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聊斋仙境 >

第5章

聊斋仙境-第5章

小说: 聊斋仙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实说,沈石一直都是“字幕党”。幸好是魂穿,有原沈石的底子在,不然他自己恐怕都听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你们出多少?我这狼可是完整的,少于二十吊,我可不卖。”沈石张口大声道,用的也是闽越腔,也就是这时代的官话。

    同时他小心地把狼户护在面前,以宣示所有权。

    而小咕噜干的更是明显,只见它一只狗腿踩在狼尸上,一口小狗牙呲牙咧嘴的恐吓着“抢”它美食的汉子。

    当然,它太小了。这点儿恐吓吸引不了任何人的注意。

    “二十吊?”下人看了一自家少爷,狼这玩意儿虽然是猛兽,但也就是个十吊钱,二十吊,那是冤大头的价格。

    青年文士却没有出声,他也不用出声,因为他们是大宋捕奴队,只要把人抓了起来,看他会不会出上一文?

    “那得看一下你的狼才行。”下人继续交涉着,不给沈石任何思考的时间。要知道大宋已经不再是初建国那会儿了。不交税的野人被抓了小一百年,再蠢的人也学聪明了。已经很少有单独的野人出没了。

    沈石说:“好咧!你们等着。”

    有人愿意当冤大头,沈石自然是乐意的,之所以让他们等一下,毕竟这狼尸真正的主人是小咕噜。沈石需要问一下它的意见。

    小咕噜:“我要烤肉。”它举着小爪子。

    沈石:“卖掉它,可以买调味品,做出更好吃的烤肉。”

    小咕噜一边看看生冷的狼尸,—边又看了看热乎乎的烤肉,妥协了。沈石得到了狼尸。

    “啪……”

    沈石弯腰收拾狼尸的同时,一本书也从他怀中掉落。牢中老人给他的书,斗狼的时候,他把书收入怀中。

    看到沈石怀中有书,青年秀士制止了自己手下围拢抓人的举动。开口问道:“阁下是读书人?”

    “惭愧!久试不第。”沈石说。

    呃……这下不能捉了。

    大宋律法下,你捉野人,朝廷上下是支持的,但是你要敢捉一个读书人当奴隶用。呵呵……整个士林非让你知道一下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哈哈,阁下竟然是位读书人?看阁下年岁不大,怎可说是久试不第。”

    青年秀士哈哈大笑,硬生生从捕奴,表现的与沈石亲近不少。不这么干,还能怎么办呢?

    这可是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

    “不知兄台贵庚?”

    这不,连“兄台”都叫上了。

    “周岁十五。”

    沈石看着这二十好几的大龄青年,赶紧报上了自己的年龄。十五岁被二十好几叫“哥”,他还是很有羞耻心的。

    “什么?十五?”对方惊呼。

    “是的。”

    他的表情太夸张,沈石心想:莫非我这身体,就这么显老吗?

    “哈哈……不过十五,贤弟说什么久试不第。像为兄,今年已经二十有六,至今没考上秀才,岂不更是久试不第?”

    宋朝的秀士从来都不是秀才,它是专指那些未考取任何功名的读书人。比如有名的白衣秀士王伦便是其中的代表。

    当然,二十多岁还没考中秀才,也不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非要说骄傲的话,也就是他还没有落草,嗯,这确实值得骄傲一下。

    既然大家都是读书人了,这事就好说。

    一匹狼,二十吊钱是贵了一些,但是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有通财之宜,所以“买了”。

    只不过一吊钱,官方规定是一千文,二十吊钱就是两万枚大铜子。太重,没人出个门还随身装着两万枚大铜子,这数量也随身装不起。

    所以,狼换秀士家的壮丁背着。书由沈石随身装着,走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秀士家的庄子赶去。倒是小咕噜,一步三回头,分外不舍得沈石烤肉的地方,毕竟这地儿意味着它人生第一次的美味儿。

    当然,它也就缅怀了一下。瞬间一双小眼睛便以更加炙热的眼神望向了沈石。

    一边不过是烤肉的地方,另一边却是会烤肉的人。它脑袋或许不大,但是小家伙精着呢。不舍归不舍,却是一点儿也没有不跟沈石走的打算。

    ……

    山下不远,便有一处庄子,上面与着“公孙”二字。

    沈石也是艺高人胆大,都不知道人家姓什么,叫什么,就跟人家上门收钱,也不怕……

    呃……他还真不怕,二十一世纪便是打架王了。现在又长了一倍的力气,他当然不会怕一个乡下的土财主了。

    对方真敢做什么,沈石绝对不会客气。

    对方并没有做什么,反而对沈石很是客气。真真让沈石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大宋读书人的主人翁待遇”。

    进了公孙庄院,他便立即热情地命令下人烧水沐浴,准备新衣。

    让沈石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爽。

    另一边,公孙公子安顿了沈石后,便去向自己父母请安,这是规矩,也是礼仪。

    “父亲,孩儿结识一位少年英才,带回家中。”

    沈石的事,他并没有隐瞒自己的父亲,直接说道。

    “好好!”年纪不大的公孙庄主对儿子带读书人进庄,没有不满,反而是分外的开心。

正文 第10章、两个吊丝上青楼

    沈石自从进入了公孙山庄,不能说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却也是幸福的乐不思蜀。甚至他说要走,公孙父子还极力挽留。倒是让沈石明白了自己老爹为了一“童生”都那么拼的原因了。连老娘、媳妇的路子都用上了。

    真爷们!

    哪个爷们不想过好日子?拼就对了。不过……

    “公孙兄,我今天必须告辞了。”

    是的,沈石得走了。不说回家告声平安,关键是他不弄清楚原沈石坐牢的原因,实在是顾不上乐不思蜀。不管是不是有人挖坑,作为当事人,他总是需要知晓的。

    “这个,贤弟,关于你托付的事,为兄倒是打听到了一些。”

    少庄主公孙策,便是带沈石来的青年秀士,他自然是知道沈石为什么想走。

    沈石对自己的遭遇,当天就告诉他了。

    好好的读书人为什么弄的自己野人—样,总是有原因的。而在梳洗打扮,拜见了老庄主之后,老庄主知道了沈石的经历,便打了包票帮沈石打听。然后他便把这事交给了自己儿子公孙策。

    “公孙兄,有信了?”

    沈石要离开,是以为他们没有打听到,所以要亲自去打听,没想到他竟然打听到了。

    “是的。不过,我觉得他们没有什么恶意,倒是贤弟古道心肠……”

    在公孙策的介绍下,原沈石是真正古道心肠的好汉子。三五个人一起吃牛肉,被抓的时候,硬是原沈石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罪。

    “其实吃牛肉不是什么大罪过,贤弟为什么会关入死囚……这一点为兄倒是没有查到。”公孙策不好意思道。

    公孙策是一个实诚君子,没有查个水落石出,心中总是不甘的。

    “这……多谢公孙兄了。”沈石抱拳谢礼。

    人家是帮了忙的,并不是没有帮忙。至于没有调查出个结果,这一点上根本怪不得任何人。

    沈石上一辈子也是半个体制中人。所以体制中发生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实在是太正常了。

    有可能是重名,有可能是恶作剧,甚至是真的有可能有人看他不爽……

    要从许许多多的可能中找到唯—的真相,根本不像电视演的一样,真相只有一个。事实上,真实的破案率是很低的,哪怕是传说的命案必破,也不过只有20%的破案率。只不过二十一世纪,杀人犯本就不多,一个杀人犯差不多是复数以上的命案犯人。抓到一个,几个,十几个的案子就破了,所以哪怕是20%,也不低了。

    而这还是命案,其他的案子就更低了。甚至派出所都不给立案的。

    沈石的案子也一样,吃牛肉就属于不用立案的范畴。没有白纸黑字,仅仅是一张嘴,甚至都没有嘴,只是有人看读书人不爽,整整他,有可能吗?

    当然是有可能的。人一上万,形形色色,有人看重读书人,就有人讨厌读书人。这没什么奇怪的。

    “难道我的事,就这么算了?”沈石不太甘心。

    “贤弟,退一步,海阔天空。”公孙策劝他道。

    不这么说,他还能怎么办?这样的事,除非当事人主动说出来,否则怎么查?

    “如果我会法术就好了。”沈石自言自语道。

    沈石声音不大,可公孙策却全都听到了,心中想道:坏了!他不会向玄学求助吧!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公孙策是一个读书人,他自然不想沈石陷入鬼神事中。想了一下,他笑嘻嘻的劝道:“贤弟,醉红楼的花魁细侯,以诗词才女示人,你我为读书人,怎可不见细侯君。正所谓为人不见细侯君,读尽诗书也枉然。”

    我叉!古人是这么个海阔天空的吗?二十一世纪,便常常听说古人多么开放,就算一群太监也上青楼,这可真是……太妙了!

    是啊,他来了兴趣。

    古代的花魁啊!

    像李师师、陈圆圆、苏小小这些名姬,可都被传有姿容绝丽,倾国倾城之貌。

    沈石被勾起兴趣。

    不去见识见识,不是白来一趟古代吗。更不必说他所在的单位怎么说也是军企,虽不至于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却也真没见过多少的美女。

    沈石直接站了起来,看公孙策发愣。“公孙兄,走啊!”

    军人,就是这么干净利落,说去就去。

    不过想了想,这么干脆会不会吓到古人,所以他又多说了一句道:“妓院酒楼,消息最灵了。”

    公孙策一愣,然后笑了。

    唉!古人的笑点很低。

    如果公孙策知道沈石在想什么,恐怕他会怒吼一声:“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不过,公孙策也好不到哪去。

    公孙策说:“贤弟准备好了诗词吗?没有诗词,到时可是很尴尬的。为兄不仅备有诗词,还花银子请人润过笔的。”

    呃……

    果然是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人!

    “拿来。”沈石说。

    “拿什么?”

    “当然是诗词了,看你写的怎么样?你不想到时候出丑吧。”老实说沈石还没见过公孙策的诗。

    “哦,好。”

    公孙策赶紧从怀里掏出两页宣纸递给沈石,他也想多个人帮自己把把关。

    作为一个考童生考了二十年的老秀士,公孙策对自己的水平……嗯……这么说吧,怀疑人生,算他一个。

    沈石拿在手里看起来,汉字,繁体的,他皱着眉看了半天,得出一个结论。

    看不大懂!

    这些生涩难懂的诗词句子,写的真的是诗词吗?不会是故意堆砌的冷僻字吧?

    沈石一甩手,将两页纸丢给公孙策。

    “怎么样,贤弟。”公孙策赶紧接住,紧张问道。

    “还行。”

    沈石满嘴胡诌。作为一名吸收过才气的穿越者。首先,这诗,他没有任何熟悉感,几乎便判了一半的死刑。没有熟悉感就说明没有脍炙人口,传下来。其次,他没有触发双眼的才气。

    自从有了那才气,对类似的才气,他的双眼都会有反应。这也是沈石留在这两三天所开发出的开眼手段。

    只可惜到底是末法时代,公孙庄的人气倒很多,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缕的天地元气。这是个遗憾。不过有了开眼的收获,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而公孙策的诗词完全没有引发他开眼,这绝对是判了这些诗词的死刑。他不会做诗,但是有了这双眼睛,看诗还是可以的。

    所以,他下了一个决定,自己就是去凑凑热闹,瞅瞅这古代花魁,至于作诗这种高逼格的事情,还是让那些所谓的古代大才子们去做吧。

正文 第11章、自己跳出来的坑货

    “走了,去参加诗会。”沈石一抖书生袍,潇洒的站起来。

    “诗会”?

    对,就是诗会。上青楼是不能说上青楼的。这就和后世的开会,探讨人生,是一个套路。

    是不是老司机,—开口就判断出来了。

    所以,原沈石绝对是个常上青楼的老司机。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古代读书人就爱这么个调调,沈家由武转文,不上青楼怎么转?

    上青楼是件很开心的雅事,所以小咕噜是不能带的。说起来,沈石也有两天没见小咕噜了。这货自从进了公孙庄园没少祸祸人家的鸡鸭。只有每天沈石读书的时候,它才出现。

    其他时间,它不是为了吃个小肚子滚圆而努力,便是为了消化小肚子滚圆而休息。这货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