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萌宝:农家俏王妃-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氏趾高气扬的抬起头,就进了屋,那表情就仿佛是一只战胜的母鸡一般。
“哼。”
她轻哼了一声,然后就抬头挺胸的进了屋,不过哪怕是明知道这白家的房子十分气派,进了屋之后,钱氏还是忍不住羡慕妒忌。
如果说她能够拥有这样的房子,就是让她立即去死,她都乐意。
不,她若是真的有那样的房子,那她干啥要去死?她非但不能死,还必须要活的好好的。
不过望着这院子里青翠欲滴的蔬菜瓜果的时候,钱氏的脸色顿时又更加亮了,这些蔬菜瓜果,哪怕是不吃,就只看这成色都知道这瓜果必然是极好的。
不管是卖相还是口味都是上佳的。
她想着一会儿离开的时候就管周氏要一些,反正现在是白家理亏,要一些蔬菜也不算啥。
可是让钱氏没有想到的是,她进屋之后,不是她以为的白家人全部都坐着欢迎自己,并且向自己道歉。
而是根本就没有人,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白桃慢悠悠的走进来,而那屋里的小丫鬟也没有给她一杯热水。
钱氏自恃是有道理的,顿时就阴阳怪气的说道:“这人,哪怕是有银子了富裕了,可俗话说得好,狗改不了吃屎,就算是换上了龙袍,那也不像太子。”
钱氏没读过啥书,因此说出来的话不仅难听,还有一些乱比喻。
但是白桃还是听懂了,那是在讽刺她们,说她们哪怕是现在有银子了,那也改不了以前的贫穷的作风。
只是白桃实在是想不明白,这钱氏究竟是因为脸皮厚还是傻,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究竟是谁脸皮厚,怕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吧。
不过想想也是,钱氏这样的人,能有啥节操,不过就是仗着一点自以为是,说上两句疯话。
“伯母说的是啥意思?我咋听不懂呢?”白桃假装根本就听不懂她的意思,这让钱氏越发得意了,觉得白桃连自己说的话都听不懂。
“听不懂没关系,既然你们诚心跟我们道歉,那也算是我们两家和解了,可是你们白家如今也算是村子里的一户富户了,咋连这点道歉的诚意都没有?”
钱氏总算是说到了正题上面,那就是嫌弃白家不给她们送礼物了。
白桃装作惊讶的模样。“伯母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何要跟你们道歉呢?我们做错了什么呢?”
“你!”钱氏被气得胸口起伏不定,脸色异样的难看,她怎么都料想不到白桃竟然是这样的反应。
这像是一点要道歉的样子吗?
“既然你们白家没有啥道歉的诚意那就算了,反正我们也不指望,只是说到底,我公婆也是你爹的亲生父母,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们这是不孝。”
“不过既然你们不愿意道歉,那我也不好说什么,可是若是他日别人问起来,那你们也别怪我。”
钱氏冷声说道。
“伯母不要生气,虽说如今我们姓白,不姓冯,可是说到底也是亲戚关系,我们不会半点情分都不顾的。”
钱氏听着,脸色这才好受了一些,不过还是绷着一张脸。
等白桃又说了两句好听的话之后,她又道:“既然你们愿意道歉,我们昨个儿听说我们不在家,你们把带来的礼物都送给了乡亲们了?这也实在是……”
白桃淡笑着望着她,任凭钱氏的脸皮再厚,她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难道说白桃给乡亲们送礼是不对的?可是这得利的是白家周围的亲戚,若是她这么说,白家去讨要,那么不仅仅是白家,就连她们冯家也把全部人都给得罪了。
其实钱氏未必就不清楚她们一家在村子里的名声,只是民风相对古朴,但是关于各自的私事,家事,还是很有默契的不会过多的干涉的。
也就是说,若是以前,哪怕是他们冯家人在村子里不讨喜,但是表面上谁也不会跟他们过不去。
但是若是真的结了仇,那可就不一样了。
所以这冯家的损失当然要白家来填补。
“我想伯母怕是误会了,既然两家是亲戚关系,日常有往来也是寻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带了一些礼物,准备送给你们,可是既然你们不在家,那也不能太浪费了,自然只好送给周围的邻居了。”
“啥叫我们不在……”
钱氏一听顿时急了,差一点就露馅了,在白桃的目光之中,硬生生的改口了。
“那你们也不能这样……”这个模样,让白桃眼底忍不住闪过一丝讽刺。
这也的确是够极品的。
第321章婆媳不和
白桃看了她一眼,“其实伯母你不必亲自过来讨要,不就是一些糕点吗?既然两家是亲戚,以后的往来和孝敬自然是不会少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舅婆都是我爹的亲生母亲。”
“这一点,我是明白的。”
之前是白桃没有想明白,不仅仅是因为要搞好名声,特别是白家现如今也有孩子在读书,这参加科举可是十分严格的。
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说你想读书,你就能去读书的。
在古代,贱籍不能参加科举,也就是说,若是三代之内是贱籍,并且没有从良的话,那就不能参加科举。
还有就是若是三代之内有奸男犯妇也是不行的。还要把考生的祖宗十八代,祖上干啥的都要调查清楚。以及考生的品行,家里的人员关系等。
若是说调查出来,这白树根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不孝,哪怕是已经过继了,这以后冯建木和宋安康的科举之路也就废了。
所以,白桃如今宁愿损失一些金钱,去做这些事情,哪怕是要忍受冯家这些恶心的人,但是为了自己的宝贝儿子,白桃认为,牺牲一点金银,并不算什么。
况且,以她的性子,若是冯家不闹腾,那么她也无所谓,她向来都不认为,有她在,有他们一家人一起努力。他们一家就不会差这点银子。
可若是冯家得寸进尺,那么她也不会毫无底线的退让。
钱氏一听,先是一愣,随即不由大喜起来,这丫头是啥意思?意思就是说以后也跟他们一家保持来往?
不过钱氏觉得既然白家妥协了,那么这会儿她就要趁机要点好处过来。
“那我儿的同窗要来庆贺他考上童生,我们家的房子不如你这房子有面子,不如就把院子借给我儿使使,既然是亲戚,以后我儿中举了,或是考上进士,也是绝对不会忘了亲戚的。”
钱氏强调了一遍亲戚。
白桃没有想到这钱氏竟然还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
“我瞧着院子里的蔬果都长得不错,不如就替我儿借用一点,招待客人。”
白桃忍不住冷笑了。
“伯母,读书人讲究的是实事求是,你们冯家是啥样的条件,建林不是不知道吧?可若是借用了我家的院子,岂不是让他的同窗觉得他虚荣,嫌弃自家门庭?”
钱氏愣了一下,脸色随即十分难看了,但是她显然不认为白桃说的是对的。
她觉得白桃这么说那就是不愿意的意思,一点诚意都没有。
“好啊,既然你们一点诚意都没有。那就算了,到时候我儿即便是有出息了,那也是我们冯家的事情。”
白桃道:“伯母说的是,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等到这一天。”
“你!”钱氏被气得不行,可是自觉占不到便宜,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不过她刚踏出白家,就后悔了,她忽然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了,结果啥东西都没要到。
但是若是又回去,岂不是更加没面子?
钱氏咬了咬牙,最终还是转身走了,反正白家可是说了,以后跟她们来往的,以后还是会送东西来的。
可是钱氏还是把今儿的事情给记住了。
哪怕是以后白家常常给她们送东西,可当儿子中举之后,她也不让儿子认他们这门亲戚!
这么一想,钱氏心里顿时就舒服多了。
她快步的回到了冯家,李氏还满心等着她带东西回来,李氏也觉得这一次是白家理亏,所以钱氏应当也能够带点东西回来。
结果看见钱氏空着手的时候,李氏的脸色是不大好的。
钱氏一看就知道李氏想的是什么了。
“娘,白家说了,说往后还会给咱们送东西过来的,这一次因为来跟咱们赔礼道歉的时候,咱们不在家,可那些东西怕坏了,所以就先送了旁人了。”
李氏蓦地站起来。
“现在才第二天,你是死的,你去挨家挨户的要回来!”李氏心里不平衡,不管怎么说,白树根都是她的亲生儿子。
自己的亲生儿子的孝敬,竟然落入了其他人的口袋,她心里怎么能好受。
两边受气的钱氏也不是一个软柿子。
“我都跑了一天了,连口热水都没喝上,要去你自己去!”说着扭头转身就进了屋。李氏顿时傻眼了。
她想对着长子发作,可是她每次跟长子抱怨,冯铁根就会说他媳妇儿是他媳妇儿,他也管不了她。
而且让李氏即便是不看在她的面子上也要看在孙子的面子上。
并不是冯铁根对自己的婆娘有多好,而是他根本就不愿意管他婆娘跟他娘之间的事情。
这是有原因的。
以前他婆娘跟他娘关系很好的时候,这婆媳两人就跟建了一个巨大的铁筒似的。
他想要点银子喝点小酒那是根本就没机会的。
因为他婆娘跟他娘关系好,两人一个照面,就把他跟任何一个人要银子的事情给捅出去了。
以前还有一次他从他娘跟他婆娘那里分别同时骗了银子出来,结果回头就暴露了。
他娘把他臭骂了一顿,而他媳妇儿则关起门跟他吵了好几天,连着几天,都不给他好脸色看,也不让他上床。
虽然说男人做到这个份上是有些窝囊。
但是冯铁根这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出息,也没啥远大的理想,他的所有理想基本上就是他媳妇儿钱氏在说,比如做生意,又比如把儿子给供出来,以后他也可以做一个闲适的老太爷。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老娘跟他媳妇儿关系不好了,也不互通有无了,他一开始也没胆子,可是他这也不是第一次从他娘跟他媳妇儿那里得了银钱。
所以他现在是巴不得这婆媳两人不和。
反正这两人都巴望着建林那小子出息,因此也不会闹出太大的矛盾,一点小矛盾是正好合他的意的。
“看你这没出息的模样,连你媳妇儿你都管不好,把你娘气死你就舒坦了。以后你媳妇儿伺候你。”
李氏恨铁不成钢。
“娘,你咋说这样的话呢?你这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还没见着建林考上举人,进士呢,说不准咱们建林还能给咱考个状元回来。”
“就你会说好听话!”李氏瞪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冯铁根那屋,这会儿她也冷静下来了。
不能跟钱氏这个女人太计较。
第322章寻求合作
不过她还是想着钱氏说的那句话,啥意思?
是不是说以后白家都给她送东西?真的假的?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这白家也不是傻子,冯金花她能肯?
只要一想到自己辛苦生下来的儿子养了那么多年,就白白的成了人家的,李氏心里能痛快就怪了。
如果说现在这冯金花老实的躺着让她咬,她都能狠狠的咬下一块肉下来!
都恨不能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李氏决定明儿亲自去白家走一趟,顺便看看钱氏有没有跟自己吹牛。
或者说,那白家当真是愿意继续跟她家走动?就当是普通亲戚?李氏越想越是辗转反侧的睡不着。
不过等她第二天去白家的时候,却听说白家一家又到镇上去了,不过开门的柳婶子对她的态度好了许多。
这让李氏多少舒服了一点。
她也决定去镇上去了。
家里的铺子日子还没满,也不能就这么荒废了,建林如今也是童生了,今年的秋围就不参加了,说是即便是参加了也没啥把握。
而考了那么多次之后,冯家却越发的相信了冯建林所说的啥“大器晚成”这样的说法了。
至于大器晚成究竟是个啥意思,冯家人几乎都是不明白的。
毕竟不管是冯铁根还是冯老栓都是面朝黄土的庄稼汉,钱氏和李氏也是没啥见识的妇人。
所以冯建林说啥,她们就信啥。
这会儿李氏就觉得家里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那边若是白家那边肯把态度放软一些,那么她们也可以从白家弄更多的好处。
所以李氏和钱氏刚刚回镇上,就跑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