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穿梭-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凌略有思忖,然后缓缓言道:“也好,这全诗为,窗笼无户草不生,日出惊鸟没堎中,一卧并非豺狼豹,土掩千秋起高空。”
符柔喃喃道:“这无非是一首景色之词,本无异状,定是有人强加附会,将原诗拆解成不利大王之语,意图针对文房雅室。”
冷凌摇头说道:“并非如此,民间传闻此诗之中暗指护国公!”
护国公?!
符柔一怔,这藐视当今国丈可非小事,文图哥哥绝不会公然对抗,必有伏笔,再品那诗,随着诗序思考,忽然笑着说道:“这窗笼即为人耳之雅称,日出为东,合之便是一个陈字,三四行之首分别为一、土,合之为王字,自是有人以此判定此诗为陈王所写,随着内容中的草不生、惊鸟、豺狼豹等字眼,便认为是大骂护国公!”
冷凌也是惊讶张口,未想到瞬间便被王师破透,随即附和道:“不错,窗笼日出为陈,一土为王。”
“嘻嘻,”符柔竟笑起来,而是越想越笑,简直觉得自己的哥哥令人喜爱死了,不自觉便抓住公主胳膊,忽觉失礼赶紧松开,红着脸说道,“绝非如此。”
公主一心想着兄王该如何处置此事,见状已是摸不清头脑,莫名其妙盯着符柔,不过见她成竹在胸模样,自己也是松一口气。
“难道此时另有谜底?”冷凌急切问道。
符柔停下笑声说道:“至于真正谜底,尚待进一步商榷,可是小女断定此诗字面虽有陈王,却绝不是陈王,说不定此诗正是为大将军所写!”
冷凌大惊,万没有想到王师竟出此言,双眼瞪大等待符柔解释。
符柔明白文图哥哥用意,一直对朝中大权旁落耿耿于怀,十六王以及听政数人,唯大将军忠心无二且有实权,只是孤掌难鸣,难以抗衡众臣,此来京城责令自己全力保护王公子,而他只身一人在京外已经开始对朝政的干预。
而改变此等局面,唯天下文人!
想着便对大将军夫妻说道:“此诗既然是谜,而且赏金如此优厚,陈王二字,无论巧合还是有意,绝非仅凭诗首一二字便成谜底,其余词言定有玄机;想那室主既然在京城出此谜诗,定然不会对大王不利,如果涉及朝政之纲,也是为大王着想。如此一来,若室主果真透出陈王二字,自然是对朝中挟王之政不满,那么当然是帮衬在大将军。”
冷凌暗吸一口气,没想到小小诗词之中也能藏有端倪,可是无论如何,陈王与二王也不会罢手不问,一旦触怒名士,到头来最为受害的还是大王。
符柔似是看出大将军忧虑,坦然一笑说道:“大将军别忘了那高杆,即便是室主再怎么愚钝,断然不会在杆顶之上书写着陈王二字,那岂不是自寻死路?小女想此正是室主高明之处,半推半就,抛出诗词引诱世人惊醒陈王等人,又怕朝中重臣突然发难,方才高悬谜底,以保全自身。”
冷凌恍然大悟:“不错,哪有将自己头颅悬于高空之理?那便劳烦王师细研此诗,冷某绝不会让朝廷压制文人,引来骤变对大王不利!”
“多谢大将军提爱,小女自当殚精竭虑破解谜底,一旦有成即刻通知大将军!”
公主跟着长舒一口气,她始终为此捏着一把汗。
夫妇离去,符柔提笔在书纸之上写下这首诗:
窗笼无户草不生,
日出惊鸟没堎中,
一卧并非豺狼豹,
土掩千秋起高空。
符柔知道,这陈王二字一定是文图哥哥故意所书,引陈王发怒被天下名士耻笑,可是他毕竟是国丈啊。
“楠儿,善娥,随我去你母后那里!”
三人一同赶往王后殿。
符柔刚刚步入寝宫,赫然发现王后刚刚书写完《谜一》,心中惊凛诧异。
“拜见王后!拜见母后!”三人恭拜。
“正好,本后正要差人去请你,柔儿快来,帮本后来看看这诗……”
“回王后,适才小女也已闻听此诗缘由,不知王后对此有何夺定?”
王后正色盯着符柔,看来也是心绪万千,纤纤玉指按在诗首之上,那便是“陈王”二字!符柔一惊,看来王后也是如此认为,那是王后生父,会不会因此迁怒文图哥哥?
大王一直深爱着王后,倘若王后轻吹枕边风,哥哥便会被卷至九霄云外!
第109章 文大如天(二更)
王后见符柔迟疑不决,莞尔一笑道:“柔儿大可放心,你一心教诲召合公主与王公子,本后自然看在眼里,判定你乃忠女为国,绝无一私。 。我身为王后,有文……”她刚想说文图嘱托,立即改口,“有文称,后宫虽无强国之政,却有安国之德,本后所辅佐的不仅仅是大王与王公子,南国安定才是第一。”
文图哥哥果真没有看错!
“小女自知王后一心为天下,可是这传言之中,谜诗并非直书陈王,却意在护国公,如此令小女寒噤不已。”符柔不得不如实说,如此才能试探王后所想。
“柔儿不必惊惶,至于这谜诗,本后却没有放在心内,无论谜底是什么,但绝不是父王;本后只是在想,如今朝殿之内尽数老臣,稀缺文人国士,年轻志士均被阻拦在各城初选,大王伸长莫及,倘若那文房雅室真能够为朝廷举荐良才,乃南国一大幸事!”
符柔心中一喜,没想到王后有如此气度。
“可文房雅室并非朝廷之所,即便是空有名士也奈何仰目唏嘘,身隔一墙入不得宫来,反倒是民间微词,说不定会断送了这文房的生意。”
“柔儿有所不知,本后早早就盼着有这么一家居所,能够引来天下能人,至于如何引进朝廷,本后自有心算。”
“那依王后之见?”符柔越听越喜。
“本后想带你去会一会文房雅室,看那室主是哗众取宠,还是真为天下计,也好提前做打算。”
“好啊!”符柔失态,终于可以见到文图哥哥,忽又垂下头,“谨遵王后吩咐。”
王后笑了,轻抚着符柔肩头道:“看来这文人果真是惺惺相惜。”
哪里是,我只是想看一眼文图哥哥,一眼便可。
“大王到!”
二人连忙参拜,大王兴致冲冲一扬手,示意二人免礼,直接说道:“果被王后言中,”大王见王师在此,只好称呼王后,“京内出现高人,四处政客纷纷入京,只是不知虚有其表还是心有城府……”
“回大王,自然是忠心为国……”符柔一时脱口而出,文图哥哥怎能是虚有其表。 。
“噢?”大王转向符柔,“王师也听闻文房雅室一事?”忽又见到王后秀书恍然大悟,看来这二人也在研探此事,“你且说说为何?”
符柔深为自己鲁莽之语自责,不过既然大王发问,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想我南国人才济济,文房雅室以文会友,敢给天下人出此谜题,自是才华横溢,岂能不知诗词之中应有所忌讳?小女虽然学识浅薄,也能一眼看出大忌之词,何况是芸芸众生?如此说来,室主定是在抛砖引玉,以此识得敢以死报国的真正名士,绝非为一己之私,邀众而尊。”
大王立即点头道:“王师说的有理,只是这文房雅室无名无分,寻得无双国士又能如何,可惜,可惜,立在眼前却不能为本王所用啊。”
王后突然言道:“大王,臣后倒是觉得绝非这么简单,那室主如果真的为国着想,定是抱着宁死不屈的心态,一旦网罗到真士,大王不去寻他,他倒有可能来寻大王;如果真的以诗辨人,大可秘密从事,为何如此张扬?臣后想他应是紧迫所致,所以预感此人意在六月的大考!”
“大考?!”大王浑身一震,“王后是说……”
“不错,一旦室主识得国之可用的名士,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觐见大王,力荐高人,大王自可以王命着这人参加王考!以往两次王考,只是手中无人,也是怕一旦王荐却考得不尽人意引来非议,如若……”
“不要再说了!”大王面色凝峻,“倘若此人有此心机,单单是他便可为我所用!只怕是此人心怀不轨,定会引来更大祸端。若是果如王后与王师所言,本王可以依王后之意,王命赐他一个,不,两个,不,直接给他五人的王荐!可是,如何与那室主沟通,万一走漏风声,怕是给他引来杀声之祸……”
王荐五人!
符柔几乎看见有文图哥哥推荐的大文官入朝,口齿伶俐,力压群臣,口口声声为大王运筹帷幄振臂高呼,殿下群臣无力反驳!
──哪里会有如此简单!
“大王,臣后深知大王担忧之处,故与柔王师商量,想择日亲自密访文房雅室,看看此潭之中可是净水!”
“好,好!”大王顿时眉色打开,“有王后亲自甄别,本王自然放心,不要择日,就今日!明日开朝定会有重臣提及此事,也好有个筹备;晚些时刻,本王着人暗中保护你等,一定要查明室主所期!”
“是,大王!”
“小女遵旨!”符柔的小心脏砰砰跳到嗓喉之处!
大王大踏步离去,符柔却不走,瞧瞧自己身上,又不敢说。
“哈哈哈,”王后瞧出符柔尴尬表情,笑得捂住嘴,指着符柔问道,“你这是第一次出宫?”
符柔羞红脸点头。
“都怪本后失察,都怪本后失察,钰儿快去,将邓王送给本后的那套蚕缎取来赠予柔儿,快!”
“是,王后!”钰儿笑嘻嘻跑去。
“来,本后亲自为你梳妆……”
“王……王后,这可使不得!”符柔连退两步,这浩大后宫之内王后只侍奉大王一人,一个小小王师岂能令王后亲为。
“无妨无妨,你训导有方,令我的楠儿与善娥少有大成,本后欢喜得很,为你打扮也是情理之中,况且这么多年也未曾为他人梳妆,倒是拿你操手,也好赏裳自己的手艺。”
妆台前,娇女谨坐,恩感连绵,一代国后亲手,岂是凡人敢瞻?顷刻间,低髻盘起,黄丝扣环,细眉粉面红唇,黑珠翠玉披肩。
“不要哭,泪若是掉下,本后这粉饰却是白忙活一场!”王后手持粉刷,轻轻在符柔脸上着色,见符柔已是眼含热泪。
符柔不敢点头,怕是一动那泪便落下,硬生生将眼泪退了回去。
梳妆完毕,钰儿手持白缎,那是南棉伴有蚕丝,通体一缎,薄而温暖,垂而不懈,符柔穿将上去,转过身来。
“唔!”钰儿惊呼出声,又赶紧捂住嘴。
“好美,柔儿好美!”王后也不禁连声赞叹。
“多谢王后!”符柔不知如何恩谢。
王后却顾不得回话,直呆呆瞧着符柔,好个小神仙!
不刻,善娥从后亭跑出,看见符柔一愣道,“这是谁呀,”忽又细瞧,“柔姑姑,天仙般色美!”善娥笑得春花烂漫,刚想伸手有不敢触摸,径自手舞足蹈。
王后望去,见爱女终是笑得开心,自己也是心清气爽。
戌时初,王后等人出宫,一抬绿轿之内,乘坐着文图先前知己、未来之妻,钰儿陪伴左右,秘密赶往文房雅室。
京街之上或秉或悬已是灯火通明,时已初夏不再有凉意。
来往的人员马匹仍是络绎不绝,或兵或商,平民则大多是步行,或匆或缓,急者非餐即住,闲者非游即玩。
周围店铺大多是餐铺酒家,吆喝声不断。
文房雅室,一座两层小楼,横长不足两丈,顶楼漆黑一片,唯有一层倒是秉着淡淡烛光,不过门已经关闭。
红墙之上,张贴着那硕大的谜诗,看上去仍是崭新,足以见得观赏之人甚是敬仰,无人触碰;就在东角,孤零零矗立着一根高高木杆,抬眼望去上面有一丝袋飘曳,里面定是藏匿着无数人望眼欲穿的谜底。
钰儿看一眼王后,王后轻微点头,她便悄步上前叩门。
立刻,一个偏瘦却爽朗的伙计探出头来问道:“客官购物还是论诗?”
钰儿来不及询问,微声答道:“购一绢竹纸。”
“慢待了客官,店已打烊,明日再来不迟……”伙计低头示礼,然后便要退声关门,钰儿立即伸手拦住门沿,赶紧说道:“虽是购纸,也是在你家文房写诗!”
“这……”伙计稍有踌躇,忽问道,“购我家纸张,写哪家诗词?”
王后一愣,这分明是在探试,一个小小伙计竟出得此言,遂低声答道:“买文房墨宝,书天下文章。”
伙计立即闪身出现在门外,看似惊诧一介女流竟答得如此流利不敢相信,开始仔细打量眼前三位女子。王后看得出,大凡来此的均是男子,故引得此人惊愕,此人也绝非是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