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山中草木深 >

第2章

山中草木深-第2章

小说: 山中草木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事呢,怎么说给小孩子听呢,她也未必听的懂啊。
  

☆、典妻

  
  阿辞妈妈一边在做饭,一边还要应付女儿,养的鸡在脚边咯咯叫着讨吃的,她赶了赶,回头对女儿说:“去院子里大篮子里抓几把草丢给鸡吃。”
  阿辞兴高采烈的就跑到院子里去了,也忘了刚问了什么。
  阿辞问的那个老婆婆,其实是典来的,那家女主人不会生养,就让丈夫去相看,花了些银洋典来了个女人,当时说好的是几年里生了孩子就回去,结果就有来无回,从此住在了这里,那时的世道,女人就是个物件,嫁给了人,就是属于了某个男人,主人有权利可以随意处置,有些做父母的,害怕把女儿嫁的远,因为来去不便,消息传递不便,怕自己的女儿也会被卖,卖了自家还不知道,女婿不配合的话,想找都无处可寻。
  有句老话说,裤子穿三条烂,不知道老公卖不卖,说的就是当时的这个情形,阿辞所在的小山村,以前这样的事不是一件,只是只有这家的女人来了就没走,也许是自己的男人没钱赎买,也许是压根就没想起来要赎买回去,能卖钱花,有几个男人还想的到去花钱买回来呢。
  阿生婆来的时候是民国时期,男人可以合法的拥有妾,她在这家没多久就生了第一个儿子,作为产妇,做月子的时候,她吃一碗点心,大老婆也吃一碗,阿辞妈妈后来把这事说给阿辞听的时候,阿辞问:“那个婆婆不生病也吃点心吗?”
  “嗯。”
  “哦,不生病也吃,真好。”
  作为孩子,有吃的自然是好,作为一个妻子,吃这么一碗点心,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阿生婆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典当的日期到了,丈夫没来带她回去,她也不知道自己家在哪里,不识字的人,在家的时候就是跟着父母在村里干活,外村都没出去过,嫁人是第一次出远门,被典当是第二次,出嫁后也生养了孩子,儿女都有,但是一朝被卖,到哪里去找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都不知道,父母卖了她第一次,丈夫卖了第二次,但是没有人来买她回去。
  阿生婆在这个小山村住了下来,起初是和典她的这家主人住在一块的,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大概没了回去的希望,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给她修了个比猪圈大不了多少的小房子,就让她一个人住在了那,儿子们有爹娘,她是个典来的妾,以前也没人喊她娘,小时候也不和她亲近,但是给她吃喝的粮食,给了她住的地方,她也就这么活了下来,最艰难的岁月里,也这样过了下来。
  阿辞知道这个婆婆,就是因为她就住舅舅家右手边,小房子建的高高的,阿生婆就喜欢坐在门前平台上,巴掌大的地方,她坐着,面前放个小竹篮,或许是绣花的针线,或者是一些要挑拣的菜,她干着活,再看看路,路上经常有来去的人,上山的是要去干活的,下山来的是要回家的,小孩子们在跑来跑去的玩,有人和她打招呼,她就笑眯眯的回应,偶尔有几次,小儿子会来送点自己种的什么菜,或者孩子们自己跑来玩,她就挨个分吃的给他们,大儿子是从来不来的,也不喊她,也许他心里,这个就不是娘。
  那天阿生婆依旧坐在石板凳上做针线,正专心听见有人喊她:“阿生。”抬头看笑了:“怎么是你来了,今天倒是有空啊?:”
  “春天了,这山上高,我爬高点找点能吃的野菜去。”说话的是个年纪也大了的老太太,清瘦秀直,穿的一身的大襟衣服,是上了年岁的人才喜欢穿着的,阿辞倒是很喜欢,但是谁也不会做给她穿,都是老东西了,在年轻人眼里,新布料才叫好看呢,阿辞妈妈就很喜欢供销社卖的那些新布,就是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买点布来做新衣裳。
  “野菜啊,我倒是也想去找点来吃,就是找的人多,不知道能不能找到。”
  “你跟我去,我们爬的高点,人去的少野菜就多点。”
  阿生婆就关了门,提了个篮子,跟着身边的青云嫂往山上走。
  这山叫半山,为什么叫半山呢,因为山脚部分地势和缓,就都建了房住了人,另一半才层层叠叠的是山田山地,半山不高,山上还住的有人,就一家人,门前种的有梨树,有些小孩在梨子可以吃的时候,还会特意的跑去看,那会吃的水果少,果树都难得看见有村里人种,自己家没有也舍不得买,小孩子就更馋,但是要这家主人随便拿出来给外人吃,那也不可能,小孩子们吃不着看看也好,春天这梨树的花开满了一树,阿辞就被孩子们拉着来看。
  阿辞她正看的入迷,这边这棵树开的梨花多,生的梨子一定多,肯定是看着就好吃,却听的身后的良成喊了声:“奶奶。”
  “哎,良成在做什么?”阿生婆摸摸良成的脸,高山上春天的风吹着,小孩子的脸蛋还是有点凉。
  “看梨子树开花了,能长很多梨子呢奶奶。”良成笑嘻嘻的,看看奶奶的空篮子问:“奶奶你干嘛去呢?”
  “春天了山上野菜多,奶奶去找点来吃,良成你早点回家,不要玩太久。”
  “哦,晓得了。”良成看看奶奶和青云婆婆一起往高处走去,回头跟着小孩子们一起下山了,山路婉转,小孩们嘻嘻哈哈,没找到什么好吃的也挺高兴,这山上人来人往的,田边地边人们都恨不得种满吃的,哪里还容得下什么野生的植物,就算想挖根白茅草根啃啃也找不到,勤劳的人们削的田埂地边清清爽爽的。
  青云嫂看孩子们走了,拉了下阿生:“回头了,我们往上去,我和你说个事。”
  “什么事?”
  “嗯,前天村里的亚成嫂,晚上我在庵里的时候来找了我,替她老公的大哥来说媒,你说说,我都说过几次了,还有人来烦我这些事。”
  “那是你人才好啊,都觉得讨了你家去,就能支撑出个好人家,不怪人家要来烦你。”
  “你知道我的心,我哪里会去想这个事的,推了几次了,唉,都不得清净。”
  “你啊,你都等到老了。”
  “老了我也等。”
  

☆、庵堂

  那天阿生婆和青云嫂在山上走了很久,到天黑了才下山,篮子里没有多少野菜,到底是找的人太多了,村里的人们都要割野草给家里的猪吃,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割满一篮子,人都不够吃的,怎么舍得把人吃的给猪吃呢,所以猪也瘦小,人也精瘦,都是家里的粮食不够闹的。
  阿辞并不用担心这些,她只要按时等着吃饭就行,家里的好吃的都是她和弟弟的,饿着谁都不会饿着他们,家里养的几只鸡,整天都在外面找吃的,倒是比被关在猪圈里的猪看着精神,隔个几天就会在鸡窝里下个蛋,阿辞妈妈捡了就在做饭时候蒸一碗蛋羹,分一半给阿辞,还有一半端在手里喂儿子,边喂饭边和阿辞爸爸说话:“我早上碰到青云娘了。”
  “哦,有事?”阿辞爸爸大口吃饭中。
  “青云娘倒是没事,村里的人事多,明知道她不肯嫁人的,还要去烦她。”
  “那是看着她好,想去讨娶的人才会多。”
  “她都五十多岁了,年轻时候都不愿意,现在更不会愿意,勉强人做什么呢?再说她是有丈夫的人,都等了多少年了啊。”
  “傻等。”阿辞爸爸放下碗,端起桌上的饭汤一口气喝了,下午要干的活还多着呢。
  阿辞妈妈也就不说话了,看着阿辞吃的像个小花猫,就替她擦了擦脸,嘱咐她几句就放她上楼去睡午觉,阿辞并不会立刻就睡着,她在床上翻来覆去,害的弟弟一起没得睡,不睡觉的两个孩子就在那玩。
  楼下的阿辞妈妈一边洗碗一边想着事,青云娘和她母亲极亲密,两个人总有说不完的话,在她母亲死去前,三天两头的总来看她,阿辞的外婆也是,白天要干活都是忙着的,晚上抽空也会去庵堂里看看她。
  阿辞所在的小山村,远离在村居之外的建筑就两处,一个是村外不远的龙王庙,一个就是青云娘所在的庵堂,据说是村里很久之前的一户有钱人家,唯一的独生女儿不愿意嫁人,做父亲的就舍了自家的几亩水田,起了一个院子让女儿住在那清修,就在村外不远,家人也照顾的到,这家有钱,供养的起,另外请了几位出家修行的师父一起陪着女儿清修,这院子就有了人气,里面供奉着观音大士的画像,过了这么些年,当时的人都已远离尘世,到阿辞出生那会,庵堂里剩下的就两个人,等阿辞长大点,年老的那个师父也已去世,庵堂里就剩下了青云师傅。
  青云嫂不是出家人,只是无处可去所以来了能清修的庵堂,她算个打杂的,不是正经出家,因为她原本有家有丈夫孩子,只是年少时国家正在战乱中,怀中抱着的孩子因战乱病重死去了,她的丈夫青云,当时好好的在家,却被拉壮丁抓走了,从此一去不复还,家里就剩下个女人,丈夫家的亲戚就各种闹事,终于闹的青云嫂住不下去,想回去娘家投靠兄嫂,却不料还没进门,嫂子就赶着她出来,说是个晦气人,不让她进家门。
  一个女子若是家都不能回,那还能去哪里呢?一死了之是很简单,青云嫂的孩子死了可是丈夫是活生生被人抓走的,并没有死,但是也没有人知道是不是活着,只是青云嫂坚信是活着的,只是现在丈夫他回不来,但总有一天会回来的,回来接她回家。
  人心有所牵绊,就是不得自由,青云嫂无处可去,辗转来到了这个有一座小小庵堂的小山村,当时她正年轻貌美,山村的单身汉多的是,都穷的讨不到老婆,谁都想捡个美貌媳妇成个家,也没什么人嫌弃她这般的身世,抢着叫人去说媒,倒叫一个个人都碰了一鼻子灰,青云嫂只告诉人家,她一辈子都是青云嫂,并没有想过要改嫁做别人的妻子。
  这样的女子,敬佩的人多,看不起嫌弃的,反而多是村里的大嫂大娘们,觉得她相貌生的太美,是个祸端,无端端勾引的自家男人们起了花花心思,害家害人,男人们却觉得她好,忠贞美貌,没有女人的汉子们,有不死心的就总惦记着。
  村里有个汉子,上有父母老弱,下有弟妹幼小,少年时家贫如洗,成年后日夜劳累了几年才起了几间黄泥屋,他是长兄,劳累过度,病了一场,消瘦的不成人形,家中为他治病又穷了下去,他内疚于心,病好了之后就先替弟弟娶了媳妇,,妹妹出嫁之后,做父母的又双双过世又耽误几年,年岁渐大身边却无媳妇体贴照顾,做弟妹的每每想起都要忧心,他弟媳妇给张罗着说过好几个姑娘,都嫌弃他年纪太大,他又不喜欢勉强人,家里也没什么余钱去砸人,就越发耽误了,等那年一眼看到了青云嫂,从此无可救药沉溺。
  他是个老实人,并不是爱嚷嚷的,整天沉默低头干活,他也听人家说过青云嫂的想法,他是只有满心敬佩的,并没有一定要娶了人来家里的想法,倒是他弟弟弟媳妇看出了他心思,他们生儿育女一家和乐融融,便也希望大哥能过的好点。
  他家弟媳妇知道了这事之后,想了几天后,就找了个黄道吉日去了庵堂,那时候庵堂人还多,有四五个修行的,她请见了主持的师傅,好声好气的说了下家里人的想法,她家大伯是一心一意的喜爱青云嫂,他们家是真心诚意的求娶青云嫂。
  师傅见她说的诚恳,看了青云嫂一眼,说道:“我们庵堂里并不阻拦青云嫂嫁人,你问问她自己可是愿意,愿意就去吧。“
  青云嫂低头上前一步说道:“师傅,我是不愿意的,我等着青云来接我回去。”
  师傅叹了口气,摇摇头,叫人送客。
  这家的媳妇不死心,这一年里接连去了几次,都被回绝了,便歇了这心思,到处求人想找个合适的给她家大伯成个家,求来求去都没结果,她家大伯看不上啊。
  一日一日的光阴,一年一年的岁月,多少年就这么过去了,庵堂里的人青丝变白发,田地里的壮汉慢慢弯了腰,总有人是不得成双孑然而立。
  

☆、救命

  阿辞家的小山村虽然小,但是也有个分界线,小村还一分为二的,分别叫大村小村,左边人多房子旧的一块是大村,分界线是一条宽点的泥路,右边小村住的多是建国后筑来起的房子,房子新一点,孩子们多了些,整天在那吵吵闹闹的。
  阿辞家前后几排房子,熟悉点的大大小小的孩子有三四十个,大的玩不到一块去,小的几个凑在一块,经常玩些泥巴或者捉个迷藏,大人们都在干活,阿辞家前面的邻居家有个婶婶是个裁缝,会做衣服的,在家会踩新式的缝纫机,整天就在那低头做衣服,八几年的人,来去就那几个式样,男的好一点中山装,女人们爱挑个花色,老人们要穿大襟衣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