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锦竹词 >

第20章

锦竹词-第20章

小说: 锦竹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竹一一指着说道:“这是泡的药酒,春季最是疏肝养胃的时候,里头有柴胡、香附、白芍、枸杞、桑椹、生地、熟地、百合、合欢皮、川芎、当归和麦冬,大夫说是每日一小盅,可你之前才病了,最好还是找人问问看,用多少合适,这方子我是托人看过的,与你不冲突。”

    傅长泽舌尖滚了滚,良久才说了句好。

    “另外两包是常用的药材,我爹前两月趁着雪灾多存了些,听人说眼下药铺都买不大齐全,就给你挑了些不好找的拿回去。”顾青竹东西送的大方,全不像夹着儿女私情:“还是刚才说明卓的话,平安是福,别拿身体开玩笑。”

    顾青竹把话往重了说,傅长泽自然听的出来,只觉心中近几个月从未有过的舒坦,也没推辞收下了,出府时冯山瞪着马车里多出来的酒坛包袱看了许久,试探着问:“主子,您这身体可不敢饮酒的。”

    傅长泽轻轻抚了下酒坛边儿,眼中透着柔和:“这是药酒,回去好好收着,每日睡前给我倒上一小盅。”

    冯山用脚指头想想,就猜到是顾七姑娘准备的,只嘿嘿笑着应下,想起两人被搅合了的婚事,默默咒骂了那六公主不长眼。

 第27章 第二十七回

    松竹最受文人墨客喜爱,顾府有棵三十多年的松树,还栽了不少竹子,竹林最密的要数听竹苑,门前弯着几道弯,正映了那曲径通幽的意境。

    沈昙那两只鸽子还没到,顾青竹就差人将木笼架好挂在树上,放的地方不高,垫起脚刚好能瞄到,三房除了姨娘屋养的灯笼儿,连条鱼都没养过。顾青竹问了颂平颂安,小猫小狗的她俩倒会,可鸽子鸟儿也没上过手,最后还是六合跑去找木匠做好笼子,还打了个四四方方的小箱,一边挖出个圆洞,能钻进去遮风避雨。

    顾青竹转着看了两圈,又填进去了些干草废布头才算满意。

    约莫过了两三天,顾青竹每日等的发急,都想去前院问了,商陆才提着两只鸽子珊珊来迟,一手一只,直接抓了翅膀,鸽子还乖顺的咕咕的叫不停,颂安出门迎他时不禁咋舌。

    “我家公子跟着二老爷做学问,说寻了空再来您这看看。”商陆咧嘴儿一笑,抬抬手里的鸽子:“七姑娘看我把这俩小东西放哪儿?”

    顾青竹看着徒手抓鸽的商陆半晌,才颔首迈开步子往房后走:“窝我已经打好了,你瞧瞧成不。”

    商陆一路对着竹林赞了又赞,待见鸽子笼,为着防雨上头还遮了棚子,三个小罐子并排放在台上,正好用来放水放食,哎呀一声:“这小畜生甚时候有过这待遇?比我都不差了,要我说给它团巴点干草,找个能避雨的地方就行,真是罪过罪过!”

    也不全算客气话,商陆自小服侍沈昙,五六岁洗衣做饭样样都行,在军中,沈昙和普通兵将一样的吃住,有时遇到急行军,晚上落脚连个帐篷都没得搭,胡乱找个避风的树干石头,被窝一撑,几个人挤挤便歇了。

    顾青竹笑道:“将它们放进去试试?”

    “好咧。”商陆答应声,抬手嗖嗖两下,鸽子准确无误的被抛进窝里,起先还挣扎的扑腾翅膀,大概见没人理它们,踩了几步开始打量起新家来了,他又伸出两根指头训道:“你们俩敢在这作威作福,小心公子拔了你们毛煲鸽子汤喝。”

    打头那只灰扑扑鸽子的应景的咕咕了声。

    颂平偷偷笑起来,颂安绷了嘴儿。

    “若有人送信,我是直接交给沈大哥么?”顾青竹又问了点细节:“轻重缓急怎么分。”

    商陆回道:“腿上绑纸条的绳子颜色不一样,白色最普通,晚个两三日也没干系;黄色稍紧,两日内需办妥;红色的话就少见了,十万火急的事儿,如果碰见,麻烦姑娘直接喊我就行,反正公子在我也在。”

    不明白的地方都问个遍,顾青竹心里头有了谱,亲手添满水和小米,算是为两位小客人定居摆宴了。

    临出门,商陆一拍大腿从怀里摸出块儿牌子,椭圆形,最上头打孔穿了条红绳,面上刻着‘昙’字,对顾青竹道:“差点忘记,少爷说让我把这个给您,保不准以后用得到,闲的无事要想给公子带个消息什么的,摸摸它脑袋再抓把食儿让它吃就行。”

    虽不觉得会有向魏国公府送信的机会,顾青竹仍道了谢,让颂安把木牌子收进柜里。

    ******

    惊蛰过后正是农忙时节,城外佃户均卯足了劲头打理农田,往年这个时候,京师闺秀早早开始拟日下帖,寻个踏春赏花的由头,呼朋唤友开了茶会花会,谈天消遣。可打从朱四娘出了事,大家俱小心翼翼的,没了那心思,最多三五人约着小聚。

    卢玉怜给顾青竹连送了两封信,都是邀她出城游春的,无奈总合不上日子,直到老太君开口说想去东门外种养园子逛逛,像玉仙观、杏花冈之类的地方去的人太多,不如清清闲闲的看看花草,中午吃顿农家饭刚好。

    顾青竹禀了祖母,邀请卢家夫人一起,满当当十多辆车朝城外驶去,顾明宗为哄弟弟高兴,更让人牵了几匹好马,到园子那平坦地方跑马助兴。

    明为种养园,其实是城郊佃农费心打理出来的菜圃,除了供给主家吃用,逢春秋达官贵人来这消遣也是一大进项,所以规模越来越大,阡陌交通,青瓦屋舍错落有致。靠离汴河近,挖的水渠里春水潺潺,时而还能看到围起的鱼塘,自是番好景色。

    抵达园子时还早,东方洒着曦光,顾青竹和黄姑姑要来钓鱼的竹竿,菜篮子等物什,十来个姑娘丫鬟便上山坡摘菜去了。尽管天暖和,顾青荷仍围着冬里最厚的毛皮披风,顾青竹倒利落的很,穿了身轻便的襦裙,上身多着上件绣着山茶的水青色夹衣。

    几个姑娘出门前和老太君夸下海口,晌午饭食的材料由她们采,人多准备吃食也要时间的,顾青竹没敢耽搁,先去采好菠菜荠菜萝卜什么的,丫鬟们拎着篮子送去灶房预备着,这才慢悠悠的往鱼塘走。

    卢玉怜跳着往前跑了段,见远处山峦起伏,已染了些许青色,咧嘴笑起来:“我最不耐烦冬天,整日烧着炭火闷在屋里,人都要呆傻了,还是春天好,出来跑跑不知道多自在。”

    “说的好似表姐这冬月闲住了。”顾青竹笑笑不拆穿她,卢玉怜的跳脱性子,就是在房里也要整出些花样的,九连环、毛毽子断不了:“咱们待会钓鱼,你好好露一把。”

    “且饶了我罢,我就来当个看客,你们钓你们的。”卢玉怜害怕的吐吐舌头,想到一动不动的坐半天,盯着鱼钩,她就浑身发麻。

    卢玉阁元宵节和顾青荷见过的,俩人熟悉不少,听完她说平江那边赏春的场景,忍不住和卢玉怜道:“我听青荷姐说平江城真是羡慕的很,咱们什么时候能下江南走一圈就好了。”

    卢玉怜好奇的追问:“怎么个好法儿?”

    顾青荷见有人捧场,也不放过机会夸赞自家,笑道:“我们那里本就暖和,这个月份早就穿不住大袄了,春风十里一过,垂杨柳发了嫩芽,各处小桥流水,河道里船舫不断的,玩的地方多,姑娘们常自己登山泛舟,惬意的很。”

    如此一讲,卢玉怜跟着羡艳起来:“我要去了的话,管它什么山啊湖啊,定要玩过来遍的。”顾青荷听得受用,哪知她顿了顿居然转口问:“你习惯了南边天气,到汴梁多受罪,平江那么好,家里什么时候让你回去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人只知顾青荷为兄长分忧,打点衣食住行而来,却不知她挤破脑袋要嫁到汴梁,加上家里那点事儿在老祖宗面前被翻出来,顾青荷心里别扭的要命,还不能带到脸上,僵着笑了笑,只答说:“我大哥马上就到京师了。”

    卢玉怜显然思绪已飘着下了江南,顾青竹见状赶忙拉了她手:“表姐这脑子也是,让舅舅舅母带着回趟老家不成了,咱们快去钓鱼罢。”

    卢家祖籍江浙,正经的南方人,不过卢玉怜姐妹记事时已经是在汴梁了,故而印象中不曾领略过江南盛景,顾青竹欲换个话题解围,可顾青荷却不领情,以为她看不起自己出身,心里愈发恨上几分。

    其实也不想想,同宗的顾氏子孙,看不起她不就成了看不起自己,人心眼小起来,真是听甚都刺耳的。

    各怀心思的走到塘边儿,颂安早预备了小凳鱼篓,饵料盛在木盒子里,一边是蚯蚓,另边是小米泡酒,来撒窝用。顾青荷胆小,碰不得虫子,便由丫鬟绑好勾,扔进水里,再接过杆子盯着便好。卢玉阁和顾青竹没那忌讳,自己挂上鱼饵,喂好窝,将竹竿一甩,鱼线嗖的抛了出去。

    兴许顾青竹位置占的好,鱼儿一条接着一条往勾上咬,挡都挡不住,一会儿下来钓出六七条,看着膘肥体硕,卢玉阁稍弱些,鱼篓里也不显得太空落,可顾青荷运气实在差,坐半天食倒吃,就是钓不出来,急的她也不接丫鬟递的杆子了,打过招呼去和卢玉怜到旁边转转。

    一直坐着钓鱼也乏味,顾青竹不贪多,玩了会收竿让人将鱼也送回去,晌午又有了样新鲜菜,两人手捧过袖炉暖手,顾青竹仰了头,见坡那边卢玉怜和顾青荷正与三个锦衣公子说话,倒瞧不见脸。

    卢玉阁看了看,出奇的嫌弃道:“原来是那群纨绔子弟。”

    顾青竹认不得,开口请她介绍。

    “为首那个蓝衣服的,是太子詹事之子姜源,就住我家隔街,他爹打理东宫内外,有家里庇护倒养出斗大的脾气。”卢玉阁叹气道:“后面俩个是他发小,总是一块待着,黑衣服胖胖的是宋义飞,好颜色的厉害,看见漂亮姑娘走不动路,和姜源一个鼻孔出气的,月白袍子那个是太子少詹事家公子王蒙,比起其他两个还算正派,没那么多毛病。”

    给天家贴身办事儿,地位总比官位高,人都说后宫嫔妃吹吹枕头风说不准就干预了朝政,其实圣人哪就容易昏脑袋,一不留神越了那界限还失宠,倒是常在宫里行走的官员,日日潜移默化的说点什么,真起点作用。

    作者有话要说:  (//▽//)看这边看这边,天使们动动玉指,中意了收藏下(翘首以盼)。

 第28章 第二十八回

    正聊着,卢玉怜的丫鬟过来请两人。

    顾青竹不好凑热闹,打完招呼便站一边了,能看出卢家姐妹和姜源很是熟悉,不过关系有点奇怪,三句话两句都在拌嘴,姜源属于身高体壮那种,浓眉大眼,声音提起来怪吓人的,带出些凶狠劲儿,无奈嘴不伶俐,占不到半分便宜。说到最后皱着眉嚷嚷道:“给就给,我还能小气成那样子不成?王蒙哪天不能给我画。”

    原来他们几人也是来园子游春,王蒙画技精湛,支了桌在坡那头画了半天山水,由于求的是意境,画幅不大,贵在速速勾勒一气呵成,眼下出了两张作品,名儿还没定好,让卢玉怜瞧见想去讨要,王蒙还没说不许,姜源却先跳起脚来,一来二去论到现在。

    顾青竹顺着瞄了眼,画的确实有几分大家风范。

    “就是,那你还跟我争半天做甚!”卢玉怜和他过招最为舒坦,每次都能占到上风,得意洋洋笑起来:“王公子快将画给我罢,我这就找人裱了去。”

    王蒙貌似为难的看了看:“可惜我刚做成两幅,不然就每位送上一份了。”之后扫了四人,眼神恰恰落在顾青荷身上。

    而顾青荷矜持的低下头,侧脸透出与汴梁闺秀不同的秀美,半句不吭。

    这点小动作让顾青竹留意到,大为诧异,适才卢玉怜和姜源顾着争执,她便发现两人有过眼神交流,但没甚在意,如今细细品味,王蒙似乎对表姐有那么点不同寻常。

    卢玉阁首先表态:“我可不好这个,姐姐拿了就行。”

    “想什么呢,本也不是给你要的,青竹那头定也不用。”卢玉怜高兴的接过画,一张给丫鬟,一张递给顾青荷:“青荷陪我逛了半天,拿着这个千万别嫌弃!”

    姜源攥起拳头,不乐意自家惦记的姑娘捧着兄弟的画跟宝贝似的,他自己又不会丹青,只气道:“好啊,我们老三的画怎么说也值个几十两银子,让你说的好像破烂儿似的!”

    顾青荷看着不敢接,客气的摇了头:“我哪里有什么功劳,王公子的画太贵重了,还是卢姑娘拿过去一起存了,两幅也能凑个对。”

    卢玉怜哎呀了声,干脆递给甘菊:“不用客气,你听听他兄弟居然就说只值几十两银子,怕什么呢。”几十两银子还不够纸墨功夫钱,姜源显然是气糊涂了。

    王蒙笑眯眯的拱手:“还请顾姑娘收下罢。”

    顾青荷脸上一红,羞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