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家事 >

第133章

家事-第133章

小说: 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慕贤吃罢了饭,去了朱老太爷处,这会儿倒是正好不在。

    “我找了西院儿看角门儿的婆子,说了一会儿闲话。她说姑娘们跟前的丫鬟也没机会出门,就算平时买点针头线脑胭脂花粉之类的,一个月里也没有一两次。”

    做为姑娘,她们自己不可能出得了门。这么说来丫鬟也没有什么机会朝外传递消息,这总算让又林松口气。只要没做出什么事来,事情就不算太糟。

    “还有吗?”

    “有。”那个婆子吃要吃几杯酒,话就特别多,根本不用人去套,自己一骨脑就全说出来了。胡妈妈接着说:“二姑娘自打定了亲事,就连门都不大出了,也就徐姨娘三天两头过去看她。二姑娘刚定亲的时候三姑娘也说了几句酸话,无非是说石家是乡下的什么的,也没见有什么。倒是最近……总是有点儿不大坐得住。”

    最近朱慧萍也没出过门,只不过家里来了客人。

    谢岳和刘书昭他们早安顿下了,时间对不上。再说他们俩都成了家。

    最近来过的,只有杨重光。

    这么一来都说得通了。朱慧萍这样的小姑娘见过几个外男?杨重光生得那样好,又是解元郎,动心不能怪她。

    但是动心不是错,看不清情势就不对了。

    虽然杨重光和前头定亲的石沛清一样,都是举人,而且家世都不怎么样——杨重光甚至不如石沛清。起码人家父母俱在,小有家业。杨重光可是孑然一身,身世飘零。

    但是这门亲事是不可能,首先杨重光背负的东西太多,他的目标也很高。石沛清进可以做官,退,有举人功名也能保家宅平安,踏踏实实做他的富家翁。杨重光没有退路,他只能往前,一直往前。他的路太难走,做他的妻子……也必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说,朱家和石家怎么说也是沾着点亲戚的,杨重光的身份太尴尬了,朱家怎么可能招他做女婿。

    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想一想就都能明白,但是三姑娘好象一点儿都想不到。

    “这事儿奶奶别理。三姑娘这脾气古怪执拗,事成了她不会感恩,不成她肯定埋怨,别好事儿没成咱们倒惹一身腥。”

    “这几天我就不见她了,她要再过来,妈妈应付了她。”

    虽然是姐妹俩,可是做事差得太多了。

    又林打点了东西给南街的小院儿送去。她这院子买下来就是为了租给举子们住的。一来举子们都不太缺钱,二来可靠安全。时机掐得正好,恰在秋闱放榜后修整好了。结果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只不过现在住的三位都是不付租金的,一位是朱家未来姑爷,一个是表兄,一个是同乡。

    听派到那边儿去照料打点的宋来富回话说,小院儿那边一切都好,三位举人老处得很是和睦,经常在一块儿讨论文章。来富虽然不识字,可是就算听着他们说话,都觉得浑身舒泰。仿佛伺侯了几天举人,自己也沾了文气儿似的。

    “有客人去吗?”

    “有,不多。”来富说:“开头几天客不少,后来就没大有了。”

    没有是对的,还得备考春闱呢,天天会客多耽误功夫,眼前应考才是头等大事。

    “吃住上头怎么样?还习惯吗?”

    来富笑着说:“奶奶只管放心,小的上心着呢。刘家舅爷和谢大爷的口味儿咱摸得准,石爷那人很随和,也不难伺侯。院子天天都扫,屋子一天也要收拾一回。奶奶这边儿送的炭、柴足够烧到过年的了,什么都不缺。”

    “嗯,好。”又林说:“好好尽心伺侯,回来舅爷他们考中了,少不得赏你。”

    来富笑着应了,又说:“小的虽然没读过书,可是觉得这三位爷都是有大学问的。这将来要是三个人一起考中了,那是多大的光彩啊!奶奶那院子也肯定成了宝地儿了,后头肯定有人抢着想赁去住,好沾沾那贵气。”

    又林一笑:“行啦,你去吧。”

    来富说的也没错,虽然读书人都是圣人门徒,不语怪力乱神,可是心里头也并非不在意。听说前一科状元租住过的地方,现在都租出一个离谱的高价来了。现在住的这三个人里,只要能中一个,对后头往外赁院子就有好处。

    要从又林心里来说,她当然希望三个人都得中。刘书昭自幼和她很要好,她上头没哥哥,刘书昭打小就以哥哥自居。二舅舅二舅妈对表哥寄予厚望,打小请明师栽培他,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就指望他能一朝高中,光耀门楣。又林当然希望他能中。

    谢岳呢,是个厚道的人,在镇上口碑很好,大家既是同乡又是旧识,石沛清是朱家女婿,又林自然也希望着他们也能中。只是这大江南北多少读书人?这考试的取中的事情不光要字好文章好,还要看运气。不对评卷人的脾性,那再有才也难得中。

    南街那边儿一热闹起来,连朱慕贤都爱往那边去,有时候中饭晚饭都不回来吃,可见几个人很是投缘。大太太对此也乐见其成,只要对儿子前程好,她绝不说半个不字。以前还想着给儿子房里放人,现在可顾不上那些,还恐怕媳妇分了儿子的心,明里暗里敲打过她好几次。话里那意思,既要照顾好丈夫,也要规劝他好生用功举业,不要让他分了心。

    又林嘴里应着,心里一点儿也不觉得膈应。反正她早摆正了态度,没指望大太太对她多么和颜悦色。反正不过几句话,听听算了。

    朱慧萍见她的暗示又林仿佛一点儿都不明白,有点心急起来,往桃缘居跑了好几回。又林既然存心避开她,自然一次都没让她碰着。胡妈妈何等老练,打起太极来是一套一套的,次次把朱慧萍堵回去。

    次数一多,其他人也发觉不对了。

    三丫头那脾气,什么时候和贤哥儿媳妇要好了?天天往那儿跑?

    老太太问过徐妈妈和另外一个管事媳妇,心里就明白了几分。她也没动声色,只是转天指了一位有年纪的妈妈过去姑娘住的院子,看着二姑娘三姑娘做针线。二姑娘本来就天天在绣嫁妆,三姑娘开始是坐不住的,结果那位老妈妈直接打了她的手板,这一下就给她打老实了。至少是表面上看起来老实了。

    不过老妈妈和徐妈妈说话的时候,只说:“三姑娘不如二姑娘心里明白——女大不中留。”

    老太太当然也知道了。要是小姑娘一时糊涂,那倒也没什么,谁没打年轻时候过来的?自然知道女儿家总会有点小心思。可是要是明白人,过了那阵子也就算了。

    三丫头可不是个明白的。

    徐妈妈说:“您宽宽心,三姑娘也只是有点儿那意思,又没做出什么事情来。等转过年来寻门亲事嫁了就好了。”

    老太太哼了一声:“但愿吧。”

   

第二百零二章

    

    第二百零二章

    朱慧萍被打了一顿手板,听说两三天都不能拿稳筷箸,不管真服气还是装老实,总之是安份下来了。

    一转眼到了年下,连下了几场雪,柴炭菜肉价格都翻了几番,就这样还是不大买得着。朱家曾经是有两个庄子的,那几年间为了一些复杂的原因,现在只剩了一个小庄子,出产根本不够一府上下人的吃用。朱家上下一日所需,大半还是要在街上采买。

    钟氏忙得脚不沾地,她毕竟是头一年掌家理事,虽然别的事情上勉强周全,可是外头的行市她的确不清楚——她又替换掉了不少采办人手。那些人都是二太太使惯的人,现在被换下去,一肚子怨气,明知道过年时必然采办难,价格高,也不会提醒她。钟氏瞅着采买报上来的单子,花费了比往年多两三倍的钱,买来的东西才刚够往年一半。再催逼,采买们还一肚子抱怨,说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往日常供的那几家有两家都关了门回乡了,剩下的货就是这样,还贵得要命。人家也是一肚子的不得已,下着大雪路难走,京城外头就是有东西也难运进来。就这些,听说运来的时候赶山道儿还摔死了人呢。

    摔不摔死人,钟氏没见着,她也管不了。可是眼见这是她接手之后过得第一个年,怎么也得周全完满的给过去了。眼下东西不齐备,账房又吃紧,要怎么把场面糊弄过去,实在让她为难。这会儿不纯是银子的事儿。钱是不大够,钟氏都情愿自己贴补些,也别在年下让婆婆、太婆婆挑刺儿。可是眼下还不单是钱的事儿,而是拿着钱出去都买不着东西。

    她身边儿的陪房也没经过这事儿,有些慌。想了半天:“奶奶,这离过年还有好几天,要不,咱们寻人商量商量……”

    钟氏抬头来:“寻谁?”

    去寻婆婆?还是寻二太太?

    陪房犹豫了下:“奶奶,要不要找四奶奶问问看?”

    钟氏这会儿净焦急,一时没明白过来。

    找弟媳妇做什么?

    弟媳妇就是有钱,可这不是有钱能解决的事儿。

    钟氏料理家务,各房份例和开支她心里都是有数的。和其他人不一样,弟媳妇那儿要花什么钱,从不来公中找由子支领,人家自己有钱不说,还会经营打理,压根儿看不上从公中扒出那仨瓜俩枣的。

    “四奶奶娘家的船不是南北的跑嘛,前几天还给咱们送了两车东西……”

    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了,钟氏虽然不想在弟媳妇面前露怯,可是一琢磨,这也是个办法。不要弟妹出钱,只要能帮着送些东西,把这个年给过了,解了燃眉之急再说。

    “那你去请四奶奶过来,说我找她有事儿,请她过来说话。”

    等又林到了,上了茶,寒喧两句,钟氏就迫不及待的眼下的困境说了。当然她不会说得那么窘迫,终究还是要给自己留点面子。只说因为冰雪封冻,道路难行,采办年货不顺利,问问弟妹这边有没有什么办法。

    又林想了想,路况不好她是知道的,可是目前的情况摆在这儿,她也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能把路给开出来。

    “嫂子,这是家里的事儿,过年总得顺顺当当的我当然明白。若是往日这事好办。可是现在运河也冻上了,行不得船。我就是想送信都送不去,更不要说运东西了。”

    钟氏一阵失望,她也知道又林说的是实情。陆上都大雪冰封的,河里当然也冻得结结实实,哪里还能行船。

    “可是……”

    看钟氏一脸为难的样子,又林问:“年货备了多少?差得很多吗?”

    钟氏叹口气:“柴和炭加起来,还有个上千斤,米面也不缺,可是各种菜蔬肉蛋这些……只有去年的一半。”

    又林一算,上千斤柴炭听起来很多,可是架不住朱家人多啊。要是搁在自己娘家,这够过冬了。可是在朱家,能不能支持到正月十五都难说。至于那些吃食年货,只有去年一半,那肯定不够。去年老太太老太爷还在于江没回来呢,京里宅子里人还没这么多。现在人多了,东西却少了这么多,肯定不够的。别说体面热闹了,只怕都得打饥荒。

    在又林这儿想不到办法,钟氏干着急,只能再去催管事和采办。这事儿纸里包不住火,更何况二房一直留着心。

    二太太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媳妇递上来的茶。韩氏温顺的站在一边。嫁进来之前她就知道婆婆是个惯会精打细算的人,不太好相处。可是自己的条件,能嫁到朱家也算不错了。起码丈夫是个温柔和气的,也不用操心家中生计——想想去年这个时候,自己和母亲过年的冷清和窘迫,真是象恶梦一样。

    今年丈夫早早让人送了节礼过去,还瞒着婆婆额外多贴补了些,韩氏心里又是酸楚,又是甜蜜,别说婆婆只是让她站在一边儿侍奉,就是打骂一顿她都没怨言。何况侍奉人有什么累的?不过端个茶倒个水,摆个碗布个菜什么的,她在家的时候要做的事儿比这多着呢。

    “瞧着吧,老大媳妇不是想逞能吗?让她急去吧。”眼下这种局面,二太太早料到了。可她为什么要去提醒侄媳妇呢?她不去主动给她找事儿已经不错了。

    谁知道老四走了什么运,居然中了举人,又要备考春闱,全家上上下下都小心着呢,决不会这时候给四少爷和老太爷添堵。不然的话,以老太爷的脾气,要处置起来决不姑息。

    可是现在是大房自己闹出来的事儿,二太太乐得看戏。

    大房不是一回来就抢着要当家吗?瞧瞧这家当成了什么样儿?老大家的是个气盛要强的,自己媳妇儿不争气,她保不齐再气出场病来,这个年才叫热闹呢。

    韩氏一看婆婆的笑,就知道她又憋着坏主意。

    可是她一个当媳妇的能怎么样呢?难道她能不和自己婆婆、自己丈夫站在一边儿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