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瓷骨 >

第90章

瓷骨-第90章

小说: 瓷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朝夕连忙拉住她:“淮王谋权篡位的嫌疑都没洗清,你去能干什么呢?这事儿开不得玩笑的。”
    沈瓷轻轻将她的手拿开:“我不会干扰他们,我只想确认我想知道的事。”她转过身,与卫朝夕对视:“要不然,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杨福究竟是谁?”
    短暂的沉默。
    “好,我告诉你,都告诉你。”卫朝夕垂下头,现如今,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阿瓷已悟到这个份上,与其让她亲眼看见,还不如自己讲给她听。
    沈瓷凝神看她,坐了回去,静待她开口。
    卫朝夕闭上眼,又睁开,酝酿片刻,终是慢慢开口:“我初识杨福,是在去京城的路上……本只是想去讨个糕点吃,却见他生的英俊憨然,来往几次,便动了心思。”
    沈瓷抓住句中要害:“路上?你不是同小王爷一同入京的吗?”
    卫朝夕既是决定说了,也不想再瞒她,颔首答道:“杨福是朱见濂悄悄带入京城的,之后到了京城,也住在离驿站不远的地方。”
    “悄悄带去?淮王不知道?”
    “应该是不知道的。”
    那就朱见濂自己的主张了。沈瓷想到在京城时,小王爷几次出手对付汪直,还曾说与汪直有血海之仇,这是否也同杨福有关系呢?她想至此,忙问:“你可知,小王爷为什么要带杨福入京?”
    卫朝夕眼睑垂了下去,睫毛不停颤动,迟疑良久,吞吐道:“因为……因为杨福……”
    沈瓷一瞬不瞬地盯着她,心也跟着揪紧了:“因为杨福什么?你快说啊。”
    卫朝夕缩着肩膀,两眼一闭,银牙狠咬,生怕自己说慢了便再也说不全,突然提高了音量:“因为杨福,同汪直长得一模一样!”
    “……”沈瓷定住了,好半天才道:“人无相同,就算面目一样,性格语气也不同。”
    卫朝夕无力摇头:“可是杨福不同,他曾经历过近三年的训练,两年在尚铭身边,剩下的大半年在朱见濂身边,只为了让自己成为汪直……就算他们的本质全然不同,但经过刻意训练,旁人也不易看出。这些年,杨福活得压抑,便似生活在汪直的影子下,尤其到了京城以后,几乎不敢以面示人……”
    沈瓷的眸色渐渐黯然,犹疑地,小心地低问:“那如今,朝中的汪直……”
    卫朝夕别过头,将神情隐藏在零乱的头发下,喑哑道:“杨福……就是如今的汪直了。”
    如同被四面八方的呼啸声包围着,沈瓷耳里好像什么都听不清了,趔趄着往后退了两步,艰难地稳住身形:“那汪直呢?真正的汪直在哪里?”
    卫朝夕一个机灵,想到苍云山上的种种,下意识回避:“我,我不知道……大概,是已经不在了。”
    沈瓷闭上眼,千丝万缕都在脑中疾速穿过。她突然想起来了,那日她离开苍云山后,独自蜷缩在丛木掩映的池边,是小王爷和卫朝夕找到了她。离开的时候,马车并未调头,当时未觉异样,如今细想,小王爷衣染血迹,卫朝夕脸色苍白,分明是刚从苍云山返回,而非从驿站的方向寻来……
    浑身的热量与冷意仿佛都在顷刻间被尽数榨干,身体化成了一滩软泥。她看向卫朝夕,低低相问:“是那天在苍云山吗?”
    卫朝夕惊讶地望着沈瓷,嘴唇因为干燥而泛白裂开,支支吾吾:“我,我不明白你在问什么……”
    “那就是了。”沈瓷悬着满心的酸涩,闭上眼道:“朝夕,你实在是不太会说谎的。”
    说不出该解脱还是痛心,她本想亲手找汪直报了杀父之仇,却下不了手,因此陷在自我谴责的矛盾中,无数次,她会想,如果自己最后刺了下去会如何……可眼下得知其他人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她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反而感到无尽的悲哀像黑夜一般,滚滚朝她涌了过来……
    她能说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小王爷与汪直的旧仇,杨福与淮王府的恩怨,朝夕对杨福的情庇,桩桩件件都有缘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缘由,就连她自己也是身不由己……如今得知汪直坠下悬崖,该怨谁呢?怨自己,怨卫朝夕,怨小王爷,还是怨汪直多年前自己种下的因?
    又有谁不是可悲可叹的戏中之人?
    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逃脱不开,奈何不得,正一寸一寸地啃噬着她的力量。
    静了许久许久,沈瓷终于再次开口,目光毫无焦距地凝着前方的某处:“朝夕……我还是要去鄱阳。”
    “啊?”
    “也没什么要做的了。”她低头,松散的发挡在眼前,遮住眼底的迷惘:“汪直已经不在,我只是,想要去看看这人到底什么样罢了……”
    卫朝夕迟疑片刻,朝沈瓷挪了几步:“那我同你一起去。行吗?”
    “嗯。”沈瓷轻轻点头。
    卫朝夕低头看了看自己仍满身尘土的衣服:“你着急吗?若不急,等我沐浴后再走吧。”
    “我还有什么可着急的。”沈瓷闭着眼道:“你赶了九日的路,必定疲累,沐浴后好生休息,我们明日再出发吧。我也只是想看看而已,若不得见,便是注定,亦是计较不得……”
    “阿瓷……”卫朝夕手足无措。
    “我没事,你去吧。”沈瓷想要自己静一静:“在你进门时,我便吩咐丫鬟去准备沐浴。热水应是备好了。”
    “嗯……你也去歇会儿。”卫朝夕看了眼自己身上的污渍,很快妥协:“那等明日清晨,我们再启程。”
    “好。”
    ******
    朱见濂快马加鞭回到鄱阳后,立刻便冲回淮王府,将矿场密道之事告诉了淮王。
    他自然没有把一切和盘托出,只道杜氏三年前私自允许江湖匪盗在矿场下修建密道、行不法之事,算命先生推测,此密道极大破坏了矿场的风水格局,因而一直效益不佳。
    叙述的重点,仅在杜氏私自吞财和密道坏事这两点上,遂请淮王允许填埋密道、得以转运。
    至于杨福,朱见濂只字未提。
    他也曾考虑过,由淮王出面,同杨福说清当年之事,可若是淮王得知杨福诬陷他谋权篡位,第一反应必定是拆穿杨福的身份,以这种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保全王府。淮王当年能对夏莲的死遮掩不提,如今也很难想象,他会如何同夏莲的养子解释当年的真相……只怕劝说不成,还会起反作用。
    淮王听了朱见濂的话,对杜氏的不满更加深厚,派人去查,果真在矿场下有一条宽敞的密道。他见朱见濂对此事如此积极,对杜氏又在气头上,很快便应允了他的要求。
    可朱见濂转身一走,淮王便觉得不对劲了。
    “这小子在京城就不安分,此次如今着急,指不定有鬼……”淮王琢磨着,越想越疑心,唤来随侍吩咐道:“去盯着世子,看他除了填埋那条密道外,还有什么异动。”



☆、161 矿场地道


  矿场下的密道比预料中更加宽敞,站在中央,四面都是空旷,地上还零零碎碎放着些兵器,看上去的确是个私自练兵的绝好场所。有三个不同的入口能够进入密道,不过好在,这三个入口并非各占一方,而是在经过三条细长的窄道后,汇聚成一条较宽的道,再走上两三米,便是适合练兵的一片空旷了。
  事不宜迟,朱见濂命人连夜赶工。因着时间紧迫,从距离道口处五米的旷地开始填埋。如此,就算从地面依旧能听出地下的大片空旷,入口处却已经被堵死。
  他想做的,只不过是想要延长杨福取证的时间罢了。
  唯有多争取周旋的时间,他才能找到机会,将往事细细掰开,劝杨福收手。
  而杨福,在当初拿到卫朝夕离开的信后,已猜到她会回来通风报信。他知晓卫朝夕的立场,并不怪她,却也不得不想法子继续自己的计划。杨福心中明白,皇上派给他一百精兵,是怕他镇不住淮王叛乱的军队,而事实上,连叛乱一事都是假的,根本不需多少兵力。一百人的大部队行进不快,他怕耽误行程,直接先领着八名精锐打头阵,一路飞驰,而剩下的人稍微滞后,若一切顺利,便可直接将淮王捉拿归京。
  因而,卫朝夕昨日傍晚抵达景德镇后,仅仅过了五个时辰,杨福便奔过景德镇,并于今日未时抵达鄱阳。
  这速度比卫朝夕预计的提前了半日,朱见濂刚将靠近道口的旷地填满,还余下从三个不同入口探入的细长窄道,便收到探子报来的消息:“汪直”已经秘密来到鄱阳了。
  “停手!不用再填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朱见濂下了命令,将连夜赶工的众人支走,只留下马宁几个信得过的亲卫,轻叹一声:“旷地已经被填埋得不易看出,余下这三条窄道也无妨。不知道他会从哪个入口进来,就在这里等他吧。”
  朱见濂站在三条窄道的交汇之处,面前是三个不同的入口,背后是刚被填充的泥墙。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胸中的话语无声地沸腾着,静静等待杨福的到来……
  与此同时,淮王也得到了汪直秘密潜入的鄱阳的消息。他甚是不解,联想到朱见濂昨日异乎寻常的积极,胸中窜出一股难以抑制的不安,陡然拍案而起:“这个朱见濂,哪里有个世子的样子,怎么回到鄱阳还这么不省心!本王偏要去看看,他这次还要搞出些什么名堂来!”
  ******
  杨福抵达鄱阳,片刻不歇,直奔矿场而去。而紧随其后赶往矿场的,除了淮王,还有刚从景德镇赶到鄱阳的沈瓷和卫朝夕。
  三条细窄的入口,平日里从外面看不出来,可因为朱见濂连夜赶工运输泥料,多少留下了些痕迹。三队各怀心思的人,前前后后抵达矿场,又恰好择了不同的入口,忐忑潜入未知的地下……
  朱见濂在道口等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听见一阵人声。脚步声整齐有序,应是经过训练之人。他背过手,拳头从身后捏紧,静静看着前方。
  杨福领着他的八名精锐疾步潜入地道。
  见到的,却是朱见濂,以及他身后已被堵得严严实实的泥墙。
  幽暗的火把灯光下,朱见濂的脸忽明忽暗,眼神定定地望着他,火光带起一圈圈炫晕的光斑,映出他眼底的沧桑和彷徨。
  “汪公公,时隔五月,好久不见。”
  杨福一愣,朱见濂并未唤他的名字,反而仍是叫他汪公公,摆明了不想在别人面前拆穿他的身份。他站定,微有失落:“你到底还是先填了。”
  “我听不懂你的意思。”朱见濂径直否认填埋一事,提议道:“我有一些话,想要单独同汪公公说,不知汪公公能否给这个机会。”
  杨福料想朱见濂必定要劝他放弃,并不觉有什么可商量的。眼下,朱见濂想要与他周旋,杨福却巴不得一句话不说,直接把淮王押回京城。只有速战速决,减少暴露身份的几率,他才能在回程的半路“假死”,从而永远消除身份之疑。到时候,若朱见濂再对皇上控诉说他是假汪直,已是无从对证、无济于事了。
  杨福不愿同朱见濂多言,扬声道:“淮王谋权篡位,罪不可恕,不必多言。”说完便走上前,要看看这堵泥墙的坚实程度,试图找到刚刚填埋的证据。
  朱见濂拦住他的去路,贴近他耳边轻声道:“卫姑娘已将缘由告诉我。关于夏莲,我这里还有一些事,是你必定不知道。”
  杨福身子僵硬,停下步子。
  “命带来的人退下,只留你我。”朱见濂说。
  杨福咬咬牙,仍在犹豫。
  朱见濂拉住他,再道:“看在我救过你的份上。”
  杨福沉默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转身吩咐道:“你们先出去。”
  那八人面面相觑:“可是……”
  “下去。”杨福如今学汪直已是愈发有模有样,朱见濂冷眼旁观,吩咐马宁先带着亲卫出去了。
  杨福带来的人见淮王世子身边已没了其他人,若打起来,武功应该也不是汪直的对手,这才迟疑着离开。
  “你到底想说什么。”杨福皱眉道:“我虽敬你救过我一命,但我与淮王的仇恨,绝对不会因此消解。”
  “我明白你的意思。”朱见濂道:“夏莲是你最重要的人,你要为她报仇。”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也是同样的。”
  杨福胸中一抽,霍然抬头:“你什么意思?”
  朱见濂并未直接回答,反是突然道:“你跟在我身边的时间,也有大半年。你曾多次问过我,为什么要让你扮成汪直,还记得我当时如何回答的吗?”
  杨福想了想,道:“你曾说过,血海深仇。”
  朱见濂继续想问:“那你为何不问,我之前从未去过京城,怎会与汪直结下深仇,又怎会将处于深宫的万贵妃视为仇人?”
  “……我问了,你会回答我吗?”
  “那时不会,现在却会。”朱见濂语气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