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咸鱼王 >

第58章

都市咸鱼王-第58章

小说: 都市咸鱼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一队采访记者来了,是深蓝电视台的。

    “又是你啊,王宝年?”一个穿着蓝色女式西装的记者带着她的摄影师走了过来,“这一趟又接了谁的活儿啊?”

    早报的男记者示意自己的摄像师关掉摄像和录音,然后冷笑着对女记者说道:“我当然接得到活儿,哪像你们,做鹰犬却只能拿死工资。”

    “是啊,我们只能拿死工资,哪有你们报社厉害,都是拿洋人基金资助,是赚‘外汇’的民营好企业哦!”女记者反讽道,“没办法,你们撒钉子,我们只好跟在后面拔钉子了。”

    两人的声音都很低,除了各自团队的人,其他人也听不见,就算听见了,对于二人所说的“暗话”,多半也听不懂。

    “嗡。”

    两队媒体人正有些剑拔弩张地对峙着,一辆白色的大众车停在了不远处,一个身材健硕得惊人的年轻人打开车门,走了下来。

    ………………

    张伟老远就看到张姐店门口围着人,以为又是哪来的不长眼的闹事,加速开了过来。

    一下车,就看到了两队记者,以及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

    张伟皱着眉头挤开人群,看到了跪在大门口的乞丐。

    乞丐讨钱并不是什么百年难遇的奇景,乞丐在街上乞讨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是挡在张姐门前,张伟就不高兴了。

    还有记者,又是电视台,又是报社的,都挤在一个乞丐前面做什么?难道这乞丐是哪国的王子不成?或者是哪个明星假扮的?

    然后他看了一眼乞丐膝盖下,纸板上写着的“求救信”。

    “母亲和儿子都得病了?这么惨?”张伟蹲了下来,“你这样冒着烈日跪在地上乞讨,一天能讨多少钱?”

    乞丐男看着周围的吃瓜群众和记者,脸色很不自然,但想想他们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光脚的还怕穿鞋的?

    既然有人问他,他就回答好了:“不多,一两百块钱吧!”

    他这摆明了睁着眼睛说瞎话,刚才在张姐花店上一家店铺门口跪着的时候,人家老板就给了他一百元让他滚蛋,这一路上他已经跪了二十几家店铺了,就这小半天工夫就赚了几千了,这还不算那些被他欺骗的普通路人施舍的钱。

    可是实话不能说呀,记者在呢,说了岂不是成了呈堂证供了?

    “哦,那你这纸上写着母亲癌症住院,三岁小儿子先天性心脏病并且脑瘫,这两个都不是小毛病啊,加起来没个一两百万,别想送医院去治疗吧?让我算算,你一天就算能要两百,不吃不喝不住不穿,一个月能赚六千,一年七万多,十年才七十多万,就算你跪着10年,也凑不齐医疗费,而你的母亲和儿子这十年怎么办?等死?别的我不知道,老人家得了癌症,不治疗好像活不到10年吧?”张伟问道。

    “呃……”乞丐语塞,回答不上来,因为他就是个江湖骗子,扯淡的,过两天换个街头,换身打扮,地上的纸上写的内容也换掉,他都想好了,下一回写女朋友得了艾滋病还出车祸昏迷,自己是个痴情人,乞讨为女友治病,到时候肯定有小女生感动得智商下线,掏钱给他。

    说实话,深蓝市不愧是东亚最发达的城市,做乞丐都比别的地方吃香,这男子已经在深蓝市做了将近三年职业乞丐了,挣得比小白领都多。

    三年了,像张伟这样,角度刁钻地直接戳穿他谎言的,真的一个也没有。

    谁会和一个乞丐计较这么多?同情就给钱,不同情就走掉。

    四周围了很多人,还有记者,另外身后这家花店的女老板也出来了,乞丐以为张伟拆穿他之后,会狠狠嘲讽他一番,然后来一通义正辞严的说教,然后以他这个卑微的骗子,在记者和人群面前,衬托出自己“伟光正”的成功人士嘴脸。

    然而他猜错了。

    张伟没有说教,而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微笑,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乞丐男只觉得有一小阵微风从耳畔开始拂过面庞,然后就听张伟说道:

    “没关系的,生活不易,这也是你的谋生方式,我不想评价什么,只是这乞讨毕竟是朝不保夕的事情,我是不会给你钱的,和我一样看穿了你的谎言的人也是不会给你钱的,但是今天我遇到了你,就不能不管。”张伟的语音很温和,配上那灿烂的笑容,乞丐男只觉得头脑一懵,然后张伟在他的心中瞬间就高大上起来,就像是指路的明灯,海上的灯塔。

    “听过一句话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给你钱,还不如教你怎么赚钱谋生,对吧?鄙人即将在城南承包一处海田,养殖海产,正缺人手,如果你不嫌弃,一周后可以去找我,如果你有什么同行也想和你一起去,随时欢迎。正好应了这句古话,你去的话,就会成为正儿八经的‘渔人’了,从此不用再乞讨,可以光明正大地挣钱谋生了,考虑一下吧!”

    张伟说话的声音虽然不高,但周围所有人都听得很清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啧啧,多么高大上,这才叫真正的帮助,即使已经戳穿了对方的谎言,依旧选择救赎对方,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高贵的品德?

    “哇!”乞丐又大哭了起来,然后朝着张伟磕了两个头:“我愿意去,我愿意去啊!谢谢先生……呜呜呜……谢谢先生!”

    “骚气分子”已经给他洗脑完毕了,乞丐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啪啪啪!”周围人自发地鼓起掌来,越来越激烈,许多人被这一幕感染了,加上一直没有停止的《二泉映月》二胡曲bgm,居然也跟着红了眼眶。

    浪子回头金不换,今天算是见识到了,一个年轻人,也没说出多么难以理解的大道理,就把一个行骗的乞丐劝回了正道。

    本以为是一场很难收拾的闹剧,结果却是如此的正能量。

    深蓝电视台的女记者喜出望外,让自己的摄影师把这“感人”的一幕全部都录进去——所谓的“全国文明街道”,最核心的是什么?是“人”,人文明了,街道才文明,现场有如此正能量的故事发生,最能说明这街道的的确确是一个文明街道,有了这条新闻,恐怕在最后评选的时候,会加分不少。

    而一旁的南国早报的记者则脸色低沉,因为他们收到线报,有乞丐在街上乞讨,他们才过来的,他们就是想故意拍一些不和谐的画面,让青州街落选“全国文明街道”。

    没错,他们和一些娱乐记者一样,是收钱办事的专业狗仔,除了让青州街落选之外,最好还能让这乞丐讲一讲社会的不公平,抱怨或者咒骂一下政府,渲染一下社会黑暗,抹黑一下华国,那样他们的洋主子也会给钱。

    华国这边,青州街的“竞争对手”——别的候选街区花钱来制造事端;而洋人那边,会根据这家报社抹黑华国造成的话题热度和恶劣影响给奖励,等于两头拿钱,这种事这家报社没少做过,特别是开通了自己的网络视频站之后。

    可是这一回的任务貌似要泡汤了,最终评选就在明天下午,一个原本算作负面报道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加分项,再想翻盘也来不及了。

    …………

    周围所有路人都对“大善人”张伟投去赞叹的目光,张姐也是,跟在她身后的赵梦蕾更加是满眼小星星。

    她今天是来看张姐的,多和张姐沟通感情,获得张姐的认可,就离追到张伟近了一步,最起码也能让张姐替她多多美言——这是女孩子家的小心思。

    她的父母对她走出忧郁症的阴影大为开心,听说她要重新创业,更是大力支持,所以动漫公司已经进入了正式筹备阶段。

    没想到一来就看到了“城市英雄”张伟在“助人为乐”,在“授人以渔”,简直帅呆了有没有?

    那么,张伟真的是突然转性,变成“正义小天使”了吗?

    哈?!这怎么可能?

    这个乞丐骗子行骗多年,虽然罪不至死,但也算是个歹人,张伟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过他?

    有人围观,有记者拍照,他不方便使用暴力而已。

    过几天,等中了他骚毒的乞丐,带着他的骗子同行们前去“投奔”的时候,张伟不打也不骂,他真的会承包一块海田养海鲜,也真的会雇佣骗子们干活儿,但是工资嘛,只保证他们不饿死!

    没错,骗了这么多年钱,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今后他们谁也骗不了了,他们会被张伟这个“黑心资本家”剥削一辈子,风吹日晒加雨淋,做一辈子的“专属渔夫”!

 第八十三章 来自地狱的凝视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收看深蓝晚间新闻,我是主持人叶婄,众所周知,一个月以来,我市拥有悠久历史的青州古街,正在参加创全国十大文明街区的评选活动,今天上午10点20分左右,在青州街的一家花店门口,发生了一件感动市民的事件,下面请看现场记者拍摄的画面。”

    晚上,深蓝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新闻刚开始就播放起了张伟“授人以渔”的画面,只不过画面中张伟的镜头只有后脑勺,没有正脸,唯一短暂闪过的侧脸还被打上了马赛克——这当然是他主动要求的。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可歌可泣的伟大故事,但见微知著,从平凡的小事就能看出,青州街的市民朋友们乐于助人、品格高尚,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做法,更是值得深思……花店前的这一幕,体现了在当前和谐社会下,正确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对人民群众的引导……事后,我台记者提出对这位热心市民进行采访,被他婉拒了,他说自己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值得什么跟踪报道,记者反复询问他的名字,该市民说,他叫雷锋。”新闻里,主持人的旁白滔滔不绝地赞扬着。

    “雷你老母!”

    “啪!”

    一间装修得挺讲究的公寓客厅里,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摔掉了手里的遥控器,双眼喷火地盯着电视屏幕上的新闻画面,大声咒骂着,喘着粗气。

    他就是白天在张姐花店门口的那个“南国早报”的记者,王宝年。

    事情办砸了,钱自然是拿不到了,他本人也被报社主编臭骂了一顿。

    张伟拒绝了深蓝电视台记者采访之后,王宝年也偷偷摸摸地想要过去采访,只要张伟能和他交流上几句话,他说不定就能翻盘了——像他们这种外资媒体,断章取义的本事是最强的。

    比如说他可以引导话题,问张伟对沿街乞讨的真实看法,只要张伟表达出一点点的不认同,第二天他们的报纸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标题文章:《青州街好市民歧视流浪人员》。

    或者问张伟对于慈善捐款的看法,问他是不是也对捐款行为有意见,因为捐款同样也不是“授人以渔”。

    如果张伟上套,那么他们的标题就可以这样写:《青州街‘活雷锋’叫嚣慈善机构虚伪敛财,捐款者欺世盗名》,这样必定会引得网民群起而攻之。

    最后,他还打算给张伟一两百块钱的“采访费”,如果张伟收钱了,还可以写:《‘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是收钱》。

    总之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可是张伟同样也没有接受他们报社的采访,而且拒绝的态度比起对电视台来,就恶劣很多了。

    怎么恶劣呢?

    张伟朝着王宝年看了一眼。

    看一眼怎么了?又不会怀孕。

    可是王宝年却被那一眼看得如遭雷殛,那眼神极端的冰冷,让他仿如堕入寒冰地狱,王宝年可以发誓,做了二十几年记者,他见过和采访过的人无数,但还从未见过如此可怕的眼神。

    仿佛自己从出生以来,所经历过的一切,都被看穿了,所有的亏心事,所有的卖国求荣,都被知晓了一般。

    其实没那么夸张,张伟的双眼还没进化到可以看透别人人生的地步,只是他一靠近这个王宝年,就闻到了他身上那恶心的邪恶味道,就像是仗着人势的恶犬。

    异能融合度提升至10%,终究是让他在“超级五感”之外,产生了灵敏的“第六感”。

    “第六感”告诉张伟,这个一脸职业微笑的肥胖中年人,不是个好东西。

    于是,一个眼神,吓退了打算采访的王宝年,让这个记者因为心中惊惧,灰溜溜地离开了。

    …………

    气恼地关掉电视,王宝年打开一罐冰可乐一饮而尽,想要以此来消消火气,从上午被张伟吓住之后,他就越来越烦躁,越来越恼火,这不,从报社回来他就觉得自己的左眼皮不停地跳动,还很痒,照镜子才看到,眼皮上起了个疙瘩,像被蚊子叮了一个包。

    一开始他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