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春秋儒侠 >

第31章

春秋儒侠-第31章

小说: 春秋儒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所谓的:重然诺,轻生死,讲信义。

  

第五十四章 走火入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黑沙山上没有神仙,却也非常出名,方圆百里几乎无人不知。

  黑沙山之所以闻名,原因有二。

  其一,黑沙山出产一种黑沙,乃是打造武器的极品材料。

  当初黑沙帮挑选驻地的时候,就是为了独吞所有黑沙,好为山寨盗匪打造精良武器。

  其二,黑沙帮凶残暴虐,恶名远扬,连带黑沙山也跟着出名。

  自从黑沙帮二当家,险些被墨子任杀死以后,就一直躲到山寨上面养伤。

  黑沙山山下的密林之中,两人相对而立,这两人正是桓常与墨子任。

  “墨兄,你有什么志向?”

  杨峰被桓常留在了乡里,他却是和墨子任来到黑沙山下,每日注视着黑沙帮动向。

  桓常自幼聪慧,并且饱览群书,只是碍于自身见识,还不能将所学融会贯通。

  墨子任却从小孤苦,见识过人生百态,哪怕只比桓常大两岁,却有一种稳重如山的沧桑感。

  这几天两人交谈甚欢,互补所短,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骤然听到桓常的询问,墨子任沉吟半晌,这才叹道:“师傅曾经也问过我这个问题,可是我却没能答上来。”

  桓常心中一动,却没有继续追问。

  对于墨子任,桓常也有一些了解,那就是自幼父母双亡,若非一个商人救济,恐怕早就死去了。

  然而,对于墨子任其余的事情,桓常却一概不知。

  抬头看了看桓常,墨子任说道:“阿常可是好奇,我师傅乃是何人?”

  桓常羞涩一笑,而后道:“的确有些好奇。”

  墨子任脸上露出怀念之色,道:“恩公离开半年以后,我某日在山中砍柴,忽然遭遇饿狼袭击。”

  “当时我身受重伤,而后昏迷不醒,却并没有丢掉性命。”

  “救走我的人正是师傅,他乃一位瓜农,不管春夏秋冬,始终于山中种瓜。”

  “哪怕季节不对,师傅他老人家,都能种出甜美的西瓜。”

  桓常闻言,不由心中一震。

  “墨兄的师傅,莫非就是一位另类入道,却隐居山林的绝世强者?”

  当初徐妄介绍另类入道的时候,就曾经举过一些例子,墨子任师傅的状况,与这些人何其相似。

  墨子任却是并不知道,桓常现在心中在想什么,仍旧缓缓诉说着。

  “我随师傅在山中修行八载,师傅就告诉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道路,这些别人无法传授,只能依靠自己摸索。”

  “师傅还问我,我有什么志向,我的道又是什么,可是我却回答不上来。”

  “因为我当时,只想着报答师傅以及那位商人,又怎会有其他的志向与理想?”

  “师傅当时就将我赶下了山,让我寻求属于自己的道。”

  说到这里,墨子任语气显得有些低沉。

  桓常却是忽然问道:“几年过后,墨兄可曾找到了自己的志向?”

  墨子任仍旧不语,只是面露惭愧之色。

  桓常再次问道:“这些年,墨兄可是一直在寻找那位商人,想要向他报恩?”

  墨子任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而且在得知他被黑沙帮所害,我也一直想着为他报仇。”

  “报恩与报仇,就是我现在所有的想法,这又算得了什么志向?”

  墨子任摇了摇头,苦笑几声。

  桓常脸上却是露出了笑容,道:“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墨兄的道?”

  墨子任闻言一愣,却有些不明所以。

  “知恩图报,嫉恶如仇,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此侠之大义也。”

  “墨兄有上古侠客之风,只要坚守自己的信念,这就会是属于你自己的道。”

  听完了桓常的话,墨子任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这些年,他因为幼年的一个承诺,为了报答商人恩情,不惜耗时日久,遍寻四方。

  不仅如此,在寻访的过程中,墨子任更是行侠仗义,每逢不平之事当即出手,根本不在意对方身份。

  虽然他为此遇到几次危险,却始终坚持如此行事。

  “想做而又能够坚持做到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志向。”

  这一刻,墨子任忽然想起,当初师傅对自己说的话,更是忍不住心中一震。

  “是啊,其实我一直在走自己的路,奈何自己却一直不知。”

  想到这里,墨子任忽然感觉豁然开朗。

  “我的志向,就是除去天下恶人,让这个世界不再混乱,充满了秩序与大爱。”

  幼年的经历,使得墨子任看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他渴望拥有一个,具备良好秩序的乐土。

  看着墨子任脑子一热,说下如此豪言壮语,桓常既感觉有些好笑,也有些敬佩。

  事实上,历史上有墨子任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却根本没有一人能够实现理想。

  主要是,这个理想实在太过虚幻,也太过难以实现。

  说的好听一点,立下如此志向的人乃是胸怀远大,说得不好听一点,那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忽然之间,桓常看到墨子任面红耳赤,体内真气剧烈波动着。

  桓常好似想起了什么,当即脸色大变。

  根据徐妄留下来的修炼手札,桓常对于武者各阶段修炼状况,也有了较为准确的认知。

  登堂境界武者主要炼体,炼体大成以后,有些人就会由外而内修炼出真气,达到入室境界。

  入室境界主要修炼真气与神,只有达到练神返虚境界,才能够触摸道的痕迹。

  武者触摸道的状态,也被称为窥道。

  此时的墨子任,居然在不经意间,陷入了极其难得的窥道状态。

  然而,他毕竟境界有限。

  强行窥道,很容易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哪怕心志坚定如墨子任,也是毫不例外。

  只见墨子任浑身颤抖,脸颊开始充血,浑身真气波动越来越明显。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否则墨兄轻则散功,重则身亡。”

  念及于此,桓常当即运转体内真气,而后舌绽春雷,一道声音传入墨子任耳中。

  “醒来!”

  桓常的声音宛若洪钟大吕一般,在墨子任心中炸响。

  他猛然惊醒,顿时感觉后背冷汗淋漓。

  墨子任很快就回过神来,当他知道方才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后,更是感到无比后怕。

  

第五十五章 天书异动

  陷入窥道状态,是那些入室巅峰武者梦寐以求的愿望。

  可是对于低等级武者而言,非但不是机缘,反而会一种灾难。

  这个时候的他们,或者因为机缘巧合,或者因为天赋异禀,才忽然进入了窥道状态。

  只不过,由于他们积累不足,对于道的领悟也很稚嫩,往往都会走火入魔。

  就好像墨子任一般,假如身边没有桓常护持,后果将不堪设想。

  “呼呼呼!”

  墨子任剧烈喘了几口粗气,而后努力平复着体内激荡的气血。

  过了许久,他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墨子任郑重向桓常行了一礼,道:“若非阿常点醒,恐怕我已经散功了,而且也正是以为阿常的一番话,才让我明悟了自己以后的道路。”

  提前进入窥道状态,虽然有很大危险,却代表他前途一片坦途。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桓常急忙还礼,道:“你我二人一见如故,墨兄为何如此见外?”

  墨子任与桓常对视一眼,二人全都会心一笑。

  只不过,桓常脸色很快变得极为凝重,道:“墨兄虽然明悟了自己的道,却是否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对于普通人而言,立下一个志向,哪怕没有实现也不算什么。

  可是对于武者而言,却是大大不同。

  武道,武道,每个武者都在练武,又何尝不是在探寻一种属于自己的道?

  武者一旦立下志向,并且明确自己以后的道路,却没有办法实现的话,武道一途就不可能达到巅峰。

  太过难以实现的志向,只会让武者误入歧途,只会毁掉一个武者的根基。

  墨子任当局者迷,桓常却是旁观者清。

  他知道墨子任志向太过高远,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这才想要将其点醒。

  墨子任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知道桓常言下之意,当即沉默不语。

  斩尽天下恶人,让世间充满秩序以及大爱,这的确是一个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理想。

  看到墨子任沉默不语,桓常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武者意志十分坚定,一旦明悟了属于自己的道,就很难更改。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有很多武者,哪怕明知自己的道路走不通,仍旧撞得头破血流。

  这不仅因为他们意志坚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

  一个武者,只有坚持信念,才有可能登临巅峰。

  假如中途摒弃自身信念,也就相当于武道前路被断,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墨子任也有自己的信念,所以才会沉默不语。

  “好在墨大哥只是刚刚立志,我若能够引导他换一个理想,也能不影响他的信念。”

  整理了一下思维,桓常侃侃而谈:“一人之力,终究太过薄弱,墨兄想要实现理想,何其难也。”

  “然而,若是墨兄创建一个秩序严密的组织,组织内部都是如同墨兄这样的侠客。”

  “十人,百人,千人,甚至更多的人在一起,为着相同的理想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墨兄的志向。”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墨兄的理想,更是千千万万人的理想。”

  墨子任闻言心中一震,若有所思。

  桓常却是脸上露出了笑容,就这样静静看着墨子任。

  创建一个侠客组织,让这个组织里面的侠客,都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这与墨子任的信念并不冲突。

  只不过,桓常提出来的这个目标,却也并非没有实现的可能。

  墨子任也不理会桓常,当即盘坐在山林之中,紧紧闭起了双眼,宛若泥塑一般。

  夜幕降临,墨子任仍旧盘坐在那里,哪怕有蚊虫叮咬,他仍旧岿然不动。

  旭日东升,桓常仍旧看着一动不动的墨子任。

  “墨兄有大毅力,大气魄,我不如远矣。”

  看着眼前的墨子任,桓常心中忽然有一种兴奋,他感觉这个时代自己不会孤单。

  书剑阁的传人,从来不怕挑战,他们只怕寂寞。

  当一个人冠绝同代,无人能及的时候,有时候也是一种莫大悲哀。

  可是看到墨子任以后,桓常知道,若是墨子任能够明悟自己的道,他的成就将不可限量。

  时间,缓缓流逝。

  午时,烈日悬挂天际,散发出炽热的光芒。

  忽然之间,紧闭双目的墨子任,张开了自己的眼睛,双目无比璀璨。

  “多谢阿常点醒!”

  墨子任站起身来,郑重向桓常行了一礼。

  桓常这次没有躲避,反而欣然领受,而后问道:“墨兄可曾明悟了属于自己的道?”

  墨子任重重点了点头。

  “前路虽然荆棘密布,我却会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结。”

  墨子任脸上,充满了狂热与坚毅。

  这一刻,他的道心十分稳固,心思也非常透彻,浑身上下散发出了澎湃的斗志。

  桓常看在眼中,却是感叹道:“可惜墨兄不是另类入道,而且境界也有所不足,否则修为必定突飞猛进。”

  感叹过后,桓常就开始与墨子任谈论,二人根本不知疲惫。

  一个博学多才,一个见识渊博。

  两人谈论起墨子任的理想,都是越来越入迷,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墨子任静坐一日一夜,已经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那就是创建一个门派,执行侠义之道。

  然而,支撑一个门派的不仅需要武功,还需要核心思想。

  这两件事情,如今的墨子任都达不到条件,却也不妨碍他畅想未来。

  桓常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两人也不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只管勾勒着美好的明天。

  桓常兴奋的说道:“只以侠义约束人,未免太过虚幻,还应当有具体条例约束门客。”

  “不错,只是我辈侠客,也不需要那么多条例,只需知道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罪大恶极者诛即可。”

  “不错,若是约束太多,就枉称侠客了。”

  “对了,一味杀戮并不能换来和平,我们应该提倡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