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年中方参赛的两人没有变化,但前来参赛的国外选手,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动。
伦纳德·斯科特和罗纳德·波农两人是去年有来参赛的,其他的五名选手泰森·盖伊,肖恩·克劳福德,马库斯·布伦森,牙买加老将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尼日利亚的乌切纳·埃莫杜力都是第一次来到魔都参赛。
观众席上欢呼真正,有很多来看比赛的观众看到现场的运动员就大叫了起来。
“冠军,苏祖一定又是冠军。”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苏祖和刘阳宇的主要竞争对手,其实在国内的人气都不低,像之前的贾斯汀·加特林和现在的阿萨法·鲍威尔,都是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
而在今天这场比赛里,没有看到阿萨法·鲍威尔的出现,在很多人眼中,苏祖应该就是冠军无误了。
至于说泰森·盖伊,他此时在国内还名声不显,尚且比不过雅典奥运会200米冠军的肖恩·克劳福德。
在原时空他也是一直要到了2009年的世锦赛和牙买加闪电争雄,又在魔都大奖赛跑出了9秒69的成绩,才算是真正走入国人的视线。
即便如此,比起如日中天上过新闻联播的牙买加闪电,泰森·盖伊的名气在国内也逊色甚多。
“On your marks!”
随着现场裁判各就各位的提示声响起,九名选手逐一走上了起跑线前的起跑器。
“苏祖,加油!”
“苏祖,加油……”
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接连响起,这次来现场看比赛的一部分观众其实都并非田径爱好者,也不知道起跑前需要保持安静,仍旧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
苏祖站在起跑线前,伸出食指在唇边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现场的大屏幕上,正在欢呼加油的观众顿时会意,一个个都跟着安静了下去。
“SET!”
啪!
比赛枪声响起。
一瞬间,刚刚安静下去的八万人体育场再次如火如潮,沸腾了起来。
高高飘扬的旗帜,横幅,各种加油帮和人们发出的呼喊声交织在了一起。
赛场上苏祖在三十米以后,就很轻松地跑到了第一的位置,并且一直将这个优势保持到了最后的终点线前。
这一组的比赛里,苏祖的速度一般,但依旧牢牢占据在了第一的位置,到了最后的半程,甚至有一些放水。
在这样的比赛里,苏祖很清楚,他不可能打破世界纪录。500万的大将虽然动人,但没有足够实力的对手和准备到一定程度的备战,想要打破世界纪录十分困难。
从六月开始一整个赛季基本都在欧洲没有停下,到现在身体不可避免地也有了许多提示疲惫的异常状态。
而且,这样的现象并不止是发生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之前欧洲大奖赛黄金联赛总决赛等众多比赛密集的缘故,其他选手的发挥也很一般。
苏祖以9秒88的成绩拿下了男子100米比赛的冠军,出乎苏祖预料的,当他冲过终点线后,这场魔都大奖赛里的第二名不是泰森·盖伊,也不是伦纳德·斯科特,而是另外一名美国选手马库斯·布伦森,他是前NCAA男子60米纪录保持者(6。46秒)。
这一趟马库斯·布伦森跑了10秒03,季军泰森盖伊是10秒05。而赛前颇为活跃的肖恩·克劳福德只跑了10秒33,名列第七。
当苏祖再度拿下魔都大奖男子100米冠军时,现场的观众连连叫好,那种总算没有失望,门票没白买的心情实在让人很值得感叹。
而就在苏祖绕场庆祝,向观众示意时。
观众席上,一名来自粤省,第一次现场看到苏祖比赛的少年,紧紧地握着拳头。
兴奋,骄傲,与有荣焉,还有一种莫名的向往。
世界大赛的舞台,世界各路名将交手,总有一天,我也会做到的!
第三百三十一章 苏祖日记
“……嗯,你问我对多哈的印象如何?多哈是我的福地,我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就在这里。赛场非常棒,这里的体育设施是世界一流的。能不能打破世界纪录?这个不太好说,我会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水平……”
我坐在发布会的采访席上,笑着面对半岛电视台记者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侃侃而谈。
我的每一次回答不时都能够引起现场的一阵阵掌声。
现在时间是12月5日,我刚抵达多哈的第二天,出席主办方给我特别准备的一场赛前发布会。
七个月前,我在哈里发国际体育场数万名观众面前打破世界记录的影响力还在,从我抵达多哈这两天的情况看,我的知名度即便在中东这边也非常的大,甚至有可能超过欧洲。
听教练和张平秋几人说,半岛电视台曾经将我和贾斯汀·加特林在多哈大奖赛的比赛接二连三的重播,尤其是在欧洲的黄金联赛期间,我的多哈比赛的视频不论在电视还是网络上都被很多人赞许,甚至有听说卡塔尔的土豪愿意花重金请我入籍,哈,这种事情,如果是换在前一世,我大概会二话不说来报大腿。
说起贾斯汀·加特林,我觉得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这家伙最开始和他比赛的时候感觉就像个拳击手,充满了攻击性。在赛前会用眼睛死死盯着对手,影响其他人的状态。
莫里斯格林也这样,04年雅典奥运会的时候在检录区就很冷酷地盯着我看,用这些举动影响人的心态好占据上风。
至于说往其他人跑道上吐口水这种事,贾斯汀·加特林和莫里斯·格林这两个家伙都干过。
这也算是美国黑人运动员的一种通病,如果和你不熟悉,就十分自大,弄一些小动作,看得人想笑。
不过现在,莫里斯·格林感觉状态已经完全不行,而加特林,还得等08年,到时候,我很期待他的表现。
我今年在多哈打破世界纪录,可以说为多哈亚运会起了一个非常好的预热,可以说是提前帮人家宣传了一轮。
在结束了9月23日的魔都大奖赛之后,我并没有接着参加9月28日在韩国大邱的明星邀请赛。
刘阳宇有去参赛,我之前有提醒过他,如果身体疲劳了,最好放弃,运动员不是机器,如果疲劳的话,该休息的时候还是需要休息。
不过,他和我说这次的比赛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是板上钉钉的事,那我也不再好多说什么。
说实话,我真的不太想看到刘阳宇再出现08年奥运会退赛的事情,他今年状态非常好,应该是处于职业生涯最巅峰的时期,我有问过他伤病的问题,不过他回答得有些支吾。
按照大邱明星赛的成绩来看,疲劳是肯定的,但他现在应该没有太多问题。2007年,我想应该让多注意这方面。
不过,这一世里,有我顶在他前面,可能让他收获的光环少了不少,但应该能够让他多留出一些空间吧。
系统面板里显示我已经有很多项的异常状态,主要还是疲劳,这一点我一直控制得非常好。
老李对于我的状态也一直很关心,不时地问我身体状态,成为运动员的一件幸事就是遇到了老李。
关于他的事情太多,也不用细说。
我们相识于微末,相互成就。
魔都大奖赛结束之后,我回禾岛跟父母住了一周,今年的魔都大奖赛父母都没有再来现场看我比赛。
之前我爸打电话和我说,我妈不想去现场看比赛了,一个原因是现场看我比赛冲击性太大,比电视上看还让人提心吊胆。我妈总担心我跑那么快会受伤、会摔倒,她看着很不落忍。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妈会晕车,上次从禾岛到魔都就吐得一塌糊涂了,只是快下车前强撑着。
而我接完他们,马上又回了训练基地,这事情一直不知道。
我其实有些奇怪,我妈坐汽车会晕车这事,我从小就知道。但坐火车还会晕车这事,我算是第一次知道。
也许总以为对父母足够了解,但可能总有些是我所不知道的。
在另一个时空,或者说,我上辈子吧,我也是会晕车的。那时候读高中,我从阳信镇坐中巴车到县城,也经常吐,为此被人取笑过很多次。
但坐火车是不会的,差不多也是在这个时间点,嗯,2006年,我第一年高考不顺,补习了一年。
那时候我去北方上大学春运都是抢不到票的,吴兴县不通火车,要到建平市去坐,半路站点有时候连站票都没有。
曾有年和一个同伴没买到票,直接溜过了检票站台,挤上了车才补票,一路被堵得跟罐头似的站了二十几个小时。
那个体验,真是地狱一般。
至于后面晕车这事如何好的,我想是习惯,也是生活所迫。
那时候刚大学毕业找工作,每天早晚挤公交,不知不觉间就免疫了。
生活总是如此,不是吗?
我偶尔也在想这一世里,父母的境遇和曾经完全不同,让他们脱离了原来的生活圈合不合适。
但在这一周里,其实我也发现了环境会改变一个人,我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些脱离不了精打细算,但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多少也算融入了进去,至少早晚在小区附近的菜市场总是能够找到一些进城打工的人聊天解闷。偶尔回来和我说起一些家长里短,我虽然觉得有些陌生无聊,但其实也听得津津有味。
我希望他们就能如此平安喜乐一直下去……
也许重生之后,这一世里都在专注训练和比赛,有时候我已经不太记得起曾经那一世的记忆。
那些在现在看来可能不过是七八年十来年的记忆,对于我来说,却已经间隔了二三十年之久。
我偶尔看到一些场景,总会有种似曾相识又记不清细节。
童年时第一次在小伙伴家玩小霸王,但自己没能拥有一台。
骑过的自行车是一辆老旧的凤凰牌二八大杠,和人去田间偷甘蔗,钓青蛙,还有些什么。
回家的时候,爸妈偶尔说起一些老家有趣的事和有趣的人,很多我搜索枯肠都想不起来,只好支支吾吾地敷衍了一番。
但无论如何,我很感谢老天给了我重来一次的机会。
让我能够再度站起来,再度奉养双亲,更给了我一个前所未有的光明前途。
结束了在家中短暂的休息之后,我去看了我的“运动员之家”和“跑者俱乐部”。
运营的情况其实没我预想的那么好,没有我想的那样顺风顺水,毕竟现在招聘的很多都是运动员,他们在体育领域可能都有过不俗的表现,但在商业领域,还是显得生涩。
我想过要不要自己操持,毕竟这是抱着我很大期望想做成的一个事情,即便是尝试,我也不想失败。
但现在的情况下,我远远腾不出时间和经历来。
希望08年奥运会之后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做,这是一项我可以用一生来推动的事业。不过在那之前,我需要在体育、在田径领域走得足够远。
回到训练基地有专门的理疗师能够让我更好的恢复,而且人的身体,怎么说呢,就是一个很精密的机器。
需要不断的磨合调整,要给予休息,也要找出问题的所在。
教练和我说即便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我也不能懈怠。
我也从未想过要懈怠,有两世的记忆,我其实很明白,在最好的年华里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短跑竞技的黄金时间太过短暂,我虽然不知道我数据化面板的身体会不会面临大多数运动员那样衰弱的情况,但想来是会的,终究脱离不了人类自然生理范畴。
教练已经联合了多个课题小组针对我如何继续保持巅峰状态有了详尽的计划,而且,在短跑上我还有提升的空间,训练膝盖,塑造肌肉,后半程的速度耐力,起跑的反应能力,更合适的起跑节奏等等。
短短一个跑,只要一直研究下去,似乎课题便没有终结的一天。
所以,只要我还没有退役,训练训练训练,这将会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块。
打破世界纪录的意义在曾经的时空,在我还是不是一名运动员时,只是一个旁观者,和所有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惊叹,或者在电脑上敲敲键盘,发条微博,发个朋友圈,说声谁谁真是牛逼。
而真正成为运动员,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发现很多东西与我想得不一样得多。
首先,应该是重大的责任。
我和田管中心其实已经有一些小小的博弈,一些商业活动,或者不必要的场合,我都会通过教练和余指导等人回旋。
实在不行,我现在这个身体的年龄也还年轻,可以耍耍性子。不过,这个都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度之内。
体制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落到细微处,其实都是一个个人,在具体的位置上的想法,做法。
嗯,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张名片。但我并不需要以此来胁迫什么,可以争取一些适当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