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武侠朋友圈 >

第261章

武侠朋友圈-第261章

小说: 武侠朋友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开武侠朋友圈,选择搜索,输入“丁春秋”,选择添加好友。季阳不知道是否可行,说不定查到的丁春秋,只是华国某个网名而已。

  不过添加完成之后,季阳发现“丁春秋”出现在了朋友圈一栏。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成功了,以后只要选择丁春秋,就可以直接来到季府。

  另一边丁春秋也在换衣服,刚才脑子里出现一个信息,季阳申请添加好友,丁春秋心里有些奇怪。不过既然是季阳,他当然选择同意,然后就没动静了。

  丁春秋不知道什么情况,以为自己出现错觉,或者季阳传音之类,没有太在意。

  沐浴更衣之后,季阳带着两人一起进宫,在御花园见到了赵煦。

  说来也巧,赵煦正在和向太后商谈变法的事情。

  本来季阳以为向太后是个老太婆,因为她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没有想到,这老女人竟然跟李秋水一样驻颜有术,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是一个雍容华贵的大美人。

  “季先生,你总算回来了。”赵煦看到季阳,显得颇为热情。

  “季阳见过皇上,皇太后。”季阳微微行礼。

  “免礼。”向太后微微一笑道。

  “太后,这就是朕常跟您提起的季先生,修为之高冠绝天下。”赵煦夸赞道,并不提苏轼的事情。

  “季先生的威名,本宫早有耳闻。”向太后说道。

  季阳暗暗感应向太后的功力,发现她的武功极高,也是九重境界。皇宫之中高手如云,季阳以前没到九重境界,都没发现还有向太后这么一号人物。

  丁春秋和游坦之在向太后面前,都低下了头颅,不仅因为对方的地位尊贵,还因为向太后修为高深。也就是季阳观念不同,换成谁在向太后面前,都会恭恭敬敬。

  “季先生,你回来的正好,朕正想跟你谈谈新政的事情。”赵煦说道。

  “皇上请说。”季阳道。

  他在赵煦眼里看到了一丝求助的神情,心中思索,大概是向太后反对新政,而赵煦无论身份还是武力,都拿向太后没办法,只能求助于自己。

  根据原来的历史,赵煦变法失败,年仅24死去。

  赵煦一死,向太后又把旧党召集起来,将新党尽数打压。

  “正如上次季先生所说,新政虽好,却因贪污**,以及豪绅贵族的阻挠而无法顺利实施。最近百姓怨声载道,苏大人查抄二十多户大富贵族,竟然整治不了他们。朕欲加大力度整治地方,太后却说此计不宜,劝朕停了变法,不知季先生有何计策?”赵煦问道。

  “此事的确复杂难治,仅凭高压政策肯定不行。”季阳说道。

  “何谓高压政策?”赵煦不解道。

  “就是加大力度的意思,一味地整治地方,会引起更大的抵抗。”季阳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赵煦问道。

  向太后本以为季阳会站在赵煦那边,没想到他竟然同意了自己的说法。她微笑着看向季阳,想知道他到底站哪一边,希望他知道自己的修为之后,主动站过去。

  赵煦心里则有些忐忑,他是怕季阳看到向太后,被她慑服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向太后


  赵煦的担心并非莫须有,因为自从向太后站出来后,旧党死灰复燃。便34已经被贬的苏辙,都有回到朝中的预向,而新党这边也有人被向太后拉拢过去。

  碍于伦理常纲,赵煦不能对向太后怎么样,只有在政策上对决。只有证明变法是对的,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才会继续支持他,当然,季阳这样的高手也很重要。

  “皇上不介意在下说些得罪的话吧。”季阳微微一笑道。

  他心想让赵煦受一些挫折也好,此时他年轻气盛,若是不受挫折恐怕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尤其是不好听的话,你在赵煦踌蹉满志的时候说出来,他很难接受。

  “不介意,你尽管说。”赵煦摆摆手道,他没有用朕赦你无罪这样的话。

  “以在下只见,变法之所以如此困难,究其根源还在先帝。”季阳说道,敢在赵煦面前说他爹的不是,估计季阳也是头一个了。

  “愿闻其详。”赵煦却没有恼怒,看不出他什么想法。

  “先帝变法时,以一己之力镇压反对者,不遗余力地支持王安石。却不知那样做,已经为大宋埋下了祸根,如今朝中两党争斗,一山不容二虎,如何变法?”季阳说道。

  不遗余力绝非夸张之词,史书记载宋神宗还是一个王爷的时候,就对王安石的才华十分佩服,乃至崇拜。后来宋神宗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安石封了官,而且晋升特别快。

  之后王安石变法,有一个侍奉了几代皇帝的老臣,提出一些建议。按理来说这样的老臣,宋神宗应该给点面子,但他没有,而是杀鸡儆猴把那个老臣给贬了。

  在当时,就是谁反对变法,谁说点不是就都贬了。

  可以想象,王安石变法期间权利有多么大,对旧党更是残酷无情。倒也不能怪王安石,因为有历史证明,历来搞变法的都没有好下场,比如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成功了,对秦国的好处不言而喻,可是秦孝公,也就是当时的皇帝一死,商鞅就被阶级派五马分尸了。考虑到历史教训,王安石当然要趁权利大的时候把那些反对派全部干掉。

  这种偏激的做法,反而激怒了旧党,埋下了变法失败,乃至北宋灭亡的隐患。之后两党之争一直在延续,赵煦死了向太后扶持旧党,宋徽宗继位之后又扶持新党,反反复复,你说这样一个朝代能不灭亡吗。

  向太后眉头微皱,貌似季阳说的有些道理。

  赵煦也皱着眉头,但他却不想听这些追究责任的话,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回道:“季先生,想来你一定有解决之法,便告诉朕该如何做就行了。”

  季阳却摇摇头,说道:“皇上若是不明白先帝失败的根本原因,我就是告诉你方法,也没用。”

  赵煦深吸一口气,说道:“那好,你细细说来给我听。”

  向太后也竖起耳朵,想听听季阳怎么说。

  “皇上,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先帝为何要不遗余力地支持王安石?”季阳问道。

  “王安石天纵之才,换我也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赵煦对先帝和王安石都十分推崇,否则也不会一心变法。他变法的理由便是子承父业,谁也不能说他的不是。

  “我再问皇上,是王安石聪明,还是百姓聪明?”季阳问道。

  “自然是王安石,一介百姓如何能跟天纵之才相提并论。”赵煦说道。

  “一介百姓自然不能,若是天下百姓又如何,天下人又如何?”季阳继续问道。

  “嘶…这个么。”赵煦不好回答。

  向太后本以为季阳会大肆贬低先帝和王安石等人,没想到他会这样问,还把赵煦问倒了。她饶有兴致地看着季阳,从他别出心裁的问题里面,向太后感觉他不简单。

  季阳呵呵一笑道:“还是我来替皇上回答,天纵之才,也比不上天下之才。王安石读书再多,还能把天下的书都读完不成,且不提一本书还能看出一百个道理来。”

  赵煦虽然心里不爽,却不得不承认:“有道理,可这跟变法有什么关系?”

  季阳笑容不改道:“当然有关系,皇上变法乃是为了变天下,想要变天下就要天下人一起努力。可是先帝把重任放在王安石一个人身上,他一个人如何担得起天下?”

  赵煦闻言心中一震,脑海中豁然开朗,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

  向太后都不禁陷入深思,季阳语出惊人,令她都有些佩服了。听季阳这么一说,问题似乎变得明朗起来,向太后开始重新考虑两党之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赵煦目光灼灼地看向季阳,早知道这家伙如此有才,还费那心思干嘛,直接让季阳去督办变法的事情就行了。随后他又生出难题,问道:“可是朝中两党相争,地方豪绅官员阴奉阳违,百姓怨声载道,如何让天下人一起替朕办事?”

  向太后也重新看向季阳,之前那句话只是大话,落实到具体问题,可没那么容易。

  季阳却自信一笑道:“这变法就如同督造一栋宫殿,皇上,您说是从上往下建造,还是从下往上建造。”

  赵煦毫不犹豫道:“当然是从下往上建造,你的意思是说,变法也要从下往上?”

  季阳点头道:“不错,皇上切莫将变法看做是一朝一夕之事,想要建成这座宫殿,必须牢牢打好地基。用神犬引导民间风向只是一时的,想彻底让百姓成为大宋的根基,就必须让他们认可你。”

  “其实百姓的要求不高,他们只要吃饱穿暖,就会认同你了。当务之急,便是发展大宋的经济,而非想着扩充军备去打仗。此时发动战争,无疑会让大宋的财政更加吃紧,百姓的日子过得更苦,又如何支持你变法。我知道先帝和皇上都不甘被蛮夷欺压,想出一口气,可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大国亦是如此。”

  北宋经济本来十分繁荣,但是到了宋神宗时期,则跌落低谷。而变法失败之后,到了赵煦这一代经济更加困难,所以网上说北宋经济如何繁华,那也要看是哪个皇帝时期。

  “朕变法,正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就说那青苗法,利国利民,可到头来却因为那些贪官污吏,豪绅贵族弄得一塌糊涂。依朕看,若是不重典镇压,用什么法都没用!”赵煦是被那些地方官员和豪绅贵族气坏了。

  “非也,皇上若是不用青苗法,地方官和豪绅贵族,又怎么会百般作弄呢。”季阳笑着道。

  “不用青苗法,那还怎么促进经济发展?”赵煦不解道。

  说道这里就有些麻烦了,季阳很难让一个古代人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而王安石的变法,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国家控制民间贸易,也就是失败的计划经济。

  当然,在古代想要实现市场经济也不大可能,毕竟国情不同。封建社会搞市场经济,或许可以促进商业发展,同时也会让豪绅贵族的势力更大,完全压制皇权。

  就算在华国,也没有完全搞西方那一套,国家依旧垄断了一些重要领域。不像西方国家,几乎什么领域都是自由市场,国家都被军火头子控制了。

  如果季阳把这套说出来,赵煦肯定不会同意。

  “依我看,王安石的新政已经失败了,只有再变才行。”季阳说道。

  “再变,莫非你有更好的法?”赵煦问道。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曾经在一个区域试行了青苗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他是亲自在地区试行,没有豪绅贵族的干扰,也没有其他官员干扰,效果自然好。

  后来在全国范围实行失败,王安石和宋神宗都懵了,完全搞不清什么原因。

  而此时的赵煦,也不知道失败的根本原因,青苗法在他眼里怎么看都好。而季阳之前所说的那些原因,其实是后世总结出来的,赵煦哪知道的那么清楚。

  “想要再变,我们还得细细商量一下才行。”季阳有一些想法。

  “好,我们去书房谈。”赵煦道。

  紧接着,季阳和赵煦,向太后三人来到他的书房,而丁春秋二人则在外面候着。在丫鬟倒茶的时候,季阳还思索着,该怎么让赵煦接受国家把持经济的副作用。

  经济这个东西想要发展好,自然是越自由越好,但是过于自由又会跟国家产生矛盾。尤其是封建社会,国家不可能让一群商人成为支柱,乃至于成为一个庞大的阶层,影响到国家决策。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解决粮食问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开始,季阳说了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等赵煦和向太后有所悟有所迷惑的时候,才接着道:“上至士大夫,下至农商卒,皆为一个利字在生存。青苗法看似于国有利,实则破坏了许多人的利益,如何能成功?”

  “究竟是国重要,还是一己之利重要,他们应该明白!”赵煦说道。

  “你若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试问没有士大夫和农商卒,哪来的国家。想要国家繁荣昌盛,就要让他们都得利才行,而非与他们抢利。”季阳说道。

  “此话怎讲?”赵煦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概念。

  向太后却听懂了季阳的意思,微微一笑道:“皇上,本宫倒是觉得季先生此言有理,想要大宋国富明强,就得让天下人都富强起来才行。而青苗法严重损害了豪绅贵族的利益,他们自然反抗,他们一反抗起来,连带百姓都跟着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