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神捕皇帝 >

第44章

神捕皇帝-第44章

小说: 神捕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适怒斥:“郭芙,你太过分了!”
  “我过分?”郭芙气道“宫中上下,除了皇上皇后谁人不知你们的暧昧,难道是假的,你还亲口对我说要我让位给她的。”
  “气头之语,你也当真,菱儿清清白白,我不容你侮辱!”
  “可你们分明在这、在这、”郭芙哽咽着说不下去。
  李适气道:“不是菱儿的错,是我,是我爱她,我要她,我强迫的!”
  “你、”郭芙娇驱乱颤,泪如雨下,“你既喜欢她,当初就不该娶我,你这样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对我公平么,我忍你们好久了,我受够了!”
  菱儿心颤“郭姐姐,你在怪我?是我一直在干扰你们么,你们吵架是为我么?”
  郭芙哼声扭过头去,菱儿看着李适,珠泪滚滚:“我不是有意的,我没想到会这样?”
  李适正要安抚,一个小太监跑过来,焦急万状道:“太子殿下,不好了,娘娘悬梁自尽,怎么办哪。”
  “什么?”李适一惊:“她要寻死?现在怎样?”
  “还好碰巧被我们救下,但还昏迷不醒,求殿下去看看她,娘娘她好可怜。”
  李适看看郭芙和菱儿,气的一顿足快步走去。郭芙拉过菱儿问“是谁?那个娘娘?”
  菱儿心惊肉跳:“是柳如玉,她怎会要自尽呢,这、是我害了她,我去看看她。”
  落霞院内柳如玉直挺挺的躺在床上,脖子上很深的一道勒痕,虽还有气息,却不醒人事。李适久叫不醒,扭头看看身后发呆的菱儿,站起身,一把抓住她的肩急道、;“你跟她说些什么,到底说些什么,害的她要自尽!”
  “我、我只是劝她离开你。”菱儿怕的声音发颤。
  李适面沉如水,斥责道:“不只是劝她吧,郭芙对你说的话就是你对她说的吧,你有自尊她就是不要脸的人么,你为什么要这样!”
  菱儿眼泪扑簌簌流下:“我没想到会这样。”
  “一句没想到就要推卸责任吗,我即使不再爱她,也决不能伤害她,她若有个三长两短含恨而去,我要愧疚一生一世,你知道吗?”
  菱儿垂头低泣“是我错了,是我害的她,可我真的没有说错话呀。”
  旁边小太监道:“人要脸,树要皮,她好歹也是位娘娘,如何忍受你的侮辱与漫骂,就算太子宠她爱她,你有什么权利横加阻拦啊,你又不是太子妃,凭什么要逐她出宫,还口口声声奸夫淫妇的,娘娘不寻死才怪。”
  李适闻听面色顿时煞白,厉声呵斥:“你说什么?奸夫淫妇?”
  “没有!我没说,我没有骂她。”菱儿急道:“我真的没说过!”
  “你还狡辩!”李适双目发红,咬牙道:“枉我对你一片真情,你对得起我!”
  菱儿娇躯乱颤,手指小太监,气道:“你撒谎你撒谎!”
  “殿下,奴才不敢撒谎,奴才是亲耳听到的,娘娘就是为此被她逼死的。”
  “你、你……狗奴才”菱儿气急败坏,纵步上前抬腿便踹,小太监忙闪身避到李适身后,菱儿的一脚却踹到李适身上,立即引起李适不可抑制的愤怒,随着“啪”的声响,脸上挨了狠狠的一掌,娇驱踉跄着摇晃几下摔倒地上,滴滴的血顺着鼻孔和唇角流下,她微微抬起头含怨看着太子,心不停的颤抖,身子在不停的颤抖,眸内浸满泪水,却哭不出声来。郭芙瞧见,大吃一惊,忙上前扶住菱儿,怒视李适道:“你、怎这么又打菱儿,你疯了!”
  李适不觉倒退几步,看看自已的手掌,沉声喝道:“你走!我不想再见你,不要让我再看见你!”菱儿挥袖抹去面上血迹,推开郭芙勉强站起,双目模糊的看着李适,凄声道:“这就是你对我的信任,是你对我的真情,我总算体会到了。你我应该是缘分以尽,是我离开的时候了,我早就应该离开。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们再见到我的。”她转身拂泪跑去。
  “菱儿。”郭芙狠狠瞪李适一眼,忙追出去。
  李适守在床边,观望着柳如玉的气色,自语道:“如玉,我对不起你,让你受到这么大委屈,你千万不要有事,只要你醒来,我什么都答应你,陪你去踏青,陪你去玩,我去求母后恩准册你为妃,给你正式名分,让你安心快乐的度日,不再受任何人的欺负,如玉,醒来吧,不要我负疚一辈子。”
  话音一落,柳如玉身子微微一动,发出一声呻吟。李适喜极:“如玉,你醒了,你没事了。”
  柳如玉睁开无神的眼睛,柔弱的道:“这是哪?这就是地府吗?”
  侍女小云抓住他撒手腕:“娘娘,这是咱们的落霞院,你没事的,太子殿下陪着你呢。”
  “太子?”
  李适握住她的手“如玉,我在这,你怎么这么傻呀?”
  柳如玉流下泪:“你还在这干什么,你走吧,不要管我,你走啊。”
  “如玉,不要这样,我不会置你不顾的,我会给你正式名分,让你正大光明的做我妃子,永远不会离弃你。”
  柳如玉面上含着娇喜:“殿下,你会骗我么?”
  “不会,我不骗你。”他扶起柳如玉揽入怀内。柳如玉面上现出得意的微笑,突然,心口一阵发闷恶心,她急忙推开李适跑到外面一阵呕吐。李适看在眼里惊在心上,柳如玉面带红晕回来,“殿下……”
  “如玉”李适抚着她的肩“你怎么了,是不是、是不是有……”
  柳如玉点头面带伤感道:“殿下已有正室王子,还会在乎我这个么,他是否要和我一样,没有名分,没有自由,遭人歧视?”
  “你想的太多了,他是我的骨肉,我怎会不在乎,皇室一脉,正愁人丁稀少,如玉,我不止要这个,以后还要你为我生更多的皇儿呢,我不会让他委屈的。”李适口上安慰心中却不知该如何禀知皇上皇后,不知这个孩子的命运会如何,不知皇室宗祠会不会接受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孩子。
  柳如玉却窃窃欢喜“天助我也,有这孩子,更能留住太子,不怕他不给自已名分,只要有名分,以后什么都有机会。”
  李适庆幸她无事母子平安,又陪她一会,见天色已晚,却无心在此留宿,安慰一番,借故离开。

  登基为帝

  御书案上摆满美酒佳肴,李适丝毫没有胃口,厌烦的令人撤下,却又叫人停下,手指两道新鲜的菜肴,道:“这是安阳公主喜欢吃的,给她送去。”
  内侍去而复回,“殿下,公主身体不适,没有胃口,吩咐奴才把菜肴带回。”
  李适沉重的叹息着仰靠在椅上,手抚额头闭目沉思,回忆着发生的事情,心绪不宁。
  郭芙看着贞儿入睡,回到寝宫。菱花镜前心不在焉的卸去妆饰。镜内又出现一个人的身影,她喜上眉梢,转身道:“殿下,我还以为你不回来呢?”她要站起,被李适按住。
  “殿下,有没有用膳,还要吃点什么么?”
  “不必,我不饿,只是感觉累。”
  郭芙握住他的手,“我听说突厥三国进犯的事,不过没关系,我们朝廷还有能征惯战的将士,还有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郭家军,他们都会誓死保国的。”
  “芙儿?你只想此事,不想问我其他的事么?”
  郭芙扭过脸去,“国家大事和儿女私情我分得出轻重,敌军压境,国家存亡之际,殿下也应如此,不该在为私事添忧。”
  “芙儿,我们分开这么久,今天又生出这些事,你不想知道什么?”
  “我已经知道了,也明白了,还要问什么,你能回来,我就欣慰,为何还要发脾气,我、不想再吵架。可是、”郭芙伏入他怀中:“殿下,我好想你,今天我突然有种感觉,我会失去你,不再拥有你。就是在见到柳如玉的那一刻,也是菱儿离开的那一刻,我的心好像都空了,好似坠入无底深渊,完全没有依赖。”
  “你胡思乱想些什么?”
  “其实我很明白,我有今天是菱儿在背后帮我,没有菱儿的劝解和撮合,不知你我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你由始至终都没有真正喜欢我,菱儿是我的依赖。”
  “你不生她气吗?”
  “我很生气,我嫉妒你们好,我控制不住自已,可是静下心来想,菱儿做事说话一项很有分寸我相信错的不会是她。你那么责打她,我为她心痛,更为自已后怕。”
  “你怕什么?”
  “我面对的将是柳如玉,殿下为她对菱儿且如此,那我又算什么。人都说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话没错,有菱儿前车之鉴,我焉敢再去招惹人呢?”
  “你分明说我错怪菱儿,难道你不在乎柳如玉可怜的状况么,若不是搭救及时,她一死便是母子两条性命。”
  “她已有身孕?”郭芙吃惊。
  “我事后才知道的,否则,我怎能轻饶菱儿。”李适面含怒气。
  郭芙沉闷好久,道:“你就这么相信柳如玉?你认为真是菱儿逼她?”
  “若不是她,柳如玉会无故寻死么,我看到的听到的会是假的么?”
  郭芙起身道“殿下以前升堂问案审犯人是仅看表面,听片面之词么,难道不知用心去想用心判断,你这么睿智的人也会当局者迷么?殿下,你把菱儿伤的很重,不怕她有事么?”
  李适斥道:“不要再提她,我不会原谅她。”
  郭芙冷笑道:“依我看,她是很难原谅你,我送她回宫后,她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再哭一声,只是坐在床上发呆。我到想问殿下,如果菱儿为此出事,你将如何?”
  “她是自作自受,她、会出什么事,开玩笑。”李适口上回答,心中却已隐隐不安。
  郭芙所料没错,菱儿称夜离开皇宫,寻找亲生父母是她唯一的生存目标,再凝望一眼这个有她视为亲人的人、有过快乐和忧愁的地方,带着一心的伤痛和怨恨,孤身一人向茫茫的夜色中走去。
  次日,皇后沈珍珠看到宫女呈上的菱儿留书,又急又气的派人宫内四处寻找,可哪里还有菱儿踪迹。皇后忧心忡忡,怒问缘由,郭芙不得已将昨日发生的事如实讲诉。
  “柳如玉不是李寅的太子妃么,他们是叔嫂,竟做出这种不知廉耻败坏人伦的事,居然为那个女人打跑我的菱儿,这个孽障!”皇后气的面色煞白,浑身发颤,沉声道“菱儿若有好歹,我就不活了,传话,太子下朝,立即来见!”
  郭晰回朝,听了太子李适的出兵计划,很是赞同,并荐举自已的两个儿子郭海与郭江为将出征。太子面带喜色:“两位少令公我听而为见,但相信虎父无犬子,可立即召他们回朝。令公,敌军三十万,我军只有你苦训的十万,且战将不足,粮晌短缺,你认为此战胜算如何?”
  “殿下,战场形式瞬息万变,胜败是估计不到的,关键要我军上下一心,有誓死保国奋勇杀敌的信念和决心,古人云“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勇。”
  “好啊,我不负国人,国人必不负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传召天下各州城府县,敌军大举进犯,我朝兵力不足,粮晌缺乏,望民众知难解危,积极出人、出粮、捐晌,三年之内解除兵役,付晌安家,所借粮晌奉怀本利,不负万民之心。另召文武双全者为将,择优录取,随军杀敌,按功受赏。”
  诏书写罢,李适令人立即发下,又另户部拨粮款发放出征在即的将士家属。
  “殿下,粮晌本已不足,为何还要发放家属,兵未动哪有先放晌之理?”
  “殿下意在鼓舞军心,将士心无后顾之忧,自会杀敌奋勇,殿下圣明。”
  李适沉吟一下道:“即日起,内宫皇上皇后除外从我起,三餐改两餐,节省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补充粮晌。”
  两位丞相立即响应,每月收半奉,捐粮百斗。文武官员不禁齐声道:“臣等也按月捐献财物,聊表寸心。”
  李适一阵激动,拍案而起“太好了,我等君臣一心,支持鼓励征战之士,焉有大敌不灭之理。”
  郭晰激动万分道:“殿下恩德,臣等只有疆场回报。”
  李适目光深沉,充满着期望和寄托。
  李适下朝,走至内功宫门,中宫内侍已在等候,“太子殿下,皇后召您觐见。”
  李适不敢耽搁,立即来到朝阳院,看看举步徘徊面带焦虑的皇后,心中顿觉惶恐。
  皇后禀退宫人,对着请安的李适先是一记耳光。李适捂着脸急忙跪倒:“母后气恼可是为菱儿?”
  “孽障!菱儿的事暂且放下,你和柳如玉是怎么回事?”
  “这、儿臣……”李适支吾着不知如何说。
  “你不要告诉我是旧情复燃或是逢场作戏!柳如玉是李寅之妃,是你的王嫂,我万没料到你们叔嫂之间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败坏人伦,有违礼法,你的圣贤之书读到哪里去了。”
  李适垂头不语。
  “现在国难当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