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十万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背胡狼由于是“一夫一妻”制,每次捕猎都是两只出动,所以身体练得少有脂肪,精肉有犬科动物特有的醇厚,略带疝味儿,但是火候掌握得好,所以虽然没有佐料,但疝味儿却较少,而因为肉里含有血,所以肉微咸,也并不是白味儿。
第九章:今是而昨非
夜宴开始半小时后,近五十公斤的肉就被张凡虎及族人们全消灭光了!骨头被张凡虎收集了起来,一是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将来饥荒时最后的干粮:骨头可以先熬汤,再砸碎吸食骨髓,骨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二是它们在对动物极为了解的动物学家张凡虎手中,对动物们来说是很可怕的工具!
吃饱后的族人都在坐着休息,连三个小孩也不能鼓着肚子疯跑了,静静地与他们母亲坐在一起,听大人们说话。但是说话的几乎都是两个与张凡虎一起打猎的族人,大家一边听一边时不时地看看张凡虎,看得他浑身不自在,于是对三个小孩子招手,马上就有两个小孩子蹲在他的面前,摸还满是泥浆的短裤和已干透的t恤衫,嘴里啊呀呀地“问”张凡虎。
这时的张凡虎还能怎么办?摸他们头,自己点头微笑呗。那个小女孩明显懂事得多,只是站在张凡虎面前静静地看着他,眼中有“穷人孩子早当家”的中国古民谚的早期证明。族人们有一两个人偷偷地看着张凡虎他们说了句什么,站在旁边的老族长就用长矛使劲地敲在了他们的头上,并严厉地呵斥了一句。
张凡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坐在巨型猴面包树下环顾四周,在他对面二十米处又有一棵直径一米的猴面包树,另外以此为半径的圈上还有六颗直径三十厘米的幼小猴面包树,也就是说,巨型猴面包树是圆心,一个直径四十米的猴面包树围的圆包围了它,其中还有一棵是直径一米的“儿童”猴面包树。显然,那些“幼子军‘们是族人们栽下的,而那棵“儿童”猴面包树则两者皆有可能。从这点可以看出,族人至少在这儿生活十年了。
终于睡觉了,但是十万年前的智人还不会修建房屋,而他们聚居在这颗巨型猴面包树下,并想培育出一片猴面包树林并不是毫无道理的。这棵大树显然就是它们的楼房了,树的背着火堆的一面垂下来数条草藤软梯,软梯是在草丛中寻找的最长、最柔韧的草茎,去除掉外面的枯叶、嫩尖,只留下中心部分,这样一米多长的草只剩下一米左右的“精华”部分了,再把这样的五十条草茎合成一股,两股相接在一起。但是智人们对“打结”这种“细活”显然有点困难,也不知是怎么弄的,本来就有小孩手腕粗的草两方一打结,这就弄出个沙锅拳头大小的绳结!这个结头就用了大约二十厘米长的草,而每段草两两相连,所以都要两头打结,一米长的草光是打结就几乎用了一半。而在背着火堆的像堵墙似的猴面包树的杆上就是密密麻麻的很有规律的巨大草绳结,在夜色的朦胧中,看上去就像古藤上接的果子。
族人们可不管软梯的好看不好看、材料浪费不浪费,双手抓住竖着的草藤软梯边缘,脚踩在横着的藤上,“蹭蹭蹭”地像他们三百万年前的祖先一样,二十秒不到就爬上去了。
当张凡虎上树后一看:简直就是数十平方的卧室啊。猴面包树的树枝都是长在“头顶”上的,像个“爆炸式”发型。这些树枝都是斜向上长的,与地面的夹角不过二三十度,由于这棵树太大了,所以十余枝主树枝直径都超过了一米——这简直就是十余张斜放的单人床啊!主树枝上的分枝都有一抱粗,在分枝上睡觉有点危险,但族人们又是用那种“魁梧”的草绳在树枝之间相互缠绕着,像风吹雨打过后的蜘蛛网,但好歹也得说是“吊床”了。
张凡虎没有去和族人们争那些相对安全的“单人床”,也没有去睡那些吊床,而是选了枝直径三十厘米粗的分枝躺了上去——他在任何地方都不忘严格要求自己。“危机意识”是种很神奇的感觉,或者说对危险到来时间的稍微提前的预料,即时是在睡觉时,也能在危险来临前的瞬间反应过来,但是这种感觉或本领是长期以来的危险环境慢慢折磨出来的,如果较长时间的放松,一两个月的正常人生活就可能把多年的危险警觉完全忘记。张凡虎当然不会忘记这条先辈的教训,更不会犯下这种错误。
张凡虎往树枝上一躺,压得树枝连连摇晃,月光透过树枝撒在张凡虎那线条分明的脸上。虽然他很累,但全然没有睡意,除了二十米外那棵直径一米的“儿童”猴面包树上的两个哨兵从这棵树转移过去继续放哨外,其他的族人都睡着了,巨大的鼾声此起彼伏。
张凡虎躺在树上后就把裤带绳解散把两个线头拉了出来,摸出一把国产多功能军刀,这把军刀教官才给他半年,他就离开军队了,所以这把军刀的纪念意义就非比寻常了,在他走上研究动物、野外拍摄动物的路上后,这把军刀的实用意义又不一般了。
地球人都知道“瑞士军刀”,它的多功能、实用,价格公道,性价比很高,所以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张凡虎的这把军刀的功能、质量绝对比其好得多,只是有个重大缺陷——造价高。工程极多,还有很多程序是经验丰富的刀具大师手工打造的,所以,军部都是作为“内部交流”的最佳物品之一,这对于爱刀如命的特种军人的诱惑是巨大的。
美国蜘蛛公司的外销产品flatbyrb总长约15。3厘米,刀刃长6。4厘米,重62克,相当于一个鸡蛋重,而折叠后像张信用卡,存放方便。而张凡虎的这把“宝刀”刀把长6。7厘米,刀刃长8。6厘米,可以折叠的锯齿展开后长15。4厘米,整把刀折起后像个防风打火机,因为它的功能太多了,还有什么直锥、起杠器、螺旋转孔器等数种野外生活用得着的附加功能。张凡虎用了它三年多还丝毫不见磨损,当然这也与他对它的爱护有加相关。
他拿出军刀后,用螺旋转孔器在背后腰部的猴面包树上斜转了两个孔,然后把裤带的两头穿过去,牢牢地拴在了上面。这是张凡虎多年在外的树上睡觉固定身体的办法之一。军刀是张凡虎几乎不离身的三件物品之一,还有件是他的望远镜,这个双筒望远镜带红外线,晚上可用它看到二十公里远,而白天用光学模式可以看三十公里。
这种特殊的望远镜外层其实是一层半毫米厚的塑料太阳能电池,在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研制成功了,它似三明治,有好几厘米厚。十五年过去了,张凡虎的望远镜上的电池就是经过这种技术改进后儿制造而成的。最后一个是特种手表了,张凡虎摸摸左手腕的一个圆疤痕,是表皮被烧焦留下的疤,现在张凡虎不禁把思路跳到十万年后、他来前的数分钟。
当时的张凡虎在非洲坦桑尼亚的赛轮盖地自然保护区里,他站在越野车顶上用望远镜观看壮观的角马大迁徙。
当地每年的秋天在北半球却是春天,是角马们像被迁徙的季节,他们要花半年的时间追随雨的足迹向北迁徙,要足足走三千余公里到北方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里,因为当到那里时,当地又是雨季,所以角马群每年都这么往返着,为沿途的生物带来机遇。
但当张凡虎看到距离差不多,要拍摄时,天上的云突然就出现了,好像先前天上飘的几朵白云迅速繁殖并马上变身为乌云一样,那些叆叇的乌云在数分钟之内就出现了。张凡虎收好摄像机发车向回赶时,车居然抛锚了,于是张凡虎下车想把望眼镜调到最远视距,看看周围有没有危险情况,然后计划徒步跑回去。但他刚上车顶,闪电就下来了,巨雷一个接着一个,好像百万角马过草原,反正在张凡虎失去意识前就是那条或者是那“柱”,那条闪电粗如桥墩向他笼罩了下来。
“物理学家都坚信在极高压及多种因素结合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都会扭曲,甚至逆转产生“虫洞”,但这种小说和科幻中的情况尽然发生在了我身上,最神奇的是,居然只把我的手表当“路费”,其他的都不用“上缴”!”张凡虎心情复杂地回忆着。
夜已深,月愈明,寂寥天间弥春情。张凡虎感觉到猴面包树有点不对劲,那种感觉可笑得就像父亲先母亲一步知道孩子的出生一样。张凡虎微微一侧头,不禁张大了口:只见在月光的照耀下,猴面包树的枝叶下花迅速的开着!
“迅速”到何种程度呢?一分钟!猴面包树的花只会在树吸足水后才会开,那些等待已久的长约三十厘米,像巨型香蕉似的的花苞在夜色的笼罩下,一分钟之内“瞬间”开花,比号称“一现”的昙花开得还快。那花开得就像用拍了数小时花开过程的摄影机在一分钟之内把它播放出来。花开时,就像有几只隐形大手在同时播着香蕉皮一样,花头快速地裂开,花瓣向后拳曲,逐渐露出紫色的内面,这时看见根根面条粗细的十余厘米长的白色透明的雄蕊,一条条雄蕊头各自顶颗小圆帽,像白色的金针菇;然后又是一层“香蕉皮”被撕开,但是没有像外层一样发卷,而是娇弱可爱地耷拉着保护着雄蕊。至此,雄蕊会根根分散开来,在玉白、亮紫、翠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可爱、娇美。若悲伤的李清照看见了,也得说一句:“这次第,整一个“美”字了得!”
而现在的张凡虎就被这些难以言状的“美”层层包围了,他居然有种心酸的感觉,深吸了口沁人心脾的空气,只是轻叹了口气:“唉,真是今是而昨非啊!”
第十章:异地初夜
猴面包树花香渐渐挤开了空气中烤肉的香气,并带走了张凡虎的心事,月光从头顶透过树枝叶垂直射下来,像碎白玉块投在他的脸上,张凡虎眼皮渐渐合上了。夜里的天空也是万里无云,天气渐渐凉爽了,甚至是微凉,这刺激着大家更沉沉地睡去。
朦胧的睡觉就像彷徨中的生活一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张凡虎突然“嗖”地坐了起来,与此同时双手向后腰一伸,食指与中指就把两边腰后穿过树的裤腰带线头拉散了,双腿一曲,腰部一用力,就站起来了,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好像他根本就没睡着,而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在张凡虎用不到两秒钟的时间站在了树枝上之后才传来“噢哦哦”的哨兵的警报声,这时大家都在梦乡中顿时清醒过来,只见三道身影从树上一闪而过,瞬时就身在如墙面一般的猴面包树杆上了,只见他们三人如猿猴一般悬挂在软藤梯上,其中一人双手紧抓梯绳,右手在上承受着身体百分之八十的重量,左手在树干上一撑,身体已向下落了下去。猴面包树的树冠离地大约有七八米,三人向下跳跃贴在树干上时大约下降了两米多,所以此时他的脚离地足有四米高,一般人在这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十有八九会跌断腿,但那人是谁?是张凡虎!只见他在双脚落地的一瞬间身体向前一扑,双脚顺势略微弯曲,腰部弯曲,双手同时伸出撑地,紧接着右肩、后颈、左肩依次着地,紧接着屈膝、收腹,身体借着巨大的惯性向前蜷身翻滚了一圈,并借着余力顺势站了起来,在起来的时候,只见他双手各自抓着一只在树下排列整齐的长矛。整个落地翻滚过程不到半秒,但却很好的化解了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在高处向下跳化解冲击力最好的方法,但是却危险无比,因为如果有零点一秒时间的误差,动作的偏差,都有可能身受重创,比如在翻滚时,如果头部没有抬高,不是后颈与右肩着地而是后脑勺,那就很有可能失去生命!
张凡虎清楚在三秒前把他从梦中惊醒的是什么,那种“哦呵呵呵”的令人不寒而栗尖啸声是非洲鬣狗特有的,张凡虎甚至知道是鬣狗家族中体型最大的斑鬣狗。所以,张凡虎抓矛起身后向前急冲了几步,急速地调节了下身体。鬣狗显然没有料到主人家来得这么快,但是自信又贪婪的它们还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那堆被张凡虎收集到一起的黑背胡狼骨头,它们衔着最大的头骨、腿脊椎掉头就跑,但是张凡虎右手的矛却不是那么好轻视的,只见那只矛斜着插入了跑在最后、最贪婪的鬣狗左后腿,带着巨大的力的矛贯穿了后腿并插破了右腹的皮。张凡虎又向前冲了两大步来缓解投矛的巨大惯性,与此同时他左手的矛已交到了右手,仰身、弹腰、跳起、弯腰、伸臂、投矛六个投矛标准动作又把矛带入了黢黑的远处。
张凡虎落地、投矛大约用时两秒,这时他的两个伙伴已经赶了上来或者说下来:两个族人在树干上顿了两次,比张凡虎多一次,他们在离地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