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玉堂金闺 >

第62章

玉堂金闺-第62章

小说: 玉堂金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爷跟我来。”叶树盛忙上前一步前引道,四皇子跟了几步,却又停下步子,招手叫过心腹小厮明风,俯身嘀咕了几句,明风微微点了下头,退后几步,转身进去了,叶树盛虽没听到四皇子的吩咐,却明了的几乎不用猜,扭着头站在旁边,只装着任事不知。
四皇子急匆匆沐浴好换了衣服出来,明风已经垂手等在外面了,见四皇子出来,忙上前一步低低禀报道:“回爷,说是这两个月犯太岁,法云庵圆明师太说最好别出门,免得冲撞了。”四皇子神情顿时一滞,脸色一点点往下沉,半晌才接过折扇,慢慢背到身后,阴着脸站了好一会儿,转头看着叶树盛道:“你跟老夫人说一声,今儿府里待客,我就不进去打扰她了,改天再来给她请安。”
叶树盛忙答应一声,将他送出府门,站在大门外台阶下,看着四皇子骑马走远了,才烦躁的长叹了口气,抬手一下一下拍着额头,往府里慢慢踱进去。
孙老夫人和叶立海听了叶树盛的禀报,叶立海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瞄着孙老夫人一眼,却没敢说话,孙老夫人脸色微显阴沉,垂着眼皮,慢慢的转着手里的佛珠,叶树盛看看父亲,又看看老祖宗,带着几丝小心轻声道:“还有别院那几个丫头,四爷也没收用,说是,”叶树盛又看了孙老夫人一眼:“不妥当,还说了一通修身养性的话。”
“难道也是为了那妮子?这也……”
“你这是什么话!”孙老夫人看起来心情非常不好,极不客气的打断了叶立海的话:“你也想的太多了!四哥儿从小德行上就修为极好,你什么时候见他放纵过?别说这男女之事,就是一口饮食,他何曾放纵过?”
“阿娘教训的是。”毕竟当着儿子的面,叶立海尴尬万分,孙老夫人这会儿却没怎么有心情理会叶立海的难堪,手里时快时慢的转着佛珠,半晌才开口道:“恬姐儿是个好孩子,这一头先不用管,四哥儿那头,”孙老夫人转着佛珠的手停了下来,停了好半天,才看着叶树盛道:“这事,你也别装不知道了,寻个机会,和四哥儿说透了,这样的心思,四哥儿……没法和人说起,你只说透了,也别劝他,就听听四哥儿怎么说。”
叶树盛意外的看着孙老夫人,叶立海更是诧异,孙老夫人叹了口气,也不多解释,只看着叶树盛道:“你记好,只要四哥儿愿意跟你说这个话就成,旁的先别管,若听到什么话,不拘四哥儿说什么,回来跟我说一声。”叶树盛急忙答应,孙老夫人转头看着叶立海道:“这事你别管了,不用多担心,有我呢,好了,你们去吧,我要歇一歇。”
叶立海忙和叶树盛起身答应,悄声退了出去。
孙老夫人也不叫人,慢慢歪在靠枕上,闭着眼睛想了好半天,才抬手摇了摇银铃,吩咐请刘郡王妃过来。
刘郡王妃进来,孙老夫人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听到问安声,也不睁眼,只慢声吩咐道:“那匣子里有一只白玉佛像挂坠,是已经坐化的智通大师施过神通的,你打发人给恬姐儿送过去,跟她说,她最近犯太岁这事我听说了,她是个好孩子,这犯太岁的事,不过半年一年,也就过去了,让她且小心些,若是过了年还避不过去,我这会儿还有几串极好的佛珠,到时候再给她送去。”刘郡王妃有些莫名其妙,却半丝不敢怠慢,急忙答应一声,上前接过匣子,告退出去。




第九十三章  传话
李恬打发了东阳郡王府的婆子,打开匣子,慢慢掂起匣子里古旧莹润、面容慈悲的羊脂玉佛像,举起来对着光仔细看了看,抬手取下脖子上挂着的银链子,将玉佛和那块非金非木的树叶放到一处,又挂回脖子上。
青枝看着李恬,忍不住问道:“五娘子,那婆子前半截话我听懂了,那意思是说五娘子避太岁这事,孙老夫人觉得好,可后头送佛珠的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打发五娘子出家?她也管的太宽了吧?”
“不是要打发我出家,”李恬抬手捏着佛像,心情好象很轻松:“看样子,四爷这亲事,也就年里年外就要定下来了,那佛珠的话是警告我呢,无妨,咱们和孙老夫人的意思一样,这事孙老夫人既然表了态,咱们只要小心些,就万事无碍。”
青枝轻轻‘噢’了一声笑道:“就是,皇子有什么好的,咱们才不稀罕呢,只要他别烦着咱们,我就天天念阿弥陀佛了。”
李恬笑了笑,声音里带着丝丝阴郁吩咐道:“你去寻水先生,把刚才的事一字不漏的说一遍给她听。”青枝清脆的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
李恬心不在焉的捻着脖子上挂着的白玉佛像,刚拿起看了一半的话本,帘子掀起,璎珞紧绷着脸,眼神仓惶的奔进来,几步冲到李恬面前,抖着手将怀里抱着的匣子放到李恬面前的炕几上,看着李恬急急道:“五娘子,我去取咱们订的东西,撞上四爷了!”
“在哪儿?”李恬一下子绷直了上身:“别急,你慢慢说!”
“就在缕翠坊,我刚下车进去,掌柜的还没把咱们订的首饰取出来,四爷就进来了,盯着我就问我是不是勇国公府上的,问我叫什么,替谁取的首饰,又把咱们订的首饰拿过去,一样一样的看,看了一遍又看一遍,还问我五娘子是不是最喜欢玉饰,说咱们订的首饰真好看。”璎珞咽了口口水:“我不敢不说,更不敢多说,只好装傻,说自己是外院粗使的丫头,平时连内院都不能进的,他这才不问了。”
李恬抬手捂着脸,头几乎垂到怀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抬起头吩咐道:“请悦娘来一趟。”璎珞忙叫了悦娘进来,李恬已经下了炕,将璎珞遇到四皇子的事两句说了:“……烦你走一趟,看看外面是不是有人守着。”
悦娘皱了皱眉头,为难的点了点头,李恬一边往外走一边接着道:“回来到水先生院子里找我。”
悦娘从前门出去,不大会儿,就从后角门绕进来,一路进了水秋娘院子里,李恬正端坐在榻上,和水秋娘对面坐着喝茶,见悦娘进来,李恬放下杯子,往里挪了挪,示意悦娘坐下。悦娘侧身坐到榻沿上,看着两人道:“兜了个圈子,看不出有人守着,真要是那位四爷遣人看着咱们这前后门,肯定不能让人轻易看出来,不然这办事的人怎么能入得了这些皇子们的眼?”
“嗯,”李恬低头看着手里浓绿的茶汤:“只好试一试。”说着,转头看着璎珞道:“让玉叶去一趟天衣坊,就说上次订的那几件衣服的丝绦结子要换个样子,让她随便选一个花样换上就行,从后角门坐车出去。”璎珞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安排了。
水秋娘看了李恬一眼,笑着摇了摇头。悦娘接过水秋娘递过的茶,一口喝了半碗,看着李恬和水秋娘闲闲的说着这茶如何,那茶哪能。
没多大会儿,玉叶急步进来,李恬忙放下杯子,悦娘也放下高高跷起的二郎腿,看着玉叶等她回话,只有水秋娘仍旧慢慢抿着茶,仿佛没看到玉叶进来。
“五娘子,”玉叶一边曲膝一边禀道:“我照着五娘子的例,让车子进了天衣坊二门才下的车,四爷就站在大门口,看着我进去了才走的。”李恬呆了片刻,才摆手道:“你去歇着吧。”玉叶告退出去,悦娘重又跷起二郎腿,看看李恬,再看看水秋娘,饶有兴致的等两人说话。
“这样的事情,多想无益,听天随命吧。”水秋娘看着满脸晦气的李恬安慰道,李恬深吸了口气又叹出来:“唉,他让人看着咱们这前后门,这个我也想到了,就是今天这块佛像,怎么就突然送了这佛像和那么几句话过来?出什么事了?”
“这事还能出什么事?上回打发林雯去普济寺,是看到了蒋郡王妃的心思,这回打发人送佛像给你,只怕是看到了四爷的心思,这会儿看到的这份心思,正旺着呢,”水秋娘停了片刻,看着李恬接着道:“孙老夫人那话,你听到的那层意思,是照你的心思想的,你反过来想一想,是不是也一样妥当极了?”
李恬细细品了品,不禁愕然看着水秋娘,水秋娘嘴角噙着丝冷笑道:“这位老夫人哪会做这种发狠威胁人的事,往后……若能避开她最好,若实在避不开,你记着,她的话,你要这么想一想,再翻过去想一想,揉开了,掰碎了,一点点儿的想。”
“这话还真是,翻过来一想,倒象她给五娘子许下什么话一样,这人怎么能这么说话?这不是坑人么?!”悦娘总算品过来了,忍不住拍着椅子扶手叫道,水秋娘和李恬都没理她,李恬满脸的苦笑,看着水秋娘道:“徐夫人在这个礼字上一丝不肯苟且,还要寻个两家都熟的妥当人过来先探话,我就怕这一探,再探出什么意外来,万一这桩亲事再不成,到哪儿再寻这么合适的人家去?!可这话又没法说出口。”
“嗯,你今年才十四,这会儿说亲都有些嫌早,这个急字实在急的没道理。”水秋娘微微皱眉道。
“道理是有,就是说不得。”悦娘晃着脚,看着李恬道,水秋娘赞同的‘嗯’了一声,看着耷拉着肩膀的李恬安慰道:“别想那么多,徐家这门亲事,黄夫人点了头,就成了八成了,东阳郡王府那位老夫人必定愿意看着你定下徐家这门亲,她既愿意,该不知道的,自然会不知道,四爷那边,一来他必定想不到这事,二来,他是男人,又在宫里没搬出来,不容易听到这个信儿,你且放心。”
一番话说的李恬一颗稍稍安定,就是不安定也没什么法子不是,李恬重重叹了口气:“走一步算一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归能想出法子来!”
“我就喜欢你这话!”悦娘重重拍了把扶手,点着李恬夸奖道:“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什么好愁的?实在不行我带你闯荡江湖去,倒自在了!”
李恬白了她一眼,跟水秋娘告辞出来,转进垂花门,走了几步,想了想,转头看着璎珞吩咐道:“从明天起,一天至少遣人坐车出去两趟,一趟从前门出去,一趟从后角门出去,不拘做什么,让他守无可守,我可不想被他困在这院子里出不去。”璎珞怔了下,抿嘴笑应了。
京城另一头,徐思海从徐学士府出来,熟门熟路径直打马往清江侯府过去。自从徐夫人搬回清江侯府,徐思海三天两头过去看望的殷勤非常。
姚嬷嬷热情的迎进徐思海,笑容满面道:“七郎先喝杯茶歇一歇,夫人还在前头议事厅听管事嬷嬷们回事儿,一会儿就该回来了,今儿厨房正好做七郎最爱吃的清酱肉,七郎吃了饭再回去。”
“好啊,姑母的病刚好,怎么就忙成这样了。”徐思海随口应着话儿,姚嬷嬷眉开眼笑道:“能不忙吗?这府里上上下下全靠夫人一个人打点,好在有大娘子帮衬,七郎不知道,我们大娘子简直比夫人还能干……”
“嗯,瑶瑶妹妹这一阵子辛苦了,姑母这一病,她忙的也没空儿寻林家娘子和李家娘子玩耍了。”徐思海往自己想说的地方扯着话儿,姚嬷嬷笑道:“可不是,今天早上林家娘子还过来约我们大娘子去看李家娘子,我们大娘子哪有空儿过去?”
“这倒是,瑶瑶妹妹忙着,林家娘子和李家娘子倒没什么事,正该她们常过来看望表妹,李家娘子倒没来?”
“李家娘子一时半会只怕不好意思来。”姚嬷嬷笑起来。
“不好意思?出什么事了?”徐思海语气随意,上身却微微前倾,透着几分急切,姚嬷嬷抚掌笑道:“能出什么事儿?当然是好事儿,前儿我们夫人作伐,把李家姐儿说给九郎,舅夫人也答应了,眼看着这几天就遣人上门递话儿提亲了,这会儿,李家姐儿怎么好意思到咱们府上来?”




第九十四章  美差
一句话说的徐思海眼前一黑,手里的杯子‘咣’的一声落到地上,姚嬷嬷吓了一跳,这一声响震醒了徐思海,徐思海急忙掩饰道:“这茶有点烫,竟砸了杯子,哪个九郎?蒋九郎?没想到李家娘子和蒋家攀了亲,这是亲上攀亲了,吓我一跳。”
姚嬷嬷听徐思海如此说,一边摇头一边笑,赶紧叫人过来收拾了,重又点了杯茶递给徐思海,这才笑道:“哪是蒋九郎,是舅爷府上的九郎,就是静哥儿,李家姐儿和静哥儿自小一块儿长大,正经青梅竹马的好姻缘。”
“啊?哈!那是那是,”徐思海有些夸张的笑道:“你刚才说这几天就遣人上门递话儿提亲?这亲到底去提了没有?九哥儿好福气,这事我竟没听阿娘说起。”
“还没去呢,夫人一时没寻到合适的人,照礼儿,咱们这样的人家,提亲之前总得先递句话,两家都点了头,这才好正经寻媒人上门提亲,这探话儿的人,一头要跟女家熟,一头要跟咱们熟,咱们这头还好,勇国公府那边,这十来年极少跟人来往,一时半会的哪儿寻这么合适的人去?”姚嬷嬷耐心解释道。
徐思海暗暗嘘了口气,口里附和着,心里却飞快的打着主意:“那是那是……这合适的人……我倒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