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442章

神箭传说-第442章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虎冷眼看着刘知生,暗自冷笑:难怪这么热情,感情是我没来你就走不成了。“我没遇上什么传信的,尚书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怎么离京了!”刘虎忿忿地说道,脸上地不满毫不掩饰。他这才几天没与长安联系,居然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之前他只是觉得这些朝臣顶多不会派兵与他合击顾良渠,却没想到他们竟然会鼓动皇帝出逃!他可是极为了解陈博的,虽然其年纪尚幼,但坚毅果敢却非常人所及,这种临阵脱逃的事,断不会出自陈博。
    “唉!”刘知生长长了叹了口气
    些感慨的说道:“刘某也不希望如此啊,可是情况危五之尊,可不能出丝毫意外。不得以之下,众臣才劝说皇上巡幸巴蜀,皇上也是勉强同意。不过皇上对刘将军非常牵挂,一直等到午时才起驾离京,天幸刘将军终于赶来,否则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向皇上交待。”
    刘虎跺了跺脚。皱眉西望。此时天已全黑,弯延的火龙直至天际,皇帝轻车简从,一意逃离,自己就算想追也不是三两日能追上的了。事已至此,他还能说什么呢。“皇上让尚书大人专程在些等末将。想必是有旨意吧。”刘虎有些心恢意冷地说道,他本来已经自信满满,以为和杨诚联手之下,短时间内就可平定关中,接着再征伐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哪料到刚刚打败强敌朔方铁骑,皇上离开长安这道晴天霹雳又横空而至,而且没有关点征兆。
    陈博虽然年幼,而且身边还围绕着不少宦官、新贵。但毕竟是大陈的象征,天下之主。就像三家,虽然实为叛乱,但还是得打着清君侧,诛奸巨的名头。只要陈博没在他们手里,他们便不敢肆无忌惮地露出自己的真面目。陈博就算是个摆设,但对军心、民意的影响仍然是无可比拟的,没有了陈博的长安,将再不是铁桶一块了。
    刘知生却不知刘虎此时的心境,当下神色一肃。朗声喧道:“皇上有旨,禁军大统领、长安守备、得胜将军刘虎接旨!”刘虎轰然跪倒,心中却一片死灰:他本来想无论如何也要追回陈博,不过现在看来,已然绝无可能了。潼关已经被赵长河拱手相送。虽然现在为止他们取得了不少胜利。但陈博地离开却令形势变得仍为不利了。这一刻,刘虎脑中只剩一片空白。再没有之前那股自信与豪迈。
    浑浑噩噩的听完刘知生宣读圣旨,刘虎却是全无回应。刘知生轻咳数声,见刘虎仍然不动。脸色不禁一变,不过随即展颜,一脸笑意的上前扶起刘虎,热络地说道:“恭喜将军,哦不,恭喜威武侯。威武侯如此年轻便荣升侯爵,前途不可限量啊。对威武侯之才,相信一定可以不负皇上之重托,刘某可就恭听捷报了。”
    刘虎木然接过圣旨,苦涩的笑了笑。展开圣旨一看,呆了呆,接着哈哈哈地笑起来,声音越笑越大,在这寂静的黑夜中异常刺耳。威武侯,长安尹,护国大将军并节制京畿、雍洛军政,可临时专断杀伐。一夜之间,刘虎似乎平步青云,几乎登上了权力的顶锋。这是他之前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竟然都成了现实。
    可是他现在却一点也不高兴,甚至有些愤怒。至少刘知生那毫无羡慕,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眼神,便已经昭示着无上荣耀下掩盖的一切。皇帝、王公大臣、富商巨贾、精锐禁军甚至于平民百姓都走了,他这个威武侯、长安尹又可以节制谁、杀伐谁呢?若是胜了,他可能会被封为人臣之最:公,从此像章盛那样闲居无事;败,一切地罪状都要由他来承受。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哦,对了。不知道威武侯可知忠勇将军的下落?”直至刘虎笑声消去,刘知生才有些心虚的问道。他当然知道刘虎的笑声代表着什么,这次皇帝离京以及这两道圣旨,他可是起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就连他这一介书生,也听到了刘虎笑声下掩藏的杀意。不说其他,单说陈博本意是要带刘虎一起走的,若不是他们“晓之以理”,极力劝说,哪会有刚才这道圣旨。仅凭这一条,刘虎便会恨极他们了。毕竟他们也清楚,留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况且为了断绝刘虎与陈博相见,之前那些阻拦尽出于他的安排,这要是让刘虎知道了,恐怕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都没死,诚哥自然好得不得了!”刘虎斜眼冷冷的看着刘知生,战未胜就封侯,若说没有这些个新贵们地主意,打死他也不相信。以前他虽然没把这些人当作朋友,不过至少都有着豪门大阀的共同对手,极尽尊敬和拉拢。不过他还没算计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却已经把他算计了,而且他眼下还没有丝毫反击的能力。
    刘知声闻言松了口气,点头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忠勇将军与威武侯皆是朝廷之栋梁,我这也是关心则乱呀。皇上还有道旨意给忠勇将军的,刘某又赶着追随圣驾,便只有劳驾威武侯了,不知……”
    “要逃命就赶快吧。”刘虎冷冷地说道,一把抓过那道圣旨,正要转身离去,又回过头来,看着刘知生那青一道白一道地脸,补了一句:“十万叛军就在后面,祝尚书大人一路顺风。”



第七卷 第七十二章 关洛争雄·三十六

第七卷 第七十二章 关洛争雄·三十六
    起刘知生狼狈离去的样子,刘虎不禁泛起一丝戏谑的想着他们的所做所为,他又不禁暗恨。想要文官们不怕死,确实也难为了他们了点,不过因此而坏他大事,却让他不可原谅。直到现在,他仍然没能摆脱陈博离开长安所留下来的阴影,天子离都,对天下的影响实在是太难预料了。
    “哈哈哈。”看到刘虎一脸阴晴不定的返回,顾良渠不由放声大笑声来。他虽然被刘虎五花大绑起来,不过大道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却尽数落入眼帘。就算他是个蠢蛋,也知道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了。
    看到对方幸灾乐祸的样子,刘虎没好气地说道:“有空多想想你们顾氏以后的样子吧,还乐得起来你。”他当然知道顾良渠所笑为何,跟着皇帝走的,可不只是那些王公大臣,还有长安城中最精锐的数万禁军。虽然目前知道的数字仅有两万左右,不过他可不指望这些六部官员会给他留下多少,若只是单单带走了禁军,便够他庆幸的了。转眼之间,他手中的筹码便少了一半,作为之前的对手,顾良渠当然有足够的理由高兴了。
    “看来那小家伙还是一脚把你给踹了,枉你还为他如此卖命。”顾良渠摇头叹道。
    “不用浪费口舌了。”刘虎皱眉说道:“凭你们顾家,已经没有资格收买我了。”听顾良渠的口气,刘虎自然明白那层隐含的意思。莫要说他现在心情极差,就算在平时也会不屑一顾。在三家离开长安那刻起,他便已经确定了自己所立的阵形,而且再无更改的可能。这便是他和赵长河的区别。赵家毕业是世家之一,树大根深,虽然之前与三家闹得水火不容,不过却有其自立地根底。他刘虎不过是一介平民出生,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你想错了,我绝没有收买你的念头。不过……”顾良渠一脸神秘,静静地观察着刘虎的表情,直至对方好奇的望了过来,这才缓缓说道:“顾家没资格收买你,但你却有资格收买顾家。”
    刘虎一呆,疑惑地问道:“你说什么?”之前他和杨诚确实拟定了分化、拉拢三家之一的计划,但是显然与顾良渠现在所说地完全不同。
    顾良渠笑了笑,淡然说道:“顾家没有什么家底了,就算是门生故旧。也远不及另外两家。若是让我们顾家以后靠那两家的鼻息过活,倒不如改换门庭。要知道我们顾家一直经营前北疆诸镇,对你来说并非没有用处。”
    刘虎闻言沉吟不语,顾良渠这显然是怂恿他自立以代!虽然刘虎是个有野心的人,但却从来没有这样的念头,毕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他能手握天下兵马大权,也断没有挑战皇权的能力:他的根基太薄了。但是现在,皇帝仓皇西逃,关中只有他和杨诚二人。只要能力挽狂澜,打败叛军。到时他功勋卓著,而且手握实权,再加上皇家声望因逃亡而下落,拉拢一些破落世族的支持并非不可能……
    “大胆!住嘴!”刘虎断然一喝。急忙制止了心中那个可怕的念头。顾良渠确实厉害。几句话便让他差点无法自拔,幸好他还存有一丝理智。知道这无尽诱惑背后是更大地危险。况且他就算存有此意,杨诚也绝对不会支持他的,对这个唯一可以生死相托的兄弟。他这点了解还是有的。
    顾良渠的笑意反而更盛,继续说道:“你不是藏了足以装备几万人的兵器在北方吗?只要你点头,半年,不,三个月我就可以在那边给你拉起五万人的部队。而且北疆民风彪悍,这五万人绝对可以让你满意。”
    “哼,想让我放了你?别做这春秋大梦了。”刘虎冷然笑道。他并不奇怪顾良渠如何确实当初那一票是他下的手,但却明白其意图。不错,北疆的百姓一直处在最前线,只要给他们兵器,几乎用不着怎么训练便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少比起三家叛军里地多数部队要强。不过他却不敢奢望这样的部队能为自己所用,比起另外两家,顾家在百姓中的名声可以好得多。倒并不是他们心地有多好,而是他们辖下的百姓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捞,一向以来顾家最大的财源便是暗中与北方异族地交易,对于勉强能糊口地百姓,他们或许根本不屑一顾。
    是以刘虎倒不怀疑顾良渠话语中的真实性,这次叛乱顾家连遭败绩,财力恐怕已经捉襟见肘了。若是真给他们足够地粮饷及兵器,短时间内拉起数万人并不是什么难事。再加上边镇驻留的兵马,实力仍然不容小窥。但是这样一股力量,轮得到他刘虎吗?想想他也不敢对自己抱有这样的信心,若不是想从自己手中逃脱,刘虎想不到任何理由顾良渠会说出这番话来。
    顾良渠摇了摇头,竟是一脸认真地说道:“你想错了。我当然是做为人质了,只要你同意,我立即修书一封,然后由你自己信得过地人带到朔方,组织的部队也统统由你的人来带领。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刘虎举手一挥,绝然说道:“你不用再说了。来人,把他带下去,
    管,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也不准见他!”顾良渠这个一定的可行性,但是漏洞一太多。就算是由他派的人领军,不过底下可全是顾家的人,真正握在谁手中不言而喻。况且他也不愿意自己现在陷入这个镜花水月的幻象之中,仅是眼下要面对的局面,便足以让他头痛了。
    让人把顾良渠押下去之后,刘虎遇上了一队自愿留下来的禁军将士,其中几名正好是在崇政殿驻守的,虽然并不知道全部,也大致知道了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博本来是决定日落之时,再决定离开与否的。之所以提前离去,可以说完全是这六部大臣的“功劳”。
    原来朝会之后,石镇北便立即派人前去探查,同时派人联络刘虎。显然他也知道,在六部大臣的蛊惑下,皇上“巡幸”巴蜀地决定几乎已成定局。唯一能够阻止这一切发生的。便只能是刘虎一人了。可惜事与愿违,他派来的人根本没有遇上刘虎和杨诚,却看见了仅留下少量士兵驻守的营寨。回来的时候恰巧又遇上杨诚与十万叛军对阵,而且也不知道到底杨诚和刘虎在没有军中,只看到那漫野的叛军,他便连见主帅地勇气也没了,立即飞马驰回长安。他所看到的这一切俱是事实,不过等他据实汇报之后,朝廷却立即炸开了锅。
    营寨空虚。杨诚和刘虎不知所踪,己方仅有三万与不下十万叛军对峙。本来就已经惶惶不安的大臣们,再稍加想象,一个刘虎和杨诚皆已兵败,朝廷在长安之外的大军仅剩三万,叛军超过十万出现在长安以南的论断便立即出笼了。而且这一论断获得了几乎绝大多数朝巨的赞同,甚至加以推波助澜,更演化出大量更为悲观的猜测。惶恐如同瘟疫一般在崇政殿四散开来,连一些闲居在家的老臣们也中了他们的蛊惑,加入了劝谏地大军中。
    陈博这个时候便已经坐不住了。没想到又传来了一个起决定因素的消息。从东门而出的斥们还没走多远,便碰上了叛军的围堵,折腾了半天仅有几个人逃了回来。偏偏有那么巧,他们在途中又碰上一队从潼关逃来的将士,领头的竟然是常宽。这下虽然没探明白到底有多少叛军。但潼关落入叛军手中的消息却是坐实了。潼关一失。长安再无任何屏障,这下连陈博也坐不住了。虽然不少武将苦苦相劝,但却仍然无法影响到最终的决定了。
    午时刚到,陈博便带着几名主要的皇室成员及朝臣。在一万禁军的护卫下全速离去,除了镇国玉玺,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