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377章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77章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帅也都是游击战的大师,苏联游击队那不入流的水准真难构成多大的威胁,虽然伤亡免不了,但是远远不能迫使中国政府撤军。。。。。。
  而第15集团军在第二次大胜后很快就主动退回了中方要求的边境线东边,其他几支中**队更是一直都没“越界”,以行动表明了中国此次军事行动完全只是为了拿回被侵占的故土,并不准备侵占更多的土地,这又让斯大林多少松了口气。如果中国人贪得无厌,因为战场上的胜利而不断得寸进尺的话,那么以俄国人自古以来的坚韧顽强,就算拼个同归于尽,也绝不会屈服的。
  既然中国人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要求,而那些土地对苏联来说又远不如欧洲部分那么重要,甚至就连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也没有包括进去,那么谈判就有了达成妥协的可能。于是,两次大战之后,双方很快就在目前被中国占领的阿拉木图开始了秘密谈判。
  决定与中国谈判之后,列宁当初的许诺反而令斯大林有了向国内解释的理由,但不管怎样,他还是很难接受将那么多土地都让出去,即使斯大林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些土地来路不正、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苏联都没有力量对其充分开发。
  但是中方代表团的团长胡卫东也素来强硬,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清朝在《尼布楚条约》中让出去的贝加尔湖以东的那一大片土地同样是沙俄用武力侵占的,因为若不是沙俄扩张到了那儿并跟清军打了起来,那片土地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又何必签这么一个条约呢?(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章 中国的方案

  除了坚持对贝加尔湖以东土地的要求,胡卫东还指出跟苏联开战消耗了中国大量的军费、也伤亡了七八万人,所以苏联还需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这下可将苏联的代表们和斯大林本人给气得不轻。为了逼迫中国人在谈判桌上让步,苏军统帅部决定发动一次中等规模的攻势来证明自己并不是软柿子。。。。。。
  知道孙立人的厉害后苏军不敢再在西线挑衅,于是选择向中线的华北野战军发动进攻,结果却被马仲英不到10万人的第51军轻易击溃,并顺势反击,如同热刀子切奶油一样,一路上所向披靡,消灭敌军近20万人,三天之内就打到了新西伯利亚城下。之后马仲英收拢军队缓缓撤回中国境内,因为援军陆续赶到而增加到四十多万兵力的苏军竟然无人敢追,斯大林得知后气得将新西伯利亚军区所有军级以上的将领全部撤职,同时为自己当初放马仲英回到中国而深深后悔。。。。。。
  西西伯利亚反击战将苏联人再次打回到了谈判桌旁,但是苏联的代表却又说明了他们的两个难处,希望能够利用中国人同情弱者的传统文化来诱使中方代表让步。苏联代表说出的第一点难处是,巴尔喀什湖东南方的50余万(44+7)平方公里如果都还给中国,那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超过八成的土地都将失去而名存实亡,这会动摇苏联立国的基础;而第二点难处则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段基本都建在那些中国的失地上,如果中国将其收回,苏联远东地区剩下来的中北部就与其他地区交通断绝开来,苏联政府等于放弃了那么一大片土地,这样一来,苏联实际上失去的土地远比还给中国的那些多得多。而且远东还有苏联在太平洋上最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港口海参崴,呃,苏联人都称其为符拉迪沃斯托克。。。。。。
  客观地说,苏联人的诉苦也不能说完全是无病呻吟,但苏联代表没有想到的是。胡卫东不但没有因为他们的示弱而心软。反而提出了一个令苏联人目瞪口呆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中国放弃拿回新疆西边的那片土地以保证吉尔吉斯共和国保持完整,但作为交换,中国政府要求获得东部失地以北的大片无人区。这样苏联政府的第二难题也就同样不存在了。
  何况在当初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时候。失地以北的土地根本就没人定居。沙俄乃至苏联对于这片土地的所谓主权其实是建立在非法侵占的南边的土地基础上的,因此严格来说,中西伯利亚与东西伯利亚本来就应该也一起归还中国。现在中国政府还同意让出50万平方公里得到较高程度开发的高价值土地给苏联,这条件已经够可以了。。。。。。
  至于太平洋上的出海口,胡卫东认为当初从沙俄时期开始就走错了路,俄国本来海军实力就不行,还要蛋疼地一分为三,这不是找虐吗?所以现在中国干脆将太平洋沿岸的土地都要过来,让苏联人彻底断掉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可以帮助苏联统一思想,以后不要再想着亚洲的事了,一直向西攻略欧洲的土地就行了,话说本来俄罗斯的重心就一直在欧洲。。。。。。
  听到胡卫东自诩“一举两得”的新方案和对俄国扩张政策的吐槽后,苏联代表差点没被气晕过去,但是胡卫东却一脸无辜地表示自己完全是为苏联着想。胡卫东以自认为公正客观的态度指出,苏联地广人稀,即使是欧洲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在这种情况下,领土面积太大虽然看着比较有自豪感,其实反而大大增加了行政和驻军成本,以西伯利亚的广袤寒冷和苏联目前相较战前已经进一步下降的人口,就算在一百年后也看不到半点能够将其开发出来的希望,实际上对苏联来说完全是个累赘。而西线的那片土地虽然面积比西伯利亚小得多,但却有着苏联更加需要的人口和工农业,价值哪个更大是显而易见的。
  其实,即使是地狭人稠的中国,对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西伯利亚,也一样很难在这几十年里进行充分的开发,但是西伯利亚如果能够到手,对中国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由于地缘的限制,中国距离美国最精华的东部较远,而美国距离中国最精华的东部则较近,这一劣势在核战争中十分要命,而且即使核导弹技术进步了也没法完全消除,因为弹道导弹射程增加两三千公里所需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成本高就意味着装备的核导弹数量相对较少,而且更长的飞行距离还增大了被敌人拦截下来的可能性。
  至于核潜艇,由于中国东部的海域普遍水深很浅,核潜艇出去时很容易被发现,南海虽然够深,却需要绕个大弯,四周还都是**的国家,加之第一岛链又被美国控制,因此实际上中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要想开到潜射弹道导弹能够得着美国东部的海域并不容易。
  但是西伯利亚如果成为了中国领土,情况就会大大不同,中国的核导弹无论是走北冰洋路线、还是从堪察加半岛打向美国,射程上都可以覆盖美国全境,核潜艇就算刚刚出港都能打到美国,而美国本土的核导弹却得飞行远得多的距离才能够得着中国最精华的那些地区,核潜艇和海外基地的话,情况会稍好一些,但也占不到什么便宜。
  那样一来,中国就可以完全无视美国的核讹诈了,而且对于日后必然也会拥有核导弹的苏联,中国得到西伯利亚以后同样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缘优势。当然,与美国不同,同为大陆国家的中苏之间若是隔了这么大一片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之后很容易做到长期和平共处,因为补给的困难会令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在经济上严重得不偿失,而除非出现眼下这种极其罕见的时机,小打小闹又毫无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认为苏联政府有接受这个方案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一章 亚齐独立

  ps:  感谢书友“13558774512”的打赏和书友“太阳真人”投出的月票^_^
  不过,虽然胡卫东的言论乍听之下似乎头头是道,但苏联方面在感情上还是难以接受,毕竟那可是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啊,就算一百年内开发不了,二百年后、三百年后呢?
  但是苏联目前几近油尽灯枯的人力和战场上全败的惨状却又令他们的代表根本没有什么底气,就连莫斯科那位号称意志坚如钢铁的斯大林,此时也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了美国人的身上。。。。。。
  斯大林很清楚,罗斯福和美国政府绝对不想看到中国这样强势地崛起,一方面是会威胁到美国在战后的霸权,另一方面,历史上美国虽然在列强当中对中国的侵害算是比较小的,但结下的梁子也并不少,今天中国可以向苏联讨还公道,明天或许就会轮到美国了。。。。。。
  然而,在打倒日本之前,美国根本没法威胁到中国,如今的中国领导人骨头又特别硬,美国政府光是嘴上发狠,只会被当成放屁。因此中苏之间的谈判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而受到美日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美国在1948年又取得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科技突破,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陆航获得了更加强大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f…84,而海航则拥有了第一款能够满足实战需要的喷气式舰载机f9f“黑豹”。而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已经完成了对于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紧急改装,加长了它的飞行甲板,令其可以相对安全地起降喷气式舰载机。。。。。。
  舰载战斗机全部换成喷气式后,美军舰载航空兵部队的实力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增强,而在1948年的上半年,美军已经成功地占领了吕宋岛的绝大部分土地,尽管他们为此付出了超过50万人的巨大伤亡,并且还在频繁地遭到日本残兵游击战的骚扰。但是控制吕宋岛的大部分地区之后,实力大增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还是获得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前进基地。
  基本控制住吕宋岛之后。由于中苏战争的爆发。急于搞定日本以尽快腾出力量来对付中国的罗斯福否决了尼米兹较为稳妥的南下方案,而要求其直接北上进攻冲绳,打开通向日本本土的大门。
  1948年8月,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冒着遭遇台风的危险倾巢而出。北上攻击日本西南方的门户冲绳。但由于日本政府早就加强了岛上的防御。包括12艘航母在内的联合舰队主力也及时来援,令美军的进攻异常艰难。
  结果,经过极其残酷的激战。美军先后有1艘中途岛级巨型航母、2艘埃塞克斯级重型航母和30多艘其他舰船被击沉,剩下的也大多不同程度地受伤,包括登陆部队在内,美军死亡和失踪的总人数超过了3万之众,可以说是损失惨重。而日军虽然航母的损失更大,有2艘大和级巨型航母和4艘山城级重型航母沉没,但终究还是守住了冲绳。
  而更让美军上下郁闷的是,他们在返航的途中遇上了超强台风,导致大量军舰受创,其中包括2艘埃塞克斯级重型航母在内的9艘之前战斗中就已经受到了重创的舰船在暴风雨中沉没,死亡和失踪人数不下7000,这也被后世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海难之一。。。。。。
  尽管如此,美国海军毕竟家底雄厚,由于那两艘建造一度受到核攻击而耽搁了时日的中途岛级巨型航母完工并加入了太平洋舰队,使之仍然拥有6艘巨型航母组成的强大舰载航空力量,再加上那4艘如今已经是身经百战的依阿华级高速战列舰,美国太平洋舰队在攻击冲绳失败后,反而进一步拉开了相对于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差距,再次显示出了美国那深不见底的雄厚国力。。。。。。
  不过进攻冲绳的失利还是让罗斯福头脑清醒了不少,很快恢复了冷静,决定还是先拿下印尼再说,只要没了石油,日本海军和空军就成了没牙的老虎,根本没法再抵挡美军的进攻了。
  但是日本人也知道印尼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也集中了一切可以调集的兵力阻止美军攻入婆罗洲,只是由于日本如今已经渐渐人力枯竭,又同时要保障本土的安全而分散了兵力,终究还是抵敌不住。到1948年10月的时候,婆罗洲超过三分之一的的土地已经被美军控制,而更令日本人绝望的是,婆罗洲大战之前总兵力不下百万的南洋日军已经拼掉了超过一半,如果算上受伤的,则更是超过了总数的2/3,而棉兰老岛、新几内亚岛等地也因为兵力空虚而被盟军轻松收复,到了这个时候,是人都看得出日本现在是败局已定了。。。。。。
  然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罗斯福和美国政府意想不到的事情,首先是日本最主要的石油基地和第二重要的铁矿基地苏门答腊岛上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亚齐人起义,起义军随即宣布“亚齐人民共和国”成立,并立即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条约。
  而在短短几天之内,中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舰只就迅速进驻了亚齐最主要的港口城市巨港,更有超过30万解放军此时已经越过了马六甲海峡登陆苏门答腊岛。至于岛上的日军,则在接到日本政府的电令后,没发一枪一弹就向解放军投降了,因为日本政府自知已经不可能保住南洋,与其被美国人占领,还不如让给中国,以换取中国政府向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