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老师正准备找个机会,和李小强好好谈一下这个严肃的话题。
不过很可惜,李小强暂时没有给她很好的机会。
李小强回到家后,还有1个星期就是期中考试。他自己就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考试当中。当然,语文,数学,外语什么的都不需要多准备什么。初二多开了一门物理,这个也不需要准备。要准备的还是政治,历史等等需要背的科目。
李小强理直气壮的找到任课老师,要求帮自己划分“考试重点”。
考虑到李小强缺课过多,在征得胡老师同意后。各位任课老师同意了李小强的要求,同时整个学校的老师都兴致勃勃,想看看李小强能考成怎么样。
考试结束后李小强再次引来一片赞叹:
“啧啧,这孩子果然是天才。”
“啧啧,这孩子果然是神童。”
“啧啧,看来下围棋果然不会影响学习。”
是的,其他的表扬李小强直接无视。他在意的是最后一句话。总体来说,下围棋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是有好处的。为了围棋,李小强有当“榜样”的觉悟。他认真去考试,就是想告诉对围棋持怀疑态度的人,下围棋并不是玩物丧志。适度的下围棋是有好处的。
当然,李小强这种已经决定走职业围棋道路的例子有点特殊。真正的好榜样是赵大宝,他居然在考试中一举超过了廖琼。仅以两分之差排在李小强后面位居第2。有很多老师甚至认为赵大宝才是真正的第一。因为李小强的分数含有很大的偶然性。
这个偶然性出现在李小强的语文成绩。这次期中考试学校弄得很严肃,采用了糊名阅卷。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小强的作文受到了几位阅卷老师的大加赞赏,居然给了个满分。这次胡老师没有办法压分了。就是因为这个语文成绩。李小强才险胜赵大宝。
不过所有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考试中作文满分基本就像在撞大彩。偶然性太大。不能作为评判一位学生真实水平的标准。
不过无论如何,李小强先不去理他,赵大宝成绩提高是实实在在的,他的围棋当然没有李小强下得那么多。这个才是典型的榜样。
“下下围棋对学生应该是有好处的。”
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在这点上形成了共识。
考试过后赵大宝洋洋得意。为自己终于赢了廖琼一次感到兴奋。不过高兴的日子没有多久,因为分数出来后的第3天。廖琼大大方方的找到李小强:
“你可以教我下围棋吗?”
“当然没有问题。”
赵大宝的脸终于黑了:
“小胖你都说了,教她这样的菜鸟其实我更合适。她为什么不让我教她?对了,小胖为什么说她是‘菜鸟’呢?没有学过这个形容词啊,我回去问问干妈。‘菜鸟’是什么意思呢?怪里怪气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赵大宝嘟嘟囔囔的表示不满。
“高手,高手你懂吧。人家廖琼就知道,下棋找高手。你以为个个都像你一样没出息,还天天吹牛我只能让你两个。说说看,现在鲁叔叔让你几个。”
赵大宝脖子一梗:
“鲁叔叔让两个我赢过好几次了。”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让鲁叔叔几个,你说你这样的臭水平。人家会找你学棋?”
“不是你自己说的吗?我教她随随便便。”
“人家不知道啊,你想让人家主动找你,自己先变成高手吧。”
“哼,廖琼她懂什么,懒得理她……”
有李小强这样的榜样,有赵大宝这样的典型,有鲁帆云这样的教育局长。自然而然的,翠微县的中小学兴起了一股围棋热。
不仅翠微县,虔城市乃至赣源省的围棋热度都比前世时高了很多。虔城市通过一番争取,首届赣源省业余围棋团体暨个人赛落户虔城。在元旦期间举行,这也是熊国涛他们经过一番努力促成的一个赛事。在和洪城,瓷都,浔阳等城市争夺承办权的时候。钱剑民等人得意洋洋的打出了李小强这个招牌。最后省体委一锤定音,把承办权交给了虔城市。
李小强现在已经是围棋圈内人士,自然得到了正式的邀请。鲁帆云还正正规规把组织者的邀请函递到李小强手里。
李小强来了兴趣,他是对邀请函上怎么措词感到兴趣。打开一看,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请专业三段李小强莅临指导。”
“真难为人家了,李小强先生?好像不合适,李小强同学?好像不够尊重。厉害厉害,不好称呼就干脆不称呼。和围棋中下不好的地方就干脆不下是一个道理。果然不亏是围棋比赛。”
李小强没有多想这个比赛的事。这个比赛到时自己去看看就行。现在李小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准备天龙图的下卷。
天龙图上卷的时候是因为自己临时起意,用一个月时间在800多个题目中选出。中卷是在去日本比赛前为自己加压。在李小强自己看来,前两卷都有点匆忙了。自己只能考虑题目的准确性,没有办法考虑其他的东西。
现在时间相对充裕了,可以从容一点,在很多地方可以考虑细一点。现在李小强的围棋水平有所提高,对死活题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刚开始解天龙图的时候,李小强仅仅以得到正解为目标。现在不同,李小强开始思考死活题的一些规律性。
围棋的死活题本质是考察一个人对围棋的计算能力。但是其中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没有规律,拿到一个天龙图,根本就无从下手。
比如说要杀一块棋,先不考虑包围圈有没有破绽。一块棋两眼活,那么杀棋呢,就是让这块棋最多一个眼。什么情况下是一个眼呢?“直三”“弯三”“聚四”“刀把五”“梅花六”等等这些基本棋型是一个眼。
无论怎么千变万化,最后的死棋都不会脱离这些基本棋型的。因此可以说,这些东西就是计算时的出发点。由这个出发点产生种种的杀棋手段。延伸到具体手法就是“破眼”和“挤压眼位”。然后大家总结出“先挤压后破眼”等等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其实很重要,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正确的思考方法。
当然,围棋太复杂了,不是什么都有规律的。大家为什么对“妙手”“鬼手”之类的东西孜孜以求,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好像超出围棋的普遍规律。
不过还是那句话,要会“做假”,你必须非常“懂真”。你只有在正常思路到了非常深刻的境界,才有可能产生突破。才能发现那些好像不合常理的手段。
做围棋死活题绝对不是以发现妙手为目的。大多数情况还是在一般规律中行走。只有慢慢累积,越积越多。才有可能从量变产生质变。
所以后世有人说,“天龙图”完全通关,水平必达职业九段。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话是有道理,不过没有人证实过。天龙图两万题,就算一天10题,全部做完也要6,7年,能一天做10题的,基本上也就是职业高段水平了。
李小强现在一天肯定做不了10题。甚至做多少也不强求。现在他更在乎的是提炼里面的规律性。不断归纳总结,努力把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思考方向。
李小强也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不过李小强清楚的知道,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己发现妙手的次数越来越多,用时越来越短。
有了效果后李小强信心大增,一直没有正式的比赛,不知道自己的围棋水平有没有提高。不过自己的计算能力在不断提高,这点是可以确定的。
元旦快要来临,李小强准备动身去虔城。
“好想是自己的比赛啊。”
李小强叹一口气。
第110章 替补队员
翠微县,工人俱乐部。
一大帮棋友兴致勃勃的围观一盘对局。李小强也是围观者之一。
为了举办省围棋比赛,熊国涛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落实参赛队伍。参赛队伍以各个地级市为参赛单位,含部分行业体协组成。组织工作非常有成效。几乎所有地市都报名参加,再加上矿业联合集团。一共有12支参赛队伍。
在这个年代,很多地方都还没有撤地改市。很多地方还是叫“地区”,“地区”有大有小。大的地区比如虔城,下辖18个县市。小市比如瓷都,只辖两区一市一县。虔城市由于是东道主,准备组织两个队伍参加。
队伍落实了,采用什么形式举行比赛又成了焦点。虔城市再次利用东道主之便,提出每个队伍由4个人组成。虔城的算盘打得很响,比赛嘛当然想取得好成绩。在这个年代,全省的围棋水平毫无疑问是省城洪城市一枝独秀,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哪怕是熊国涛,江承华和李小强一样,已经确定不参加正式比赛了。不过洪城的优势还是无人可以撼动。
虔城市也有优点,优点是实力比较平均。高手没有,不过业余3段水平的棋友可以拉出6,7个。所以力主每个队伍4人组成。
对这个方案洪城市无所谓,有绝对的实力怎么样都行。不过这个方案却遭到其他几个地市的强烈反对。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瓷都市和浔阳市。这两个市的特点是在顶尖高手层面比虔诚高,不过没有虔城的厚度。他们纷纷指责虔城为了成绩不择手段,要求每个队伍由3个人组成。
对于这样的指责虔城当然振振有词:
“我们提出增加一个人不就是为了扩大比赛的影响吗?不就是为了加大围棋的普及力度吗?怎么可能有你们说的那么龌龊呢?我们完全是一片好心嘛,完全是紧扣本次比赛的宗旨才提出增加1人的嘛。怎么可能是锦标主义呢?我看你们才是锦标主义。你们不就是仗着有几个业5,业4才这样说吗?你以为你们有几个高手我们虔城就怕你。我们虔城也是有高手滴,你们不要忘了,赣源省围棋第1高手在哪里?”
在“普及围棋”这个大义下,虔城的“阴谋得逞”。剩下的就是各个地市忙着张罗人手。
作为东道主,虔城对组织队伍非常上心。翠微县的鲁帆云和“王骗子”也初步定为参赛人员。接到比赛通知鲁帆云心里就琢磨开了。虔城组两个队伍,为了确保好成绩,当然是把最强的4个人排在一队,其他4位是二队。鲁帆云当然想进一队,不过他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进一队,有希望,不过不保险。最大的竞争对手居然就是老王。
人家老王可是有证的3段。自己呢?虽然自认为是翠微县“第2高手”,不过没有把老王完全压制的话,还真不好说谁进一队。自然而然的,还没有去虔城。鲁帆云就提出要和老王先了断了断,到底谁才是翠微县的第2高手。还装模作样的提出要搞一个“7番棋”,一个晚上一盘,下一个礼拜。
这个提议当然得到了棋友们的响应。他们的比拼是从周一开始,今天是星期六,已经是第六盘了。因为是周末,观战的棋友比平时多了不少。李小强和赵大宝也兴致勃勃的过来观战。
比赛前鲁帆云信心满满,可是比赛过程却大大出乎自己的预料。前5盘自己2比3落后,这个结果让自认为“见过大世面”的鲁帆云完全不能接受。第6盘就是他的背水一战。
对局中鲁帆云愁眉苦脸,“王骗子”却一脸轻松。才进行了7,8十手棋,李小强就判断,这次鲁帆云恐怕是栽了。
在李小强看来。相比去年,两人都有进步。鲁帆云应该有标准业3水平了。可是老王进步更大,说他现在有强3弱4水平毫不为过。
老王去年拿了个业3证书。内心深处是觉得自己有点名不副实,为了不让别人“笑话”自己,一年来在围棋上下了不少功夫。现在在围棋上眼界什么的也比以前更宽了,不再仅仅热衷于“骗着”“飞刀”什么的了。
李小强在家的时候,虽然很少和棋友们下棋。不过时不时也会点拨几句。这样的点拨对有心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喜欢“骗着”“飞刀”的棋友本质上来说还是喜欢算路型。在业。余3段这样的水平,要想长进主要还是要提高自己算路的深度。在这点上,鲁帆云显然不能和老王相比。本质上说,鲁帆云还是个“书房棋”,很多棋都不愿意深算。虽然自诩“见过大世面”,不过在和老王的比拼中还是落了下风。
“各位观众,各位观众,现在中国队派上了一个替补队员,替补队员。我们来看看,嗯,替补队员姓鲁,他叫……”
棋友老谢开始学起那个年代转播女排比赛的宋老师。棋友们一阵哄笑。
鲁帆云悲怒交加,恶狠狠的盯着老谢。
李小强忍住笑:
“鲁叔别激动,二队就二队,咱们在二队当主将……”
鲁帆云大喜:
“对对对,你们以为我真的下不过老王?不知道我是故意的吗,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