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圈撰稿人-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蛋不能当在一个篮子里,智者诚不我欺!
当天晚上,黄露明和爷爷奶奶一起坐在沙发上,一边啃鸡爪,一边看《不许跟陌生人唠嗑儿》的时候,两位老人发现,黄露明撕咬地格外用力……
他们对视一眼,默默把装着全部卤鸡爪的袋子推到了正用力带入安医生来泄愤的黄露明面前。
……
因为这件事,黄露明不得不更加努力写稿来弥补损失,同时每天出门前都要反复确认,重要的东西能藏就藏……
当编辑于朕突然写信来,表示因为开会路过他们附近的一个城市,想要顺道和她见个面的时候,她几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她缺钱。
头条的稿费已经支付,月度和年度的奖金却要一等再等,毕竟像他们那种传统单位层层审批,效率会低得惊人。
但是黄露明知道时间就是金钱,越早买房越划算。她希望在假期中尽可能攒钱。
那么这位编辑大人就很重要了。
作为一个撰稿者,读者和编辑,哪一个更重要?毫无疑问是编辑。
因为在实体的制度下,作者和读者沟通的渠道并不顺畅,而编辑才是掌握了一篇稿子是否能够通过的生杀大权的人。
同样的文章,可能在有的编辑那里怎么改都不通过,换个编辑,一下子就过了。
黄露明把这个,当做人与人之间的气场问题。
就好比人在求职面试的时候,往往在见到面试官的三两分钟之内,就基本可以有一个面试结果的大致预感,而且通常非常准确。
这个现象的解释,她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是人类大脑中遗传到的来自祖先的生存本能,当我们还是丛林中的动物的时候,与其他生物相遇,如果你的直觉会告诉你,他是危险的,那你就可以第一时间撒丫子逃跑。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也一定要相信自己见到一个人的第一直觉,那个瞬间几乎就注定了你们之间的投缘程度。
黄露明觉得,编辑于朕就是和她气场相投的人,于朕每次来信都很简短,说话直接,不拖泥带水,付稿酬也干脆,她喜欢这种行事风格。
于是他们约在了一家茶馆见面。
出门之前,黄露明检查一番,将需要的文件都塞进了旧书包里,穿了一条半旧的白裙子,随便扎了一个马尾。
于朕并没有说明自己的具体来意是什么,黄露明就把今天当做了一次推销自己的机会。
她提前到达约定的地方,开始在心里打腹稿。
以前一个带过她上司教过她,无论要和什么人见面,只要想清楚自己手中有什么是对方需要的,两个人可以进行什么样的价值交换,就可以做到从容不迫不卑不亢。
她已经准备好了要拿来交换的价值所在。
趁着对方还没到,她试着想象了一下这位编辑大人的样子,应该是一位严肃的中年男性,戴着眼镜,浑身上下一丝不苟,谈话兴起时或许会点上一支烟……
所以黄露明特意打扮得刻板朴素了一点。
过了一会儿,当一位离子烫长发、穿着吊带和及膝裙,踩着凉拖,腰间挂着粗腰带的年轻女子坐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有一瞬间的惊讶。
然而两个人手里都拿着同一期杂志,确定无误了。
“你好,我是编辑于朕。”女子先伸出手来。
手掌摊开时看起来非常红润,握起来有些发烫。“我是黄露明。”
“我有些意外,原本以为你是一位中年男士呢。”还没坐下,于朕已经笑出声来,一只圆形大耳环随着身体晃动着。
两个女人见面,事先居然都以为对方是中年男性,还真是……
黄露明在工作中遇见过形形□□的人,总结出自己的一套五行看相办法。几番打量,她确定于朕是那种非常典型的火型人。
头顶尖尖、下巴尖尖、鼻头尖尖。整个面相像是一枚枣核。
本来就发量不多,又烫得笔直服帖,显得更少了。
印堂并不开阔,耳朵很小,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暴躁之人。
现在这样热的天气,她竟然还在脖子上挂着一条围巾。在现在来说或许是潮流时尚,不过在黄露明眼里是在是夸张落伍了。
黄露明收腹,
立腰,
肩膀放平,
静静直视。
等着她先开口。
于朕冲她轻轻眨眼,眼皮上涂着鲜艳的绿色眼影,睫毛夹得很翘。“我今天来,主要是想来拜访一下您这位杂志界的新星。我做编辑也有几年了,还没遇到你这么拼命的,写稿速度几个老手都比不过。”
“只不过没想到,真人会是一个学生样的小姑娘。”说着又是抿嘴一笑。
“你可不知道,有些人说你这个笔名其实背后藏着好几个人,所以什么都写的出。”
黄露明微微扯了唇角,“我每次寄出去的都是手写稿,字迹是不能作假的,这个您可要帮我澄清。”
于朕轻轻摆手:“不过是一些眼红病罢了,看你出了风头就故意挑刺。”
黄露明看着她,心里突然有些疑惑,似乎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张面孔似的。
这时一阵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于朕有些抱歉地抬头一笑,之后从皮包里掏出一个银灰色的小手机。
这时候的手机还都是天线外置的翻盖样式,于朕的这个居然还是很特别的360度外翻前盖,圆形的深蓝色屏幕,古朴地黄露明无力吐槽。还不如小灵通好看呢……
于朕非常优雅地徐徐转开这个磨盘一样的手机,开始讲电话。刚开始情绪还比较平稳,后来声音越来越高,最后一句简直是在咆哮:“狗汤圆!你到底有没有挺清楚朕讲的话?不说了!”
说完啪嗒一声很有气势地合上了手机盖,丢进包里。
也就是这最后一嗓子,突然让黄露明脑海中的一个人影浮现了出来……
发型打扮都变了。
可是这个声音、这个眉眼鼻唇的形状、这个彪悍的气势,这个霸道的训话、这个娇小的身形……
这不是前世见过的情人节暴打男朋友的那个姑娘吗?
黄露明有些凌乱,十年前你喊我小姑娘,十年后你喊我姐,这是个什么辈分?如果现在她已经是工作好几年的编辑,那十年后见到的那个,岂不是三十多了?
黄露明又努力回想了一下,当天她梳着齐刘海,发量很多……现在,难道是假发?她还穿着很萝莉的裙子,双脚固定盘在壮汉腰上的时候她留意过那个色彩夸张的裙摆……
于朕误以为黄露明是被刚才的怒斥吓到了,还向她温柔一笑:“不好意思,男朋友不懂事。”
黄露明:“……”
好了,不要装了,你的真面目我已经见过了。
黄露明试探着想确认一件事:“请问你的男朋友是不是高大魁梧,长得很憨厚的样子?”
“你怎么知道,你认识他?”于朕脸色一变,瞪大了眼睛。
“不,怎么会呢。我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没有出过省。不过……”黄露明用下巴指一指门口的方向,“他好像也来了。”
说话间,一个壮汉朝这边走来,一看见于朕眼睛都亮了起来。
黄露明印象更清晰了,牛仔裤配格子衬衫,这个哥们十年都没换过打扮……
接下来这段时间,莫名其妙被虐狗的黄露明在心里默默地开始背《陈情表》。
“不是跟你说过,不用来嘛。”
“真真啊,你耳环掉了一只都不知道啊,我特意给你送来。”
黄露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大人真是凄惨啊!
“谁要你管,只戴一只最酷最in好不好啊!”
“真真啊,你出门怎么不告诉我呢,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黄露明:谁是坏人??算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祖母好人好报!
“出门也不知道穿一套好的,净给我丢脸。”
“只要老婆好看就够了……我明天就带你去买新衣服……”
黄露明:差不多得了吧?!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伯叔有也白搭!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十年后闹分手的人现在旁若无人地秀恩爱!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缺失?!
终于,这两个人想起旁边还有一个活人了。
壮汉站起身来神情庄重地向着黄露明点头,同时微微鞠躬:“你好,我是于朕的男朋友,编剧苟康源。”
于朕在旁边翻了个白眼,“是我的人,大家都叫他狗汤圆。”
☆、第16章 日子月子太阳黑子
虽然苟康源身高体壮、气势威猛,看起来像个粗人,但是为了跟黄露明打招呼特地站起来鞠躬,礼貌地让人有些受宠若惊。
黄露明差点脱口而出:“狗大哥不必多礼。”深吸一口气,还是忍住了。
狗汤圆站在那里像一个巨人,那件可怜的格子衬衫被宽阔的胸膛几乎撑爆,她不忍再看转过头去,“原来您是一位编剧,真是厉害。”
“嘿嘿,只是一个小小的跟组编剧,算不了什么。我们真真才是厉害的资深编辑呢。”狗汤圆摸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终于坐了下来。
呵呵,夸老婆要有度,你知道自己十年后多想分手、被打得多惨吗?黄露明笑而不语。
“说起来,还是汤圆先向我推荐的你。”旁边的于朕拨弄着指甲,“刚开始我是不打算跟你联系的。”
黄露明立刻想起了自己被多次拒稿的惨痛经历。
狗汤圆笑了笑:“其实主要是因为我先看到了你的恐怖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就记住了你的名字。后来真真工作太忙,我帮她看来信,结果非常意外地看见了你的投稿,两种风格反差太大,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原来是这样,难怪第一篇鬼故事发表之后才突然有了转机。”黄露明恍然大悟。
“其实我也只是提醒真真给你回一封信,从杂志社的角度指出你的一点小问题,后来都靠你自己领悟到要点,才会顺利过稿的。”狗汤圆仍旧是一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无论如何我都要谢谢你。”黄露明是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个善意满满的大高个子。
狗汤圆黑黑的长脸上浮现出非常害羞的神情。两只大手摆了又摆,像一只笨拙地挥舞手掌的大熊。“真的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于朕直接一巴掌拍在了狗汤圆肩膀上:“好啦好啦,磨磨唧唧地。别耽误正事。”
这一巴掌倒是提醒了黄露明,她立刻恢复笔直的坐姿,将刚才盘算好的措辞讲了出来:“今天有幸能见到两位,有个想法我就不藏着掖着了,请你们参谋一下。”
“哦?”于朕挑了挑眉表示好奇。
“各种情感故事说实话我已经写了很多,现在有些灵感匮乏无以为继了。所以,我构思了一个新的写作主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这位大编辑的认可。”黄露明开门见山。
“其实受读者欢迎的题材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种,家长里短,刺激八卦啦,既然读者都没厌烦,你怎么就不耐烦了?”于朕表示不理解。
黄露明早有准备,她保持着镇静的微笑,继续陈述自己的想法:“因为在已有的套路里再怎么做细节的优化,也不能否认这个主题已经逐渐丧失了吸引关注的能力。我最近一直在观察,很多报纸杂志都在开发新的栏目,比如说网络、服饰、心理保健等等。”
说着,她拿起桌上的水杯,微微抿了一口,于朕的身体已经有些前倾,这表示她最这个话题有了一点兴趣,黄露明再接再厉:“我瞄准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空白领域。而且我猜测,贵社近期应该会增设这个版块。”
“你怎么会知道?”于朕这次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吃惊了。
“因为我发现你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先行一步了。作为一份市场导向的刊物,你们没有屈居人后的道理。”
两分全国性的畅销刊物,总部都设在同一个城市,黄露明早就留意到他们之间势同水火的激烈竞争关系。她同时观察着这两家杂志的每一个细微动态,综合残缺的印象,推测他们的升级改版可能会在近期发生。
“我想要推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拖延症。用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低效率。或者更直接一点,是大众所不喜欢的——懒。”
“拖延症?”于朕和狗汤圆同时凑近了身体。“的确没听过这个词儿。”
“其实你们应该最了解这个话题了。做编辑的,总是会面临撰稿人拖稿的情形吧?做编剧的,也总有自己灵感欠缺超时完不成进度的时候吧?甚至扩大到各行各业,小孩拖延作业,大人拖延工作,人人都有做不完想做的事情的苦恼……”黄露明循循善诱。
“你们是不是觉得时间永远不够用、事情永远做不完?”
“你们是不是在工作时要面对桌子上的很多文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