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武宗-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们谁都没有想到,在他们为董照恢复名誉之前,董照已经有了出国的的想法,早早的已经预料到了这些事情。这或许就是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从一些蛛丝马迹之中,已经能够察觉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上古神话之中,大罗金仙前知一千年,后知三百年。
虽有些玄幻夸张,但却未必没有一丝来源。就像我们熟悉经济的人,看到一个人家里有多少鸡鸭,联想到市场行情,都能简单的预料出这个家庭即将收获的利润。洗净心灵的尘埃,加上足够的积累,你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精彩,发现更宽阔的世界。爱迪生,爱因斯坦如此,霍金如此,等等职业的领头人都可以预料他们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就是前知,在科学的前提下,运算之后,并不奇怪。
世界**领导人,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先生,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去世,去世的时候享年九十岁。他从十八岁领导古巴革命以来,一生之中,遭遇美国中央情报局六百三十四次暗杀,但美方无一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卡斯特罗先生也已经达到了至诚之道的层次。
至诚之道,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而不是武学的境界。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有人曾经达到过,能够见识领略这个境界的风采。
“你的拳学马上就要到达化境了吧,你父亲跟我切磋之后,留给了我一个小册子,叫作七步浮屠录。是一个修炼拳意的法门,他让我转交给你!这方法是炼神返虚的关键,你现在的呼吸吐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可以接触这个炼神返虚的内容了!时间不早了,希望以后你能达到你父亲的成就,走吧,小杨!”
任志超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册子,交给董广,然后就转身离开。这个小册子连杨彪都没有见到过,能被任志超这种宗师巅峰级别的人物贴身收藏,可想而知,这上面的修炼方法,是多么的珍贵。
董广郑重的接过这本小册子,他不明白父亲是怎么样预料到,自己会来这里的。而任志超身为一个中将,花费这么长时间跟他一个少尉在这里闲聊。已经充分表明了自己的重视,甚至在一些有心人看来,任志超已经成为董广的靠山,日后任何人想要给董广下绊子,都得考虑考虑,自己能否得罪得起。当然,以任志超的性格,绝不会容许董广犯罪,他只提供一个大伞,但绝不会容许任何人胡作非为。
“行啊,董广,老将军对你很重视啊,今天我只是一个陪衬,你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老将军对你的期盼!”王斗笑眯眯的看着董广。
“这个小家伙有这种政治资源,我给他这样安排也不会有事了!”王斗心中暗想,他对董广之前的估计还是过低了。任志超的功夫他是知道的,当年李冰洋向任志超挑战,被任志超一指将李冰洋手上的剑打掉在地,这是他亲眼所见,至今犹历历在目。
“董广的父亲功夫竟然比任首长还要高明!这个家族不简单呢!”王斗已经下定决心,回去要仔细的研究一下董广的人事资料。
“王大校,你知道的,我就想安安稳稳的过,对于建功立业。真的没有太大渴望!”董广一脸无奈,他并非军迷,只是迫不得已。
“诶,不能这么说吗,青春不只有眼前的潇洒,还有家国与边关!”身为军中的老油条,额,不对,是老干部。王斗义正言辞的对董广说。
“得,我服你了,不跟你做这种口舌之争。现在我可以走了吧!”董广知道自己不是王斗这方面的对手,因此乖乖闭嘴,看着王斗。
“哈哈,这就不关我的事了,你问门口这两位同志!”王斗说完利落转身,回到了自己卧室,就把董广丢在院子里,不管不问。
董广向门外走了几步,问门口哨兵:“同志,我现在可以离开吗?”
哨兵向董广敬了一个礼:“您好,少尉同志,我们领导正在和任首长谈话,请您稍等片刻,稍后上面的指示下来,我们才有权力放行!”
董广刚刚转身,一个声音就从院子外面传了过来:“董广同志是吗?今天既然来了,咱们特事特办,临时接受一下我们的调查询问,没有意外情况出现的话,我们就可以将您的政审材料递交了!”
“好吧!”对方都已经摆出了大刀阔马的架势来了,董照还能怎么办。只好乖乖的接受调查,这样还能早点离开。
跟着几个人进了监控室,对方全程录像,然后很快调取了董广的资料,两个人对董广进行询问,主要是董广在黑拳场的情况,以及进入黑拳场之前的情况。其余资料,他们手头上都有记录,只有这一部分空白,这也是要对董广进行政审的原因。董广没有丝毫隐瞒,自然把实话全部说出来,然后等待着对方整理卷宗,一下午就过去了。
在董广等待中,这些人员总算按时整理了相应结果,并通知董广。
第二百零五章 七步浮屠录(上)
“您现在已经可以离开了,您的政审已经完全通过,记住十月一号前往济南军区报道。恭喜您,您已经被列入条约军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培训计划中,现在您可以离开了!祝你日后工作愉快!”
“多谢!也祝你们工作顺利。”行了一个礼,董广拿上任志超递给自己的册子,就向外面走去,他刚才已经打电话通知了三哥。
坐上车子以后,董广的思绪还是有些不能平静。父亲是在乎他的,不然不会让人把这个册子转交给他,可是父亲现在到底在哪里。
三哥董英广又问了董广一些事情,董广也都一一作答,两个人很快就到了兵。学员们已经都散去了,除了一些初级的学员,对于高级别的学员。兵并不要求这些学员每天报到,每个人有自己的造化。
回到屋中,在灯光下,董广终于翻开了父亲的笔记,翻开了任志超递给他的册子,这些字是父亲写的,他可以得出来。董照的字体并不算太好规范,但是一笔一划之中,迥劲有力,气度非常!
“常见的修行意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诵持法,一种是观想法。诵持法讲究的是诵持经文,加筑己念,从而强化自身的信仰意念。”
董广一字一句的着父亲写的内容,有的部分还用括号括住,那应该是父亲自己做的标注,这些话都是白话文,所以应该是父亲翻译过来的,可能也是为了方便自己去理解这些话。比如董广到一个括号之中写着:“诵持法说的简单一些,就像是一些做营销的人员,每天早上都要大喊加油,久而久之,他们意念潜移默化也充满激情。”
董广继续下去,只见后面还写到:“当今常见的诵持法,如禅宗十念法,道教经文诵持法!都是需要坚持每天的诵念,字句经文之中,不仅寓意极深,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思想。观想法中最为著名的是佛教的白骨骷髅观,道教的红尘观,以及真灵位业图等等!”
这上面并没有具体介绍这些修行法,但是有的内容董广曾有所耳闻,比如禅宗的十念法:自修者,每天中九次之念十声佛号法。每天晨起与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后开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计九次。每次称念十声四字“阿弥陀佛”或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很简单的法门,却是修行信仰的内容。
董广继续向下去,剩下的内容,大部分已经不括括号了,应该是董秉乾先人的原话:“我曾听闻,秦汉之时,儒家尚有修行之法,西汉有经学家一生研读一,苦修一本经典。宋朝之时,理学家之学,争议颇多,于经学有异。我便经多方寻觅。兀自整理研学,终于能够得悟贯通!能领会先人之意,创此七步浮屠录,作为求道学道之根本!”
父亲董照的翻译写得很简单,但是董广过家中的族谱记载,董秉乾先人在还原这些法门的时候,曾经四处求访。
佛教八大宗派,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真言宗(也就是密宗)都有留下过董秉乾先人的足迹。因此他虽然后来在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成为了道教的护道人,可是总结出来的话,却融汇了佛教很多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家的传承四分五裂,道门也遭受重创,相对而言,只有佛门在当时能够暂得安稳,甚至发展起来,于是很大一部分经学传承也就流入了佛教。
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后来正值乱世。可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他们却借助机会迅速发展了起来。
“我之七步浮屠录是研读经之法,天下经皆可入瓮。我将其分为七种层次。第一步是略知门内之事,以佛语观之,便是指从佛以后,对于神事(各个佛陀的显化故事)、鬼事(佛教的地狱恶鬼故事)、礼事(敬奉各个佛陀菩萨罗汉的不同方法和禁忌)、法事(对于恶鬼缠身,或者请神许愿的仪式)、香事(会香)、卦梦之事(能解梦占卦)、其中一门略有了解,并不断深研。”
到这里,董广有了一种自己被骗了的感觉,还好下面括号之中由父亲所写的注释:“与兵法之上,做相同而不同之解,对于后勤,基层,指挥,参谋,军事史,军工,军备,特种作战,其中一门略有了解,并且不断深研!从拳法观之,有拳谱之精义,得拳法之大旨!”
董照之所以这样写,不是没有原因,兵家拳法,拳谱中并不多写经意,理论全在兵典之上,尊奉孙子兵法为拳学之始!因此历朝历代,又有人称孙子兵法为武学之盛典,兵家之绝唱!
董广继续向下去,只见董照略作转折,又继续写道:“若以个人武艺相较,尊奉孙子兵法为经,第一步兵家武者只了解这本军事著作的成背景,有它有关的战役战争,读这些相关的经典。基本了解之后,熟读你所选择的兵法著作。”
“早说这么简单不就是了吗,老爸你还真能绕圈,不过怎么总感觉这些东西,我在哪里见过呢!”董广到董照后面的字,不由轻笑。
对于这些方法,他隐隐有些熟悉,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一样,暂时先不管自己的胡思乱想,董广继续向下:“第二步是择宗入法门,选择一位佛教或者道教的神佛人物供奉,等于说是成为他们的信徒,并且开始修行一部与他们有关的佛教或道教经文,直至将之背会。”
董照的备注依然很简单:“选取一本兵家经典,熟读背会!建议《孙子兵法》《兵典》《兵经》三者择一而取!”
《孙子兵法》不必再说,历代兵家著作都是以此为根基所创。《兵典》是唐朝人杜祐在《通典》所录,共有十五卷,上万字。
《兵经》是明末的一本兵家著作,又称百字兵经,不论在武学上,还是兵法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几乎完美继承了武学七经所述。
董广到这一点,他就已经明白了,其实父亲只给了他一个选择,就是《孙子兵法》,《兵典》的主要内容是以解释孙子兵法为主,《兵经》主要内容,继承并发展了孙子兵法。
果不其然,董广继续想下面的时候,董照的意思就写出来了“我的修行方法你不必在意,你可以以《孙子兵法》为根基,然后阅读《兵经》,《兵典》,增强对《孙子兵法》的了解。博学而专精,至善!”
三哥董英广在院里到董广的灯还亮着,整个人还没有休息,就问了一句:“老九,你在屋里干什么呢?不要玩太晚,现在都九点了!”
董广探出头来:“三哥,你给我个建议呗,如果我要背的话,背哪一本好呢?《孙子兵法》、《兵典》、《兵经》你帮我选个呗!”
“笨蛋,那还用想,肯定是《孙子兵法》啊,它的字数最少,背起来最省力气。《兵经》和《兵典》上万字,哪有那么容易背!笨!”
董英广说话一点点都不犹豫,对他而言,背当真不是件好差事。
“好吧,三哥,你当我没问!”董广头向里面一收,回过神来,然后继续起了父亲的笔记,里面还有很多的内容,他没有完呢!
兵家和儒家在古代之时,历来是在帝皇手下,互相扶持,互相抗衡,互相制约,又共同发展。大将军莫不学习儒家之道,以明哲保身,从儒家观览经文处入手,从而兼通兵法,以察时政。也多有读人,腰佩宝剑,善于击刺。儒门六艺之中,骑马射箭也都是比较重要的。
乐舞之中,学生十三岁舞勺,十五岁舞象,二十岁舞大夏,勺、象、大夏都是舞的名称。勺是文舞,是徒手或持羽等轻物的舞蹈。象、大厦、大武等都是个武舞,指手持盾、剑等武器,作击刺等动作、象征作战情节的舞蹈,相当于士兵演习的雏形!这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