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玉堂金闺 >

第177章

玉堂金闺-第177章

小说: 玉堂金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恬眨了眨眼,这不贤,怕是从姚十四那事上传起来的吧?唉,这事,真是说不得辩不得!


    “这就是大事了!”蒋郡王妃眉头拧成了一团:“这不贤可跟苛刻不一样,苛刻容易驳倒,不过花几两银子,可这不贤简直就靠人嘴这两张皮说了,你想想,就算你现给五爷抬几房侍妾进来,那居心不良的就会说你不过是抬几块遮羞布进来,谁知道抬进府怎么对人家呢,难道你还能跟人家说五爷今天歇哪儿,明儿歇哪儿不成?这话没法说。”李恬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嫉妒和不贤,要想驳倒辩个清白出来,确实极其不易,更何况,她根本没打算大度和贤惠。


    “随她们说去,又能怎样呢!”李恬仿佛堵气道,蒋郡王妃皱眉薄责道:“你看你这孩子,这哪是能堵气的事?嫁了人不象做姑娘时,堵气一条最要不得,女人这名声最要紧,有了贤惠名声,你做什么都好,哪怕你……”蒋郡王妃咳了一声:“人家也不说你不好,可若是这名声不好,但凡有点什么事,人家先派你的不是,你就事事占到劣地里了,万一对上个贤惠的,这亏能吃到死!再说了,就是往后儿女说亲,人家也得先打听一家子的名声!”


    李恬轻轻吸了口气,又叹了口气,她知道蒋郡王妃这话不是危言耸听,在这样一个不靠法制靠人制的社会里,好名声就是把万能的保护伞,名声若是坏了,就等于把自己暴露在风霜雨雪当中,一点点小事都能伤到自己,蒋郡王妃提醒得是,她必须好好想想名声这件事了。



第二六三章 名声
 
    隔天一早,李恬让人拿了几篓子庄子新送来的鲜疏时果去了寿王府。

    寿王妃将李恬让进花厅,上了茶,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李恬渐渐转进了此行的正题:“……有件事想请大嫂指点。”李恬神情黯然,寿王妃踌蹰了下,才缓声笑道:“什么事能困挠得了你?”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大事,”李恬神情里透着困惑,将昨天蒋郡王妃提醒的关于外头盛传她苛刻和不贤的话说了:“从前外婆在的时候从没教过我这个,我昨天一夜没睡好,想来想去,只能来大嫂这里讨主意。”寿王妃眉头微蹙,她没想到李恬求教的是这样的事,想了想问道:“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舅母提点过我,说苛刻这个坏名好办,不过破费几两银子,多给下人些恩典,外头再多施舍做做善事,只这不贤二字难处置,我觉得舅母这话不错,大嫂想想,我是开府单住的,这一个不贤,不过就是说我嫉妒不容人一条,可这条,就算我一口气给他抬个十个八下姨娘进来,就真能把这个坏名儿洗脱了?”李恬咬着嘴唇,揪着帕子,一脸的不甘,停了好一会儿才不情不愿的嘀咕道:“再说,我压根不愿意给他抬姨娘进府!”

    寿王妃忍不住宛然而笑,这话真是实在!寿王妃神情随意了不少,想了想道:“名声这个东西,有用没用得看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象咱们这样的人家,”寿王妃顿了顿,仿佛在想怎么说才合适:“照理说没什么人敢嚼舌乱说,我是说,能有什么好嚼舌头的?说来说去也不过嫉妒二字,可这嫉妒,照理说,若长辈夫君不发话,就轮不到别人多话。”

    寿王妃的话支离而隐晦,李恬听的心里明明白白,作为皇家媳妇,一般情况下根本没人敢嚼舌乱说,如今她竟有了这些不好的名声,一来是众人欺她娘家无人,二来,这后头必有推手,想想她刚开府时的那一通乱,这推手都不用多想。可这流言对她的影响,却取决于长辈和夫君,长辈么,实打实论起来就一个官家,自己是官家亲自指的婚,皇帝从不犯错,除非五皇子哭死哭活哭到他面前,否则,他怎么会打自己的脸?说到最后,最关键的人,就是五皇子!李恬心里涌起阵说不明的感觉,寿王妃若不说,她真没想到去寻五皇子求助,是因为这么些年她一个人支撑习惯了,还是,对五皇子,她的夫君,她还是打心底不信任?

    “多谢大嫂指点,”李恬呼出口闷气谢道,寿王妃眉梢微挑旋即落下,笑吟吟的看着李恬,她比她想象的还要通透明白。

    五皇子回来的很晚,摊着手脚、一脸疲倦的倒在榻上叹气抱怨道:“这一天从出了院门到进了这院门,就没一刻闲功夫,没一件省心的事,没一个看着顺眼的人,也不知道这日子得熬到什么时候!你说说,大哥这仗还得打几个月?别打到最后,先把我打垮了!”

    “男人不都希望如此么?”李恬看着浑身发软一脸苦相的五皇子,忍不住笑话道:“所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什么横刀立马,扬威沙场……”

    “头一个是老四,第二个是大哥,最后一个是武思慎那小子,都不是我,掐头去尾就一句醉卧美人膝还行,你把腿伸过来,让我枕一枕,再给我倒杯酒。”五皇子仰面躺着身子不动,只一只手伸过来摸到李恬往自己身边拉。李恬拍开他的手笑道:“别闹!你头那么重,还不得把我腿枕断了?”

    “唉,连这句也用不上了!”五皇子拉着李恬的袖子继续往自己身边拉,边拉边叹气:“我不怕重,要不你过来枕我身上?”

    “嗯,这也算醉卧美人膝。”李恬眯眯笑道,五皇子总算转了转头,斜了李恬一眼道:“让人拿瓶葡萄酒咱们喝,醉了解闷气,这一天我真让他们闷坏了,恬恬你不知道,那些人,个个都是浑身刺一团筋滚刀肉,唉,早知道我替大哥出去打仗了,这总督后勤比打仗累多了。”

    “嗯,不都是说么,打仗打的就是后方。”李恬挪过去些,伸手帮他按摩头部,从前她常帮外婆按,技术相当不错,一会儿功夫,五皇子舒服的连叹了好几口气:“恬恬,你还会这个?怪不得要醉卧美人膝,美人就是好啊,这边这边,重一点,嗯,好舒服,再按几下。”

    “你从来没领过差使,没有自己的人手,京城这会儿又是四爷居大,难为也是常理,只要不耽误正事就行。”

    “嗯,还行,就是宁乾府那边,说是秋汛危急,一时无法抽调民夫运送粮草,我打算让人过去看看,这秋汛到底怎么个危急法。”

    “宁乾府?”李恬听到宁乾府三个字,手下一滞,五皇子抬手拍拍她道:“我知道,宁乾府知府丁金经就是因为姚十四那场事才得了这个知府,这是个无耻小人,这等军国大事,谅他也就这点胆子,借着秋汛能拖一时就一时罢了,再等几天,若那边还一味拖廷,我就好寻几位相公说话,无论如何也要派个自己人过去督运粮草,不过麻烦些,不是大事。”李恬‘嗯’了一声,沉默了一会儿低低道:“这不光是军国大事,是比军国大事还要命的事,你凡事都得想到最坏,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这样的争斗,到最后除了死活,什么都顾不上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我知道。”好一会儿,五皇子才沉沉答了句:“这一场事,我到底没能避开,不是因为你,你别多想。”觉出李恬顿了顿,五皇子忙紧安慰道:“这是阿爹一定要推我入这个局,没有你,阿爹也会有别的办法,虽然我不知道阿爹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可这事明明白白,咱们俩个都是阿爹手里的棋子,唉!不光咱们俩个,大哥、四哥,这天下人说不定都是阿爹手里的棋子,恬恬,我有时候想,阿爹到底是不是人?他到底爱过谁,疼过谁没有?他心里除了江山社稷和他自己,有过别人没有?”五皇子越说越愤然,李恬握住他的手劝道:“别想那么多,皇家本来就和平民百姓之家不同,就是爱谁疼谁,也得放到国事之后,你有我呢。”李恬声音柔柔,五皇子眼圈一红强笑道:“可不是,我有你呢,你看看,我真是累坏了吧,跟个女人一样伤感抱怨上了!”

    “女人比你们男人更不容易,”李恬弹了下五皇子的额头道:“对了,有件事得让你知道知道,”李恬将蒋郡王妃过来提醒她苛刻和不贤名声的事说了,却没提寿王妃的交待:“这两件都是事出有因,别人不知道,你可是清清楚楚,你说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不办!”五皇子眼皮都没抬:“你又不靠名声过日子,我清楚,你也清楚,要是没人在后头弄鬼,谁敢说你的闲话?你可是阿爹亲自挑中的媳妇儿!别理他!到时候鬼败则事清,自然就好了。”

    “没嫁给你前,我名声多好!出了名的温良谦恭、知礼懂事,自从嫁了你,我这名声就这么完了。”李恬唉声叹气,五皇子笑出了声:“就你?还温良?好好好!温良!温良得很!”五皇子被李恬拧住耳朵,急忙改口求饶:“痛的很!温良就温良吧,你说怎么办?我不我明天做块‘温良谦恭’的牌匾让人鼓锣打鼓围京城转一圈,再给你送家里?”

    “我跟你说的都是正经事!”李恬恼怒的踹了五皇子一脚,五皇子顺势搂住李恬的腿道:“我也说的正经事啊!我跟你说,第一,阿爹绝对不会在乎你这名声是贤还是不贤,哪天他要是在乎了,那他就是想找岔整治你……不对,是整治我了,要是那样,你就算名声好的不能再好也没用,这一条上找不出错,他肯定从别的地方找理由,就算咱俩是完人,那他也会给咱们栽上理由,所以阿爹这头你别担心,至于我,恬恬啊,从前你还温良的时候,咱俩就认识了,你说咱俩谁不知道谁啊?所以吧……别揪!我是说,我知道你现在和从前一样温良!还谦恭!”

    “那寿王呢?”李恬瞄着五皇子道,五皇子嘿嘿笑道:“恬恬,你想让我干嘛,你就直说嘛!大哥,他一个大男人,就算往后,也不能直接管命妇的事吧?内外命妇还是得大嫂管,你跟大嫂……你把大嫂哄的,别揪!我错了,我是说,你这么温良谦恭、知礼懂事的人,大嫂怎么会不喜欢你?你还能哄不好大嫂?那不可能!”

    李恬无语的看着五皇子,有些气馁的呼了口气道:“你以后,不准在外头摆出一幅家里养着河东狮,这不敢那不敢的样子……”

    “可这是实情啊……唉!别揪啊,我知道了!以后我出去什么都敢,唉哟!你怎么下重手了?那我到底是敢还是不敢哪?”



第二六四章 叶十二娘

 
    东阳郡王府,孙老夫人脸上皱纹深垂,头发已经几乎全白了,正斜靠在榻上,慢慢啜着参汤听吕嬷嬷柔声细语的禀报:“……那恬姐儿是林老夫人一手调教出来的,这份治家理事的本事真是学了十成十,咱们如今还能留在晋安郡王府的人手就这么几个,连一个能近得了她那正院都没有,唉,这妮子这么点年纪,也不知道跟谁学的,戒心重成这样,她那院子竟是除了她的陪嫁,别人一个不许进。”
 
    “那妮子自小就不一般,唉,要不是全无助力……你接着说吧。”孙老夫人声音有些迟缓,吕嬷嬷眼底满是担忧又不敢表露,打点起精神接着道:“偏五爷还这么纵着她,这一条,她可比林老夫人强多了,也不知道这妮子使了什么手段,五爷那么个人,让她哄的服服贴贴,从成了亲一天也没在外头歇过,五爷的身边的几个大丫头被她打发了,五爷连句话也没有,老黄说,前天五爷回来的早,听说她在园子里,竟一转头去了园子,两个人一路回去,瞧五爷那样子,对那妮子怜惜的很,说是一路跟她说着话,眼神就没离开过。您说,这妮子会哄人这一条,这是跟谁学的?”
 
    “不能再等了,”孙老夫人脸上皱纹更深:“你明天陪十二妮子去趟四哥儿府上,把那块护身符给祝氏送去,再去看看孙氏,”孙老夫人提到侄孙女儿孙九娘,语气淡的一丝情绪也无:“晚些儿去,让孙氏和十二妮子探探四哥儿,他这头最要紧,唉!四哥儿那拧脾气,偏他阿娘总觉得能压得住他。算了,不说这个,你亲自走一趟,请展先生过来一趟,你就先回去歇下吧。”吕嬷嬷眼神微敛,急忙起身恭敬答应,垂手退了出去。
 
    叶十二娘一件件摸着孙夫人屋里的陈设,嘴里和她扯东扯西的说着话,神情却明显的心不在焉,孙夫人时不时的瞄着垂手微笑侍立在旁的吕嬷嬷,更加心不在焉的应付着叶十二娘。
 
    外面传进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孙夫人眼睛骤亮,猛的窜了起来,吕嬷嬷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又立刻松开,悄悄往旁边闪了闪,在帷幔旁不显眼处站定,叶十二娘迟疑了下,扫了眼吕嬷嬷,也跟在后面迎到了门口。
 
    四皇子面带倦色,背着手进了屋,转头看着叶十二娘温和道:“去你四嫂那里请过安没有?”
 
    “先去的四嫂那里,太婆亲自请了枚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