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旧书大亨 >

第317章

旧书大亨-第317章

小说: 旧书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秋,你怎么这样说话呢!”张队长见他语气不对,就瞪了叶秋一眼。

    叶秋耸耸肩,这才闭嘴。

    林逸却不以为然,开口说道:“据我所知,是成书于宋代的笔记小说辑录,大概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加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灵涂炭的故事,也为写梁山英雄聚义做了对照。”

    “据说此书源出宋本﹐但可能经过后人增订。如书中说宋朝卜都之地,‘一汴﹑二杭﹑三闽﹑四广’,当是宋亡以后所加。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全书内容,都出于宋人的记载,讲叙了宋人爱国抗金的遗事。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10段:第1段历数前朝各个荒淫无道的昏君,直讲到宋徽宗;第2段讲王安石变法致祸;第3段讲宋徽宗用蔡京等在朝任事;第4段讲宋江36人聚义梁山泊,最后被张叔夜平定,提供了的雏形;第5段讲宋徽宗宠爱娼妓李师师;第6段讲宋徽宗信任道士林灵素;第7段讲腊月预赏元宵和元宵放灯的盛况;第段讲金人入侵,以至攻陷汴梁;第9段讲金兵掳徽钦二帝北行;第10段讲康王赵构南渡即位,定都临安……”

    一开始,大家还不怎么在意,可是林逸语速越说越快,简直把这部书的大致内容倒背如流。后来直接把其中一些和这些残页中的相符的段落背了出来。

    张队等人愕然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林逸会对这部书认识的这么清楚,以前只听过有人记忆力强悍,可以过目不忘,但现实中毕竟没怎么见过,可是此刻,林逸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就连那叶秋也被林逸如此强悍的记忆力惊呆了,刚才自己还问人家索要“证据”,现在人家几乎把整部书都给你背出来了,你还能说什么。

    此时墓穴俨然已经昏黑一片,闪烁着的日光灯将光芒洒在林逸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衬托出他那令人匪夷所思的高大形象。

    一个智慧的人,总是受人尊敬的。

    林逸不知道,他只不过为了证明这部书的来历,背了一下的内容,却震撼了包括张队长在内的考古队成员。

    好不容易等到林逸把想要说的内容全部说完,张队长这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说实话,现在关于这部古籍到底什么书已经不重要了,他们见识到了一个天才倒背如流的口才。

    “咳咳,林逸啊,听你的意思已经确定了这部书就是,那就是说,这部书很可能就是南宋时期的版本,也就是说这墓主人应该也是南宋时期的人,对吗?”

    林逸点了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按照我的推论,是按照南宋话本来撰写的,而这座古墓又是宋朝的,很可能就是的雏形。如果能够把这部书,和其它书籍修复好的话,那么无疑可以改写这部古籍的历史。”想到这里,林逸的心情稍微有些小激动。毕竟作为一个爱书之人,最大的成就感就是靠着自己的发掘,来改写古籍的历史了。

    张队长点点头,说道:“可惜啊,这些古籍都烂成稀泥了,就算再高明的修复专家,估计对此也无能为力。”

    周围人也叹息道:“是啊,都烂成这样了,看起来只能舍弃了。”

    作为考古人员,就像林逸爱好古书一样,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也是充满了喜爱和热忱,往往古墓中的任何一件东西,他们都视若珍宝,尤其那些能够清楚解释古墓历史的文字,更是他们看重的东西。现在的情况却如此糟糕,使得他们也忍不住唏嘘长叹,觉得这些古书真的是糟蹋了。

    不过没等他们哀叹完,就听林逸说:“我可以试试。”

    “什么?”张队长等人一愣。

    林逸咬了咬牙,说:“我可以试着把这些古籍修复一下。”

    “你会修复古籍?”张队长惊讶了,连带叶秋等人也都瞪大眼看着林逸。

    要知道隔行如隔山,这次让林逸过来,主要是觉得这些古籍已经无可挽救,希望借助一些鉴定高手,来稍微鉴定一下这些古籍的大致年代和内容,他们对林逸的期望可没那么高,连他们自己的高级修复师都搞不定的东西,眼前这位年轻人能吗?

    林逸知道大家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过他能做的也这么多。

    何况他要修复这些古籍实际上也在冒着风险,自己的异能可不能被发现。但是他又实在好奇这些古书上面到底记载了什么内容。好半天才猜出来一本是,那么其它古书呢,又是什么?

    好奇害死猫。

    林逸就是中了好奇的毒,所以才会主动提出来帮忙修复这些古书。

    张队长毕竟只是考古队的队长,又不是真正的主事人,所以他考虑了一下,对林逸说道:“这事儿还是留到明天吧,我请示上级,然后答复你。”

    林逸点了点头。

    张队长又看了看其它人,然后说:“好了,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还是赶快出去吧,去老乡家窝一宿,等明天再开工。”

    大家听了这话,全都高兴起来,虽然他们很爱自己的考古工作,不过一整夜和这么多尸殉葬的骨呆在一起,别提多闹心了,还是赶紧出去的好。

    其中有一些经历过此事的老人,更是在出去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些祭拜用的檀香,用打火机把那些檀香烧着,然后取了三根,非常虔诚地冲那些殉葬白骨拜了拜,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张队长见林逸似乎对着很好奇,就笑着说:“我们虽然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不信鬼神……可是这世界太奇妙了,有时候很多超自然的想象让你解释不通,所以还是小心点好。”说完张队长竟然也接过三根香烛,拜了拜。递给林逸的时候,林逸犹豫了一下,也接了过去,他也拜了,只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就来了一句:“佛祖保佑!”







第四百九十二章。傻姑娘
    从外面进入古墓很不容易,想要出去的时候就更不容易了,不说那陡坡需要你有一把力气,就算你力气很大,那滑湿的泥巴也能把你给困住。

    最后大家上去的方法很有趣,就像是林逸小时候逮了蚂蚱穿起来似得,一根绳子穿蚂蚱,先上去的人拉着绳子,下面的人挨个抓着绳子往上爬。

    在古墓里不觉得天色和气候如何,都昏沉沉的,上去了以后才发觉,天色已经很黑,并且还下起了蒙蒙细雨。

    林逸抬头看看天,那细雨飘洒在他脸颊上,凉飕飕的。

    “走吧,去老乡家还要走一里地呢。”张队长催促他道。

    就这样,考古队的七八个人,连带林逸,一同朝着附近的小村庄走去。

    来的时候那山路已经很不好走,离开的时候天色又黑,虽然有手电筒和手机照亮,很多人还是忍不住脚底打滑,摔几跤的都有。

    林逸走在队伍中间,倒是“幸免于难”。

    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候左右,就到了一处村庄。那村庄看模样不是太大,远远看去,像是飘摇在细雨中的一座小岛。

    考古队人多,不可能住在一处,于是张队长就张罗着安排大家分开来住。给了老乡们一些钱,包吃包喝。

    林逸作为被考古队邀请来的客人,特意被安排进一户姓向的人家,据说这户人家的饭菜做的不错。

    因为外面下着雨,林逸就凑到这户人家的灶房里,暖和暖和。

    正在烧火造饭的是这户人家的老太太,一个很能干的老人家。

    林逸就看着她烧火做饭,一边和老太太唠嗑。

    老太太能说会道,说自己一大家子都是从东北那嘎达来的。在这里住了差不多三四年。说自家老头啥也不会干,只会种树,在东北就种树,可是现在东北都挖矿了,种树的少了,听了亲戚的话就一家人搬到了这内乡来,这里树多也容易种,一年四季手里也能落俩钱。

    林逸就问她锅里做的什么饭,老太太就笑呵呵地说:“大肉炖粉条,这可是俺们东北的炖菜,你等会儿尝尝看,看看有没有你们自己做的好吃。”

    林逸笑了,说:“我妈也很会做这道菜。”

    ……

    就在林逸和老太太唠嗑的时候,一个女孩的声音道:“奶奶,俺回来了。”说话间,就见外面进来一个脏兮兮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穿着一身绿色的粗布衣服,看起来像是那种老旧的绿军装,腰里还扎着一条武装带,左边别着一杆老式的鞭子,右边掖着一根拴着旱烟口袋的大烟袋锅儿。

    这时,便见老太太招手让她过去,笑着对林逸说道:“这是俺们家向阳………李向阳的向阳,是她爷爷起的名字。”

    那小姑娘向阳见家里有陌生人,有些慌乱地看了看林逸几眼。林逸这才将她看得更加清楚。

    要说这小姑娘长得挺水灵的,可就是脏了点,尤其耷拉着鼻涕,怎么看怎么难受。

    这时老太太有些瞧不过眼地问她道:“向阳啊,你这鼻涕儿,看着多不雅观呀,你也是十好几老大不小的啦,怎么也不知道擦一下子哪?”

    听完老太太的问话,此刻,就见小姑娘向阳猛地吸溜一下鼻涕,颇为自豪地说道:“奶奶,你忘了吗,我留着的这鼻涕儿是咱们那嘎达的一个习俗,小孩子的这东西是不能随便擦的,还是你给俺说的,东北四件宝;人参、鹿茸、欤B草,外加小孩子的鼻涕儿赛龙须。所以这龙须,是一定要攒着的。等攒的差不多啦,拿它攉饭吃,那才够味呢。”

    老太太一边听着她说的这话,一边瞅着她那吸溜鼻涕的小动作,就捂着嘴控制不住地笑了出来,嘴里说道:“那都是啥时候的事儿,我说的是五八年苦日子的时候,你倒记得清楚,也不知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

    小姑娘就不乐意了,说:“俺们老师说我傻,这里有毛病……”指了指自己的脑瓜,“不让俺上学,俺只好在山里放羊。可奶奶你也说俺傻………俺一点都不傻,俺还会唱歌哩。”然后这姑娘就蹦跳着,唱词含糊不清,林逸听了大半天也没听懂唱些什么。

    这时候,林逸忍不住问她道:“小妹妹,那你这鞭子和旱烟袋锅儿,又是干什么用的?”

    此刻,便见小姑娘把眉毛往上一扬,表情有些夸张乖巧地对着林逸说道:“大哥哥好,我这鞭子是平时给家里面放羊的时候,赶它们用的,不放时,用作防身。旱烟袋锅儿是以前闲着没事,跟爷爷一起学着抽的,现在有瘾了,一天不碰,都不行啦。”

    林逸一听她说的这话儿,愣住了,心中不禁暗道:这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就见老太太也是摇摇头说:“这孩子,以后可怎么办哦!”浑浊的老眼里,全都是担忧。

    后来林逸才知道,这向阳爸妈去世的早,一直都跟着爷爷和奶奶生活,又因为脑子有问题,不怎么讨人喜欢。现在老太太担心的是,以后他们也去了,这孩子可怎么办。

    ……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林逸看着那一大碗的猪肉炖粉条,硬是吃不去,倒不是老太太的手艺不好,而是因为那个小姑娘向阳当着他的面儿,还真就将她那攒了好几天的鼻涕儿,攉在了饭里,吃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吃完了自己那一大碗,小姑娘见林逸瞅着她还没动静,就问他:“大哥哥,你怎么不吃啊,难道我奶奶做的饭不好吃?”

    林逸忙道:“怎么会呢,只是我肚子不饿。”说话间,他的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

    林逸不禁脸红。

    就见那小姑娘向阳忽然拍着手瞅着林逸道:“大哥哥,你可真厉害,你肚子里咋还装着蛤蟆?”

    林逸尴尬,就拍了拍肚皮,说:“我也不知道它怎么进去的?”

    小姑娘就凑过来,直接凑到了林逸的肚子上,说:“你听,它呱呱叫的更响了。”

    林逸再也忍不住了,端起那猪肉炖粉条,扒吃起来。

    见林逸大口吃着饭,那小姑娘向阳就瞅着他咯咯地笑。

    林逸含糊地问:“你笑什么?”

    小姑娘就说:“我笑你是傻子呀,你肚子里有蛤蟆,你不吃饭就能把它给饿死,你要是吃了饭,它也就吃了饭,那它还在你肚子里呆着,到时候你睡着了它就呱呱地叫,那你可就惨了。”

    林逸就说:“不会的,我睡觉的时候张着嘴,到时候它就会从我嘴里跑出来。”

    小姑娘一听这话,就瞪大眼睛看着林逸,“是真的?”

    林逸见她问的有趣,就点头说:“当然是真的,不信今晚你来看看。”

    ……

    等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可能是老太太嫌孙女有些不讲卫生,便叮嘱她千万不要去打搅林逸。

    可这小姑娘分明缺根筋,没等林逸进屋,她就从一侧冲了进来,然后就吸溜着鼻子看着林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