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仙境-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她真的是想多了。不说沈石那双眼,曹金花露出这么多的破绽,王府的官船都随便上不说,还与王妃打成一片……
这得是多瞎,才会认为汝南王府折节下交,任她乱来?
当然,有了这双眼睛就更方便了。可以一眼看穿赵祯的身份。虽然他的龙气不咋的,但那是宋朝的格局所限。龙气是真的。所以,他是哪个,沈石自然就是知道了。
汴京城外,皇家御马场。即便没有赵祯邀请,沈石也想去看看。他的马到底有多好。自己认为好,不是真的好,比过才知道。所以赵祯的邀请正和他意。
一行人向御马场进发,赵祯的大伴陈琳暗示手下先行一步。
干什么?
首先,皇帝来了,要通知一下。御马场,赵祯也没去过,他要马,都是别人牵了送过来,从没有他自己去选的道理。而养马的官又不大,没有上朝的资格。所以赵祯是刷不了脸的。
他这趟又是微服,皇帝仪仗也没打。万一到了马场,人家不认识他,不让他进,就搞笑了。
其次,皇帝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御马场的牌子也是要摘掉的。
当一个好大伴,也是很辛苦。
人艰不拆。
沈石看到了,却没有故意去问那人去干什么,也是因为此。就连曹金花与赵宗景被陈琳故意派人与沈石隔开,避免他们揭了皇帝的底,沈石也权当没有看见。
一路上,光赵祯与沈石聊了。
“小哥儿这马养的极好,手下有懂马的?”
“懂不敢说。不过……”沈石随手指了一下自己一个手下说,“你来说说。”
皇帝问话,沈石不亲自回答,却让手下来回答,这让赵祯的随护勃然大怒。
赵祯却没有计较,同样伸手一指,不过他却没有指沈石指的那个,而是使坏的指向另一个道:“好!你来说。”
“行,你来说。”沈家部曲,赵祯可指使不动,沈石也没有拒绝,直接换了人。
本身便是在装逼,告诉赵祯自己这儿才有养马的高手。他随手指向自己非指定的高手,而是另一个,这逼格就更高了。
自己指定,只能说是有高手。而赵祯随手一指,这可就是人人都是高手的逼格了。
有这么多的高手在。赵祯舍得不让沈家养马吗?
“是,公子。”沈家部曲只对沈石行礼,并没有理赵祯,而沈石也没有出声……反正是你在装的,我不出声,是在帮你。
“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眼似悬铃紫色浸,睛如撒豆要分明。白缕贯睛行五百,瞳生五彩寿多龄。鼻纹有字须长寿,如火如公四十春。寿旋顶门高过眼,鬃毛茸细万丝分。面如剥免肋无肉,鼻如金盏食槽横。耳如柳叶根一握,颈长如凤似鸡鸣。口叉??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莲形。口无黑靥??长命,唇如垂箱两合停。”
“嘶……这,这莫非是有名的《伯乐相马经》?”
本来没人觉得沈石的人可以说出什么来,但是一开口,他们却是惊了。
因为这歌诀,他们没听说过。随赵祯来的人,不敢说人人相马师,但是相马的歌诀,他们是熟背的。
以上七言八十句的歌诀中,不仅说的正确性他们当场就可以证明。另有部分语句使用的数字或比哈过于空泛,其确切含义很难界定,这需要领悟。至于,还有部分描述将毛色与凶吉联系在一起,这更是让他们惊叹。
当然,这歌诀可不是什么《伯乐相马经》。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古籍中列名可考的养马、相马、疗马经典著作就有32种,百余卷之多。遗憾的是,这些由先贤们积累总结的宝贵经验,包括最著名的《伯乐相马经》等大部分都早已失传。沈石会的,也就是明代改编更名为《宝金歌》。这也是后世养马师常用的歌诀。
如果宋代人知道明代的歌诀,那才是不可能的。
不过既然他们说是《伯乐相马经》,这逼格就又升了一等。沈石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而且沈石的马,也配的上这逼格。
说话功夫,御马场便到了。
牌子已经摘了。甚至还有马官儿早等着伺候。但凡是技术官儿,那都是“奇技淫巧”,算不了人才。无论哪个官儿,又或是官的亲戚来,他们都要伺候。
皇家御马场,也就是名字好听。就像是大宋的禁军一样,多少官儿拿他们当佣人用。
所以御前侍卫们把牌子一亮,他们就照办,帮着演戏道:“我们马场是对外开放的。一人一次五贯。如果要挑选更高级的纯种马,或教练教学,则另外计费。”
嘶……这说词,还真是做买卖的了。
“好,给他。”赵祯大手一挥,付了账。
沈石看的眼角直抽抽。
赵祯见了,得意一笑道:“小哥,怎么了?京城商业繁华。而且他们这也算是为国出力。辽国拥有成群的战马,几万几十万不止。身为大宋的子民,和辽国势同水火,国仇家恨,别看两国没有大战,但是几乎每年都有辽兵南下打草谷!他们是把大宋当成了韭菜,一茬一茬收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是何等耻辱!我华夏子孙,中原上国,几时受到过这种羞辱?”
“此等马场对外开放,使百姓习马,便是为国为民,当为善政。”
不知道这是不是官方的宣传。反正沈石在公孙策那听过,现在又听赵祯这么说……
好吧!您高兴就好。
而且,您这么为国为民,我这儿有好马,您要吗?
这真是太顺利了,顺利到赵祯用他沈家买马已经板上钉钉了,不然他现在的话就是在放屁,就是在打自己的脸。
正文 第133章、眼哪?
“大家是第一次来吧。”
养马官儿看了看赵祯一行人,除了御前侍卫的牌子。他一个都不认识。
当然不认识了。赵祯又不用亲自在御马场找马骑,都没见过,又怎么会认识。
然而,话又说回来。养马官的脑洞再怎么大开,也不会想到不认识不是因为他没骑过这里的马,而是因为他是皇帝。
所以养马官儿并不殷切,仅仅是没有表现出厌烦罢了。毕竟这儿这御马场,除非官家外,其他人都是来占官家便宜的。理论上,他们是不用招待的。
“来来,这里的马,我熟的很。”赵祯介绍。
养马官:装逼。
“选什么马,大家问我就好。”赵祯又说。
养马官:忒不要脸了。
这是一个小插曲,只是养马官没有说出来,别人也就不知道,少了点儿乐趣。
“啊,这里真漂亮啊。”
曹金花没有见过真正的草原,走在青色草地上,看着周围一望无际的马场,惊讶道。
远处,为露的霞光中,马匹在小丘上吃草,几头奶牛在山坡下舒懒地躺着,偶尔听到马的几声嘶鸣。一碧万顷的草场被这些牲畜点缀的生趣盎然。火红的太阳在草场上挂着,开阔平缓的大地反射着遍野的绿色。没有高楼,没有民房,没有商铺,没有喧器,有的只是点缀在绿色海洋中的几座养马官们的居所。在这样没的环境下,确实是让人心旷神怡,忘记了汴京的喧嚣,仿佛是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能在汴京郊区建起这样一块宽阔的马场,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而是皇帝点头的问题了,不过沈石毫不在意这些。
赵祯要装就让他装好了。人家一个皇帝已经很努力装作一个普通人,一点儿漏洞,暇不掩瑜。
在赵祯的殷切下,他的人很给面子,都去挑选他指定的马。而且御马场的马确实认识他,一点儿也不怕他。
不过赵祯选的马都是烈马,这让养马官很是担心。这些个官宦家属,他见的多了。一心以为自己是什么真正的骑手。马不烈不骑。可是烈马又岂是他们所能驾驭的?
到时候摔着了。养马官与马都要倒霉。
对,说的就是你。那个介绍最殷勤的……赵祯。
“这匹烈火是我们马场中最温顺的母马,就连皇帝都骑过它。”养马官看的分明,不要看赵祯说的头头是道,但他就不像是个骑手。所以养马官介绍一匹温顺的马。
“你是说这是最温顺的马?”赵祯一听,面色变了。
原本他是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匹红色母马,还想去摸它。毕竟是自己骑过的。但是当时他骑的时候,宫里人是怎么说的?
他们说的可是这是御马中最“好”的马,而不是什么最“温顺”的马。
烈火确实温顺,丝毫不介意有人喂它,曹金花试了一下,它就伸出长舌一口卷起。
赵祯的脸色就更差了,死盯着陈琳……这个老今货竟然一直在骗自己。
“这位员外,您要不要挑选别的呢?我们这边有给少年骑乘的蒙古马和矮种马。”
养马官看出赵祯不满意,又立即介绍其他的马。只不过前题条件没有变过……介绍的全是不容易出事的马。
“不用了。”
赵祯摆了摆手手。
他不是任性的皇帝。他是很生气一直给他温顺的马骑,但是他也明白陈琳是为他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
见赵祯拒绝,养马官一愣。到这儿来,哪有来不骑马的,尤其还是男人。
他尝试着解释道:“员外,我们这里的骏马都很温顺的,尤其矮种马,非常矮,您骑上去不会出一点事情。”
他现在只担心赵祯非要骑烈马。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因为烈马异常伤人。
而看赵祯有这么多人护着,家境绝对不凡。不要说摔,就是被吓到了,他都担不起。
养马官的表现,陈琳与赵祯的侍卫们看在眼中,都觉得极好,有分寸。这是万岁爷,当然要以安全为优先了。
至于沈石与曹金花。沈石是看不出表情,曹金花则是那个乐呀!
咯咯,皇帝又怎么样?现在不也是只能骑温顺的马。
她只觉得被赵祯逼迫的气全都出了,简直比看到一碧万顷的草场,还要让人心旷神怡,舒心的很哪。
赵宗景也差不多,不过他含蓄的多,不像曹金花这么明显,这么过分。
“我说不用了。”
养马官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又怎么开心的起来。
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骑烈马有危险,他也懂的,但是你能不能不要三番五次的说。
就像是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一样。
这是真理,也有着很好的劝人效果。没人会不承认。可要是有人不断说,不断说,而且还是在一个秒男面前不断说……
你这到底是几个意思?
“我要烈马,最烈的马!”
男人就不能说自己不行。
见此,养马官只好闭嘴,但眼中却闪过一丝轻视。
“最烈的马,您身后不就是吗。”养马官指了指沈石的马。
养马官甚至觉得这老员外真能装逼,装逼都跑到御马场来了。
怎么着?是想说御马都不如你家的马吗?
养马官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如此。
赵祯回头一看,差点儿气乐了。
他这趟来的目的就是用御马把沈石的马比下去,但是这养马官这么一说,岂不是他都不用比了。干脆认输是了。
“你这儿就没有比它们还烈的马?”赵祯问道。
“确实没有比员外您带来更好的马儿。”养马官实话实说。而且养马官打的主意,未免没有几分让他装逼,让他飞,让他赶紧滚蛋。
如果有时间,他还可以赶过去。说不定尚书公子还没走,他还可以混个人情。这养马的官儿他也想换一换了。
咳咳……这就是脸熟的好处。尚书公子,那是拼命巴结的对象。都想升官儿,都想换工作。
至于这马场真正的主人,赵祯皇帝陛下。对不起,没见过。不好使,至少现在是。
正文 第134章、毒?还是宝
“真的没有?”赵祯已经忍不住的怒气了。
“真的没有。”
“其实还是有的。”
在养马官回答时,同样有一个声音说。
“又是你。”
养马官显然认识来人。“好你个崔生,养马养的家道中落。是我可怜你,收留了你。你怎么可以乱来。”
“好,好!我不管了。”养马官儿丢下他,走了。
崔生,名叫铭,是个秀才,只是他好马,也就养起了马。当然,如果说的高大上点儿,说是想做事,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秀才做事,真成的没多少。崔铭也是。
气走了养马官,他立即解释道:“以前也不是没看过牧民们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