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大亨-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墓主身份绝对不简单啊
再看这道棺木质地则是香樟木,这种木头组成棺材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也能阻止那些蛇虫鼠蚁的侵蚀,因此在古代价格也十分昂贵,能够用得起这样的木材做棺椁的,家中一定十分殷实。
不过让大家继续惊讶的则是马队长竟然再次认定,还能再开出一棺。
怎么可能
那就是名副其实的“三棺一椁”了,如果真是那样,墓主的身份最起码也是王侯将相之类的要知道长沙马王堆的一号墓也是“三棺一椁”式样。
砰砰的心跳声,所有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都忍不住心情紧张,激动起来。
如果真得再开出一副棺材来,那么会出现怎样的奇迹
“嘎支支”厚重的棺材被考古动员用趁手的利器,熟练地撬开,然后小心翼翼地移到一旁。、最后一副棺材终于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三棺一椁”的最终结果就要呈现了
再看这最后一副棺材的材质,所有人禁不住大吃一惊,整副棺材竟然是用非常难得的金丝楠木打造而成
要知道,金丝楠木质坚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蚁不能穴”之说。金丝楠木生长缓慢,而其生长规律又使大器晚成,成为栋梁材要上百年。因此一直都是入殓用的极品棺木。
正因为这种木材很是稀少,能够做成棺材的更是绝无仅有,像这么巨大的一块,估计价格方面就能达到数千万。
如果说这副棺材的木质已经让人吃惊不已,那么棺材雕刻的绘画,就更让人大吃一惊了。因为那是非常稀见的“朱地彩绘棺”
只见这金丝楠木通体内外粉朱漆。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9厘米。外壁在朱漆上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绘出龙凤呈祥、双鹿腾云、双龙穿壁,以及仙人、云气、仙鹿等,整幅画面充满海外仙山与神仙洞府神迷迷离的气氛,并以此表达吉祥升仙的意图。
看到这里,包括林逸在内,很多考古队员的精神都已经被紧张和激动搞得麻木了。
不过最后这道棺材似乎比较难开,四五个考古队员全都使尽了力气,还没把这金丝楠木打开。
这时候张队长就有些着急了,撸撸袖子,招呼林逸道:“这家伙重,咱们也上”
林逸点点头,把外套脱了,直接和张队长一起上去
毕竟是考古队的,毕竟是经常和棺椁打交道的,在人员力气足够以后,这沉重的金丝楠木棺材终于发出了一声咔嚓的声响,几百年积压在棺材里的尸气泄漏出来,幸亏大家伙全都戴着口罩,这才没被呛着
看着已经被打开的棺木,所有人全都激动不已,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打开的棺木,要知道,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七章。古墓遗书
看着被打开的棺椁,包括林逸在内,所有人激动不已。张队长示意人过来,拿了照相机,先先给棺椁拍了照,然后小心地把整个棺盖打开。
又是一股刺鼻的气味迎面扑来,几个人虽都带着口罩却还是觉得恶心。张队长探头一看,立马愣了。
林逸见他表情奇怪,于是好奇地也探头看去,然后,他也愣住了。
棺中是一具保存得极好的干尸。令人惊愕的是,平常的尸体都是规规矩矩平躺着的,这一具却双手上推,双腿弯曲外张。最骇人的是她的头,用力上扬,嘴巴张大,似乎正在奋力呐喊,一脸痛苦至极的样子。
所有人都愣住了,或者说被吓着了,干尸在考古中虽然并不少见,但是像这样保存很好的却少之又少。比较有名的就是辛追夫人,还有xj美女干尸。
考古队里藏龙卧虎,有的是高手,就在林逸发呆的时候,那位高手已经站出来了,是个女的,负责对尸体做初步检验………检验以后再交给权威机构进行二次检验。
经这位女考古队员初步鉴定,该尸体应该为女性,大约二十岁,生活的年代距今四百年左右。尸体既没有受伤的痕迹,也没有中毒的迹象,为什么会以这样诡异的姿势下葬呢?
细细观察后,人们发现尸体两腿之间有一片黑色的东西。众人研究了半天,也看不出那是什么。
林逸也在一旁看着,不过他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对于这些事物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是见大家对此疑惑不解,林逸就忍不住说:“那个……那黑色的东西,会不会是胎盘啊?”
张队长眼睛一亮,说:“有可能,不过要检验了才知道。”
那女的忍不住看了林逸一眼,然后上前,取了一点去研究………
须臾,她对着张队长点了点头。
不用说,经检验,那女尸两腿间的黑色东西,竟真的是一个完整的胎盘!
众人皆觉惊悚无比,定下神来仔细推断,一致认为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女子生产之后出现休克,家人误以为她死亡,将她埋葬。结果她醒来后,发现自已在棺材里,拼命挣扎呼救,流出了胎盘,最终活活闷死在棺中。
她呼救了四百年也无人应答,没想到现在才被解救出来。
如果说所有人对这位可怜的女子,以及她的命运感到惋惜和惊悚的话,那么林逸此时的目光则落在了这位女子身边的陪葬品上。
准确地说,她的陪葬品还算挺多,有很多都是女性使用的首饰,饰件,还有翡翠镯子,夜明珠等等………
不过林逸关注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函锦黄缎面的古书………古墓遗书!
女子棺材中陪葬首饰很常见,陪葬古书的则少之又少。想一想,也是,太奇特了。因为古代读书的多为男子,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教导,女人读书的很少,因此在很多古代女性墓葬中陪葬的书籍古书也很少,就算有也是一些,,还有教导“三从四德”内容的封建女子专著。
林逸看着那函古书,心中发热,忍不住看向张队长,张队长知道他的意思。不过这古书看起来品相很好,不像那南宋墓中那些,都沤成稀泥了,所以根本没有大肆修复的必要。不过林逸那希冀的目光还是让张队长咳嗽一声说道:“那些陪葬品暂且慢慢拾掇……嗯,那函古书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林同志啊,你帮忙检查一下吧。”
林逸等的就是这句话,立马点头,重新戴了洁白的手套,非常小心谨慎地把那函古书取了出来。
……
是什么?
,,,还是………
在猜测中,林逸轻轻地把那书函打开,然后看见上面四个大字“朱氏家谱”!
家谱么?
竟然是………家谱!
没错,就是古代大家族最具有权威,也最喜欢公祭收藏的家谱。
俗话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谱又称谱牒、族谱、宗谱、家乘、世谱等,是同宗共祖的血亲团体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事迹、反映本家族繁衍发展过程的历史图籍,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家谱雏形的记载。
林逸记得清楚,大文人梁启超曾在中说:“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千年文明古国,历经沧海桑田,身处其中的百姓家族无论大小,不分贵贱,都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
长期以来,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随着时代变迁,家谱的史料价值、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许多尘封已久的家谱走进收藏机构和公众的视野。
作为藏家,在林逸看来,如今的家谱、尤其是皇家名人家谱,将成为未来藏界投资的新热点,其市场升值潜力不容忽视。
而说到名人家谱,林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首推“天下第一谱”………。
据林逸所知,在有关孔子的谱系中,由孔子77代嫡孙孔德成等于1937纂修的铅印本最为完整。据此可知,孔子裔孙多次出现单传情况,自孔子而下就连续七世子孙单出,自九世起孔氏人口方逐渐增多。谱内收录散处全国的孔氏裔孙共12支。全谱154册,体例精严、剪裁得当,系目前国内馆藏册数最多的线装家谱。
不过说起来最具有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孔家家谱,应当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纂修的。
该谱文字为朱红色活字印刷,异常精美。曾任京师图书馆馆长的梁启超收藏过该谱,在第一卷开头右下角,赫然印有梁启超阴文方印。国家图书馆方志馆负责人说,戏剧家孔尚任既是谱中人物,又是家谱编辑者,此谱又曾为名人所收藏,是存世家谱中的珍品。
实际上,除了比较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名人家谱外,更大价值的家谱则是“玉牒”,即皇帝家族的家谱。
据林逸所知,淘书笔记有记载,“玉牒”中最著名的是宋代皇室家谱。
该谱记录了宋太祖、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皇亲世系,是今天能够见到的最早玉牒。这部玉牒成谱年代约为南宋初年,虽然仅存残谱一页,但由于存世宋代玉牒极少而弥足珍贵。此皇室家谱目前只有两件,分别藏于国家图书馆和sh图书馆。
相比之下,清代玉牒记载的内容较为翔实、装帧华丽。现存的千余册清代玉牒,是我国惟一保存完整、幸存至今的皇族家谱。笔者见到的这部为清内府抄本,修于清嘉庆十九年,记载康熙十四子多罗恂勤郡王允禵支下,从允字辈至载字辈六世的世系。爱新觉罗?允禵深受晚年康熙帝宠爱,屡立战功,驻军西北。雍正即位后,他被削爵禁锢,他于乾隆二十年六月去世,谥号曰“勤”。该谱内文字有三种色彩,第一种是黑色,第二种是朱色,第三种是朱色上覆盖黑色。黑色用于已亡故的列祖列宗,朱色用于修谱时尚健在的人,最后一种则是初修谱时未亡、而在后次修谱时亡故者的人名。
在林逸看来,从清代玉牒中,后人可以看到200多年间皇权更替、宫廷斗争、皇族爵位的继承等皇族纷争,玉牒还是中国最为完整的清代皇族人口统计资料。因此,清代玉牒是无数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宝,甚至被称之为“国宝”也是可以的。
但是眼前这部就特别了,因为这座古墓是明代时期的,而明朝的国姓就是“朱”,再加上这座古墓是难得一见的“三棺一椁”,那就更加说明了这座墓主人的不同凡响。具体到这具女干尸身上,就是,她不是金枝玉叶,也绝对和朱家皇族有关。
看着林逸拿着那函古书发呆,张队长等人不禁好奇,出了什么事儿?难道这古书上也有什么秘密不成?人都是好奇心很重的,于是大家也都凑了过来。
林逸也不说话,直接把这部书递给他们细看。张队长,叶秋,蒋乐,还有考古队的其他人,全都凑过来看。
?
只要不是傻瓜全都知道,这次大发了!
为什么?
明朝的老祖宗可是姓朱的!
再加上这“三棺一椁”的阵势,这位基本上被活埋的女主人,定是皇族权贵!
兴奋,紧张!
原本已经疲惫不堪的所有人,此刻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激动起来。
张队长说话都有些结巴了,他对着大家伙只说了一句话,“赶快给上级打电话!”
不用怀疑,从明天起,这里将会云集国内各大媒体………
考古新发现,即将诞生!
第五百零八章。灵气狂躁
作为内乡的一个小山村,一直都宁静的像是大海中的孤岛,又如同一个不被人问津的桃源,可是这几天,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全都蜂拥地朝着这座小县城而来。以至于原本冷清的县城酒店旅馆,人满为患,连带很多小商小贩也都发了大财。
这些蜂拥而来的人,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到达内乡以后,不是去那自然风光优美的宝天曼自然风景区旅游,也不是去那闻名遐迩的内乡县衙游玩,而是直接询问:“南宋古墓在哪里?”“墓中墓在哪里?”“去考古现场怎么走?”
……
考古队众人也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张队长也是有些愕然,连南都市文物局的沈发科沈局长也来了,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省内著名考古界名人毕教授。毕教授可是大人物,曾经参加过辛追墓的考古和挖掘,还参加过汉代王侯墓的遗址挖掘,可以说经验丰富,德高望重。
两个大人物的到来,并未让林逸过多关注,反倒是好朋友姜立夫的到来,让林逸高兴不已。
说来了也是,自从林逸从台湾和金陵回来以后,就没怎么和姜立夫联系。一方面作为媒体人物,姜立夫每天都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