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妾室-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忙时候,家里只要能走路的,都是全家大小老少齐上阵,下地干活。像刘铁蛋,这种时候重活帮不了,就要帮着拾麦穗。
家里收割完麦子后,因为麦子堆放在地里晾干,难免会有麦穗掉田里。这时候,孩子的作用就有了,让他们提着篮子拾麦穗。
玉栋四个到了东山,按照昨天一样,玉栋和玉秀下田插秧,玉淑就在地上帮忙送秧把。
玉秀昨晚睡下时还不觉得,今天一起床,才感觉腰酸背痛,在田里一弯腰,都感觉背上紧得弯不下去了。
不过,可能是昨天插秧一天,熟悉了,今天她和玉栋两个速度快了不少,连她都能插出一条直线了。
快到中午时,玉淑先回家准备午饭,玉梁一上午又是翻泥鳅又是捉鱼虾,忙的不亦乐乎。跟昨天一样,他和玉淑牵着小黄先回家去,照例又割了一篮子草。
等玉栋和玉秀两个干完活准备回家时,遇上了来看东山水田的金满堂。
颜庆洪到底还是没敢跟金满堂硬来,把玉栋家的那两亩田交给金满堂了。
金满堂家大部分田地都在东山这边,这两天去村北把那两亩田种上晚稻后,就要忙着东山这块插秧种稻了。
“玉栋,秧插完啦?”他看看那两亩田,问道。
“是啊,满堂伯,谢谢您给的秧把,我们两亩田都插上秧苗了。”
金满堂看那两亩田,赞赏地看了玉栋和玉秀一眼,“不错啊,这秧苗插得挺直的,不错了,真是能干。”
被一个老庄稼把式夸奖,玉栋有点自豪又有点不好意思,嘿嘿笑了两声。
☆、94章 热心邻人
“满堂伯,你这是来看田水?”
秧苗插完,接下来是最累的看田水的时候。
水稻水稻,顾名思义自然要靠水养的,而且这水的量得把握好。这水少了,秧苗水不够就长不好,容易干死。若是水多了,秧苗一烂根,这一季也就白忙活了。
所以,插完秧后,接着就得看田水。田水关系到接下来的收成,再憨厚的人,此时都会计较起来。田地有高低,缺水的时候,田在上游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水就多,在下游的就会把上游的田挖个缺口好把水放下来。
为这吵架打架的事几乎每年都发生。
玉栋以前跟着颜庆山晚上起来看过田水,看金满堂走到水田边张望,猜他应该是看田水来了。
“是啊,今年老天帮忙,雨水足,今年东山这片不愁水不够,就是水不能太多了。”
今年这天气还真是帮忙,这几天晚上都下过雨。就连东山这片囤不住水的田,都不缺水。可问题就是要经常来看看,万一水太多,就得及时开个口子放水了。
金满堂点点头,玩笑道,“玉栋,想不到你年纪不大,都知道看田水啦。”
“满堂伯,我就知道这么一说。可田水多少才合适啊?”
“你看,秧苗这么高,田水没到这个地方,从这里网上,半个手指头的高度,就差不多了。水深超过半个手指头了,就得快点开水。要是不够了,就得快点引水。”
金满堂手把手教了玉栋一遍。他换给玉栋兄妹的田,就在路边,靠近水沟,引水方便,而下游就是他家的地。这让玉秀放心很多,至少,他们应该不会和金满堂吵架打架了。
“谢谢满堂伯,我知道了。”
“你们孩子家起不来,晚上我过来看的时候,顺便帮你也看看田水。这几天晚上你们就别过来了。”金满堂拍拍玉栋肩膀。
看田水是件辛苦的事,一晚上起来两三趟都是常事。他这话,等于帮玉栋分担了接下来的辛苦。
“这怎么好意思,满堂伯,以后我也要学,要不我跟着您看几晚,先学学吧?”
“行了,我年纪大了,觉不多。你们还小,正是长个的时候,再客气,可就见外啦。”金满堂直接决定了。
玉栋看推脱不掉,谢过金满堂的好意,跟玉秀回家了。
家里,玉淑和玉梁居然装了三个木盆,两大木盆的泥鳅,一个木盆里是小鱼小虾。
玉淑和玉梁一看到玉秀,就满眼放光地看着她。
玉秀失笑,这是两只馋猫啊。
“大姐,你看,那盆是二姐烤的。”玉梁指着屋檐下的一盆,原来两人已经烤过一盆了。
玉淑烤的这盆,色泽很不错,就是有几条烤焦了。这下午烘烤,可比晚上还热。
“姐,有好几条焦了。”玉淑不好意思地说。
“那几条,都便宜蓝妞了。”玉梁指着蓝妞的碗,里面放了七八条泥鳅。
“好了,你们先歇会儿。这一下午,都晒成什么样了。”玉秀心疼地摸摸玉淑和玉梁,两人的脸全晒得通红,怕是晒伤了,明天要蜕皮。
五个人草草吃过晚饭,玉秀又烤了一大盆泥鳅,然后将昨晚烤的放在院中曝晒的收好。
“哥,满堂伯帮我们看田水,要不过几天,我们送一包泥鳅干给他?”
“行啊,拌上你弄的盐,好吃。”
事情商量定下来,田种好了,明天,还得到玲珑山上去看看。
这种时候,该种的菜都种下了,玉栋他们没赶得及撒籽,这时候没什么好收的。他们想着先去把地给松土,回头就能种萝卜、白菜这些东西了。
几人正商量着,院外有人敲门,原来是胡大夫。
他收了玉秀那一两银子,答应要回头再来帮颜庆江看看的。可胡大夫家里也是有田地的,这两天种完水稻,终于有时间过来了。
玉秀一看是胡大夫,客气地将他让到屋里。屋里这时有点黑。
庄户人家,平时有月亮就坐外面纳凉闲聊,晚了就回屋睡觉,很少会点灯,嫌废油。蜡烛这种更是少用,都是祭祀拜佛等时候,才舍得点蜡烛的。
颜庆江躺床上,胡大夫不能摸黑看,玉秀端了油灯进屋,还是不够亮。胡大夫一挥手,让把颜庆江扶到屋门口。
“胡大夫,我小叔能下床啦?”玉栋和玉秀都傻眼,不是嘱咐要静养吗?这么些天,他们愣是一步都不肯让颜庆江下床。
要不是铺着竹席,每天早晚帮他擦身,可能颜庆江都要躺出褥疮了。
“不要动到腿就没事啊。”胡大夫奇怪地回了一句,估计没想到几个孩子仔细成这样。
玉淑搬了一张大竹椅放在屋门口,玉梁将一条板凳放屋檐下。
玉栋去扶着颜庆江,挪到竹椅前坐下,让颜庆江将腿搁到板凳上,慢慢解开包的布条和木板。
胡大夫看看伤口,挺干净的,再一摸骨头也没歪,“放心吧,接下来就是静养了。就是这地方,”他指指颜庆江小腿上的一个窟窿,当时骨头从这里戳出来的,“这里估计会留疤。不过没事,天长日久的,长长能埋回去不少。”
他看看颜庆江的气色,“你们料理得不错啊?看你们小叔这气色,可是好多了。”
玉秀一笑,从云昌镇买回的老山参,一天早晚炖一碗给他喝着,气血自然能养回来不少。
补品这东西,前世玉秀锦衣玉食时天天吃,觉得没什么用。现在发现颜庆江这样一吃,倒是挺有用的,难怪老人都说,补品会吃疲掉,不能常吃。
胡大夫看完,又拿点药粉敷上,留下一瓶药粉。
“对了,我给换副药方子。”
玉梁一听,跑屋里找了纸笔出来,递给胡大夫。
胡大夫没想到他们家里还备着纸笔,有些没钱的人家,都是随便拿张油纸让他写药方的。
他写下药方,“行了,接下来就靠养了。这方子,你们抓药给他吃七天,吃完就不用吃了,只要没觉得腿疼,就没啥事。照现在这样养,挺好的。天热,也可以像这样,在门口坐椅子上,就注意腿别歪到。”
☆、95章 老饕贪嘴
胡大夫嘱咐了几句,伤收起药箱,准备走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反正接下来也没啥大事。
这种回诊,照规矩只要前一次诊金给足了,是不需要再给钱的。
玉秀想着不能让人家空手白忙,想想去找了一片干荷叶,包了一包自己做的椒盐泥鳅干,扯了劈成丝的棕榈叶扎紧,送给胡大夫。
庄户人家,棕榈叶是常备着当绳子用的。而荷叶,是玉秀特意采了收起来的。
因为颜庆山说,他当年在外面吃过荷叶包裹的蒸菜,格外好吃,有股子荷叶的清香。
本来江南多荷花,就会拿荷叶当包裹,有了颜庆山这话,王氏每年更是会多采摘些,晒干了收着,拿来蒸菜或者包东西。
这习惯,不知不觉家里人都染上了。
玉秀往年就跟着王氏去摘荷叶晒荷叶,所以一回到家里,有时间就去摘些收家里。
前世里,她还见过大夫拿荷叶入药,荷叶有清凉败火、解油腻的作用,她有时熬消暑汤时,也会扔几片进去。
玉秀手脚利索,一下就将那包泥鳅干包裹得方方正正的,拿棕榈叶一系,打了个漂亮的结,“胡大夫,辛苦您了。我们自己烘的泥鳅干,不是什么值钱的,您带回去尝尝。”
“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怎么好意思啊。”胡大夫客气地推辞了一会儿,还是接过荷叶包。
玉栋将他送到门外,看他走上北边的河堤路,才回家来,将门给栓了。
颜庆江能下床了,高兴地坐门口不肯回屋。玉栋几个只好由他坐那,玉梁拿着根木棍在院子的泥地上练字。
玉栋想着田水还是得去看看,晚上又去东山看了看,金满堂家居然在那边扎了个棚子,父子几个轮流睡外边。金满堂看玉栋来了,跟他聊了几句,把他赶回家了。
玉秀将泥鳅烘烤好,又收拾好灶间,催着家里几个人洗澡睡觉。说起来他们家在爱干净这点上,真是和别人家不一样。
小时候,颜庆山就要他们经常洗澡洗漱,就算是大冬天,也得两三天洗澡擦身。所以,村里人都说,颜家几个孩子走出来,都是香喷喷的。村里的孩子也很喜欢跟他们玩。
颜庆江本来没这么讲究,架不住玉秀几个老是嫌弃地让他快擦身洗澡。
现在被几个孩子逼着带着,倒是天天换一身干净衣裳,没什么汗臭味了。
胡大夫拿着那包泥鳅干,没当回事地扔堂屋桌上。庄户人家,没菜吃时弄点泥鳅干当荤菜。
第二天,刚巧云昌镇上的药铺掌柜来他家找他。
因为胡大夫是个乡间郎中,主要是给附近几个村的庄户人家看病,收入并不多。庄户人家,小毛小病大多就硬抗着不看医了。真要有大病,请医吃药的钱,又负担不起。
不像镇上有名的大夫,给有钱人家看个病,除了诊金还能得个赏钱啥的。
胡大夫家里,只能说日子比庄户人家好。可家里也是儿子女儿好几个,花销也不少。
所以,他除了行医之外,家里也种田,他还上山采药,另外家里还种了片药田。
这些药材,除了自己制药外,其他的都卖给镇上的药铺。
这药铺掌柜每年都会来胡大夫家里,看看他们药田的产量,估个收购价格,若是紧俏的药材,也可以付个定钱啥的。
胡大夫一看到他,很高兴,“我估摸着你这几天就该来了。”
“是啊,老哥今年种了什么?走走,快带我去瞧瞧。”
药铺掌柜一拱手,打了招呼,就拉着胡大夫去药田看药。
这事每年都差不多,老主顾了,也没什么多说的,很快就敲定了今年收购的事。
药铺胡大夫一看,这时辰,吃午饭还太早,让他家媳妇做几道下酒菜,请掌柜的喝一杯。
胡大夫的媳妇收拾堂屋桌子,一看桌上的荷叶包,知道肯定是人家送的。她打开一看是包泥鳅干,看那颜色鲜亮,好像比自家的还好点,自家弄的泥鳅干还没来得及抹盐,索性就把这包泥鳅装盘,拿来待客了。
这药铺掌柜已经是熟人了,熟不拘礼,也没推辞,坐下来和胡大夫喝几杯。
桌上几样菜蔬,都是当下应季的。
“老胡,你家这泥鳅干味道不错啊。”他看那盘泥鳅颜色黄亮,尝了一条,这味道,好像比镇上酒楼的还好?
胡大夫以为他是客气,“你客气了,还不都是那味道啊。”
“不是,今年嫂子这做法不一样,香脆好吃,连咸味都恰当好处,真是好吃。”这药铺掌柜是个老饕,就好口吃的。这几年云昌镇里能吃的他都吃遍了,能得他说好吃的还真不多。
他又夹起一条,小口小口吃进嘴里,又回味了一下,“这里面放了什么?吃起来还真是有回味,这烤得也脆,好像不全是油炸的吧?嫂子做了多少?要还有,回头给我包一包回去啊。”
胡大夫看他不像恭维,也去夹起一根吃了,还别说,这味道真不是平时家里吃的味道。
泥鳅干几乎家家都会做,做法也大同小异,大铁锅里将泥鳅丢进去烘焙干,太阳下一晒,抹点盐就成了。
他们家日子比起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