个书摊合并在一起的,两个摊主一男一女,像是夫妻。

    此时那女的离开书摊买水了,只有那个男的在这儿看着。

    男的长得五大三粗,一看就是那种能吃苦耐劳的汉子。见林逸打量他的书摊,就说:“你瞅瞅,楞中哪本俺给你便宜。”

    林逸头,说了声多谢,然后看那书摊。

    男人的书摊大多都是一般的书,大路货,没什么值钱的。女人的书摊上倒是有不好的好书,还有线装书,民国书,以及一些老旧的字画等。

    就在林逸掠过男人的书摊,打量女人书摊的时候,一个岁数大的老妇人挎着篮子走了过来。

    男人看见那老妇人,就急忙上前,把自己的椅子递过去说:“娘,我不是让你不要出来了吗,在家里呆着多好了,你非要出来转这个庙会。”

    那老妇人黑瘦,一看就是受过苦的人,嘴里说着:“我一个人在家呆着急症的慌,还不如出来溜溜弯。”然后看了一眼那女人的摊子,“你老婆呢,她去哪儿了?”

    “买水去了。”

    “买啥水呀,我从家给你们带来了白开水………”说着就从篮子里摸出一个塑料的大水杯。

    男人接过水杯,说:“搁这儿就好了,你先坐下来歇歇。”

    “好,我歇一会儿,上了这山也挺累的。”老妇人一边儿说着,一边顺手从裤兜儿中掏出了盒烟,一捏,竟然是一个空盒儿。

    男人瞅在眼里,赶忙问道:“娘,是不是没烟了?”

    老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道:“嗯!”

    “那我给您买一盒去吧!”男人刚说完,就见自己老婆回来了,拿了一瓶一块钱的“康师傅”矿泉水。

    女人看见他就问:“干什么去?”

    “给娘买盒烟。”男人随口说。

    此时便见女人用她那对大金鱼眼睛,狠狠地瞪着男人。男人假装没瞧见老婆的眼神,径自离开去买烟了。

    没用多长时间,就见男人拿着一盒三块钱的“散花”走了回来,随手便在那盒烟里取出一支来,递给了自己的母亲,然后摸出兜里的打火机,给她将烟着了。即刻对母亲说道:“这烟也收着吧!反正便宜,才三块钱一盒。”

    这当口就见那女人反应奇快,一眼便看出了男人把那盒烟拿出来时,烟盒盖儿是打开着的,心里暗道:“这死鬼,肯定是在烟盒儿中做了手脚。”所以瞅到男人让他娘把烟收起来,这下她可不干啦,信手就将男人买的那盒“散花”烟,便给抢了过去,立刻在烟盒儿两边一掐,里面的马脚速即就显露了出来。伸手便在烟盒儿中,用两根手指取出了三百块钱,旋而就揣在了自己的裤兜儿里面。

    之后便又把那盒烟扔给男人,冲着他吼了起来:“这是三块钱的烟吗?明明是三百块!还跟我玩这种伎俩,你还嫩了!”

    男人就也恼了,说:“我塞钱咋滴了,咱妈帮咱带孩子,又帮忙做家务,我孝敬她是应该的!”

    女人没想到男人敢回嘴,就更加凶起来,吼道:“这日子,简直是没法儿过了。你可知道,这年头,挣钱该有多难。今天张罗一整天,摆摊卖书的钱还不到三百块,你可好,一下子就塞进去三百!咱家现在是吃饭都成了问题,吃了这顿没下顿,你愿意给,自己个儿挣去呀!”

    男人一听老婆说的这话,马上就变成了缩头乌龟,连个屁都不敢放啦。心中有苦说不出啊,敢怒而不敢言,谁让自己的书摊没生意,全靠老婆的书摊撑着。再者说了,自己虽然是个爷们,可是家里面、书摊儿,里里外外,跑前跑后,的确都是老婆一个人在忙活,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小打工的而已。唉!人在矮人下,怎能不低头呢。

    男人窝囊呀,没面啊。脸憋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将脑袋插进裤裆中,永远地也不再露头啦。

    老妇人一瞧儿子这窝囊相,连忙冲着女人打圆场地道:“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也不缺这钱。帮你们带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谁让我是他奶奶呢。没钱抽烟,我就少抽,对我身体也好一些。至于你们两口子,就和和睦睦地,不要再吵了,也不要因为我闹啥矛盾,别人看笑话不好看。”说完还看了正在书摊前翻看旧书的林逸一眼。

    林逸见老妇人看来,就冲她善意地笑了笑。老妇人头,又对自己儿子说:“那个,天儿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等会还要给孩子做饭呢……你们怎么办,是回去一块儿吃,还是在这里买吃?”

    男人就说:“我们在这儿对付一下就行了。”

    老妇人就说:“别对付,身体重要………你俩该吃啥就吃啥,钱是挣不完的,别把身体给搞垮了。好了,不说了,我走了………!”

    见母亲挎着篮子真要离开,男人就面带愧色地说:“娘,我送送您老吧!”说着赶紧去搀扶老妇人。

    “不用了,还是歇着吧!就这几步路,我身子骨还硬朗着呢。”老妇人说着就离开了旧书摊。

    男人正要跟过去相送,一家伙就被女人使劲地拽了过来,紧接着就叉着腰冲他喊道;“送啥送啊,没见书摊上有人买书么!嫌有劲没处使,是吧。切!拿抹布把那些书全擦一遍!”

    林逸虽然不愿意听人家吵架,奈何这对夫妻的嗓门太大了,想不听也难。

    这时候旁边又凑过来几个看热闹的,一边翻着书,一边唠嗑,说的净是这对活宝夫妻的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