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长安落 >

第14章

长安落-第14章

小说: 长安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裴监说得没错,大隋已是风雨飘摇,我们不起事,迟早也会被其他人推翻的!”李世民上前对着李渊说道:“爹,别再犹豫了,赶快起事吧!这两年我和裴监在外打点,网罗不少能人异士,这次借我成亲之名,他们得以顺利到了太原!爹,只等您大旗一挥,我们便一举而动,取隋而代之!”
  “混账!”李渊怒骂道:“原来……原来你早就存了反心,还经营了好几年!”
  “爹,休要生气!就算我们李家不取代杨家,早晚杨家也要被其他人取代,既然现在我们万事俱备,何不借着东风,成一番大事业呢?”
  “好你个二郎!”李渊怒笑道:“你既然存了这个念头,今天也别怪我不念父子之情,我今天就要大义灭亲,拉你去晋阳府!”
  裴寂轻轻咳嗽了两声,说道:“唐公,晋阳令刘文静也等在门外!”
  “你们……”听到这话,李渊愕然,“连刘文静也成了你们的人?”
  “刘大人也只是审时度势而动!”裴寂说道。
  “爹,你若真要拉我去见官!世民绝无异议!”李世民将手伸到李渊面前。
  “唐公,二公子可是您的亲骨肉,而且一旦事发,到时牵连可不止二公子一人。这谋反之罪同样要族诛的!”裴寂劝说道。
  李渊看了看李世民,只见他目光坚毅地望着自己,遂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二郎一直是我最钟爱之子,我怎忍绑了他啊!”
  “唐公,就算今天放了二公子,但您擅自与晋江宫中的嫔妃过夜一事,又该如何处理?”裴寂问道:“此事若传了出去,与谋反无异啊!”
  “爹,唯今之计,只能起事,才能保全我李家上下!”李世民说道。
  “看来,除了起事,真没有别的办法了!”李渊喃喃自语道。
  “爹,那你……”李世民见李渊有点松口,心中大喜。
  果然李渊沉默了半晌,然后说道:“都到了这一步了,反也是一个死字,不反也是一个死字,至少反了我们还有一线生机!”然后叹气道:“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唐公英明!”
  “爹英明!”
  李世民和裴寂交换了一个眼色,李世民的嘴角微微翘起,这一切其实早在他的意料之中……
  很快,在唐国公府,一场反隋的会议便进行了。
  参加会议的除了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父子四人外,还有裴寂、刘文静、武士睐等李家心腹之人。
  “这要起事,首要便是要有兵源!可我们怎么才能募到兵士而不惹人注目呢?”李渊说道。
  “爹,我有办法,说起来,这还得感谢刘武周!”李世民笑道。
  “二郎,此话怎么讲?”李渊问道。
  “那刘武周如今和突厥勾结欲举兵南下,爹可假借防备刘武周与突厥南下之机,招募兵源,想必不会有人注意!”李世民说道。
  “二郎说的甚有道理!”李渊抚须点头道。
  “那唐公,事不宜迟,应早作打算了!”裴寂说道。
  李渊沉吟了一下,然后高声说道:“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听令!为防止刘贼勾结突厥南下,危害我大隋江山,速往各地招兵,以抵外贼!其余人清点太原府内物资、采买装备,以备战时之需!”
  “是!”
  “是!”
  ……
  众人纷纷领命而去!
  三日后,李渊接到李世民等人的报告,已经招募到上万人,李渊大喜,命令李建成、李无吉集兵于河东。
  李渊等人的动作,还是引起了两个人的注意,这两人便是太原郡丞王威和武牙郎将高君雅。此二人见李渊集结大兵,暗中一打听,便发觉了李渊父子的异样。
  这天,王威与高君雅便集在王威府上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依末将看,应将此事马上密报给圣上,让朝庭派兵来讨伐。”高君雅提议道。
  王威摸了摸唇下几绺山羊胡子,摇了摇头,说道:“高将军此言差矣,且不说现在狼烟四起,太原至江都之路已阻绝,就算我们能够将信送到江都呈给圣上,等圣上从江都发兵过来,这李氏恐早已兵变了!到时恐为时已晚。”
  高君雅急道:“那依王郡丞所言,该如何是好?”
  王威说道:“现如今李逆并不知道我二人已知晓其起事的意图,如我二人设计在起兵前将李逆擒获,交与圣上,那荣华富贵岂不唾手可得了?”
  高君雅心下一动,点头道:“王郡丞所言极是!只是现在应该如何应对?”
  王威沉吟了半晌,说道:“此事不能心急,还得智取?”
  “哦?如何智取?”高君雅不解地问道。
  只见王威轻轻勾了勾手指,高君雅便把耳朵凑了上去,王威便开始扒拉扒拉地说道,高君雅便不住地点着头……
  翌日,王威亲自到唐国公府拜会李渊。
  这王威明里虽是太原副留守,实际却是杨广派到太原监视李渊的,因而与李渊一向并不密切。见王威亲自登门拜访,李渊表面上也不好怠慢,忙迎了出来。
  “唐公有礼了!”王威拜道。
  李渊一揖道:“王郡丞一早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唐公,下官今日来,确找唐公有要事商议!”王威说道。
  “王郡丞但说无妨!”李渊说道。
  “这半个多月了,太原都没有下过一滴雨,老百姓生活艰难啊!唐公乃太原百姓之父母官,下官恳请唐公出面,到晋祠祈雨,为百姓造福!”王威说道。
  李渊听了王威的话,心中思忖道:现在正是起义前的关键时候,必须先稳住王威,况且到晋祠祈雨,也确为百姓谋福,也可在起兵前在百姓中博个美名。想到这里,李渊哈哈一笑,说道:“王郡丞哪里的话,我李渊身为太原人民的父母官,为百姓祈雨,乃是我份内之事!李渊自当为之!”
  王威一听,心中大喜,说道:“那下官前去准备,三日后恭迎唐公来晋祠祈雨!”
  “好!”李渊爽快地答应了。
  王威没想到事情如此之顺,从唐国公府出来后,便直奔高君雅家,两人便开始着手安排部署,准备在晋祠动手除掉李家父子。
  作者有话要说:  虽然此文号称架空文,但因为故事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某些历史事件必须要写的!


☆、太原起兵

  正在王威、高君雅紧锣密鼓准备诛杀李渊父子时,这件事不巧,正好被人发现了。
  此人便是刘世龙。
  刘世龙原是晋阳乡长,经裴寂举荐给李渊后,颇得李渊赏识,且与王威也交情匪浅,所以王威便让刘世龙负责晋祠祈雨一事的布置。
  刘世龙在负责准备祈雨仪式时,发现高君雅暗中布置了许多兵士,顿感不妙,立即前往王威家询问。
  王府中人见刘世龙前来,便去通传,但刘世龙心中甚急,不等仆役通传回来,便径直走了进去。这刘世龙本是王家常客,王家仆役见他进来,倒也不好阻拦,于是刘世龙直奔王威书房而去。
  走到半路,便碰到了前去通传的仆役,见刘世龙走了进来,那仆役说道:“刘老爷,我家老爷让您去正厅等候!”
  “知道了!”刘世龙点了点头,抬脚便往正厅走去,转眼一想,现在这事十万火急,还是早些与王威商议得好,于是又转过身,急急往继续往书房而去。
  走到书房门口,便听到高君雅的声音传了过来,“这时候刘世龙前来,他会不会是发现了什么事?”
  刘世龙听到这里,陡然收住脚步。
  “刚刚仆役只说他来商议明日祈雨之事!再说我们做事隐秘,他能发现什么?”
  “这可说不准?”高君雅瓮声道:“那么多兵士集结,难保他不会产生怀疑!”
  “如果世龙问到此事,你便说是现在世道大乱,为了保护唐公安全而加派的兵士。”王威说道。
  “但……如果刘世龙真发现了什么,王郡丞准备如何处理?”高君雅问道。
  听到这里,刘世龙喉头一紧。
  王威沉默了半晌,长叹一声说道:“世龙虽是我挚友,但在大义面前,如果他忠君明事,倒一切好商量。但如果他不能辨清是非,我也只能忍痛下手了!”
  “好!那呆会儿我们就去探探刘世龙的口风,再作决断。”高君雅说道。
  刘世龙听到这里,脚都要软了,忙转身向大门外跑去。跑到一半,他突然停住脚步,想到,若是就这么跑了,王威等人肯定会有所察觉,说不定会采取其他什么举动,倒不如先稳住王威和高君雅,再作打算。
  想到这里,刘世龙定下心神,往正厅走去。
  刘世龙走到正厅时,王威和高君雅也刚刚从书房走了过来,看见刘世龙,王威忙到门前迎接,笑道:“刘兄找我可有急事?”
  刘世龙微微笑道:“只是明日便是祈雨之日了,一切准备妥当,下官前来,想听听王公可还有其他什么指示没有?”
  “你办事,我一向很放心的!”王威笑道:“我倒是没什么要安排的了。不知世龙可认为还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吗?”
  刘世龙微微一沉吟,笑道:“下官倒觉得一切妥当。”
  “对了,刘乡长!”高君雅说道:“不知我安排的兵士,你可有妥善安排?”
  “都照将军吩咐的安排好了,明日保护唐公安全,还得有劳诸位将士!”刘世龙说道。
  “好说!好说!”高君雅哈哈笑道
  接着高君雅与王威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对刘世龙的表现颇为满意。
  从王府走了出来,刘世龙先在街上逛了两圈,又回了趟家,确定没能人跟踪自己后,便出门直奔裴寂处,将王威和高君雅密谋借晋祠求雨之机诛杀李家父子之事告诉了裴寂,裴寂大骇,带着刘世龙便去了唐国公府,将此事告诉了李渊。
  李渊一听,大吃一惊,心知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提前举事了。于是,李渊密写书信给了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对晋祠求雨一事作了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李渊带着李建成、李元吉按时前往晋祠求雨。
  王威、高君雅见李渊中计前来,心中高兴不已,上前将李渊迎往祠中。
  进祠不久,外面便响起一片杂乱之声,李渊装出一副愕然的表情,问道:“王郡丞,这是何事?为何如此吵闹?”
  王威听声音,知道高君雅布置的兵士已经动手,便对着李渊冷冷一笑,说道:“唐公,你密谋造反之事,已被我等知晓,现在这晋祠上下已尽被我掌握,识相的最好束手就擒!”
  “王威!”李渊阴沉着脸说道:“大隋气数将近,现已是苟延残喘之势,我李渊倒也敬你是个人才!你若懂得弃暗投明,说不定我李渊还可放你一马!”
  “逆臣贼子休要多言!”王威喝道:“我王威对圣上忠心耿耿,日月可昭!”
  “王公,休要与他多言!”高君雅说道:“他现在死到临头了,还敢胡言乱语!”
  “我倒要看看,今天到底是谁要死到临头了!”一个清冷的男声响了起来。
  众人往门口一看,只见一身着银色铠甲的年轻男子一身英气,正站在门口。
  李渊大笑道:“二郎,来得正好!外面可控制住了!”
  “父亲放心,一切已被儿子所制!”李世民走了进来。
  高君雅看见李世民从门口走了进来,心中大骇,大声叫道:“来人!来人!”
  却没有一人相应。
  “高将军,不必多费唇舌了!”李世民冷冷说道:“你的人已尽数被我所擒!”
  王威与高君雅见大势已去,两人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只徒劳相望。
  “父亲,此二人如何处理?”李建成望着王威与高君雅。
  李渊看着面如死灰的王威与高君雅,一字一句地说道:“郡丞王威与武牙郎将高君雅谋反,当斩!”
  王威一听这话,大惊道:“好你个李渊,明明是你谋反,现在竟将污水泼于我二人身上!”
  “我可没有扣你污水!”李渊笑道:“我有人证的!”
  “什么人证?”王威一愣。
  “来人!带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李渊叫道。
  不一会儿,便有一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看见李渊后,便上前拜下,“下官拜见唐国公!”
  “刘政会,听说你有要事向我禀报?”李渊问道。
  “是!”刘政会说道:“下官想向唐公举报晋阳郡丞王威与武牙郎将高君雅密谋学刘武周谋反一事!”
  王威与高君雅听到这话,大吃一惊,叫道:“刘政会,你别胡说!明明是李渊要谋反,你怎么说我二人谋反?”
  “王公,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刘政会说道:“你们俩明明说大隋气数已尽,何不学刘武周起兵自立为王,还说唐公乃大隋皇亲,杀掉唐公祭旗,可一举成事!”
  “你……你血口喷人!”王威气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