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中宫有喜 >

第45章

中宫有喜-第45章

小说: 中宫有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胎气,也是说的通了。
  这样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面对着眼前的证据,元淑媛供认不讳。
  这么痛快的认罪,委实让练月笙没有想到。
  “娘娘既然找到证据了,妾再争辩也没有什么用了。”元淑媛难得一见的正经了起来,“是妾暗中威胁她,让她生了孩子后,以身子不好无法亲自养育,然后交给妾养。妾告诉她,若是不答应妾的话,就在她生了孩子后要了她的命,造成难产的状况。”
  “妾说,若是你死了,孩子可能就会交到别人手上去,所以,她只有活着,孩子才能在妾手上,而且她也可能看着孩子长大。”元淑媛语气平静,好似在阐述一件再为平常不过的事情。
  练月笙眉心微蹙,沉默片刻,才道:“你说的可都是真的?”
  元淑媛眸色微动,却是平静无波的说:“这都是妾私心所为,妾认罪。”
  练月笙凝了她片刻,到底挥手让人把元淑媛带下去。
  元淑媛这时候站起身来,对着皇后服了一福,“还望娘娘让妾自己走出去。”
  练月笙点下头。
  元淑媛谢恩,甩开后面跟着的人,转身朝外走去,在她转身的那一瞬间,练月笙瞥见了她脸上松懈的笑意,以及她后来不卑不亢的背影。
  这事情解决的太过顺利,略让练月笙觉得稍有奇怪之处。可是元淑媛都认罪了,也就没有什么可查的了。
  在张修华下葬的这天,往日威胁她之人也已认罪伏法。
  很多人都没有料到张修华的死会和元淑媛有关。
  在宫里流传着的流言,也因为真相的公布,彻彻底底的熄灭了下去。没人再认为张修华是被皇后害的了。
  元淑媛被降为了充衣,打入冷宫的消息即刻就在宫里面传开了。
  顾修容想起当时元淑媛还说这宫里变化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轮到自己身上,却没有料到这么快就轮到了元淑媛身上。
  如今一想,委实唏嘘,不知在冷宫里的元淑媛又做何感想。
  所谓一语成谶,倒是应验在了她自己身上,所以说啊,在宫里面做事,露出马脚,就是找死。除非你保证做坏事不会露出马脚,否则就老老实实的呆着什么都别妄想。
  ………………
  夜里时,凤栖宫内殿寂静无人,练月笙手里拿着笺纸,斜靠在美人榻上,反复思量。景琰坐在她一旁,沉静着打量她。
  “这事情不会是元淑媛做的。”她沉沉出声,蕴黄的柔光落在她的侧颜上,认真的神情多了几分柔和。
  “怎么说?”景琰疑问。
  “我当初进去问张修华是何人要害她,她最后只是张嘴,没有出声。我看了她的口型,虽然不是多确定,但她说一定不是元淑媛。”她凝色,“她说的是两个字。”
  “两个字?”景琰微微挑眉。
  “没错。”她点头,眉心又蹙了几分,“而元淑媛不论名字还是封号,都是三个字。”
  “所以你觉得这事情不是元淑媛干的,是有人让元淑媛顶包,而她也心甘情愿的去顶包。”景琰沉吟。
  “只是不知道那人是谁?能让元淑媛心甘情愿的当替罪羊。”练月笙拧眉沉思。突地她抬头看向景琰,一脸凝重,“陛下,现在元淑媛人在冷宫,不排除有人会趁机要她性命。所以,元淑媛定当让人看好了!”
  “朕晓得,你放心便是。”景琰蹙眉,颔首。他握上她的手,宽慰道:“你也勿要太多劳累了,多几天娴儿就要回来了,到时候你还要忙,别把自己累着了。”
  练月笙神情一柔,唇角微弯,“我知道。”一顿,“现在还不知道要害元淑媛的人是谁,而且我认为,那人不会这么快出手,至少在公主回京的这段时间,他不会下手去杀元淑媛。”


☆、59【公主归京】

  正如练月笙所料,在景娴归京之前;后宫里很是平静;冷宫里的元淑媛也平安无事。
  荣安公主景娴是太后的亲生女儿,太后和先帝尤其宠爱她。在她三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险些没命,虽由一位得道高僧医治好了,但落下了病根,身子极为虚弱;几乎是靠药养着,那高僧就提议将景娴送之洛阳青云寺静养,十五岁那年才可回来。
  这是民间朝堂知道的版本;但实际上;景娴是被柳氏所害。
  现在柳氏已疯,静养了十二年的景娴终于可以归京,太后在当天晚上,激动的都没有睡好觉,一睁眼就盼着天亮。
  天一亮的时候,太后就差人给自己梳妆打扮,一向平静无波的太后,今儿个情绪外露极为明显。
  公主归京,是一等一的大事,更何况这是太后和先帝的女儿,是他们极其宠爱的女儿。当初景娴出生,先帝是封了她为荣安公主,寓意荣华安乐。
  故此,今日后宫之人,诸妃也是早早的就起来了,等着迎这位公主进宫。
  练月笙一早起来,收拾妥当,穿了正红百鸟朝凤朝服,又一次仔细询问过后,确认没有问题,这才安下心来,等着景娴的到来。
  而景琰就如往日一样,上朝下朝,处理政务。这接人的事情不是他管的,他也不能管,纵使心里挠痒痒似得想尽快见到这个幼时分离的妹妹,也不能坏了规矩一分。
  因这一日公主归京,京中百姓也是翘首以待,望能一瞻这公主容颜。
  巳时末时,荣安公主的车驾依仗缓缓驶入了皇宫,一众宫妃远远的就瞧见了那金红相间的豪华车驾,不免的在心里暗叹一句,这荣安公主,不亏是太后和先帝的掌上明珠,这车驾的豪华度都快赶上皇后的车驾了。
  车驾停下,众妃远远的站着,练月笙笑意清浅的走了过去。
  一清秀宫女对着皇后福身纳礼,后转身撩开车帘,道:“公主,我们到了。”
  车里的人低低“嗯”了一声,续而将手交到清秀宫女的手上,由她搀着微微弯腰出了车门。景娴搭着宫女的手缓缓走下脚踏,举止宛若幽兰,轻柔优雅,周身一股淡淡的书卷清气,恬静如水。
  “妹妹。”练月笙上前一步,笑意盈盈,“路途劳累,你身体可是无碍?”她记的太后说景娴身子不好,怕她在路上身子不舒服。
  景娴面色恬静无波,眼角眉梢清清冷冷,眸里沉静端持,她那一身素青色的衣裙,更衬得的她冷冽清逸,似霜似雪。
  “无碍。”景娴声音沉淀似水,微微点头,就算是见礼。
  练月笙微怔,就笑,“这便好,之前母后一直念着妹妹你的身体。”
  景娴眸色一动,却依旧面不改色,点点头便罢。
  话落,面容清秀的小宫女荻音就道:“入京之后有御医看了,公主身体无碍,还望娘娘放心。”
  练月笙闻言,颔了下首。
  景娴如今刚满十五,生得一副极好的容貌,眼角眉梢都如画般美丽,琼鼻樱唇,气质虽然清冽,却也是书卷气尤重,仿佛是天边开的一朵白莲,与这凡间是周遭一切格格不入,但也有着动人心魄的魅惑之力。
  这样的年纪,正是天真烂漫之际,像景娴这般成熟稳重的委实不多,泰半是因为在寺院里养的久了,染上了那样沉静的气息。
  眼瞧着眼下场景有点僵,一直陪在景娴身边的何原姑姑急忙笑着打起了圆场,“娘娘,公主自小生活在寺院里,性子有些认生,不爱说话,还望娘娘见谅。”
  练月笙瞧了一眼何原,点头道:“原来如此。”却怎么看景娴也不像何原说的那个模样,她看向景娴,“妹妹路途劳累,想必此时也已经饿了。”一笑,“母后之前一直念叨着妹妹,想着妹妹也应该十分思念母后了,我们也不要多说了,随本宫来罢。”
  景娴略略一点头,“有劳。”很是礼貌。
  练月笙一笑,凉风微微卷起她的裙角,发上的流苏碎珠相碰发出细小悦耳的声音,很是好听,景娴不由得的抬眼一看,跟在了她后面。
  站成三排的诸妃齐齐垂头福礼,恭送皇后与公主。
  景娴眼睛在她们头顶微微一扫,视线就落在了不远处的高墙碧瓦上。朱红宫墙,殿檐斗拱,勾心斗角,重重飞檐,午时的阳光洒在碧瓦琉璃上一片灿烂,这座威严恢弘的皇宫,与她记忆里的皇宫再次重叠在了一起。
  一路上,练月笙试着和景娴交流,然她发现这个小姑子并不是那么容易交流的。
  “因母后实在是思念妹妹,一些必要的仪式都省去了,就盼着能早些见着妹妹。”
  “麻烦。”景娴面无表情。
  荻音一侧笑着解释:“公主的意思是,仪式都是麻烦,省了最好。”
  “妹妹这一路用了将近六天时间,这沿途风景如何?”
  “还好。”景娴面无表情。
  这句都听得懂,不用解释。
  “这皇宫,与妹妹记忆里的一样吗?”练月笙微微一笑,“妹妹三岁离开宫门,唯今才回来,母后之前还担心妹妹对这里生疏了。”
  “嗯。”景娴还是面无表情。
  这样的对话无疑是很尴尬,一来二去的,练月笙也就不知道该和她说什么了,渐渐的也就不说话了。
  到达慈宁宫时,她略一回头看了景娴一眼,瞧着她平静无波的面容,眉心几不可察的蹙了蹙。
  景娴比她还小了两岁,看着却是比她老成了五岁,完全不是那个这个年龄应该有的样子,当然,她在寺院里生活了十二年,性子养成这样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也是有可能的。
  通报声高高响起,殿里面坐立不安的太后眼睛一亮,就要走下座椅,让秋文伸手按住了,“太后,忍住。公主自幼离宫,与太后生分,若是太后这样过去,难保不会吓着公主。”
  话虽难听,但却是实话。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平稳了一下心绪。
  瞧着那袭绿衣出现在眼前,太后眉心一动,面上难掩激动之色。练月笙瞧出太后今天是特意打扮过的,身上那身秋装,是太后前些日子新做的,头上的发饰也与平时戴的不相同,少了一份威严,多了份慈爱。
  “娴儿……”太后极为动容的唤了一声。
  景娴眉间微动,面色无异,优雅娴熟的欠身福礼,清凌沉静之声出口,“女儿问母后安。”生分的不像对自己的母亲。
  这份生分疏远太后自是听的出,她眼里有些湿润,由着秋文扶了起来,“孩子快起来。”她走过去,站在了景娴面前。
  景娴微微低着眼睛,有些拘谨的站着,脸上还是不见一分表情。太后纵使再冷静自持,这会子见着自己朝思暮想的女儿,也是忍不住动容,红着眼圈笑着,一手抚上景娴的脸颊,嘴里不止唠叨着,“好孩子,哀家的娴儿,长大了啊……哀家的娴儿……”太后的眼泪说落就落,把景娴搂进了自己怀里。
  景娴身子微僵,虽觉得不自在,却也是没动,安安静静的伏在了太后怀里。
  她三岁离京,在洛阳青云寺吃斋饭、修身养性,早几岁的时候还都是在药罐子里泡着,好在寺院佛光普照,她身体得以恢复。对于母亲的记忆,全在三岁之前,却也是知道那是个温柔美丽的女人,很多时候都盼着自己能够赶紧长大好回去。只是多年的寺院生活,将她的性子磨砺的平静无波,再大的风浪都激不起一点波浪来。
  现在这时候虽然心有激动,可脸上就是摆不出合适的表情来。
  母女重逢,殿里上下都跟着落了几滴泪,就算是练月笙也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
  “哀家光顾着高兴了,娴儿累了一路,想必现在也饿了吧。”太后松开手,眼角还挂着泪,“快些传膳。”她吩咐宫人。
  正当说话之际,外头通报声响起,景琰来了。
  太后神色一喜,拉着景娴的手,说:“娴儿还记得你哥哥吗?你小时候最喜欢和你哥哥玩了!”
  景娴眼睛微微一动,已经是往那处看了过去。
  景琰处理完了朝事就奔着慈宁宫来了,这小妹妹打小起他就十分宠她,却不料三岁那一场大病险些要了她命,更让他们兄妹、母女两地相隔。
  景琰依旧是那副丰神俊美的模样,眉目俊朗,清俊如斯,气质温润如一块暖玉,远远的瞧见景娴,眼睛一亮,唇角笑意加大,“娴儿……长大了……”再一见到人,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景娴微微欠身,“见过哥哥。”规规矩矩的。
  景琰连连点头,却不知该怎么亲近这个打小分离的妹妹。
  很快午膳就上来了,练月笙看了眼,全是素食,太后拉着景娴的手坐了过去,景琰笑着凑近了练月笙,贴近她脸颊道了句“辛苦了。”
  练月笙脸色一红,推了他一下,让他牢牢握住了手。
  “你在寺院多年,皆是食用素食。母亲不知道你现在能不能吃荤菜,这就给你准备了一桌素食。”
  景娴端坐着,说:“谢母后,住持说我离了寺院就如平常人无误了,但我吃了几年素食,并不打算一出来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