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消失的秘玺 >

第16章

消失的秘玺-第16章

小说: 消失的秘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六十年吧。”老头儿好像说过。
  “那时候哪有火葬,中国人都土葬,火葬是从六十年代后才开始大范围推行。”
  “那屋子里有鬼?”
  “肯定有,你刚才说水泥台子裂了?”
  “对,手指头那么粗。”
  “深吗?里面有什么?”
  “看不清。”
  “那水泥台子原先是干吗的?”
  “老头儿说是放尸体。”
  “哪天趁大侠和小妞不在,你告诉我一声,咱们把那里砸了,一定有东西,还有其他不大正常的地方吗?你仔细想想。”
  这么一提醒我也感觉到异样了,吴飞曾很着急地要过西屋钥匙,后来又把门撞开偷走一把夜壶,整修的时候,老头儿还特意住水泥台子上下加了许多块砖。
  如果仅仅是个水泥台,他们犯不着这么关心啊。
  但这些我不想全部告诉猴三,这个人一脸奸邪相,品质我信不过。
  “小子,”猴三似乎看出我的想法,“你别藏着掖着,跟我说比跟那个老妖精说强。哥哥虽出身不光荣,但做人还行,盗亦有道,不会亏待你。”
  20
  吴小冉看了旧报纸,迷惑不解。
  “这就是一桩刑事案嘛。”
  “我听你爷爷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她,“吴雄山是他儿子。”
  吴小冉惊愕地看着我,过了好大一会儿才颤抖着说:“周寻,你确定没听错?”
  “你妈连你父亲的名字都没说过?”
  “没有,我这就去找爷爷。”
  “你可别冲动。”我跟了过去。
  老头儿正坐在树墩上喝酒,黑狗趴在他身边。每天黄昏这个时候,他都要悠闲地自斟自饮,唱几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末了还恭敬地往地上倒一杯酒,像是在凭吊曲中那位落难帝王。
  “我爸爸是不是叫吴雄山?”吴小冉直接问。
  “谁告诉你的?”老头儿雅兴没了,一下子站了起来。
  吴小冉晃了晃手里的报纸,我一看坏事了,要倒霉了,刚才竟然忘了跟她要过来。
  老头儿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不是!”
  “那吴雄山是谁?他现在哪里?我爸又是谁?你为什么从不告诉我?”
  “你是我捡来的。”老头儿耷拉下脑袋。
  “我不信。”
  “随便你信不信,吴雄山跟你没关系。”
  “我爸爸是谁?”
  “我怎么知道?”老头儿非常不耐烦。
  “你当初为什么捡我?”
  “就是只小猫小狗扔在外面,我看到可怜也会捡回来养,黑子就是我捡的。”
  吴小冉没再问什么,她捂着脸,哭着进了房间。外面就剩下我和老头儿,我准备硬着头皮挨一顿臭骂,但老头儿并没这意思,他似乎沉浸在往事中,那张皱纹丛生的脸越发显得悲苦。
  “吴爷爷,我……”
  “别说了,唉。”
  “小冉来这里,想弄清这事。”
  “我知道。”他拿起酒瓶,杯子都不用了,直接对着瓶子喝了一大口,然后摇了摇头,像是要把回忆全甩开。从树墩上下来,他又接着刚才的开始唱了,“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啊。”
  吴小冉还趴在床上哭,她脸埋在枕头上,瘦瘦的肩膀一耸一耸的。
  我在旁边看着,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她好。
  暮霭四合,院子里没人了,老头儿也回去睡觉了。
  “你说我爷爷说的是真的吗?”吴小冉终于坐起来,眼睛哭得通红,“我是个被人遗弃的野孩子,没爹没妈。”她眼睛一眨巴,又一颗泪掉下来了。
  “别傻了,你有妈啊。”
  “她可能也骗我。”
  “这事一定有难言之隐。”
  “那我爸就是杀人犯了?”
  “刑事案不一定是杀人。二十多年前,刑侦技术不发达,警察可能会弄错。我看过一则报道,说那时候好多冤假错案。”
  “你这是安慰我,如果没有做,他跑什么?”
  我被她问住了。
  “这个事我一定得查清楚。”吴小冉擦了擦眼泪,“你能帮我吗?”
  “可以。”
  “咱们明天去县城法院,看能不能查到这件案子的档案。”
  “他们让查吗?”
  “我先去村长那里开个证明。”
  “小冉。”
  “嗯?”
  “你先别这么冲动,我觉得这个事跟你没关系。”
  “怎么跟我没关系?”
  “如果你爷爷说的是真的,你不过是他捡来的,那根本弄不清了;如果是假的,吴雄山是你亲生父亲,他又犯了罪,他已经失踪二十多年了,法律上失踪三年就可以宣告死亡。你知道真相又能怎样?去找他?”
  吴小冉没说话。
  “而且根本用不着这么麻烦,你妈早晚有开口的一天,对不对?谁是你父亲,他干了什么,她应该比谁都清楚。即使像你说的,她骗了你,那她肯定知道相关的事,不说也许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让我想想。”吴小冉似乎有点动摇了。
  “她同意你来这儿吗?”
  “哦,”她支吾着,“先别说这事了,我头疼死了。”
  夜里我听到外面有哭声,我起来趴着窗户看。
  老头儿跪在院子里那棵枯死的歪脖树下,佝偻着瘦小的身子,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哭得特别惨,面前还烧着一堆纸钱,火苗儿一蹿一蹿的,晚风拂来,灰烬像黑蝴蝶在月光下飞舞。
  吴小冉也醒了,拉开床单,默默地坐着听,我们都不敢出去劝他。
  “回忆起他儿子了。”
  “都怪我,早知道不问他了。”
  “你想通了?”
  “嗯,你说得对,我知道与否,没多大意义。”
  “他心里一直憋屈着,发泄出来也好。”
  “周寻,你觉得我是个好女孩吗?”
  “怎么想起问这个了?”我觉得有些突然。
  “有时我认为我很坏。”
  “这次不怪你,你不是故意的。”
  “你不懂。”吴小冉还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出口。
  “每个人都有阴影,都有不可告人的一面,这正常,别想太多了。”
  “你也有吗?”
  “谁没有?”
  “透露一点。”
  “比如我现在的想法,就不敢告诉你。”我瞥了眼吴小冉,窗外洒进来几缕月光,把她穿着睡衣的上半身映照着玲珑有致。
  “说嘛。”
  “保证不生气?”
  “保证。”
  “想和你睡觉。”
  咣当,她捞起件东西,听那动静至少是个玻璃杯,我赶紧打了个滚儿,贴着门,防止被砸死,但没什么掉下来,显然她控制住了。“你可真够直接的。”
  “你偏让说,这就是不可告人的阴影。”
  “你比我更坏。”吴小冉沉默了一会儿,“爷爷真可怜。”
  “是啊。”我心里也被他哭得有些酸楚。
  又过了一会儿,外面终于静下来了,唯有夜风吹得树叶萧萧响。
  清晨起来,我意外地看到老头儿在门前坐着,低头想什么心事,以往这个时候他都是去巡山的。
  “吴爷爷,没出去啊?”
  “今天不去了。”老头儿抬起头,又垂下了,哼了哼鼻子。他面色惨黄,皱纹更多了,横七竖八,像一只喝醉酒的蜘蛛胡乱织出来的。
  他身上以往那种慑人的精气神一夜之间全被抽空了,坐在我眼前的,只是一个非常疲倦的老人,我隐约觉得,他活不太久了。
  “小冉起来了吗?”老头儿有什么事。
  “我去叫她。”
  吴小冉正在对着镜子梳头,她穿了身练功服,我吐了口气,不用陪她去县城了,看样子吃过饭她还是去林姐那里。
  “你坐过来。”等吴小冉出来,老头儿拍了拍旁边的板凳,“你不是想知道你身世吗?我就把知道的全部告诉你。”
  “爷爷,你生病了?”吴小冉也看出来老头儿脸色很差。
  “没事,人老了,容易累,一时半会儿的还死不了。我想了一夜,觉得老瞒着你也不是办法,你是大人了。”
  “嗯。”
  “吴雄山是我儿子,我老伴去得早,给我留下两个儿子,一个叫雄河,一个叫雄山,都因为那件事没了。吴飞是我大孙子。”
  “啊?”吴小冉不相信,“是绑你的那个吴飞吗?我小时候怎么从来没见过他?爷爷你也没提过。他为什么那么对你?”
  “孩子,你听我慢慢说。”老头儿像是下定很大决心,“吴家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只告诉下一代的长子,可我两个儿子都没了,我岁数大了,孤零零一个人,不想把这些事带到坟墓里。”
  据老头儿讲,吴小冉来之前,他已经跟两个儿子断绝了关系,原因是他们逼他把祖传之物交出来。
  当时是“文革”后期,大儿子吴雄河当了县里的革委会主任,那年他才三十多岁,春风得意,领着一群革命者,到处挖坟破四旧,一心想立大功。等一个县的古墓旧庙都摧毁得差不多了,还不见升迁,他狠下心,又打起了老头儿的主意。他读过书,知道父亲手里掌握的东西是封建社会最大的象征物。
  吴雄河不忍伤害他爹,所以也没有把这个事传扬出去,而是先跟弟弟吴雄山推心置腹一番,弟弟被说服后,兄弟两个怀着满腹豪情,对父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起蛊惑老头儿主动献出来,没料到老头儿勃然大怒,挥着刀直接把两个儿子打跑,哥俩不依不饶,一天到晚地来纠缠。
  直到后来出事。
  至于所谓的宝物,那是老头儿家族世代守护的秘密。
  我根据老头儿断断续续的讲述,再加上后来自己的一些合理推想,把这个故事简单叙述如下:
  明永乐初,一个大雨之夜,老头儿的祖先吴继美的家门被急促地敲响了。
  门外站着位僧人,四十多岁,背着青色包裹。虽然衣服全湿透了,破草鞋上也都是泥,但看起来相貌堂堂,毫无落魄委顿之色。他客气地请求能在此留宿一夜。
  吴继美是山民,积善之家,天性淳朴,想也没想就同意下来。
  大雨一直下了半个月,僧人也在这里住了半个月。
  雨停后僧人在山里转了一圈,当时山后正好有一座久无住持的小庙,僧人决定把小庙整修一下,留下来。这一留就是十年。
  僧人多才多艺,为人又和蔼可亲,言谈举止有一种天生的镇定从容之态,很快就赢得山民们的拥戴。过年时他经常帮人写春联,邻里有了纠纷也来找他解决。
  他还特别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吴继美家的那几个,平时除诵经打坐外,僧人就教小孩子读书写字。
  如此平安无事地过了几年。突然有一天清晨,一个长相威武的人风尘仆仆来到这里,他打听到僧人住处,径直去了那座小庙。
  吴继美正好有事要找僧人,在门外他听到有人在里面哭,没敢进去。门虚掩着,正好开了一条缝,吴继美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我找您找了好久啊。”那人跪着抱住僧人的脚哭。
  “叔父仍不放心我吗?”
  “他老了,想和您共享江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胡大人,您回去吧。”
  “皇上!”胡大人泣不成声。
  “你告诉他,允炆已死,不会也不愿再和他争了。”
  “皇上!”
  “去吧,去吧。”僧人站起来,要送客了。
  门被风吹得响了一下,胡大人一个跃身,没等吴继美反应过来,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已经架在他脖子上了。
  “放了他。”僧人说。
  胡大人诧异地把剑挪开。
  “你们还嫌死的人少吗?”
  胡大人双膝跪地不起。
  “皇上万岁,草民罪该万死。”吴继美吓傻了,也扑通一声跪下了。
  僧人连忙把他扶起来,“继美,你这是干什么?我还是和尚。”
  胡大人黯然回去后,没过几个月,僧人就圆寂了。临死前他有预感,把吴继美叫到小庙里,亲手交给他两样东西。
  一样是朱漆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件袈裟,一个玉扳指,一把剃刀,一张度牒,另一样是被丝绸包裹的重物,那就是传国玉玺。
  “以后要是落难了,可以拿去换钱。”僧人笑着说。
  吴继美虽然知道眼前的这位是十几年前从宫中那场大火中逃出来的皇帝,可并不清楚这几件东西的真正价值。
  他立了个家规,此物为建文帝所托付,子孙世代相传,并只告诉下一代的长子,也就是第一个儿子,其他的不准讲。
  一直到老头儿这一代,几百年都平安无事。
  “和尚葬在哪儿了?”
  “这群山里吧。”
  “具体呢?”吴小冉又问。
  “那就不清楚了,当时下葬时,因山为体,不封不树,几百年了,地震水灾的,哪儿去找?以前有人来找过的。”
  “多久前?”
  “二三十年了,那还是个大文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