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第169章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169章

小说: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兵们跟着扑来上去刀剑全部加在岳山露出的头颅之上。

吴浩暗暗摇头:“他祖母的,个个都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沈落雁踉踉跄强的跑到吴浩大声地叫道:“郎君!”。

吴浩刚想说话,沈落雁低声问道:“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你会放岳山走吗?”

“废话!”吴浩:“我老婆的命值钱的很,一个岳山我就换了吗?做梦。除非他再送我一个铢钱差不多!”

“你想死啊!”沈落雁伏倒在吴浩身上大哭,小手在吴浩的腰间拧着:“郎君。你不要丢下我!郎君!你醒醒!醒醒!”

杨公卿扯着嗓子大叫:“少帅!”

“郎中!郎中!”王君廓使劲的吼叫着。

“砰!砰!砰!”

撤退的锣声震天响,传令官的旗帜不停地摇晃,城墙上的少帅军徐徐的往城下退去。石弹重新又开始投掷,封锁了李阀军妄图前进的道路。所有的床弩也全部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掩护少帅军的撤退。

从东边各门杀进城去地少帅军们纷纷有条不紊的相互交替掩护着分别从清明门、宣平门、洛城门三门撤退。唯一有些慌乱的就是刚刚开出城外的王世充的部队看着少帅军忽然撤军了,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而那些被少帅军押解出城的两万多名战俘更是心情复杂。

李阀的军队看着少帅军忽然撤退。庆幸之余,又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而少帅军撤退时又始终阵型齐整,他们哪里还敢追赶,只是站在那里静静的目送着少帅军潮水般的退去。

李建成“哐当”一下直接坐在了地上,“哈哈哈”,他双拳高举,大笑不止:“老天有眼啊!”

“世子,咱们现在要迅速通报大将军。贼首已死,敌人军心已乱。我们应该趁胜追击才是!”一旁的李仲文劝道。

“仲文说地是。快,速去通报父亲!”李建成兴奋地叫道;“这真是天助我李阀呀!”

李渊收得信后。大喜,命令城内各军即刻追击。此时追击出城李阀军可能力有未逮,但是追歼攻进城来的少帅军还是可以地。于是各部军队纷纷出击。可惜少帅军来的快,去得也快。冲进城的士兵多是骑兵,步兵们此时大多只是在城门附近搜索,自然很快就纷纷退出城去。少数勇敢的李阀士兵奋力追赶至城门口,立刻遭来一阵猛烈的石弹和弩箭的射击,数百人象被割倒的麦子一般轰然倒下,身后的士兵顿时一窝蜂往后猛退。

……

少帅军。吴浩的营帐内。

婠婠和师妃暄二人脸上此刻还挂着泪痕,原来昨夜独孤凤潜进城内之后,因为她还要赶回来在今天装扮岳山,所以急急忙忙的忘了把吴浩今天要假装被遇刺的消息告诉二女,结果二女一听到这个消息,婠婠差一点从马上摔下来。然后二女一路飞奔回来。吴浩是又心疼又欢喜,心疼得自然是婠婠哭得梨花带雨的凄惨样子,而欢喜的是师妃暄竟然也是泪痕满面。

“少帅。这一战,王将军率领了三万四千余人弃暗投明,而后大约有两万三千余名李阀军悉数向我军投降,均被带出城外。被歼灭的李阀军人数,经各部上报上来的数字取整之后大约为三万人。根据王将军的禀告:一个月来,城内逃兵时有发生,开战前,城内的军队总人数已经不足十五万人了。这样算下来,城内大约还有六万余人其中包括孙将军的四千子弟。”杨公卿慢条斯理的说道。

第十八章心悦诚服

第十八章心悦诚服

“很好,看来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说起来这还全仗了你爹的面具呢!”吴浩笑着对商秀珣说道。

“闰甫,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我遇刺的事情恐怕对于说服杨侑有些阻碍……”

“放心吧,少帅,不出三日长安必定开门纳降。”贾闰甫信心满满的说道。

“杨公,你昨夜说的后两件事办的如何了?”吴浩转眼又问道杨公卿。

“我拟派遣柴绍率领四万军队前往河东郡,再加上几日前北上的麻常的三万人马,足够解决李孝恭的两万李阀军,唯一有点麻烦的就是如今在河东还有屈突通的三万隋军。只要他们不救援李孝恭,那李孝恭就败局已定了。之前我军派遣了几批使者去劝降,屈突通态度倒还不错,但是总的说来就是只有一句话:他一切听长安的命令。这就要看闰甫的了。只要杨侑一降,屈突通自然也就降了。”

“另外我想派君廓率领四万军队镇守潼关,无论如何不能让联军夺取潼关。潼关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要隘。守住了潼关,他们想要转攻洛阳的可能行就不大了,而且时机成熟,随时可以从敌人后背插上一刀。要来长安他们只能走河东郡这条路。”杨公卿稍停了一下,又说道:“不过永丰仓未必守得住,所以仓里的粮食要尽快疏散才好。长安和洛阳两处可以同时组织人力运输。潼关也能够储存一部分,最后实在运不完。就是烧了也不能落在联军的手上。”

“烧掉实在太可惜了。我看主要可以靠水运。征集长安、洛阳地所有民船,一定要在半个月内把永丰仓的粮食全部运走!”吴浩转了一圈,说道:“这事情我就交给婠婠、妃暄负责,洛阳那边交给婠婠,长安这边就由妃暄组织人手。”

师妃暄满心欢喜,婠婠则是拉长着脸。

吴浩拉着婠婠,附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你不是一直都想着为我多做点事吗?这不正是机会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如果这一次咱们赢了,这天下就没有什么大仗可打了。咱们也不用东奔西跑。留在洛阳、长安都随你。”

“你说的?我喜欢扬州!”婠婠眉开眼笑。

“扬州也不错啊!”吴浩笑嘻嘻说道:“江南景色比这北国风光自是别有一番风味,烟花三月下扬州。那就是扬州了。”

贾闰甫和杨公卿同时着急得说道:“少帅难道想定都扬州?”

“是啊。怎么?有什么问题?”吴浩问道。

“少帅,自秦以来一统中土的秦、汉、晋、隋所设的都城不是长安就是洛阳,这是因为从人口来说关中和中原乃是最为稠密的地区。从地点来说洛阳处于中土的中心,便于统观全局,从军事来说立都长安将加强西北地边防。而扬州地处东南,远离政治中心。这个实在是不合适啊!”贾闰甫连忙说道。

“是啊,少帅,自秦以来,中土的最大威胁就是北方地游牧民族,立都长安的话,就可以威慑如今的突厥。”杨公卿也附和说道。

“首先我想说的是将来国家建立以后,我绝对不会像前朝依长城来固守。而是会主动出击。千里北疆迟早是我们的牧场。而且我们可能会走的更远。所以如果以地理中心来算,那我们的都城只怕是要不断地向北向北再向北。定都扬州我也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中土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以北。如今虽然有些南移,但是还大大不够。南方还有大量的广阔肥沃的土地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可是北方可以供我们继续开发的良田已经不多了,所以今后我们的经济要整体向南偏移。而且扬州面临大海,有利于我们发展海事。我们的目光不要仅仅放在陆地,海洋才是更广阔地空间。”吴浩的话让各人一呆。吴浩赶忙把手一摆:“这事情以后再说吧。咱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打好这一仗。重创了突厥人后,我们还可以慢慢地谈,反正有的是时间。如果输了,我们也用不着再争辩了!”

……

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了。长安城里早就飘起了少帅军的红旗。杨侑被封为卫国公,然后和杨侗一起被吴浩派往扬州去给杨广重新安葬。当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之后。萧皇后和宫人们一起拆掉了几块漆床板做了两幅小棺,把杨广与他十二岁的儿子赵王杨杲一起草草安葬在了西院地流珠堂。虽然说杨广是一代昏君,但是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的确是有些可悲可叹。如今少帅军中原来的隋朝旧臣也有不少,他们纷纷上书,希望吴浩能够妥善安葬杨广。吴浩当即同意了。并准许用天子礼仪安葬杨广。杨浩、杨侗、杨侑、萧皇后皆感激涕零。上表称谢。而隋朝旧臣也无不心悦诚服。最后,杨浩等人将杨广之柩起出。备足天子仪卫,将杨广改葬于江都宫西吴公台下,又将在江都兵变中遇难的数十位王公大臣们皆安葬于杨广陵墓的俩侧。

半个月来对于长安故城里的石弹投掷依旧每日不咸不淡的攻击着,虽然已经有些流于形式,但是仍然让长安故城里的李阀军越来越惊恐。原来以为吴浩被刺死了,可是少帅军方面并没有任何发丧的迹象,虽然没有再进行攻城,但是也已经让李阀军近乎绝望了,看来吴浩并没有死。好在少帅军始终没有把北面包围。所以李渊隔三差五的就派人催促援军加快行动。

少帅军秦琼和辅公佑部本来已经打到了晋阳城下,得到吴浩地紧急书信之后,就开始撤退。联军一共三十九万五千人,其中东突厥十八万、薛举部十二万、刘武周部九万、李世民五千人,在太原会合之后就迅速南下,完全没有理会屯军在离石郡地梁师道。秦琼和辅公佑则是化整为零,一路不停的用小股部队阻击、偷袭联军。各地地百姓听说李阀军来了,倒是没有什么太激烈的反应。因为之前的李渊得部队通过的时候,基本上是秋毫无犯。可惜这一次突厥兵可没有这么客气。一炉烧杀劫掠而来,等他们快要到达临汾郡的时候,恶行传来,百姓这才开始纷纷举家逃亡。

第十九章河东

第十九章河东

联军过了临汾之后,突利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将大军兵分两路。自率突厥大军与李世民的五千人,直逼河东,而薛举和刘武周部则直奔潼关而来。

当突厥大军赶到河东的时候,已经是屈突通投降少帅军的第九日,李孝恭全军覆没的第八日。此时,柴绍已经返回长安。驻守河东的乃是屈突通和麻常两部共六万人,由于细作探听的清楚,联军已然分兵,直奔河东而来的是突厥兵。屈突通和麻常一商量突厥军都是骑兵,要是野战,这六万人显然是羊入虎口,但是如果凭城坚守,突厥兵短期内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而突厥兵又急着赶往长安,守住河东是有把握的。于是二人决定改变计划,由屈突通守河东县,麻常守汾阴县。

联军一路南下,虽然秦琼和辅公佑节节抵抗,但是都是一触即走,虽然迟缓了联军的速度,也制造了不少麻烦和数千伤亡,但是却从来不敢和联军正面对抗,所有的城池无一例外的都是弃守。突利对此可谓是暴跳如雷,因为死伤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突厥兵。突厥兵都是骑兵所以一般都在外围,而且大军一驻扎后,突厥兵总是喜欢结成小队,甚至单个去寻欢作乐,抢劫财物,所以十之**被伏击的都是突厥兵。而现在少帅军竟然留下了坚守。突利大喜过望之下,命令大军一分为二。由他和李世民率军十万进攻河东县。而突利之弟结社率带领剩下的十万人攻打汾阴县。

河东县虽然不是什么坚城名关,但是屈突通从七月份到达河东之后。就开始加固城墙,待到宋老生兵败之后和李阀对峙地一个多月之中。更是在城墙靠近城内的地方又修筑了一道矮墙。可谓是守备森严。从临汾等地不时地有难民经河东逃往关中甚至关内,因此河东的百姓对于突厥人是又惊又恐,因此大多数的百姓不是举家外逃了,就是躲进了河东县或者汾阴县。此时突厥兵围了城后,百姓一个个自发的投入了守城。所以可谓是斗志昂扬、众志成城。此外当初为了歼灭李孝恭,柴绍共带了三百架投石车。一百五十多架床弩来到河东,部队撤回去了。这些重武器却全都留了下来,加上麻常部和屈突通部原有的投石车和床弩,两城平均分配后,每城都有两百五十余架投石车和一百余架大型的床弩,而且石弹和弩箭数量皆不少,这也是麻常和屈突通敢于守城地一个重要原因。

突厥军到达河东后,休息了一夜。第二日凌晨。突利就命令突厥军攻城。

这十万突厥军也装备了一百五十多台投石车,还有四十余台冲车。号角吹起,突厥兵从四面抬着简单的云梯同时发起进攻。而突利听从了李世民地建议把所有的投石车和冲车全部集中到了东面。七千名突厥士兵推着投石车和冲车,抬着云梯开始跑步冲向城墙。

在东面城墙的少帅军只有七十多台投石车。四十余架床弩,可是突厥人的投石车基本上都是老式的中型投石车,每架都需要四、五十名掷手,而投出的石弹最多只有三十余斤,有效距离也只能在二百步以内。而少帅军的新型投石车只需要六名掷手。投掷地石弹均在百斤左右,有效射程达到了五百步,更重要的是九月份后,鲁妙子又在投石车上进行了改进,使得投石车拥有了转向的功能,准确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少帅军又是居高临下。因此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