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天下一根钉-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开启了中原王朝病态般的怕人造反的先河,而这也就可想而知,对山西的控制会严格到何种程度,这从赵光义为了降低太原的政治影响而下令限制太原科举取士的名额就可见一斑。
开启于宋朝的这种控制又在元朝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元朝皇帝把山西视为腹地,派驻了大量的驻军施以至为残酷的统治。
到了本朝,怕人造反的心态比宋朝更是变态。
经过三个朝代,六百多年的改造,山西人终于是彻底地变了个样。但是,山在,水在,人在,文化在,这种改变不论多么彻底都是不可能绝对泯灭的。现在,这一刻,陈海平用他的话、用他展示出来的力量化作了一柄锐利无比的铁椎,刺透了这些山西人的被重重包裹着的,他们自己都早已遗忘了的那颗心。
“少爷,您让我等做什么,就请吩咐。”一个四十多岁、黑红脸膛的壮汉躬身说道。壮汉也是大同的豪商,孟家的主事者孟广全。
这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陈海平伸手示意,让大家重新落座。
众人落座后,陈海平道:“再说具体事情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个人。”随后他转头向着门口喊道:“来人。”
话音未落,王仲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王仲然走到身旁,陈海平道:“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王仲然王先生。诸位,王先生是名符其实,真真正正的大英雄,大豪杰。他有个外号,叫杀人王,是当年在朝鲜杀倭寇杀出来的……”
对王仲然而言,虚荣心早已成了狗屎,但这一刻,随着陈海平的讲述,他的腰板却越挺越直……
………………
一百一十六章 协议
东厂、西厂、锦衣卫?
当陈海平介绍到情报系统是由这个杀人王一手创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臭名昭著的东西两厂和锦衣卫。
陈海平道:“诸位,我是个很念旧的人,我希望能和大家有始有终,所以有些话我今天就要说个清楚。人们常说天威难测,但我不同。我这个天自然也有威,但决不会难测。我向大家做个保证,今后我说的任何一句话,大家都不必费心猜测,就是字面的意思。我们要开创全新的局面,就必然要有全新的政治文化,否则一切都不过是空谈。那么全新的政治文化是什么呢?我告诉大家,就是制度,大家不必管任何人说什么,按照制度做事就没有错。现在我们还在草创阶段,一切都还没有建立起来,那现在我说的话暂时就是制度。”
“诸位,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不是贼船,上来容易下来难。我在这里做一个保证,不论任何时候,那怕是船要沉的时候,任何人随时都可以拿着他应得的利益离开。当然,离开可以,但不能做有损集团的事,这是底线。如果有人越过底线会怎样呢?那我要给他一个劝告,一旦做了,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因为结果不是鱼死,就是网破,除此之外,不会有没有任何别的结果。”
“诸位,有什么话我都会说在明处,今天把王先生介绍给大家就是要说明一个事实,在座的每一位都在王先生主导的暗部监视之下。此外,有一点我还要特别做个说明,对于内部的监视,暗部只能监视而没有处置的权力。暗部如果发现了问题,上报过来后会有另一个与暗部完全隔绝的部门负责核实和最终采取行动。”
“诸位,我当然知道谁被监视,感觉都不会好,但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希望大家谅解。也许有人会问,我不是要开创全新的政治文化吗,为什么还要弄东厂那一套?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想从太过现实的层面来解释,我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们的政治传统非常理想化,根本的设计是以希望人人都成为圣人为基础的。但实际上,这个根本根本就不现实,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们大家经年累月看到的是一方面道德口号喊的震天响,而另一方面整个官场赤裸裸地彻底的腐败。我想改变这个局面,那我找到的方法是什么呢那?诸位,我的法子是信制度而不是相信个人,相信人人都是圣人。这个法子的思想基础是承认现实,尊重现实,承认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的现实,承认普通人更容易的是变坏,而不是变好的现实。”
“诸位,我们尊重圣人,也希望人人都能向圣人学习,但落在现实层面,我们不能用这个治国,用这个治国所出的问题我们看了几千年。今后,在我们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一切都要用制度说话,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制度,我们要换天实际上就是用制度换好皇帝、换青天大老爷这个天。”
“大家都是聪明人,稍微想想就都会明白,所谓商业就是流通,银子的流通,货物的流通,而流通自然越顺畅越好,但谁会阻滞它们自由顺畅地流通呢?毫无疑问,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以及依附于这个皇权的官老爷们。诸位,我们要想让银子、让货物永远顺畅的流通,就必须把各种相关的制度确立为天,而且要万古不易。”
众人又开始沉思。
过了片刻,陈海平轻轻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主意后,他道:“好了,大家先不要想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大家走时,我会把今天讲的话录好,送给每人一份带回去。现在,我要说说眼前具体要做的事了,首先,我想和大家签一份协议。”
众人还在思索陈海平的话没有完全回过神来,所以也没人问,都眼睁睁地看着陈海平。
“诸位,我想做什么大家心里都差不多有谱了,也就是说我已经不是一个商人了,但诸位是商人,而且,我也希望大家继续做商人,因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合作的长长久久。我现在和今后要做的事可能不符合,甚至有损诸位作为商人的利益,但在商言商,所以我要和诸位签一份协议。”顿了顿,陈海平继续道:“我要大家做一选择,在不按股份分红和按股份分红之间做个选择。按股份分红没什么好说的,如果选择不按股份分红,我承诺每年给两成本金的利润。”
“少爷,我有个问题不知当问不当问?”程可望站起来问道。
“程老东家,有话您请讲。”
“如果我现在选了要两成本金的利润,那今后是不是就固定不变了?”
“当然不会固定不变,那就有些不近人情了。我今天只是提一个总的原则,具体的由我三哥跟大家商量。”
“少爷,这就要答复吗?”程可望又问道。
陈海平笑道:“这怎么可能?这么大的事自然需要时间好好想想,老东家,三个月够不够?”
“够,足够了。”陈海平开出的条件件件都无可挑剔,程可望无话可说,心悦诚服地坐下了。
程可望坐下后,陈海平继续道:“诸位,我这个人做事从来就不喜欢强迫朋友,之所以要跟大家签这个协议,不仅是为了要大家更好的地合作,更是为了要快快乐乐地合作,这才是我希望见到的局面。”
陈海平说的是实话,众人静下心来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不是这样,那陈海平做的很多事就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没有必要。如果做这种事说这些话的人不是陈海平,那这些示好的动作仅仅会让他赢得大善人的好名声,但却不会赢得众人的尊敬,反而会受到轻视,因为人们会认为这人的脑袋有问题,是个傻瓜。
“好了,现在说具体的。”
终于说到干货了,众人都望着陈海平。
说来有些奇怪,现在每个人关心的不是切身的利益,而是好奇,他们都急切地想知道陈海平还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
一百一十七章 大事
“诸位,人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首先,我要说的是谋万世谋全局的事,将来我们要以诸位为班底建立国家行库。这个国家行库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让百姓把银子存放到行库里,而行库再把这些银子放出去。”
和刚才不一样,陈海平话音未落,哄的一生,诸位大东家立刻就开始嗡嗡起来,他们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这太惊人了。
实际上,这话远没有刚才的惊人,但此惊人非彼惊人。刚才的虽然更惊人,但那种惊人更多的是高来高去的东西,而这个则完全不同。这个简直就是天上下起了银子雨,而且是下到了他们家的院子里。
等了片刻,待众人静下来后,陈海平又道:“诸位,收与放只是行库最基本的业务,除此而外,我们还可以把票据传递正式化、系统化、制度化。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银子流通票面化,天南海北,不论在何处,我们行库开出的票据就是千两万两的真金白银。”
晕了,晕了,诸位东家都是看惯了银子的人,但这会儿都很晕,而且还是让银子金子的光芒给晃晕的。
商人们走南闯北,交易额越来越大,动辄十万数十万两银子都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么多银子要时随身携带,不说安全的事儿,光运输就是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聪明人就用类似唐代飞钱的法子。
这个法子好是好,可那都是特例,因为找对家本就很难,可即使找到对家,接下来的麻烦事还是一大堆,但要是官家出头,那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那将是多大的利润啊!
众人都从算盘珠子里滚出来的,如果将来一统天下,那收取的费用即使再低,但交易额那可是难以想象的天量啊。
不用具体的算,光想想就让众人激动的难以自抑。
“诸位,除了以上两项,行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
还有?众人的眼睛已经无法睁的更大了。
“诸位都是大商人,自然明白用银子铜钱作为货币的弊端,所以将来我们要重新发行宝钞。我们这个宝钞当然和朝廷弄的不同,我们要让我们的宝钞具有绝对的信誉,而这个信誉就要靠国家行库来创立。”
不能再晕了,再晕就得让人抬出去了。发行货币,天呢!
宝钞就是纸币,这在历朝历代都发行过。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唐代的飞钱、宋朝的交子会子、元朝和本朝的宝钞,都是纸币。但它们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夭折了,原因就是失去了信用。
大家都不说话,你看我,我看你。忽然,孟广全站起身来,大声道:“少爷,这个国家行库能不能现在就成立,把所有该履行的手续都办了?”
孟广全这话一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陈海平。
淡淡一笑,陈海平道:“我既然提出来了,就是要现在就创立,但有一点我跟大家说清楚,这个是国家行库,顾名思义,它不完全是私人的,在股份方面,国家要占五成,当然,国家会按比例拿出同样的本金。”
众人有点发晕,陈海平解释道:“在将来,我是我,国家是国家,这将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两码事。”
虽然一时还很难转过这个弯来,但众人都还是相信陈海平的话的,所以尽管凭空少了五成的份子,大家却也没什么不满,何况这本就是天外飞来的大肥肉。
“诸位,我们要把所有需要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今后将逐步成立一个个小组,专门负责处理一项项的事情。比如如何构建国家行库、培训将来所需的人才,以及如何制造纸币,防止假冒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陈海平继续道:“还有,我们将来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人才,如种植、养殖、冶铁、造船、火器等等,总之,我们现在就要从全国各地收罗各种各样的人才到我们山西来,为此,不管花多少钱,下多少努力都要做好这件事。但是,所有的这些事都有一个宗旨,就是要低调,不能张扬,要悄悄地做。”
“诸位,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我们想要实现这一切,没有比拳头更重要的了,所以这第三件事就是要练兵。”
众人虽然都是商人,但也几乎都是饱读诗书的,一听陈海平说的“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立刻就觉如饮纯酿,妙不可言。
这两句诗都是出自杜甫,上句出自《偶题》中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下句出自《重经昭陵》中的“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陈海平把这两句放在一起,立成千古佳句,妙不可言。
陈海平没有注意到这些,他继续道:“练兵是同样的宗旨,也要低调,但怎么做呢?一句话,就是把我在这里做的复制到各位的地方去。我会派人到各地去全权负责这件事,大家只要配合就好,所有的花费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