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修真之临阵磨枪月 >

第1章

修真之临阵磨枪月-第1章

小说: 修真之临阵磨枪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修真之临阵磨枪
作者:恺撒月



''


☆、第一章 仙师

  凡间自古相传,昔日盘古初分天地,清者上升为天,乾坤始有晨昏;浊者下沉为地,世间方成海陆。

  人间十洲三国,有凡人天子各自为政。上有神国仙境,下有地府幽冥,却皆在神王伏羲治下。

  千万年光阴荏苒,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如今神国仙境早已了无痕迹,不过是凡人中耳口相传的一段逸闻野史罢了。

  唯有一片化外之域被隔绝在中土境外,乃昔年神魔大战后,落败的妖魔蛮夷聚集之地。天长日久,如今各自聚合成众,形成七城六郡,共计十三魔窟。因其首领不服神王教化,不遵凡间教条礼仪,以强为尊,从欲而行,时时进犯边疆,故而凡间百姓皆称其为十三魔王。

  这十三魔王军每每作乱,都令边界百姓苦不堪言。

  展长生便出生在与化外之域相邻的永昌国边疆,长宁州河源县属下,高泰镇东边的清河村中。

  那清河村偏安永昌国西北一隅,山青水秀,素少外客。村民心思淳朴,自给自足,故而极少出山。山外虽常有化外妖魔进犯的消息传来,这清河村中却数十年如一日,宁静祥和,不曾受半点波及。

  展长生父亲以打猎为生,六年前不幸被猛虎袭击,伤重不治,只留下发妻杨氏与长子长生、次女宁儿三人。

  彼时宁儿尚在襁褓之中,杨氏又素来病弱,忽闻噩耗,竟大病一场,卧床不起。

  可怜展长生不过十岁年纪,便一力担起重任,照顾母亲与幼妹。

  好在天道怜悯,这六年风调雨顺,村中未受灾荒,又有邻里接济,展长生竟硬生生捱至今日。

  如今母亲重病已痊愈大半,每日也可操持些家务。妹妹宁儿不过六岁,却也极为乖巧懂事,喂鸡烧火、缝补浆洗,皆做得得心应手。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山中安详,岁月静好,展长生也算是苦尽甘来。

  这少年生得身姿挺拔,眉目俊秀,子承父业做了猎户。他身手极好,又宅心仁厚,与邻里乡亲素来融洽。十里八乡每每有人提及展长生,莫不道一声好儿郎。

  杨氏虽青年丧夫,所幸有这一对孝顺儿女,总算上天待她不薄。只是她近日里愁眉不展,却是在忧心展长生的婚事。

  展长生一早起来,便闻到粟米飘香,料到是母亲在筹备早餐,不由嘴角微扬,露出些许笑容。

  他尤记得前世之事。展长生乃是异世生人,那神奇国度名为唐国,国中盛行科技之力,人人皆可享受科技种种便利,远胜眼下清河村鄙陋。

  然则他前世孤家寡人,而后又罹患绝症,药石难医,不幸英年早逝,至死仍孤身一人。

  不料再度醒转时,却生成了展家长子,得了父母疼爱,尽享十年天伦。

  故而今世虽不比前世有科技之力,村中生活有诸多不便,他反倒远比前世过得平安喜乐。

  待展长生梳洗完毕,将长发规整束在脑后,又妥帖整理好猎装,便是个意气飞扬的英俊少年。

  杨氏捧杂菜粥摆放屋中大桌上,眼见爱儿雄姿英发的模样,不由心中发酸,眼角微红。

  展长生唤醒妹妹宁儿,带她一道梳洗后进屋,见状忙搀扶母亲坐下,柔声劝慰:“娘,天大的事有儿子在,何必烦忧?”

  宁儿乖巧懂事,伏在杨氏膝头,鹦鹉学舌一般应道:“娘,天大的事有女儿在。”

  杨氏不由失笑,心中满是慈爱柔情,握住展长生微凉手掌,将女儿拢在怀中,方才长叹一声,“赵大娘昨日前来,为罗家回绝了提亲……终究是娘拖累了你。”

  展长生容色安详,低笑道:“娘多虑了,是儿子同罗家姑娘无缘。”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天下事自古难两全,展长生享尽亲情,并无半点怨念。此时反倒劝慰娘亲道:“儿子年青,成家之事不必急在一时。更何况化外妖魔猖獗,我前月下山,便听镇上传闻征兵之事。若征兵书一下,儿子此去服役,尚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转,又何必耽误旁人青春。”

  杨氏闻言,只得叹息一声,更添几许愁容。

  宁儿不懂家中长辈所言,只睁着一双剪水秋瞳,依偎在娘亲怀里。

  母子三人又叙了一会儿话,各自就坐。家中并无旁人,故而并不讲究陈腐礼仪,母子三人齐聚一桌,其乐融融共进早餐。

  展长生用过早餐后,便在家中修补篱笆,又将几件家具修上一修。待日上三竿时,便动身前往吴郎中家里。

  杨氏伤了心脉,常需服药调理,药资耗费颇巨。展长生闲时便为吴郎中做些活计,打猎之余亦会采摘药草,充抵药资。

  才推开院门,吴郎中那小孙子宝儿便撒开一双小短腿,朝展长生怀中扑来,一面欢喜叫道:“长生哥哥!”展长生便微微屈膝,接住宝儿,将他举起抱在怀中。

  展长生性子冷清温和,接人待物极有分寸,故而村中人人喜爱。盛夏之时更被村中小童少年亲近,只觉被他一双手触碰,便有一股冷泉自头顶淋下,烦恼尽消,身心舒泰。

  吴郎中曾为他诊脉,却只觉脉象平和中正,不见任何不妥,捻须沉吟半晌,只得揣测,许是他体质寒凉之故。

  宝儿如今依偎在展长生凉爽怀中,更是嬉笑不已。

  吴郎中见展长生前来,亦是笑容温和,唤他前来分拣药草,晒干磨制。

  那宝儿见了展长生,便不肯离开,跟前跑后,时不时便躲在展长生怀中撒娇,展长生自也由宝儿戏耍。

  他见药草稀少,便问吴郎中道:“先生,白鹤草、十年香同金钱根所剩不多,可要我明日上山采摘一些?”

  吴郎中赞许颔首,“难为你心思细密,如此便有劳。”

  展长生笑道,“长生平素多受先生传授医理药学,为先生分忧原是分内之事。”

  吴郎中本就把这勤奋好学、谦逊自持的少年视作半个衣钵传人,悉心教导,全无保留。如今见他谦和恭敬,更是老怀大慰。

  二人正说话时,天边突然一片红云滚滚,遮天蔽日而来,连村中青草碧水也被映成一片明红。

  展长生转世十六年,从未见过这等奇景,不由目瞪口呆仰望。

  吴郎中却喜道:“这是大机缘,快些回家,带你娘同妹妹去村口晒谷场。”

  展长生立时应了,急急回家,抱了宁儿,陪同娘亲一道赶往村口。

  年逾花甲的展村长亦是拄着拐杖奔出祠堂,又命几个青年小子四处奔走传话,叫全村上下一起集合在村口晒谷场中。

  展长生一家同其余村民全集结在晒谷场,但见村长设香案祭瓜果,焚香祷告,带领全村老少齐齐对那红云下跪,朗声道:“清河村百姓恭迎仙师降临。”

  其余村民齐声道:“清河村百姓恭迎仙师降临——”

  随即跪拜叩头,人人皆诚恐诚惶。

  展长生尤记得唐国时,举国上下重科技轻神话,如此思路在他心中亦是根深蒂固。唐国境内,修真寻仙之说层出不穷,也有那笔力深厚者,描绘一片瑰丽雄奇、凶险惊愕的修仙世界。然则着书者同读书者却心知肚明,这种种情节不过是笔下世界,镜中花月,当不得真。

  展长生纵然心中不以为然,面上却依旧恭敬跪拜,躲在人群中并不起眼。

  那红云待众人拜了三拜,方才朝两边分开,几道人影显出身形,足下一道红光,卓然出尘,缓缓自天而降。

  展长生斜眼偷窥,见识到这般不凡景象,方才倒抽一口气,收起轻视之心。

  那几人头束道髻,身着杏黄道袍,降落之时,衣袂翩跹,无论男女,皆颇有仙姿。

  为首的修士三十出头模样,美髯垂胸,上前一步沉声道:“我白云山上清门欲在贵村收徒,凡七岁至十二岁童子,皆可受验灵根,上佳资质者,皆可入我仙门。”

  众人大喜过望,急忙将适龄童子送往两名道童跟前,检验灵根。

  展长生十六岁,展宁儿六岁,皆在适龄之外,不免失望。

  那上清门修士取出一柄白玉如意,叫受验童子握住一头,如意头便会亮起光芒。

  展长生在一旁看得清楚,若亮起灰光,修士便摇头,那童子便垂头丧气走开。

  若玉如意亮起白、青、蓝、红、黄光芒,那修士便将童子留在身旁,想来那即是五行灵光,大多人皆是同亮起三色四色,便是所谓三灵根四灵根资质。

  百余人转眼便验完,有灵根者不过四人,一人双灵根,两人三灵根,还有一人乃四灵根。

  吴郎中的爱孙宝儿,正是唯一的双灵根资质。此时吴家众人欣喜若狂,直将宝儿搂在怀中疼爱。

  那上清门众修士却露出失望之色。

  修真一途日益式微,人间界灵气渐渐稀薄,就连有资质者亦是愈发少见。若不能广招门徒,只怕再过个百年,上清门连下三品门派地位也保不住。

  那为首的修士捋须沉思,又命将七岁以下幼童也尽数验过。

  展长生忙牵了宁儿上前,叫妹妹伸手握住玉如意。须臾间,如意头亮起黄、青、白三色光芒,乃是土、木、金三灵根,色泽清正柔亮,显示灵根品质极佳。

  那中年修士却轻咦出声,牢牢盯住展长生,“你且验一验灵根。”

  展长生亦是好奇心切,既然得了允准,便迫不及待握住那玉如意柄。少倾,如意头亮起一片暗淡柔蓝,如烟如雾,却不如宁儿清亮,反倒浑浊不堪。

  众修士纷纷露出扼腕痛惜神色,展长生不明所以,只得向那中年修士看去。

☆、第二章 奇遇

  那中年修士亦是摇头不已,沉沉叹息,“你本是单水灵根,万中无一的绝佳资质。却在凡尘中浸淫太久,受浊气污染,如今根骨定型,窍穴闭死,却是再也修不得仙了。委实……可惜。”

  杨氏闻言,不由身形一晃,险些跌倒。展长生却不觉如何惋惜,只行礼道:“既如此,便只得各安天命罢了,多谢道长指点。”

  世事本无绝对,若这少年能得几件洗髓伐脉的天材地宝,辅以活死人肉白骨的仙药,将定型根骨、锁闭窍穴打破重塑,仍可踏入仙门,前程自是不可限量。

  只是人间界资源何等稀少,纵使修仙世家,上一品宗门亦不见得肯舍出这等珍宝,更何况这乡野村夫?既如此,何必令他知晓后再绝望。

  无知无识做个寻常猎户,反倒快活。

  中年道士思及此处,却仍想结个善缘。他又取出一张黄纸符,随手折成精巧小元宝,弯下腰交予宁儿手中,慈爱笑道:“这女娃倒有几分仙缘,然则我上清门门规,收徒以七岁为限。若你等有意,待她年满七岁,便带上这平安符,到上清门寻元箓峰广灵子。”

  杨氏大喜过望,忙带一双儿女向仙师跪下拜谢。

  广灵子见此间事了,便又问道:“贫道另有一事相询,近日山中可曾出现异象?可有外人前来?”

  众村民面面相觑,皆是摇头否认。

  广灵子与众修暗用望气之术,一望便知无人撒谎,便只得将此事按下不提。

  而后村民各自散去,几家欢乐几家愁。上清门修士则由村长安置在贵宾客房住下。

  这上清门行事倒也当得起救济苍生四字,得了清河村招待,便为村头村尾两口水井施了祓除清净之术。井水带了些微灵气,常饮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也算一件功德。众村民自是大喜。

  第二日,广灵子便率一干弟子,带上入选小童离了清河村,朝下一个村庄行去。

  宝儿临别之时,尚不知离愁,只挣脱父母双手,跑来捉住展长生衣角不放,依依不舍道:“长生哥哥,宝儿可有许久见不到你了。”

  修真无岁月,吴宝这一别,不知何时方能见面。展长生下蹲,轻揉宝儿细软发顶,笑道:“宝儿,切记努力修行,莫让众位乡亲失望。”

  宝儿用力点头,又正色对宁儿道:“我要去很久,你莫要等我,若寻到个好人家,便嫁了吧。”

  宁儿眼泪汪汪,摇头道:“待我年满七岁,也去上清门拜师。宝儿,你好生修行,宁儿不嫁别人。”

  “如此你便是我师妹,师妹,师兄在门中等你。”

  “师兄,你多保重。”

  这两个小童稚言稚语,令得一群人忍俊不禁,倒冲淡了几分离愁。

  随后广灵子抛出一片红布,刹那间红云缭绕,将那群修士与入门童子团团包围,缓缓腾空而起,渐渐朝天边去得远了。

  待送别仙师,村民便各自散去。杨氏尤记得广灵子所言,长子资质绝佳,却生生被耽误前程,痛失仙缘,难免心中郁郁。

  展长生却不以为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