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重生之围棋梦 >

第140章

重生之围棋梦-第140章

小说: 重生之围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羽根先生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应该是吧。他用日本最正规的方式来下棋。其实就是给自己心理暗示,同时就是表示他的决心。
  在这里面,李小强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他会表达自己的谢意。
  在围棋中,表达谢意的最好方式,就是在比赛中竭尽全力。这是所有围棋人的共识。赛前的一个小插曲,让比赛平添了另外一种气氛。
  这盘棋会发生什么呢?
  在正式比赛开始以后,时间仅仅过去了10分钟。观战室内的张志东张大嘴巴,一副很夸张的表情:
  “这……这棋也下得太快了吧。10分钟不到,两人就下了将近20手棋。他们这两个人就是这样竭尽全力的吗?”
  一旁的俞彬笑着问道:
  “我说张大记者,那你说要怎样才算竭尽全力呢?”
  “这样重大的比赛,他们最起码应该慎重一点吧。啧啧,你看他们俩下棋,好像就是在斗气。完全不假思索,一个比一个快。我说团长,难道这就是你们职业棋手的竭尽全力?”
  “呵呵,正是因为快,才表示他们对这场比赛都很重视。说明他们在赛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我估计,今天一定能够看到一场好戏。”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对羽根泰正先生的特点应该有点了解吧,特别是他执黑棋的特点。”
  “其他的特点不是很了解。据说他执黑棋特别喜欢下‘高中国流’。是这样吗?对了,他这盘棋就下了‘高中国流’布局。”
  “没错,羽根先生很喜欢下高中国流。这在中日围棋界很多人都知道。这盘棋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布下了高中国流。他的意思很明显,他就是要用自己最熟悉,最拿手的布局套路来对付小强。这是他赛前就制定的策略。他下这么快,就表示他在毫不犹豫的执行自己赛前的策略,没有一丝动摇。这体现的是他的决心。”
  “那小强下这么快是什么意思呢?”
  “哈哈,小强也是明白无误的告诉对手。我对这盘棋是有准备的。只要你下‘高中国流’,我就准备了自己的应对办法。两人看上去是在比快,其实都是在彰显各自的决心。是在比拼一种气势。”
  “小强的第6手棋很少见啊。这么早就跑去‘星位内侧挂’,哈哈,今天小强的战斗欲望很强烈嘛。”
  “没错,这步‘星位内侧挂’虽然是对付‘高中国流’的套路之一。不过是所有套路中最激烈的一种。这样的格局很容易形成激战。所以我会说,今天我们能够看到一场好戏。”
  对局室内,李小强凝神思考。在这盘对局中。李小强还是采用了自己更熟悉的“打散”思路来对付“高中国流”,这样下在这个年代同样很常见。双方快速布下了一个“高中国流”套路后,本局第1个分歧点很快到来。
  李小强的手慢了下来。


第210章 凡关无恶手
  李小强和羽根泰正九段的比赛已经过去了1个小时。在上午11点左右,张志东再次张大嘴巴,再次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小强在想什么?在我看来,下一步棋不是‘仅此一手’吗?这个地方有什么好想的?哎,该慢的时候他下得飞快,该快的时候他又停了下来……”
  张志东在那摇头晃脑,一副“不解啊不理解”的样子。一旁的俞彬做鄙视状:
  “要是你都可以完全了解小强在想什么,那他还算什么围棋天才。”
  张大记者和国家队的年轻棋手很熟,他的年龄要比俞彬大上那么几岁。大家平时开玩笑也开惯了,听了俞彬的话以后,立刻反击:
  “嘿嘿,我说团长,我一位业余棋手,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是正常的。那你这个职业棋手帮我分析分析,你说小强现在正在想什么?”
  俞彬的表情愈发显得夸张,装模作样的上下打量张志东:
  “哎,我说张大记者,外面的人都说,在国内所有的围棋记者中,就你和国家围棋队的关系最熟。到今天我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你不知道当小强赢了淡路先生以后,有一句新口头禅在围棋队流传吗?”
  张志东大感兴趣,连忙抓住俞彬追问:
  “哦?是什么?”
  “当小强长考的时候,永远都不要猜他下一手棋会落在哪里。”
  俞彬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你说我会像你那么傻吗?我还去猜小强的下一手,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哈哈哈”。
  玩笑开过以后,俞彬还是忍不住自言自语:
  “是啊,下一步‘单关跳’不是仅此一手吗?难道他在考虑后面的下法,或者说,小强还有其他的构思……”
  对局室内,李小强还在长考。现在长考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半个小时,他依然没有落子。在这个年代,对局限时大多比较宽裕。大家对棋手的长考也是习以为常。对于棋手到底在长考什么,还真的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最有名是武宫正树的一次长考。在一次“本因坊战”的决战中,武宫碰到了大竹英雄,那个比赛是两日制,每方用时有8个小时。武宫有一步棋就长考了5个多小时。
  如果是复杂局面也就罢了,多考虑一下也很正常。偏偏那盘棋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大雪崩”定式。武宫也在那长考。当然,哪怕就是定式也有很多分岔路口。大家纷纷猜测,武宫可能想到了什么新招,估计正在那里验算。不过当武宫下出手后,大家大失所望。武宫的应对,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路货……
  那盘棋最后是武宫赢了。赛后当然会有好事者会去问武宫到底在想什么。武宫装模作样笑而不语,做高深莫测状,最后也没有人搞得清他那时到底在想什么。
  现在的李小强好像就面对这样的局面,在很多人看来,他的下一步棋,好像是“仅此一手”,他好像只能“单关跳”。更何况,在围棋中,有一种“凡关无恶手”的说法……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李小强到底在想什么呢?
  在这盘棋中,出现了一个“高中国流”的布局套路。所谓“套路”,其实就和“定式”一样,是对局中非常常见的,无论是执黑还是执白,双方的下法都有很多人下过,都有很多人研究过。当某种下法被认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时候,这种下法就成了一个“套路”。
  大家说的“单关跳”,就是这个“套路”的最后一手棋。在这个年代被认为是“仅此一手”。可是李小强突然觉得,这步棋好像并非是仅此一手。虽然说“凡关无恶手”,不过李小强认为这步棋肯定也不算好手。所以他要长考,他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情况就是那么简单。
  李小强长考是很正常的,因为到了后世以后,“高中国流”出现得少了。自然而然,李小强对这里面很多套路也不是很熟悉。这里说的“不熟悉”,是指他并不熟悉里面的内涵,而不是说他“不知道”。
  事实上,李小强还是知道这个套路的。如果是1年前,他可能就不假思索的完成了这个套路,而现在,他能够想一想了,这就是李小强一年以来的进步!不管对错,李小强现在思考的东西,就是属于他自己真正的东西。李小强确信,想真正成为一位围棋高手,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
  长考过后,李小强出手了。在外面简单的交换了几手棋后,李小强下了一步“跨”。
  当这步棋传到观战室以后,张志东再次张大了嘴巴。和前两次不同,他这次不仅嘴巴张得很大,眼珠也瞪得溜圆:
  “这这这,小强在这个地方求战合适吗?我怎么感觉这样作战有点无理呢。在这个地方,就是我这个业余棋手也不会这么下。团长,你说小强的选择是不是太业余了。他下那步‘单关跳’多好,那步棋多从容啊……”
  俞彬没有马上开口,他在棋盘上研究了一段时间后。他摇头苦笑,他嘴里嘟嘟囔囔:
  “我早就说了,永远都不要去猜他的下一步棋。我其实也很想说他这步棋很业余。不过我仔细研究一下后,我隐隐知道了他的想法……哎,这步棋到底业不业余呢?我也说不清楚,今天日本棋院有很多大高手在观战,走吧,我们去问问他们的看法。”
  在日方研究室,同样有很多棋手在热烈的讨论李小强这手棋。在棋盘上拆棋的,以依田基纪和结城聪等年轻棋手为主。坂田荣男和藤泽秀行像两尊大神一样坐在位置上,没有开口说话,眼睛似闭非闭。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研究室内,林海峰先生同样在里面,他同样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一帮日本年轻棋手在那里展开热烈的研究。
  只要有李小强的比赛,藤泽秀行这位坚定“小强粉”是肯定会到场的。坂田先生念叨了几次“不虚此行”后,也有向“小强粉”转变的趋势。林海峰先生出现在这也很正常,只要自己没有什么事,有中国棋手到日本比赛。林先生一般都会露面。在日本年轻棋手心目中,再也没有人敢轻视李小强。隐隐约约中,他们已经把李小强视为强劲的对手。日本年轻棋手其实也是很用功的。有这种集体研究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三位前辈好像是特意让年轻棋手自己研究,都没有开口说话。他们在静静等待年轻棋手的结论。当俞彬和张志东到来以后,俞彬也加入了研究。
  良久,年轻棋手的结论出来了,依田基纪代表年轻棋手询问前辈:
  “先生,他这样做值得吗?”
  是的,他们的研究结论很简单,就是问“值得吗”。这个毕竟是布局阶段,各种各样的选择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李小强的那步“跨”,只是将局面导向了另外一种格局。只要不是漏算,就不能说这步棋是坏棋。但是,这步棋是好棋吗?特别是和那步从从容容的“凡关无恶手”想比。
  它值得吗?
  藤泽秀行幽幽开口,他叹了一口棋:
  “哎,依田君,如果你们还在讨论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你们会被这个孩子甩开很远。他这步棋的思想,他这步棋的意图,你们真的了解吗?在这种平凡的局面中,能够下出如此锐意进取的一步棋,你们居然问值不值得。”
  坂田先生也开口道:
  “后面将是未知领域,不过和那步‘单关跳’相比,这应该是一步好棋。依田君,你们要好好领会啊。这步棋的招法虽然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内涵,却一点都不业余。”
  看到一帮年轻人面面相觑,厚道人林海峰先生忍不住提醒他们:
  “这步棋看上去很无理,看上去很业余。不过它的本质,是在追求效率。最高的效率。你们从这个角度去想,就可以理解这步棋的内涵了。后面的变化虽然很复杂,这步棋最后的效果也不一定就比那步单关跳更好。只不过,追求每一步棋的最佳效率,不就是我们职业棋手孜孜以求的吗?”
  是的,李小强就是在追求效率!
  当李小强选择用“星位内侧挂”。用“打散”的思路来对抗黑棋的“高中国流”。要“打散”人家的阵势当然很容易。不过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面作战。白棋自己也无法形成“好形”。无论如何,“立二拆二”的棋形肯定是不算“好形”的。最起码这样的棋形效率不高是肯定的。
  要判断某种棋形效率高不高,一般看两方面,第1,是不是“活形”,第2,围空效率怎么样。“立二拆二”就属于那种中不溜秋的棋形。肯定不能说它是“死形”不过它肯定没有活透,只要没有活透,就有受到攻击的可能。至于围空效率,那提都不用提。根本就围不了几目空。
  “打散”的最原始含义,其实就是“破空”。具体到这盘棋中,就相当于白棋用“立二拆二”破了黑棋不少空。当然,要破人家的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自己这块棋还没有活透”。
  如果这样来理解围棋的攻防其实就很好理解了。下围棋其实就是在不断讨价还价的过程。对于黑棋来说,自己的空被破了,那肯定需要在其他的地方补偿回来。首先,黑棋肯定不能让白棋轻易活透,如果人家活透了,那么自己的空就白破的。羽根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为了不让白棋活透,他选择了继续“搜根”。白棋无法就地做活,那就只好向中央出头。当然,其实说“逃跑”应该更准确一点。
  对于这样的攻防战,要怎么判断其中的好坏呢?其实很简单,在这样的局面下,当白棋的“立二拆二”彻底活透以前,能够把实空补偿回来。就可以算黑棋好。反过来,就算的白棋成功。
  棋局进行到现在,如果李小强下那步“单关跳”,基本就可以认为那块棋活透了。当然,黑棋也可以得到补偿,白棋破的是“星位”这边的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