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聊斋仙境 >

第6章

聊斋仙境-第6章

小说: 聊斋仙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时间,它不是为了吃个小肚子滚圆而努力,便是为了消化小肚子滚圆而休息。这货吃了睡,睡了吃,早晚有一天当猪的命。

    公孙策宝贝似的装好自己的两页纸,提醒沈石道:“贤弟不写两篇吗?”

    “写诗?”沈石拍了拍肚子,说,“看到没?这里面可不是稻草,全是才华!”

    沈石在胡吹大气。反正他只不过是去凑热闹的,看美女罢了,写哪门子诗啊。

    “呵呵,贤弟英才。愚兄就不行了,不写下来,到时候一紧张,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公孙策自暴其短。

    他也确实很激动。去见花魁啊!他可没有沈石看美女的心态。对他来说,花魁不是美女,她们是偶像。

    是的,在古代花魁就是古人版的天王巨星。去看天王巨星,还能—起吃饭……

    “啊!这是多么幸福的泥点子啊!”

    沈石劝了一下……没用。越近越激动。沈石也就不劝了。这时候跟他说话,绝对是鸡同鸭讲,大脑不在线的。所以,沈石不再废话,而是打量着周围的景致,不得不说古代青楼别有一番风味。

    因为这青楼竟然是和尚庙的产业。

    竹林轩是城南金福寺的别院,里面茂林修竹,曲水流觞,景致一等一的好,不时看到各种花草争芳吐艳,石路两旁的两颗高大樱花树上,一团团一簇簇,正开的热闹。

    真是不得了啊!

    不过听公孙策说,这很正常。和尚庙不仅置办产业,他们还放租子,做中人……

    总之,他们就是古代版的华尔街。是一帮玩金融的精英。毕竟佛是要金装的,即便不用金子,也至少是尊铜像。而金与铜在古代就是铜,不玩金融,不办产业,只靠一点儿香火钱,怎么办的起来。

    “介玉(沈石字介玉)兄,你来了。”

    小径对面走来一个胖子,年约20来岁的样子。原沈石作为一名老司机,在这儿撞熟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啊,来了来了,你早到了。”沈石打着哈哈,拱手回了一句。

    娘希匹的,这谁,不认识啊。

    他是原沈石的熟人,可沈石对他却没什么印象。作为一名魂穿者,很明显,他没有完整接收原沈石的记忆。

    只能小心应对。

    胖子凑到跟前,神态极其熟络,小声在沈石耳边说道:“多谢沈石仗义,一力揽了吃牛肉的罪过。不像钱家兄弟那两个怂货,分明是他们买的牛肉,却没个担当。我们甚至怀疑官差就是他们俩兄弟叫来的。”

    “什么?他们叫来的?”

    沈石眼睛一瞪,真想问一句,为什么为难老子,老子招他惹他了。可是他还没问,胖子直接说道:“可不是吗?细侯看中的是介玉兄,不是他们。我们都说这是他们故意使的手段。”

    嘶……真的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沈石一心找谁在坑他,以公孙家的势力(敢上山捕野人的,就没一个简单的),什么都没查到。沈石本以为除非用法术,否则没戏,却没想到上趟青楼罢了,这线索就来了。

    不过沈石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看似满不在乎的一挥手,说道:“我们自己来寻乐子,不管他们就是了。”

    仇人已经知道,他们就跑不了。沈石可不想惊醒了他们,到时候他们矢口抵赖,只会是沈石的麻烦。

    胖子没想那么多,点点头:“还是介玉兄大气。这位仁兄……”

    沈石帮忙介绍了公孙策。不过公孙策激动见偶像,已经是个废人了。倒是互相介绍下,沈石知道了胖子竟然叫“孔雪笠”。

    娘希匹!这名字起的,就他的体型,真是侮辱了这名字,所以沈石还是叫他胖子,在心里叫。

    有胖子带路,沈石倒是更方便了,毕竟公孙策就是个废人。这种地方,没有老司机带路,想玩都找不着地方。

    走进内花园,里面的景致更美,极具江南景色,美不胜收。

    很快,三人走到一处露天阁楼,期间已经座着不少人,细数约莫有二十来人,天色已经渐暗,四周点起高烛,桌上杯盘菜肴,笔墨纸砚可谓一应俱全,似乎有挑灯夜战的架势。

    嗯……来这种地方,果然不是什么诗会。

    诗会你妹啊!大晚上的,熬油费蜡。真开诗会,不会大白天开啊!

    沈石扫视过去,发现一个穿着翠色罗衫,头戴珠花的娇小女子座于席间,年龄看上去不大,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还别说,长得确实挺漂亮,脸容白皙粉嫩,一条蛾眉尤其引人注目,衬托的眼睛十分明亮。

    尤其是在烛光之下,隐隐约约,脸上的立体感更强,灯下观美人,更有一番滋味。

    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妥妥的美颜相机的效果。隔了近千年,还能看到这效果,真的很有亲切感。

    沈石他们三人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沈石刚刚欣赏了两眼,还在感叹这就是古代花魁,“美颜相机”用的666的时候,就听到一个令人很不爽的声音说道:“哎呦,这不是沈石沈大公子吗,平时可是很少见你参加诗会,今天怎么有兴趣来了,真是难得难得。”

    沈石看过去,就发现一个脸型过于方正,就像棺材板的家伙正一脸讥笑的看着自己。沈石同样没记忆。

    但是,这人正是胖子之前提到的,钱家兄弟的老二,钱盛文。

正文 第12章、被坑的俩坑货

    钱家兄弟俩,一个盛举,一个盛文,很明显也是奔着科举去的。

    见到他们,有些事沈石便想起来了。这俩兄弟最近可谓春风得意,不仅中了童生,而且还攀附了柳纯元,柳御史的儿子。

    听到对面这明显讥讽的话语,沈石心里很是不爽。心想:哎呀,哥没找你们麻烦,可这家伙一上来就找事儿的节奏啊。

    这样的人可不少。

    沈石本来只想凑凑热闹,见过古代“偶像”就走。可这不代表有人怼自己也不反抗,沈石可没那么大方,军人的倔脾气一上来,哪会吃他这一套。

    沈石盯着对方说道:“怎么,这妓……诗会规定谁能来,谁不能来了吗,我还真不知道这些规矩呢。”

    还是有些不习惯,妓馆叫诗会。

    钱盛文笑着说道:“呵呵,自然没人规定,不过沈兄的才学,学馆的同窗可都是知道的,不知道沈兄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大作呢。”

    “好像你有什么大作似的,那,说个让咱爷们也听听啊。”沈石道。

    “呃……你……你……”

    沈石的语气很气人,就像是个点曲儿听的大官人似的。

    不过沈石还没完,继续笑嘻嘻道:“看来也是一个草包,只会耍嘴皮子的货色。”

    这一句杀伤力十足,把钱盛文气的直哆嗦。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应下,他是“卖”的;不应,他就是草包。

    看到弟弟吃瘪,旁边一个同样棺材板方正脸的家伙站起来,他就是钱盛举,钱盛文的哥哥,两兄弟一直是同进同出。

    “你也来了?这里可是儒士宴,希望你有真才实学,千万不要哭着跑回家。”钱盛举仿佛现在才看见沈石似的,不屑道。

    沈石左右看了看,指了指自己的脸,装出很惊讶的样子:“你是在说我吗?儒士宴?据我所知秀才之上才称儒士吧?你们也是儒士?”

    他绝对是故意的!

    钱盛举也气的发抖。他们兄弟中了童生,这是开心的事,这时间哪个人不奉承他们,高抬一下,称一声儒士,有什么不对吗?

    可沈石偏偏较这个真儿。毕竟实际上童生也就是说这人识字了,过考了,可不等于什么儒士。他能不火大吗?

    生气的他,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沈石为什么这么会“怼”人了?沈石过去可是一个吃口牛肉,都甘心坐牢的实诚人,哪会有这么好的口才。

    当然,人是会成长的,吃一堑长一智。坐过牢,开了窍,懂的多了,还是说的通的。至于一眼看穿沈石魂穿,这可不是他们兄弟的技能。

    “你不要得意,一会儿你就再也得意不起来了。”钱盛举虽说没有像自己兄弟一样气的抖身体,一张脸却也涨得通红,憋了半天才恨恨地低喝道。

    这时候姑娘们已经全部登台,也就是说“诗会”已经开始了。这时候两兄弟自然不能再怼沈石,更何况他们也怼不赢。

    “干的好!”沈石他们也找位子坐下,有酒有菜有茶,果然“诗”是不能代替食物的。孔雪笠一竖大拇指道,“我早看这两人不顺眼。他们处处贬损你,你这纨绔的名声,到是有一半传自他们口中……”

    这是大宋的常态,沈家不仅是武将之家,还是个没落的武将之家。这就使得一些人起了些小心思……踩人成名。

    什么纨绔、混蛋……往武将身上安就对了。反正他们是没资格反抗的。整个大宋上下,多少武将死在文人的手中,就是杨无敌、狄青这样的名将,面对文官,同样是没什么还手之力。

    政治正确,不仅后世讲,古人更讲。

    说话功夫,“诗会”就开始了。

    由于是金福寺的产业,所以请来的人是县学的教谕。毕竟北宋的文人与和尚庙的关系一直很好。但凡有名的“名士”就没有与和尚关系不好的。

    这是因为和尚自身握有一部分的舆论权。就像这青楼“诗会”,又何尝不是古代的扬名工具?

    来的教谕也明白,所以就轻轻咳嗽一声,说了些本地文风昌盛,为自己脸上贴贴金……

    这也是他的政绩不是吗?

    “吟诗诵词。花,咱们吟的多了。今日咱们不吟花。吟雪,你等便以雪为题,以一个时辰为限。”

    老教谕显然很明白这帮年轻人的心态,他敢说这帮子人中,花银子买诗的不在少数。就像上一次,一区区童生竟然向府尹求诗,自己只评了个中上。后来知道原作者竟然是府尹,吓的他小心肝扑通扑通直颤了好些天。所以临到关头,他才突然改了题目。

    同时一个偌大沙漏,放于台旁显眼处,已经开始计时。

    题目已经出来了,一众书生再没有心思吃饭,都皱眉苦思,希望能够搜刮肠道,以求得好句子来。

    而钱氏兄弟,一张脸更是成了苦瓜色。很明显,他们就属于“买诗”的一分子。

    看的沈石大乐,喝酒吃肉,直吃得口滑。

    孔雪笠见了,分外焦急。“介玉,你怎么还吃?”

    沈石笑着说:“不吃做什么?他们想当那入幕之宾,我可不是。”

    “抄”诗装逼,那也要看对象的。为一***,实在是不值。要知道沈石会的诗,就那么几首。他可没有用在这儿的打算。

    孔雪笠不知道这些,既然沈石不愿意参与,他也就不再劝,而是冥思苦想自己的去了。

    一会儿功夫,青楼小厮在每人面前摆上文房四宝。笔是兔毫好笔,墨是上品松烟墨,砚台是歙砚,也是上好的佳品,但质地略逊于端砚。纸同样是上好的夹江宣纸。

    单这些便颇费银子。据沈石所知,上世他的一位老领导习字时,也曾求过好砚,但是最好的端砚,价格昂贵,是收藏家的珍品。就是歙砚,由于宋代文豪蔡襄、苏轼的赞誉,也只能观价而退。

    一时间,再没有说话,只墨锭在砚台里摩擦的声音。有无数支笔落到上好的夹江宣纸上,或快或慢,或沉重或轻灵。

    有沉香在花厅里氤氲冉冉,空气中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

    单这儿出现的好东西,如果带回二十一世纪,便是买房买车,都不用再贷款的说。

    可惜沈石回不去了,刚交首付的房子,只怕是要白白便宜银行了。这也让沈石不由地多喝了两口酒。

正文 第13章、没有最蠢,只有更蠢

    这古代粮食酒,看着度数不高,但是喝多了,同样上头。

    正所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他可怜的房子啊!

    是啊!喝醉酒了的沈石,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偏偏对房子有这么大的怨念。

    不行,自己得醒醒酒了,不然酒后吐“真言”,说房子事,非吓坏这一帮“读书人”不可。而且穿越这么大的秘密,更是谁也不能说的。

    为了清醒过来,沈石只能强提起精神,有一口无一口地喝着桌上的邛莱花茶提神。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一炉沉香燃尽。

    再看厅堂正中的沙漏已经泻到尽头。

    这一醉一喝茶,一个时辰便过去了?

    怪不得沈石上—世的领导有饭局从不带他,就他这酒量,真上了酒桌,估计连一女公关都喝不过。多丢领导的面子。

    看看时间差不多,县学教谕微笑着站起来道:“时辰已到,请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