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崛起于帝国时代 >

第211章

崛起于帝国时代-第211章

小说: 崛起于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不了多久,沙俄帝国就能带着中东地区这些收编的小弟,席卷东亚大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噢耶,俄国鬼子终于不再盯着我们的地盘流口水了,msl兄弟们又可以安心敞开了喝酒吃烧烤了!

    匈牙利王国:“感谢各位君主协约的大佬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匈牙利人也不会迎来自己的独立国家!”

    奥地利共和国:“对外战争必须停止,再不停止,哈布斯堡王党的余孽就要杀进维也纳了!”

    奥地利共和国的革命事业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外敌未失,内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在君主协约国支持下的哈布斯堡王朝残余势力,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军队,正向着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维也纳进军!

    如果欧陆最大的革命势力根据地法兰西共和国再不帮忙的话,革命同盟三大元首恐怕就只能剩下法兰西督政府一人了……

    德意志帝国:“遵循俾斯麦首相大人的命令,日耳曼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大家伙要放下武器,共同研讨日耳曼民族的团结共荣问题,任何试图抵挡德意志帝国统一之路的叛徒,都将接受德意志人民铁与血的练,请各位日耳曼邦国三思而后行!”

    沙俄的军事撤离西欧后,让威廉一世为首,俾斯麦首相主政的德意志帝国彻底解放了东线军事力量,集结了所有的武力,一边喊着和平友爱的口号,一边打算用铁和血告诉那些还在怀揣着侥幸心理的日耳曼邦国,统一已经势不可挡!

    汉诺威:“本国已亡……哦不对,本国已响应俾斯麦首相的号召,加入了统一和平的德意志帝国,开开心心的做德意志帝国的一员……

    好想哭……“

    萨克森:“本国已亡+1……其余同上……“

    黑森:“同上+10086”

    ……

    巴伐利亚:“我们正英勇的抵抗在战争贩子俾斯麦的最前线,无论德意志帝国多么的强大,巴伐利亚人民的自有信念永不堕落!”

    巴伐利亚与法兰西共和国的私聊:“法兰西大哥,快点支援一下吧,小弟我要扛不住俾斯麦那小子的部队了,对面的人太多,我们迟早药丸啊……”

    法兰西共和国的回复:“武器可以给,人没办法,西班牙那面老子还没收拾干净呢!”

    巴伐利亚:“(⊙o⊙)…扑街中……”

    荷兰共和国:“法兰西老大哥加油,我们亡国以后也会继续追随你,只要你有能耐将俾斯麦那个战争贩子赶走就好……”

    被撒丁王国统一了的意大利王国:“各位亲戚好友教皇们,撒丁王国向来以德服人,大家都已经嫁儿嫁女的成为了亲戚,意大利王国自然就是一家人了,以后我们一起享受意大利王国的荣耀吧,干杯!”

    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王国的手段用的是联姻加军事威慑,真正的战争寥寥无几……

    瑞士王国:“好不容易变回了君权制度,有了君主协约的大佬们在背后挺着,应该不用再挨揍了吧……

    瑞士王国全体人民,对外宣布,在这场战争里保持中立!“

    法兰西共和国:“革命的成果必须保住,大家抓紧时间追杀波旁王朝的残孽,决不能让革命的劳动成果被夺去!

    恩,巴伐利亚那面就自生自灭吧,西班牙人给我们造成的伤亡和仇恨,必须找回来,这已经不光是利益问题了,我们要将其升级到民族仇恨的等级!

    法兰西共和国万岁!“

    西班牙人:“报告英国大佬,法兰西人嗑药了,我们又被打回来了……”

    葡萄牙人:“由于损失太过惨重,我们军队无力再战,休整状态走起!”

    英吉利帝国:“大汉帝国调来的远征军不给力啊,这才打了不到俩年时间,十万人就死的不到一万人了!快去给赵杜天那个暴君派出使者,我们要增援,大量的增援,不然谁也保不住西班牙!”

    蒙古拉正默默的哭泣中……

    他已经成功从十万人的老大变成了几千残兵的总管,整日里缺粮少弹的,已经快要退化成西班牙游击队了……

    赵杜天对英国人的回复很简单:“没看老子正在开满清副本么?援兵等老子推平了满清副本再给力,等爆了干隆老儿,老子得到的奖励有的是兵力支援你们!”

    于是乎,英**队在西班牙渐渐变得劣势,英国人实在不想再为西班牙流血破财,唯一支撑的希望只在于配合俾斯麦那个家伙彻底统一德意志帝国,然后对法兰西共和国形成俩面夹击!

    由于欧陆战争的频繁,法国人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彻底丢光,不是成功独立就是被英国吞并!

    英国人虽然在欧洲战场败多胜少,但在殖民地的吞并中却收获颇丰!

    实际上早已灭国的西班牙海外殖民地,被英国人以援助为理由,全部合理的接收过去,算是西班牙人获得英国武器资助和军队帮忙的报酬……

    德意志帝国和奥地利共和国这俩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国家,自然也保不住海外不多的殖民地,不是被英国人占了去,就是被赵杜天顺手插了个旗子……

    在赵杜天努力把太平洋变成内海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将非洲殖民地全部据为己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425章 团练兴起

    在大汉六十一年到大汉六十二年初的一连串胜利后,汉军的进攻逐渐变得疲软起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大部被汉军所占领,广阔的占领区让汉军的兵力顿时变得捉襟见肘起来,再也无法聚集起重兵进攻。

    因此,包括京津地区在内,汉军在占领区开始巩固战果,大肆鼓动反清复汉的理念,并鼓励汉人参军,并用特务处多年来打探的消息,大肆清剿满清余孽!

    赵杜天为了不过度刺激汉人士绅阶级,虽说对他们手下留情,为稳定占领区的安全,并没有派兵对汉人士绅进行大规模抄家!

    但是,汉军对待那些满清官员却毫不留情!

    满清帝国秉承着代中国官商结合的传统,每一家大商户几乎背后都有朝廷官员的支持,甚至不少商户干脆就是官员本身的资产!

    所以说,汉军每攻陷一城一县,都会对满清官员的资产进行强制收用!

    汉军的这一做法无可厚非,朝代的起义造反者,能成事的固然会优待文人,但对待前朝的官吏,却很少有优待的,当然,这里不包括主动投诚的前朝官吏!

    只是,汉军的武力超绝,根本不需要接受那些肥的流油的满清大官的投诚,一路打过去就是了!

    这些满清大官的总体资源或许没有汉人士绅来的多,但满清官僚的个人体量,绝对要比那些乡下的汉人士绅庞大得多!

    无论是田产还是现银,汉军对满清官员的抄家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汉军士兵只需要银两即可,那些抄家得来的商铺田产什么的,自然就成为了汉军用来组建汉人新军治安部队的依靠!

    诚然,满清官员抄来的田产总和远不如整个汉人士绅地主阶级,但汉人新军的规模也不需要太大,只要足够维持地方治安即可!

    现如今的首要目标是击垮满清帝国政权,而不是搞土地改革!

    赵杜天用通俗易懂,且容易拉拢人心的分田分地的策略,和一堆大汉帝国淘汰下来的燧发枪,没有花费多少成本,就拉起来一大批地方治安部队性质的汉人新军,也在中华大地上拉拢起第一批汉国政策的受益者!

    这一点很关键!

    那些汉人百姓对满清帝国的忠诚是很麻木,但不代表来自海外的汉军就能获得多少汉人百姓的支持!

    而汉人新军的兵员都是从汉人百姓中招募的,且分发汉人百姓十分看重的土地,自然也就能获得新军士兵家属的拥护!

    至少,这些获得土地的汉人士兵以及他们的家庭,会为了守护自己的田产跟汉军站在统一战线上!

    就这样,汉国渐渐在中华大地开始站稳脚跟!

    当然,满清帝国那面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应对,干隆皇帝毕竟还算是一个头脑清晰的帝王,现在也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床事什么的还是很给力的……

    在干隆皇帝的大兴团练之下,那些有野心,有财富的地方乡绅,纷纷开始响应!

    这些地方上有威望的人群,拿着家族里世世代代积累的财富,和干隆皇帝圣旨的宣传副本,在官府里走个过场报备一番,就可以回乡将自家的佃户,亲朋好友,私塾学生,还有学生的学生,好友的好友,佃户的亲戚等等,凭借着这些乡亲的关系纽带,地方上有威望的乡绅很快拉起了小到数百人,大到数千人的团练来!

    这些地方乡绅也知道他们面对的敌人不好惹,所以那些力量较小的乡绅,一般都会几个人联合起来组织团练,或者是干脆投靠到大的团练里,混个一官半职!

    当一个普通的乡绅,和当一个团练里的大员,可是大大不同的!

    团练里的将领大多是封建儒生地主,实际上,在满清帝国,地主家里基本上都是儒生,都读过书,在这个科举是王道的社会里,只要家里有钱,都会供养自己孩子去念书,寒窗苦读十年,只为金榜题名!

    自然而然的,越有钱的地主,培养出来的读书子弟越多,甚至不少士绅自己开办私塾,教育出一大批以师生情谊链接的贫苦人家高材生!

    在满清时代,师生的关系可是仅次于父母血脉关系的纽带,要是学生对老师不尊,那是要被街坊邻居戳嵴梁骨戳到死的!

    就连皇帝这种高高在上的人,都不敢对自己小时候的恩师不敬!

    不少皇帝登基后,都会将自己的老师放在一个位置很高的地方,高高的供起来,先不说这位皇帝老师的权利多大,单单‘帝师’二字,就能让他的逼格凭空涨好几倍!

    因此,这些士绅自然而然的大多数都是当地儒生,起码考个秀才还是不成问题的!

    再就是,这人有了文化,头脑就灵光,受过教育和没受过教育的人,有着本质区别!

    这种区别在后世里那种全民教育的社会里看不出来,再不济的人也能小学毕业,所以老百姓在后世里基本上都被开了民智,不过在满清帝国,拥有后世小学毕业标准的人,可个个都是标准的读书人,也可以勉强称之为儒生!

    这些当地儒生本身就是士绅地主,他们在成为团练将领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招募士兵!

    每一个大地主小地主士绅都有自己的佃户,团练可不单单看威望,还看你能招揽到多少士兵!

    这些士兵可不是朝廷拨款,而是招募那个团练将领供养!

    充当将领的儒生跟上面的老大有着同学、师生、亲友,然后这些将领又各自通过关系招募到士兵,由于士兵的招募和粮饷完全自筹,这些儒生将领的兵,基本上跟私兵没啥区别,再加上都是通过自己人脉召集起来的,可以说天然就有着亲切感,个个都是堪比家丁的存在!

    团练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阅读。)

 426章 曾光头

    湖南长沙首府乡下某地,一群穿着得体,后面拖着一条大辫子的儒生士绅,在家丁护院的护卫下,押运着一个个沉重的箱子来到这片荒无人烟的地界。

    这群乡绅中,隐隐以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孔武有力的大光头为首,在满清帝国不留辫子敢留光头的人,不是和尚就是关系门路很硬的,可以假借和尚之名将自己剃光!

    相对于男子留长发来说,将脑袋剃光这点,满清朝廷的法令还是比较宽裕的,毕竟和尚这类人群基本上都是一个个大光头,满清朝廷又不是要跟佛祖过不去,自然不会对光头这方面太过严格。

    这就给那些有权有势,但却不想留长辫子的土豪们一个有利的途径,这些身份地位很一般,但在本地上属于地头蛇,黑白俩道通吃的乡绅,就会伙同官府,给自己伪造一个和尚的身份,然后光明正大的顶个大光头横行。

    自然而然的,能顶着大光头四处转悠的,也在侧面昭示着这个人在当地的权势人脉有多么硬朗!

    在以光头为首的乡绅群对面的人,则显得很单薄,除了抬箱子的苦力外,只有俩个包着头巾的印度阿三奴仆和一个穿着绅士服饰,带着宽檐三角梅的大胡子白人。

    “约翰先生别来无恙啊,这一次又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