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都市咸鱼王 >

第57章

都市咸鱼王-第57章

小说: 都市咸鱼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那边还有几条大海鱼,帮我烤一下!”张伟在心里命令道。

    分身很听话地走过去,给烧烤架添柴加火,然后架上一条巨大的金枪鱼。

    确认了“使用说明”的张伟很高兴,又拔出一撮猴毛吹了一口,结果失败了,貌似以他目前的能力,同一时间只能变出一个分身来。

    “好吧,我知道了,除了猴毛分身,大圣还有很多别的神通,比如七十二变,比如筋斗云,比如‘身如玄铁,硬比金刚’,比如火眼金睛,还有如意金箍棒什么的,这些本事我都可以具现化吧?”张伟心中忖度着。

    依照刚才得到的经验,张伟集中精神,在心中默默观想了一遍孙悟空的各个神通。

    首先是筋斗云。

    “迷之提示”说了,每次只能具现化一种神通,所以当张伟聚精会神具现“筋斗云”的时候,他手上的猴毛全部缩了回去,火堆旁正在帮他烤鱼的分身,也瞬间变回了猴毛。

    而张伟的双脚周围,则开始弥漫起一阵白雾,接着张伟就感到自己似乎踩到了棉花糖上。

    “筋斗云出来了?”张伟兴奋道,然后低头一看,果然,一小片云状的雾气将他托了起来。

    “呃……传说中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呢?这什么情况?”只见这小白云离地只有30公分,飞行速度更是比人走路快不了多少,还不如骑自行车呢。

    “什么鬼?削弱得太厉害了吧?”张伟无语地散去筋斗云,然后试着想象自己是一棵大树——他想看看“七十二变”会怎么样。

    结果他的皮肤倒是变得和老树的树皮一样又粗又干,可是身体还是人形,根本就没有大树的样子。

    轮到火眼金睛更是无语,他眼前又没有妖魔鬼怪可供实验,再说了,就算是有,他也不必依靠“火眼金睛”来识别,他的双眼本来就自带那样的能力——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还是鬼怪,在张伟眼里,头顶上都会悬浮“字迹”来说明身份的。

    最后他抱着侥幸的心理,尝试了一下变出金箍棒来,结果变是变出来了,可是这山寨的“如意金箍棒”居然只能长到黄瓜那么大,想要像大圣一样,将金箍棒还原成可以翻江倒海的“定海神针”,是不可能了。

    幸好,变成黄瓜那么大的时候,金箍棒的硬度还是可以的——轻轻一砸,坚硬的石头就能被敲裂,而且本身就可以伸缩自如,做个暗器出其不意倒是挺不错的。

    “嗨,削减就削减了,只要用对地方,每一样都是神技啊。”试验了半天,张伟认命地安慰自己,“我又不是灭世大魔王,不需要搞得每一招都能毁天灭地。”

    总体来说,获得了新能力,张伟还是很满意的,只不过刚才具象化了那么多次各种神通,他的饥饿感又冒出来了。

    “难得来一趟,吃饱了再回去吧!”张伟朝着刚才分身给他烤的海鱼走去。

    新的一轮饕餮大宴,又要开始了。

 第八十一章 职业乞丐

    再度吃饱的张伟召唤出彩色漩涡,跳进了,回到了深蓝市的海滩边。

    说实话,这个“海上任意门”真的太方便了,现在他是神龟的主人了,被这漩涡卷着居然都不会湿身,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穿越了一千多公里的海路。

    张伟的登陆地点并不在渔港那边,因为那里人太多了,他为了避开人群,是从一处偏僻的小海涯下面上岸的。

    这一趟南海之行真是痛快,不仅吃痛快了,而且还得到了具现化神通的能力,虽然只是山寨版的,但也很牛逼了。

    “啊,大海,我要爱上你了!”站在海涯上,面对着广阔的海面,张伟微笑着感叹道。

    世界上最大的宝藏在哪里?

    是帝王陵墓?是海盗巢穴?还是深山里的藏宝洞?

    都不是,是大海,是茫茫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从人类文明开始向海上发展,一直到今天,有多少满载货物的商船沉没?有多少未知的宝藏落入了大洋深处?

    别的地方且不说,就说这南海,华国自古至今,有过多少“下南洋”的船队?

    仅仅大宋年间,就有好多满载着宋瓷的商船,在南洋里倾覆,那些瓷器放到如今,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可比张伟的金屎蛋值钱多了,更别提还有更多的别的国家的古董了,要是能成批地捞上来,张伟就可以学着某宝的创始人那样,很装逼地宣布:“我已经对金钱没兴趣了,我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捞出成千上万件价值连城的古董宝藏,这让我对金钱失去了概念,那只是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而已。”

    对别人来说,数千米深的大洋想要打捞古董,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对张伟来说,却是没什么难处的——他已经知道了,神龟那个“彩色漩涡”可不仅仅只能搬运人,只要知道沉船在哪儿,分分钟给你“传送”过来。

    是的,等罗永平那帮小弟们拿到海员证,张伟就着手让他们下海捕鱼,同时以捕鱼为幌子,兼职捞海底宝藏。

    想象一下,一望无际的大洋上,几艘渔船正在航行,突然有什么东西破海而出——那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残骸“幽灵古船”,被神龟顶着飘在海面上,从残破的古船裂隙里,可以看到各种古董:陶瓷、珠宝、玉器、金银等等,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场面?

    ………………

    今天是2018年10月18日,华国别的地方已经是深秋了,可这深蓝市毕竟是华国最南端,已经在热带边缘了,气温并没有比夏天下降多少,季节的变化也很不明显,即使到了冬天,平均气温也会在20度以上。

    大街上,妹子们依旧是一身清凉的夏装,包括张伟眼前这位前凸后翘的房产女中介。

    张伟准备重新租一套房子,因为他接下来的“生意场”是大海,所以他打算找一个离港口近一点的房子。

    如今各行各业都是“消费美女”的时代,不管是娱乐业,还是服务业。

    这位女中介虽然衣着性感暴露,但是嘴皮子很利索,专业素养也很高,不算是个花瓶,她已经带着张伟看了好几套房了。

    张伟如今也是“千万富翁”了,即便深蓝市房价高,按理说买个三室一厅的公寓房是不成问题的,但他是个心大的人——暂时先住着,等以后钱越来越多了,到海边买块地直接盖别墅!

    张伟虽然穿着一身的便宜货,但这美女中介一点看不起人的意思也没有,非常专业地介绍着房型、交通、租金,并没有发生那种先是鄙视讽刺张伟,然后被张伟把钱甩在脸上,最后前倨后恭的狗血剧情。

    张伟很满意她的服务态度,很爽快地签了其中一套房。

    房子找好了,张伟就想着去买辆代步车,豪车就不必了,这深蓝市人口太多,私家车也太多,一天二十四小时有一半的时间都道路拥堵,管你是破烂二手车,还是上千万的土豪车,堵车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咸鱼,动弹不得。

    所以,张伟去买了一辆很低调的大众车,并且两个小时之后就提到了车,他打算去张姐花店一趟,告诉她自己已经租好房子了。

    …………

    青州路,张姐花店门口。

    一个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男人跪在街道边上,后背正对着张姐花店的大门。

    男人膝盖前面铺了一张硬板纸,纸上写满了自己的悲惨经历——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子,都生病了,急需花钱,所以沿街乞讨。

    这男人看上去四肢健全,而且还挺壮实的,身旁还放着一个小音箱,里面播放着阿炳的《二泉映月》,整个街上都能听到那凄惨的乐声。

    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深蓝市河西最繁华的街道,人流量很大,这乞讨者跪在这里已经10分钟了,偶尔有人往他身前丢上一两个硬币,但大部分人都是不予理会的——这种伎俩,人们早已见怪不怪了,四肢健全的大男人,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做乞丐,做乞丐也就算了,能不能把那只爱疯9手机往牛仔裤袋里面塞塞?

    这手机可是最新款,老贵了,刚上市还没几天吧?你确定你是乞丐?

    这乞丐是从街西头一路跪倒街东头的,每次都跪在各家商铺大门正前方,看上去是在向路人乞讨,可实际上呢?他是在向店家讨钱呢。

    不给钱?不给钱我就一直在你店门口跪着不起来,把《二泉映月》音量开到最大,看你怎么做生意!

    发火出来打我一顿?好啊,求之不得!

    正想着怎么碰瓷儿呢,用力打吧,绝不还手,最好把我门牙打断了,到时候去医院开个轻伤证明,根据《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故意伤人导致轻伤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不想坐牢?行,私了,给钱呀!

    喊城管?呵呵,不提前打好“招呼”,敢上这街上来造次?

    这乞丐男不仅赖皮有本事,而且演技也好,每到一家店门口,总能流下“伤心的眼泪”。

    人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可是面对一个哭的稀里哗啦的凄惨男人,你更下不去手把他怎么样,对吧?

    很多人甚至在《二泉映月》的背景音乐和男人的眼泪攻势下,有点相信这个人的确遭遇了极大的困难,需要帮助了。

    在他面前摆着的布袋子里,一些心怀圣母的人丢下华夏币的面额越来越大,5元,10元,甚至还有50元的。

    只能说,人傻,钱多,速来。

    ………………

    张姐是个善良的女人,如果别人真的遇到困难,有什么她力所能及帮得上忙的,她肯定会帮,但是门口的这个男人她认识,是个“职业乞丐”,一年多前这家伙就出现在过她以前花店的门口,玩过这么一手,他就是个骗子。

    以她的暴脾气,这样的骗子她是要狠狠暴揍一顿的,可她刚来这条街没多久,是个新人,直接打人影响太不好了。

    正在犹豫的时候,她看到了一辆白色的大众车停在了店门口。

 第八十二章 授人以渔?不存在的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青州街,是深蓝gc区人流量最多的街区之一,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们的镜头,看看这条街区此次创建文明街区的成果。”一辆采访车停在青州街的街口,车上映着“南国早报”的logo。记者、摄影师以及两名后勤沿着街道拍摄着街景。

    青州街两侧全是1:1仿建的古建筑,这样的街景虽然谈不上全华国独一无二,但也真的十分罕有,摄影师拍得很认真,周围的店铺、行人,街道的垃圾桶、路牙子边的犄角旮旯,都有特写。

    这是一条很干净的街道,随时随刻都有保洁人员,因为要创建全国十大文明街区,必须要防止有什么领导突击检查,所以起码在卫生这一块儿,街道相关的所有人员都是随时待命的。

    记者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对着镜头说了几句话之后,就开始介绍起这条街的历史来了。

    远处,刺耳的二胡音乐传来,一个乞丐跪在一家店门口,旁边有人驻足围观,记者已经发现那边的情况了。

    一般情况下,遇到这种不和谐的情形,特别是该地区“创文明”的关键时刻,普通媒体的记者是不会上去拍的。

    但是此刻,这位胖胖的男记者嘴角咧起,挑了挑眉——他不仅要拍,还要大拍特拍。

    他来的时机很准,就像是提前就知道有人在街上乞讨一样,就像是专门为了拍到那个乞丐,才急匆匆地赶来的一样。

    记者和摄像快速走了过去,人们看到摄像机,纷纷避让或者离开,但也有几个好像一点也不介意“上电视”,并没有走开,反而故意往记者那边靠了靠,跃跃欲试。

    “您好,我们是南国早报网络电台的记者,请问你们围在这里做什么?”记者拉过一个“路人”,明知故问道。

    “哦,是这样的,这个乞丐已经跪在这里很久了,我们看他哭得凄惨,才来围观的。”路人说道,一点也没有普通人面对媒体镜头的紧张感。

    摄像师转过镜头,给了乞丐以及他前面地上的硬纸板一个特写。

    看到居然有记者来了,乞丐面色一变,低着头不太敢大声哭了。

    男记者微微一笑,拿着话筒刚想采访一下这位乞丐,问问他对于青州街这条“全国文明街道”有什么看法,就算是对这条街区,甚至是整个城市社会有什么不满,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在镜头前爆发出来。

    可就在这时,他眼睛的余光就瞄到了他最不想看到的东西。

    又有一队采访记者来了,是深蓝电视台的。

    “又是你啊,王宝年?”一个穿着蓝色女式西装的记者带着她的摄影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