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玉堂金闺 >

第109章

玉堂金闺-第109章

小说: 玉堂金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郡王妃的话说的含糊,李静好却听的极明白,忙点头道:“你舅母说的极是,嫁了人不比在家,虽说不用时时侍侯舅姑,可这夫妇相处也是大事,你记好,丈夫,那是要用心的。”徐夫人也听明白了,怅然的怔了怔,当年她出嫁时,母亲交待她贤惠,可从来没跟她说过这样的话。

    李恬自己明白这话的好意,掩袖就要曲膝致谢,李静好一把拉住她道:“不用这些虚礼,你这一头一身,重得很呢。走吧,该去正堂了。”

    院子外,勇国公李忠超一身折痕深而明显的崭新国公服,和李忠智并肩而立,百感交集的看着盛装出来的李恬,两人引着李恬拜辞了祖宗出来,李忠超红着眼圈突兀的道:“要是阿贤还活着……祖宗保佑你。”

    李恬看着激动的不能自抑的大伯父,垂下眼帘,微微曲了曲膝。 


第164章 归家


    正堂华贵的帷幔后铺着红毡,红毡上放着只描画精致、马鞍形状的坐具,喜娘扶着李恬面南背北端坐其上,帐外,五皇子只好站着继续念诗催撤帐:“……锦障重重掩,罗衣对对香。为言侍娘道,去却有何妨?……”

    从李氏族里挑出来的一对三四岁、粉妆玉砌的童男童女,一身虽极小却绝对一丝不苟且、做工精致非常的大礼服,严肃的小脸红涨,在众人紧张的目光中,摇摇晃晃的奔到帷幔前,一往左一往右,用出吃奶的劲往两边拉着那幅对他们来说厚重非常的帷幔,只看的五皇子一颗心提的老高,就不能找两个年龄大点的?这万一拉不开……他是不是还得接着念诗?

    眼看着那一对小金童玉女奔上去,蒋鸿悲伤的移开目光,拉了拉徐思海低低道:“一会儿要登车了,咱们往后退一退。”徐思海一怔,他比五皇子更想看一眼帷幔后的新妇,没等他说出话来,蒋鸿声音低的几不可闻:“这里人多眼杂,失了态不好,走吧。”一句话说的徐思海心里一阵浓烈的刺痛,痛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往后退了半步,转身和蒋鸿往人群外闪出去。今天的她,若喜,他怕移不开眼,若悲,他这心如何承受得了?

    帷幔被那一对小儿女一点点拉开,李恬半垂着眼帘,神情端庄,五皇子接过姜正源递上的玉雁,一张脸严肃的不能再严肃了,上前几步,站在李恬面前,顿了下,仿佛不怎么情愿的单膝跪在李恬面前,把那只莹润的玉雁放到李恬面前的红毡上,李恬的目光在那只玉雁身上停了停,顺着那双几乎和玉雁一样莹润的修长手指移上来,一直看到五皇子脸上,从今天晚上起,她就要和他生同枕死同穴了么?关于婚姻,一切她都早有准备,舅姑妯娌、管家理事,件件备有先手后手,可就是……今天晚上的洞房该怎么办?一想到洞房,李恬条件反射般想起自己裙子里面的开裆裤,只觉得两腿间凉气嗖嗖,两团红晕不由自主的弥散满脸。

    五皇子仿佛没想到李恬居然红霞飞满,怔了下,眼睛亮闪闪的呆看着李恬,就那么跪着,忘了站起来,姜正源用力的咳了好几声,差点都咳不出来了,五皇子这才恍过神来,不能总这么跪着啊,得赶紧站起来,可站起来……下面该干什么了?天哪,自己哪儿得罪简师了?让他亲迎也就算了,还不肯早说,要不然,他好歹能提前演练几遍,也不至于象只呆头鹅,从头傻到尾!

    姜正源转头去寻那两个不称职的傧相,五皇子脸红脑涨,只想着不能这么傻站着,得赶紧做点什么事做,下意识的伸手就要去扶李恬,旁边的喜娘吓了一跳,干脆利落的一步上去挡在李恬前头,这会儿只能看,可不能拉拉扯扯!喜娘这一挡,五皇子就明白自己又错了,当着李恬的面,这份羞恼又渗进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比刚才更让他尴尬百分,一双手落也不是,不落也不是,落下来又不知道放在哪儿才好,好象放哪儿都不合适……

    从撤了帐起,李静好就紧盯着五皇子,见他从忘了站起来再到这会儿的手足无措,一双眼睛满意的笑弯在一处,徐夫人明显的长出了口气,仿佛刚认识五皇子一般,眉开眼笑的上下打量着他,一幅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神情。蒋郡王妃看向五皇子的目光极是惊讶,没想到他对她真是不一般,早知道这姐儿手段如此高明,自己当初真不该做那些打算,就是不用她打算,她不也嫁得这样好?!

    喜娘推着李恬和五皇子拜别了李家长辈,下了正堂台阶,李静好跟下来,伸手拉住李恬,五皇子见李恬被拉住,自己却被喜娘推着往外去,急转头去寻姜正源求援,这什么意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接出来了,临出门又给拦回去了?

    姜正源一把拉过他就往门外走,一边走一边解释道:“赶紧出门骑马绕檐子转三圈,绕好就能发嫁了。”

    李静好满意的看了眼被行郎傧相们拥出门的五皇子,俯到李恬耳边笑道:“刚才你也看到了,五爷对你好着呢,你是个懂事的,我也不多交待,为人妇和在家做闺女毕竟不一样,往后凡事多忍让,多担待,若有敢作耗放刁的妖蛾子,别急在一时,慢慢收拾,君子报仇还十年不晚呢。”

    恬低低的答应一声:“姑母放心。”李静好拉着李恬的手,又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眼圈又红了,好一会儿,才哑着嗓子道:“好了,该上车了。”李恬看着姑母,想笑没笑出来,眼泪却连着串儿落下来,旁边喜娘业务熟练之极的伸过帕子接住眼泪,竟一滴也没沾到李恬脸上、身上。

    大门口,五皇子已经绕檐子转好了三周,下了马,傻呵呵的平举着姜正源塞到他手里的那根作为拉手的装饰性红绸,又被姜正源从后面按了一把,微微躬身站着,没办法,照前朝古礼,他还得侍侯新妇登车启程。

    李恬端端庄庄的出来,依规矩客客气气的冲五皇子微微曲了曲膝,以示不敢劳动,搭着喜娘的手,踩着踏步端坐到檐子上,喜娘们手脚利落之极,眨眼就理好了李恬的衣饰,五皇子长长舒了口气,好了,总算能发嫁了!

    可行郎、轿夫、乐队和女伎们却一点要启程的意思也没有,只顾敲鼓、跺脚、击掌的鼓噪,李静好笑的眼睛眯到了一处,看着端坐在檐子上的李恬和骑在马上、俊秀朗逸的让人移不开眼的五皇子,爽快非常的挥手笑道:“赏!”

    后头早就准备好的仆夫仆妇们抓起银票子和那一串串系着小银锞子的利市钱,撒的府门前仿佛下起了银票子和银锞子雨,接亲的、看热闹的,兴奋的尖叫着,你抢我夺的去接那银票子、银锞子。五皇子有些木然的看着眼前密密麻麻、飘的比他还要潇洒的银票子,看样子,他的新媳妇是准备将拿银子砸死人的策略进行到底了!五皇子伸手掂起张落在马鞍上的银票子,还没等看清楚,就被姜正源一把抢了过去:“这是我的!你还要抢这个?!”

    行郎、轿夫、乐队和女伎们收足了赏银,心满意足、欢天喜地的抬着檐子往五皇子府回去,这回去的喜乐喜歌比来时响亮了不知道多少倍。

    花檐子刚刚抬起,黄净明和黄净节带着长随小厮,拖着装着利市钱的大筐忙紧跟上前,路上还有遮道障车的,李家这般砸银子,五皇子这边却不行,他这婚礼可是处处有定例讲规矩的,备着路上撒的遮道障车钱,不过十缗崭新的铜钱,要多一个都没有。五皇子这面子,只好黄家出面顶上。

    路上遮道障车的不断,却都是撒些银钱就让,这是皇子大婚,可以拦拦路要几个赏钱热闹热闹,可没人敢过份,那殿前三衙和京府衙役们都在后头虎视眈眈看着呢。

    到了五皇子府,李恬过了拦门、撒了谷豆、入中门坐好虚帐,五皇子升高座再被李恬姑母、伯母等长辈请下,花烛前引,入房接新妇至正堂成礼时,谁知道挂在房门楣上的利市缴门彩条儿实在太抢手了,五皇子跨入门的那一瞬间,竟被众抢利市的小郎君挤的脚不连地,差点在简师之前先扁成一张饼,只挤得他连叫都叫不出来了。

    那门楣上帖着的下端剪成无数布条儿的檄门红眨眼就一个不剩,连牢牢钉在门楣上的那一半也被人扯了下来。

    五皇子惊魂未定的看着众人,姜正源鞋掉帽歪,一只手扶着幞头,一只手得意的摇着全凭站位准确才抢到的一条利市绸条儿笑道:“五爷见笑则个,这么好的利市,不得不抢。”

    皇家的宗祠这会儿自然没法拜,这自有钦天监另行择定的吉日,五皇子牵了李恬出来,不过是对着空椅子拜了父母,就重又牵入新房,夫妻对拜、就床、撒帐、合髻、再饮了交杯酒,那盏自然掷的一仰一合大吉大利,到这里,这一天的礼仪已毕,五皇子还要应酬侪侪满堂的宾客,下炕自去。

    新房里只余下李恬和少数几位有资格留下来和李恬说几句道贺话儿的尊贵人儿。

    四皇子妃、建安郡王妃祝明艳站在炕侧百宝架前,脸上笑容温和,目光却如冰般寒冷,三皇子妃、韩王妃范氏紧盯着屋角放着的那只散发着温暖馥郁香气、满是铜绿的香炉看个不停,大皇子妃、寿王妃季氏示意璎珞等人笑道:“赶紧侍侯你们奶奶去了这身大礼服,让她歇一歇。”

    璎珞和青枝忙曲膝应了,上前帮李恬取下满头珠翠,桃枝和柳叶端着托盘接着取下来的珠宝玉翠。

    韩王妃到底忍不住,指着那只香炉和季王妃笑道:“你看看这只香炉,怎么这么眼熟?”没等季王妃说话,祝明艳不紧不慢的接道:“姜娘娘那里有一只差不多的,听娘娘说,是官家的赏赐。” 



第一六五章 找事


    “我就说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姜娘娘那只就放在东偏殿,显眼的很。”韩王妃恍然悟过来笑道,季王妃仔细看了几眼笑道:“这种物什儿,有点儿年头的看着都差不多。”


    “就是就是。”韩王妃头点的如鸡啄米,祝明艳眼帘微垂,没再接话,季王妃瞄了眼已经去了满头珠翠的李恬笑道:“新妇累了一天了,这会儿得赶紧沐浴洗漱,还要进些点心,咱们也别在这儿扰她了,反正以后咱们妯娌见面说话的日子在后头呢。”


    “大嫂说的极是,新妇明天半夜就得起来拜堂,今晚上还得劳累……”韩王妃用帕子掩着嘴,笑的暧昧之极:“五嫂子赶紧沐浴吧,等你忙过这几天,三嫂再来寻你说话儿。”


    祝明艳跟着两人,微笑着告辞而去。


    听三人脚步声渐远,李恬轻轻舒了口气,水秋娘掀帘进来,悦娘紧跟其后,水秋娘走到炕前,先仔细看了看香炉,这才坐下,看着李恬道:“是我疏忽了,前儿听人说过一回,姜娘娘最爱古朴大气的古物儿,尤其是象这样时候长远的青铜物件儿,我竟忘了打听她那一处的摆设和爱用常用的物件儿。”


    “咱们光顾着叶贵妃那一处了。”李恬眉头微蹙又展开,看了眼那件被她当香炉用的青铜鬲淡然道:“也没什么,等会儿跟五爷说一声,把这个东西想法子送给姜贵妃就是了。”


    “嗯,”水秋娘扫了眼那件青铜鬲,不再提这个话题,接着道:“都说韩王妃心直口快,口无掩拦,是个直爽人儿。”李恬眉头微挑,悦娘‘嗤’笑了一声道:“我就说,这种‘都说’最靠不住,你听听她那话,就放在东偏殿,显眼的很,显眼她还想不起来?想不起来还知道就放在东偏殿?”


    青枝笑出了声,璎珞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道:“先生们说话,哪能这么无礼?如今不比从前,咱们先要守好规矩,不然回头你怎么去说那些小丫头们?”青枝缩了缩脖子不敢再笑,悦娘冲璎珞摆着手道:“不是说这院里连外头的苍蝇都进不来一只?还是咱们这些人,从宁远侯府换到勇国公府再换到这里,有什么分别?怎么不比从前了?青枝别理她,我最烦那些规矩!”


    “苍蝇是进不来,可是有姑爷,五娘子是人家的媳妇儿了,是这府里的当家主妇,怎么能跟从前一样?”璎珞驳回了悦娘的话,水秋娘无语的看了悦娘一眼,干脆不理她又打岔又一路歪得没边,看着李恬接着道:“传出来的名声是靠不住,可这名声却极要紧,寿王妃嫁进来的早,以大度温婉著称,可寿王这些年一个姬妾没收过,这大度上头就很可推敲,五娘子从前的名声极好,往后也得保住这样的好名声才好。”


    “嗯,”李恬点头笑道:“先生放心,东院的人和事,我没打算理会。”水秋娘舒了口气笑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这脾气,我不得不多说一句,来日方长,好了,你赶紧沐浴吧,一会儿五爷该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