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重生香港之风流时代 >

第14章

重生香港之风流时代-第14章

小说: 重生香港之风流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是位于台北市万华区东北方,是台北市西区最重要的消费商圈,最具特色的则是台北市第一条且有指标性意义的徒步区。

    西门町得名自日治时期行政区画-西门町;日治时期西门町约为今成都路、西宁南路、昆明街、康定路之一部,但今日之西门町更为广大,尚包括有昔日之新起町、若竹町等,并不全然相同。

    西门町现在被称为台北的「原宿」,除了有日文杂志专卖店外,各种日本的书籍、唱片、服饰等,几乎都同步流行,是所谓「哈日族」的天堂。除了独立的街边商店之外,这类商店也特别集中於区域内几栋专门的集合商业建筑里面,其中较著名的包括有老字号的万年商业大楼,狮子林广场,乃至於较后期的万国百货与诚品116等等。

    但是,正因为青少年聚集密度高,所以西门町也与东区、士林夜市并列台北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地方。此外,西门町也是台北市著名的「援助交际」(学生卖春)场所。


()好看的txt电子书
    当年林青霞就是在西门町与友人逛街时由星探发掘而起,成为了有名的电影明星。

    叶飞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回来到她曾经驻足流连的地方。虽然风景依旧,可惜美人早已不在。曾经的一带红颜,早已嫁做了商人妇。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能逃离,烦恼忧愁?

    也许,那个并不英俊的男人,才是她人生真正的归宿,也许她并不需要爱情,她寻找的只是那份淡淡的、却长久的亲情……

    也许是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也许是重生以来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浓浓的乡愁?叶飞走在这幽深悠长的小巷,心中从浮现出一股淡淡的忧愁……

    两边的房屋多是三层的砖瓦结构,下面是种类繁多的商铺,上面两层多是住房客,临窗的屋檐下,不时有五颜六色晾洗的衣服在微风中摇摆,中间参杂着婴儿的啼哭……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尿布味,还有勾人食欲的饭香,只有在这里,叶飞才能感觉到那种浓浓的生活的气息。

    封子东跟在叶飞后面,眼神中透着一种无奈。原本打算的今天还要出席好几个活动,却被叶飞全部推掉,非要去逛什么西门町,封子东很无奈,也只好跟着过来。

    如果是一般的新人,以封子东的老资格,那是肯定要发脾气的,但是对于叶飞,这个寄托者曾励珍无限希望的年轻人,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他却不敢摆脸色。因为他在叶飞身上,看到了一种只有在那些大佬们身上才有的独特的气质,叶飞脸上虽然经常挂着微笑,但从那幽幽的眼神里,封子东能够感觉到少年骨子里的那种傲气。有这种气质的人,早晚都会成大事,因此,封子东咬牙同意了叶飞的意见。

    穿过这条街道,前面就是西门町有名的小吃巷。五湖四海流落到台北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归宿。因为这里的小吃天南地北,可以说应有尽有。此时,太阳已经映红了朝霞,一个接一个,排列如棋子般的小吃摊上,油条、豆浆、包子、肠粉、鱼丸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有北方的方言,也有闽台地区的客家话……

    叶飞找了一个卖糊辣汤的摊位坐下,要了一碗糊辣汤,又加了两根炸的酥软蓬松的油条,往碟子里放了点醋和辣椒,就着美美的吃了起来。

    封子东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看到叶飞吃糊辣汤,翻了翻白眼,走到旁边的摊位上,吃起了鱼丸。

    好久没有吃过这么地道的家乡口味,叶飞感到心里甜滋滋的,内心里的那股忧愁似乎也散去了很多。

    两千年的台湾,陈水扁刚刚上台,还没有撕去那层淡淡的面纱,因此两岸的交流还算正常。两岸经贸往来走出多年的徘徊与停滞不前局面,再度出现新高潮,两岸贸易与台商投资大幅增长,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成为这波投资热的主体。

    可是顶多到明年,台独的观点将会尘嚣甚上,也不知这充满北国风情的小吃,会不会被阿扁这个标准的脑残患者给取缔?



    想到这里,叶飞又朝摊贩老板摆着手叫到:“老板,再来一份麻辣烫,加辣!”

    “好叻,”说这话,胖胖的摊贩老板,把手往围裙上檫了檫,麻利的用大铁勺盛满了一碗麻辣烫端了过来,放在叶飞坐着的桌子上,搓着手,笑呵呵的说道:“听您这口音,您也是北方来的吗?”

    “大叔,我就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您老是那里人啊”叶飞微笑着说道。

    “俺们家是陕西的,离你们那边也不远,”胖老板笑呵呵的说道:“既然是老乡,这第二碗,免费喝。”

    “那哪行呢,您做生意也不容易,该怎么算就怎么算,”叶飞鼻子有些酸酸的说道。

    突然,叶飞的眼神凝固了,因为在不远处,有两个身穿黑色风衣的壮汉,正从怀里掏出两把崭新的手枪,握枪的右手上赫然少了一根尾指,乌黑的枪口,正对准了前方一个缓慢行走的老人。

    “救还是不救”,这个念头在叶飞脑海里电光般闪过,这时两个黑衣人双手平举,肌肉抖动,食指即将叩响了扳机。

    “噗”一碗滚烫的麻辣烫被叶飞横着砸了过去。

    双腿发力,叶飞一个健步跑到老者身前,“老人家,这里危险,快跟我走……”

    叶飞扯着老人在人群中往前奔走,子弹不时贴着耳朵檫过,街上已是乱成一锅粥,到处是四处奔跑的行人,却也阻挡了两个黑衣人追赶的脚步。

    听着耳边刺耳的枪声,叶飞心里感到一阵惊恐,难道自己卷入了帮派之间的仇杀,这个老人到底是谁?

    

第二十三章 竹联枭雄

    身后枪声不断,人群更是四处奔走,空气中升腾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叶飞那里有过这种经历,说不紧张,那是废话。刚开始是叶飞扯着老人的腕子往前疾走,可后来,反而是被老人带着走,叶飞感到不可思议。


()
    那两个黑衣人,还是在后面紧追不舍,叶飞一个不小心,左脚踩在了一个香蕉皮上,一个趔趄就要倒下。这时,前面一股大力传来,叶飞向前望去,是回过头来的老人那微笑着的脸。

    叶飞的心中,忽然有一种数不出来的感觉,看到老人镇定的安详的笑容,所有的紧张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人的笑容虽然和善,但叶飞却从中感到一股无形的尊严在老人的身上若隐若现,这绝对是一个经历无数风霜雪雨考验的男人,那种枪林弹雨中眉头都不皱一下的风采,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有的?叶飞越发的感觉到这个老人的与众不同。

    正怔怔的出神,叶飞随着老人走进小巷里拐去,转了三四个弯,走到一个大宅子的后面的小门出。老人用食指在门闩上轻轻的敲了三下,就听见“咯吱”的一声,后门被打开,一个身着灰色短衫的中年人,迈着急促的脚步走了出来,眼神中留露出激动的神情。

    重新关好了后门,那中年人扭过头,语气有些激动的说道:“大哥,说过多少此,您出去多带几个弟兄,可您倒好,怎么又一个人跑出去了!我刚刚还让大龙带几个弟兄出去找您了。”

    老人笑了笑,回过头拍了拍那中年人的肩膀说道:“建明,你就放心吧,咱们兄弟多少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岂能老了老了,却反倒处处受约束了。”

    叶飞这时才打量起这所大宅子的环境,这是一所前后两处的院子,清一色黑瓦红墙,院子的空地上种植着花草树木,墙边的角落里还生长着旺盛的青青翠竹,到处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意味。

    老人又回过头指着叶飞对那中年人笑着说道:“今天可多亏了这位小兄弟,不然,我可能就在也见不到你了,哈哈……”

    那中年人忙向叶飞一抱拳歉意的说道:“这位小兄弟,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竹联帮的地方,尽管开口。”

    “竹联帮,”听到这个似曾相似的名字,叶飞感觉到一阵愕然。

    “哈哈,别吓着了小兄弟,先进去再说……”老人爽朗的笑着说道。

    “对对对,快请进……”那中年人讪讪的说道。

    三人寒暄着走进了客厅,在红色的紫檀木桌椅上坐下,历时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端着茶具到来,轻轻的在三人面前砌上茶水。

    此时,已是上午九点钟光景,太阳早已高高的升到了天空。阳光透过紫色的窗棂暖暖的洒在客厅的墙壁上。窗外的青青翠竹,绿油油的倔强的往上生长,微风吹过,飒飒作响。

    在往前看,远处的树林深处,不时有持枪壮汉的人影晃动,从中也可以看出,老人的身份是何等的尊贵。



    茶杯的上方浮起一层淡淡的雾气,空气中一股茶叶的清香若隐若现。

    老人拿起上面的盖子轻轻的在茶杯上方略过,看着叶飞淡淡的笑道:“相比你已经知道我们的身份了吧。我就是竹联帮的陈启礼,这位是我的结义兄弟董建明。”然后拿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注视着叶飞微微笑道:“现在有没有后悔救了一个罪恶多端的黑帮老大?”

    叶飞心里一阵郁闷,心说我就算我后悔,我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说。不过对于陈启礼,叶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在前世的时候,好像二零零七年的时候,陈启礼的葬礼震动了整个香港。东南亚、美国、日本的黑帮都有派代表出席,搞得香港警方如临大敌,出动了大批警力维持秩序。也就是从那时,叶飞才知道了陈启礼波诡云谲的江湖往事。

    1943年4月27日,祖籍江苏高淳的陈启礼生于四川广安。解放大军入川时,陈父母辗转南逃抵达台湾。先在基隆栖身,1952年进入台北。这时也就是他进入“江湖”前的实习阶段。

    那时“二二八事件”结束不久,台湾人对外省人心怀仇恨,时思报复。在当时的东门小学,他这个“外省人”成为被本省学生欺负的对象,就此开始了用拳头说话的历程。

    从小学一路打到了初中。这期间,台湾太保猖獗,尽管奋起反抗,他依然成为太保抢劫和欺负的对象。陈启礼在强恕中学上学时,遇到了一件使他改变人生态度的事。有一次,他的手表、钢笔被一名大他几岁的人抢去了。陈启礼找到父亲和校长,却没有解决问题,他从此悟出一个道理:学校、家庭并不能替他解决什么问题,朋友、拳头才能显示真正的力量。

    1956年,为了自保,13岁的陈启礼加入了孙德培的中和帮(竹联帮的前身),从此开始了充满刀光剑影的江湖生涯。到七十年代的时候,陈启礼的竹联帮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帮会,而1984年的江南案直接导致了竹联帮成为众矢之的。

    江南案发生后,情报局与竹联帮的关系被曝光,台湾当局颜面尽失。情报局局长汪希苓被逮捕,台湾政府同时展开“一清专案”行动,抓捕了三千多名竹联帮成员,陈启礼被判处终身监禁,后来减刑到6年半。竹联帮的黄金时代,也因此案而结束。

    此时,被人称为台湾教父的陈启礼已经早已不在担任竹联帮的总堂主,但却是事实上的竹联帮精神领袖。

    此时的陈启礼已经五十八岁,身材纤长,长方形的国字脸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只是眼角下面的皱纹显示了岁月留下的沧桑。此时他眼角微眯着,悠悠的品着茶,也在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不管救了谁,我都会很高兴。”叶飞笑嘻嘻的说道。对于他们这些究竟沧海的老人,自己那点经验浅薄的很,因此,叶飞只能随意的说着,不过这也到不是敷衍,也是叶飞真实的想法。

    叶飞也知道对面那位威震东南亚的黑帮教父在打量着自己,可暂时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无奈之下,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装模作样的慢慢的饮了一口,笑嘻嘻的说道:“嗯,不错,好茶,果然是好茶。”

    老人那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浅笑,也不点破,微笑着说道:“这是产於南投县之鹿谷乡的冻顶乌龙。这种茶叶只产于鹿谷乡中心为标高一千公尺之山坡,一年四季如春,每日下午常有薄雾茏罩,约有三十六公顷面积,土壤特别优良,故所产青心乌龙焙制之包种茶,茶叶本身水色,香,甘怡等,均为上乘,其驰誉海内外,自非偶然之事。在台湾若想买这种茶叶,起码要提前两年预定。”然后又微笑着说道:“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两公斤。正因为不容易得到,所以,我才会更加珍惜。”

    叶飞虽然听出陈启礼话中有一些特别的含意,却也是不甚了了,不明白像他这样一个黑帮大哥为何对自己那么上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