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庶女继妃 >

第274章

庶女继妃-第274章

小说: 庶女继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叶邑辰回来了。
  “说什么呢,这么高兴?”叶邑辰在外头就听见了叶敏文欢快的笑声。小丫鬟打了帘子他走进来,看见叶敏文偎在雨澜的怀里,脸上都是笑,叶邑辰原本显得有些冷峻的脸就变得柔和了起来。
  雨澜喝了药斜靠在湘妃榻上,把叶敏文搂在怀里。看见叶邑辰进来,她便站了起来迎上前:“王爷回来了!”
  叶敏文也跳起来给叶邑辰行礼:“参见父王!”
  叶邑辰挥手叫他起来,问了几句课业上的事儿,说:“快到吃饭的时辰了,你去换件衣裳再过来!”
  叶敏文答应着,行礼之后退下去,奶娘带着他去厢房换衣裳。叶邑辰也看见秋红在院子煎药了,就面露关心地问:“怎么又叫丫头煎药,是哪里不舒服吗?”
  雨澜笑着说;“和太太、二太太说了一上午的话,又给八妹妹写了一封信,觉得有点累,就叫钱妈妈请了白大夫过来,没什么事,王爷不比挂心!”
  叶邑辰“嗯”了一声:“大太太和二太太来过了?”
  雨澜就把大太太和二太太过来拜访的情况说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担心以及给雨馨的那封信都讲了一遍。
  叶邑辰听完了,眼中的欣赏之色一闪而过:“你做得对!这件事本来就和太子有些牵连……”
  雨澜微讶,微微抬眸,沉静地看着他。叶邑辰手眼通天,消息灵通,知道一些□□辛秘不足为奇。
  叶邑辰道:“只是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不足为信,且先等等看看罢。时候到了,自然有人忍不住会跳出来的。”
  雨澜也就没再问,叫了丫鬟进来,服侍叶邑辰到屏风后面换过了家常穿的衣裳,出来的时候雨澜刚好亲手沏了一杯碧螺春,捧了给他。
  叶邑辰接过茶盏,有些玩味地看着雨澜。本来以为雨澜会迫不及待地问他承宗那件事情的进展,没想到她居然能够沉得住气。
  雨澜不是不急,只是她相信叶邑辰既然答应了帮承宗洗脱嫌疑,他就一定能做到,这个时候就是催他也没有用,不如就这样等着,免得打乱了他的思路和部署。
  想到这里,就和叶邑辰谈起了叶敏文上学的事:“文哥儿在学堂里表现得很好,我以为他总要适应几天呢,没想到这么快!”
  叶邑辰也抽空和孟先生谈过了,对于叶敏文的表现也是满意的:“文哥儿到底是大了……”又看了雨澜一眼,笑着道:“这里头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雨澜连忙笑着谦逊:“臣妾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关键还是要孩子自己争气……”
  吃了饭,一直到上了床榻歇息,到底没有再问一句承宗的事情。叶邑辰不由得啧啧称奇。
  第二天中午刚吃过饭,小丫鬟进来禀报说太子妃身边的绿枝姑娘来了。雨澜叫晓月去垂花门把绿枝迎了进来。
  绿枝常跑王府,雨澜怀孕以后,三天两头的不消停,太子妃不放心,就三不五时地派了绿枝过来瞧她。早已数门熟路,见过礼,问了好,雨澜叫小丫鬟摆了锦凳给她做,又遣退了丫鬟,绿枝就开门见山地道:“王妃的信,太子妃已经收到了。”
  雨澜点了点头。马大总管办事,还是叫人放心的。
  绿枝又道:“今天一大早,大太太就递了牌子请见太子妃,和太子妃说了一个时辰,想叫太子出面洗脱三少爷的罪名,太子妃好不容易才把她劝了回去。太子妃说一事不烦二主,这件事既然求了王爷,太子再□□去徒然变得复杂起来。”大太太果然还是信不过她,又去求了雨馨。
  雨馨还是听从了自己的意见。雨澜的心就放轻松了下来。大太太不肯听自己的,可是雨馨确实她的捧在手心的亲闺女,雨馨的话她总要听的。
  雨澜就问:“太子妃有没有什么别的话?”
  “太子妃让女婢转告王妃,大少爷和三少爷是杨家未来的希望。王爷虽然手掌乾坤,胸怀日月,却还是要请王妃多多看顾着点儿,别让王爷出工不出力才好!”
  这话十足是雨馨的口气,话又说得十分直白,雨澜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头却是一畅。她笑着说,“你回去回禀太子妃,就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看好了王爷!”
  绿枝听她说得有趣,也跟着笑了起来。又说了几句闲话,绿枝就要起身告辞:“太子妃还在宫里等着奴婢的回信呢!”
  雨澜道:“也不急在这一时。你先坐下,有件事还要问问你。”
  绿枝有些奇怪地又坐了回去。雨澜笑着道:“听说八妹妹要放你出去成亲了?”
  绿枝从小跟着一起雨馨长大,性子也如同雨馨一般爽直,听了这话,却不像一般的姑娘那般羞红了脸。“不瞒王妃,其实奴婢是不愿意出宫的!”
  雨澜听了有几分诧异,打趣道:“难不成是对未来的夫婿不满意吗?”
  绿枝这下也有些微囧:“瞧王妃您说的!太子妃是个什么样的人您最清楚。她就是表面看着厉害,实际上人是最厚道仁义不过的。奴婢从小跟着她一起长大,什么事她都替奴婢考虑的周周道道的。”说着,绿枝的眼圈就有点红了:“这一次,她不但把奴婢的身契还给了奴婢,还把奴婢一家的子的奴籍全给去了。这份大恩大德,奴婢就是死也报答不了。”
  雨澜微微点头,雨馨就是这种性子的人,她要是喜欢一个人,那就恨不得把你捧到天上去。这种性格,和叶邑辰倒是有几分相像。
  “为了给奴婢找个合适的人家,太子妃更是花了无数的心思,最后选中了一个大兴一个陪嫁庄子上庄头的长子。太子妃亲自和奴婢商量,说他家底殷实,相貌堂堂,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这个人人品上佳,对待父母极为孝顺,对两个妹妹也极为爱护。”
  “太子妃说日子都自己的,自己过得舒坦才是最重要,门第的高低都在其次,要是嫁给一个白眼狼,不能夫妻恩爱和睦,就是嫁得再高又有什么用处!”
  雨澜听得心头大震。雨馨说得不就是她自己吗!她嫁给了太子,可不就是天下间的第一豪门,可是丈夫无德,夫妻不和不说,连唯一的孩子都没能保住,到头来,她空有太子妃的荣耀,女子应该有的幸福,她却一丁点都没有捞到。
  绿枝抬起头来,已是泪眼婆娑:“太子妃都是为了奴婢好,奴婢心里又怎么不知道!可是奴婢真的不忍心离开太子妃,如今东宫之中妃嫔众多,没有一个消停的。五姑娘更是个不安生的。她们一个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太子妃,奴婢真怕……怕一旦奴婢离开了,太子妃一时不慎,就给她们害了!”
  绿枝说到这里忽然跪了下来:“今天既然已经说到这儿了,奴婢就斗胆请王妃帮奴婢在太子妃跟前说说话,请太子妃留下奴婢吧,奴婢愿意伺候她一辈子,终身不嫁,绝对没有一丝怨言!太子妃最听您的话,您就替奴婢说句话,成全了奴婢的这番忠心吧!”


☆、265 非议

  雨澜听得十分动容。雨馨和绿枝这份情谊真是让人感动。这固然因为绿枝为人忠义;却也要得益于雨馨待人真诚恳切,她对绿枝爱护有加,早就超越了普通的主仆之情,这才换来了绿枝的这份忠心。
  雨澜在屋里只留下了晓月一个人;绿枝跪在地上磕头,咚咚直响,不用雨澜吩咐;晓月就过来硬把她扯了起来。雨澜见她白净的额头上已经红肿了一片。不由埋怨道:“你这是何苦!哎;你这个倔脾气;真是和八妹妹一模一样!”
  晓月硬把绿枝摁在锦凳上坐了。雨澜叫小丫头打了热水进来,拧了帕子给绿枝敷面;好一通忙活。等小丫鬟退下了,绿枝满脸通红道:“给王妃添麻烦了。”
  雨澜摆手道:“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你且作者,我有几句话对你说。”
  绿枝重新坐下,雨澜温言劝道:“你是个忠心的。我和八妹妹全都看在眼里,可是你也要想想八妹妹的心思。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比我更清楚。她就是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才不希望悲剧发生在她身边的人身上,她花了那么大的心思给你挑选夫婿,就是希望你将来的日子能过得幸幸福福,快快乐乐的。她是绝不肯为了自己而牺牲你们之中任何一个的,她的骄傲也决不允许她这么做!”
  这些道理其实绿枝都懂,“可是,太子妃一个人在宫里,奴婢真的放心不下!”
  雨澜笑着道:“你也别太杞人忧天了。八妹妹在宫里这几年,我冷眼瞧着,使人用人的手段是不缺的。就是你走了,还有绿蕊在呢,还有其他几个大丫鬟在呢。她那么聪明,又有了防备,再加上地位上的天然优势,那些妃嫔想对她下手,哪里有那么容易的!”
  “再说你也得想想绿蕊她们吧,要是真的如了你的愿,让你呆在八妹妹身边终身不嫁,那绿蕊她们怎么办?嫁人还是不嫁人?若是大家都像你这般,那太子妃的名声岂不是毁了?对待身边的人都这么刻薄,以后谁还敢为她效命?”
  绿枝听得一惊,她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她垂头道:“是奴婢想差了!”雨澜笑着道:“回去和她认个错,高高兴兴地嫁出去,她看着你们有了好归宿,她也会高兴的。”
  绿枝想了想,终于迟疑地点了点头。雨澜又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等你嫁出去生了孩子,至多不过两三年,你再回来做她的掌事姑姑,倒时候你们主仆就是处一辈子也没人理会。”
  “那她要是不肯叫奴婢回去呢?”
  雨澜笑道:“那时候我自然会去劝她!想她是不会驳了我这个面子的。”
  送走了绿枝,晓月见雨澜面带倦色,忍不住道:“绿枝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经事了。明明知道您怀着孕,不能劳心费力,偏牵扯出这么多话来……您何必亲自劝她呢,奴婢们劝劝她也就是了。”
  雨澜却道:“她是一个好姑娘。因为她是一个好姑娘,所以值得我这番口舌。”晓月听得愣了。她不明白,雨澜的灵魂来自于现代,虽然不得不遵从于这个时代森严的社会等级,可她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更习惯于先看这个人的品质,而不是她的出身地位。
  其实很多小人物灵魂的伟大,远远超过那些尸位素餐的掌权者。
  绿枝临走的时候,雨澜送了她五百两银子添妆。五百两,在这个时代算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雨澜自从嫁到王府之后,对她来说,钱已经不算什么了。不说她那十万两银子的陪嫁,单是王府账房她可以随意调拨的资金,就是以万两白银为单位的。
  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叶邑辰真的是一点都不夸张。雨澜真想套用一句很时髦很装X的话,大声说出来:“姐穷得只剩下钱了!”
  绿枝开始不肯要,推让一番总算收下了。
  雨澜躺在榻上闭着眼睛休息了一会,因为过了睡午觉的点儿,怎么也睡不着,雨澜也就不睡了。她叫晓月拿来那件刚刚做了一件袖子的小衣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丫鬟婆子说着话,心里却在想着:“今天下午会试就要考完了,不知道承宗那件事,怎样收场!”
  会试连着考三天,每天一场。从四月初九一直考到四月十一。当天下午,贡院的房门大开,举子们一个个脚步虚浮地从里面走出来,出了雄伟壮阔的大门,众人纷纷寻找自家的马车。
  “爹爹!大伯!五叔!你们怎么都来了?”承祖和承宗刚出门就看见自己家里的三位长辈齐齐到了。他还有些奇怪,虽然科考是大事,可是也用不着这样隆重吧,长辈们全都接他们。
  上次顺天府乡试考举人的时候,家里可就只派了几个小厮过来迎接。
  承宗看见这般的架势,心里却不由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游目四顾,竟然看见许多刚从“龙门”中的学子跟身旁的小厮说了几句话,就全都向他们这边看了过来,有些大胆的,还对他们说指指点点的。他的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
  这一定是出大事了。他性子沉稳坚毅,年纪越大越是这般。心中虽然装着无数疑团,面色确是丝毫不显。
  承祖却是没有发现异样。他这次答得比预期中要好,本来以为这次参加会试,只是下场练练手,却没想到临场发挥的十分完美,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中个进士,想到这里他心中就是一阵兴奋。
  他并没有发现长辈们全都脸色铁青。
  二老爷皱着眉头,直接道:“先上车再说。”
  承宗注意到,竟然没有一个人问问他和承祖,这次会试考得怎么样。他心里就更有数了。心中却忍不住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叫长辈们连这样的大事都没空问一句。
  科考,关联着一个家族的兴衰,这句话可是一点都不为过啊!
  承祖和承宗不敢多说什么。分别上了马车,承祖和二老爷坐了一辆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