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是明朝一小神 >

第204章

我是明朝一小神-第204章

小说: 我是明朝一小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宣府的兵马才姗姗来迟。看到这些人,朱厚照可是好好的发了一通火,指望这些人来救驾,黄花菜都凉了。若不是方洪用神通惊走了敌人,他现在都成为刀下亡魂或者阶下囚了。

  他当场就把宣府的总兵撤了职,这么个废物,留着干什么?

  宣府这次带了五万大军过来,加上应州城的三万大军,朱厚照手底下的兵力已经有了八万,就算是鞑靼人再来,也得被碰的一鼻子血。

  有了这些人,朱厚照的底气大增,恨不得现在就去找鞑靼人报仇。但是,根据他们探子来报,鞑靼人穿过陕西之后,便直接去了赤力把里。赤力把里也是蒙古帝国的一支,原来属于察合台汗国,在宣德七年时候,当时的汗王逝世,察合台汗国被分成了三个国家,分别是赤力把里、叶尔羌和吐鲁番。

  赤力把里还在鞑靼的西边,八万人想要跨越那么远的距离去征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的不说,光是补给就能拖垮大明的财政,朝廷上下所有人都不会答应的。

  而且,赤力把里以前还向大明朝贡,只是在成化之后才朝贡渐稀,双方的关系还算是不错。若是去攻击赤力把里,就是将其推入鞑靼的怀抱,若是双方联合起来,那大明怕是会很难受。

  没办法,朱寿只得在又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就领着众人准备回大同府城了。应州城太小了,容纳三万人已经是极限,现在一下子拥有了八万人,那根本就装不下。

  方洪二人也随军而行,他们来的时候,都是自己骑的马,现在回去之后,乘坐的都是打造精良的马车。毕竟这身份不同了,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因为队伍实在是太长,原本不算太远的路途,他们生生的走了三天。

  ……

  “博迪,战争已经结束了,我们准备离开了,你是打算跟着我们,还是回鞑靼?”在总兵府衙门,方洪二人接回了博迪。

  方洪本来救下博迪,就是为了盗取对方身上的龙气,他如今的力量已经趋于饱和,龙气于他的作用有限,博迪的去留也不重要了。

  “上师,我想回到鞑靼,家祖重病,我不得不回去。”博迪面上露出了一丝犹豫,但随即就坚定的说道。他是鞑靼的储君,若是一直都不回去,那就等于放弃了汗位,这事虽然危险,但也是他必须要走的路。

  “好,既然如此,我们也不留你了。若是以后有事,就去江西长宁找我。”方洪点了点头,他汲取了博迪不少的龙气,对于北元的国运都造成了影响,此是因果,他必须得还。

  博迪点了点头,暗暗的记下了这个地名。方洪是他见过最厉害的人物,几乎等同于长生天。他若是争夺汗位失败,他就去找方洪。

  “杨叔,我们今夜就离开,此事就不要告诉我们的镇国公了。”方洪身上的伤势已经彻底恢复了,而且战争也结束了,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

  “没有问题。”杨敬业应了下来,说实话,他也不喜欢跟那些达官贵人打交道,一个个心思太多。练武之人多是直性子,很不适应这样的生活。

  已经决定要走了,他们便各自修整了一下,收拾了一下行囊,准备了一些干粮。等这一切做好了,天色也黑了下来。

  他们没有准备从城门走,大同本来就有驻军数万,再加上朱厚照带回来的八万大军,加起来已经是十万之众。如此多的士兵,战气森然,形成的压制也是挺大的,方洪的神通大半都发挥不出来。

  而且,博迪的实力太差,想要带着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出城,几乎不可能。

  所以,他们决定走水路。大同府城的西边有一个湖泊,从水底是可以和外界相连的。方洪乃是水系神祇,此事自然一清二楚。

  “上师,我们是要从这里离开么?”博迪看着面前这个并不是很大的湖泊,有些纳闷的说道。这个湖泊占地有数亩,边上十分荒凉,杂草丛生。这个说是湖泊,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水塘。

  “自然是从这里出去了。”方洪往前踏出一步,轻轻的迈入了水中。博迪一惊,正要去拉他,就发现他整个人静静的踩在水面之上,那平静的水面,在脚印上去之后,荡起了一层层的水纹,朝着四周扩散而去。

  博迪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虽然他知道上师神通广大,但眼前这一幕,已经超脱了他的想象,让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我们走吧。”方洪的一只脚轻轻的踏在水面之上,清澈的湖水陡然分了开来,浪花朝着两边分开,隐隐约约甚至能看到湖底的淤泥。

  杨敬业看博迪有些犹豫,便主动上前一步,往湖水之中迈去。看到自己的师父都下水了,博迪也跟着跳了下来。

  二人一跳入其中,四周的水浪便包裹了过来。博迪吓了一跳,鞑靼人普遍不擅长泅水,他很怕被淹死。

  但是,在浪头包裹住他身体的时候,一道无形的力量,将他和水流阻隔开了,并且一丝丝清凉的气息,从水中被摄取了出来,让人丝毫没有憋闷的感觉。

  博迪觉得无比新奇,在水中自在的游了起来,他其实不会水,他是第一次觉得游泳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倒是杨敬业十分淡定,他以前就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当时去伏杀天命司的人,他就是这样藏身在罗塘河中的。

  方洪的精神化生成无数的丝线,和整片水塘联系到了一起。他怎么说都是贡江水君,区区一个小湖,他掌控起来还不得心应手?

  他的念头只是微微一动,水流便卷起大力,裹挟着众人,在水底迅速的前进着。8)



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林家

  他们前行了没有多久,便看到了一个巨大而阴森的洞口,水流在这里陡然加速,一股大力将众人往里面吸去。看到这个洞口,博迪的心脏忍不住的一缩。

  人对于未知和黑暗的东西都是恐惧,尤其是这个大洞,你也不知道有多深多长,就像是一个巨兽的大口,可以将你给吞噬下去。

  “我们准备出去了。”方洪的念头一起,四周的水流便凝缩了起来,化作大力将博迪和杨敬业给束缚住。若不这样做,这强大的流速就会直接将二人给卷走。他倒是不怕这两个人失踪,而是里面的水流会将你搅得晕头转向,他是怕二人晕死在里面。

  在方洪用水流将二人束缚之后,他们便陡然加入,一头扎入了黑暗的大洞之中。黑暗无边的环境,冰凉刺骨的水流,让你的汗毛不由的都竖起来。

  博迪虽然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但恐惧黑暗和冰冷是人的本能,尽管不住的有清凉空气从水中被摄取出来,可他依然觉得呼吸滞涩,心脏扑通扑通的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觉得自己身侧的水流开始变缓,压力也在减轻,就在下一刻,他们三个人便陡然破开了水面,从水里露出了头。

  冬日的晚上星光暗淡,但博迪依然觉得心胸一畅,明朗万分,在水中虽然能够呼吸,只是那里的气氛太压抑了。

  他们抬起头,此处已经是城外了,不远处就是高耸的府城城墙,上面依旧有不少士兵在巡逻。而他们现在是在护城河之中,很显然,刚刚那个池塘是直通护城河的。

  见没有惊动城内的士兵,方洪几人便悄然的上了岸。因为是偷偷出城,也不好准备马匹,他们便到附近的村庄卖了几匹驽马。

  因为是大半夜,人家还以为是强人来作案了,差点没给吓死。还好方洪几人也不差钱,便砸了几十两银子下去,才买到了三匹马。

  他们行走了又是数日,才将博迪送到了关外。大同之地,已经算是地广人稀了,但和关外相比,却依然要繁华的多。

  “博迪,我们就送你到这了,剩下的路,你得自己走了。”出了关,就是鞑靼人的地盘了,此去前途未卜,方洪看着博迪,心中也有些感慨。

  这个鞑靼少年,如今才十五岁,就得经历那么多的血雨风霜。想想自己十五岁的时候,还在村里称王做霸呢。

  “上师,那我就此告别了。”博迪年幼,这段时间,一直都跟着方洪和杨敬业,心中倒是有些不舍。谈到要离别的时候,眼眶都有些红了。

  他的父亲死的早,爷爷如今也重病,回到鞑靼之后,面对的将是重重危机。如此多的事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也只有在方洪这里,他才能有一丝安全。

  博迪说完了之后,便翻身上了马,胯下的马匹不住的嘶昂,他一抖缰绳,就往远处而去。

  “接着。”方洪伸手从怀中取出了一颗珍珠,手指轻轻的一摸,一丝念头便飞入其中。他直直的将珍珠给扔了出去,博迪顺手就接住了。

  “若是遇到了生死危机,就弄碎这颗珍珠,或许能救你一命。”方洪的声音远远的传来,博迪低着头,手指抚摸着珍珠,眼眶更是红的厉害。

  他正要说些感谢的话语,方洪二人已经骑马离开了,不一会儿,就只能看到了两个小黑点。

  ……

  “方师父走了?他怎么会走呢?”在大同府城之内,朱厚照第二天一早就准备继续去劝说方洪当国师,但是,他到了方洪居住院子的时候,却发现人去楼空,没有一个人的踪影。

  “皇上,在屋内发现了这个。”张永看到方洪等人离去了,心中也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在前些日子,他还呵斥过仙人呢,心中一直惴惴不安,生怕这旧事会被翻出来。

  他的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朱厚照一把就将纸条给扯了过来,上面只写着八个字,“缘分已尽,勿用强求。”

  “勿用强求?”朱厚照看着纸条上面的几个字,呆呆的立了很久。方师父终究是不肯受了这国师之位,难道他就这么看不上朕的大明么?

  他忽然有些意兴阑珊,随手就将纸条丢给了张永。方洪待他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如今更是不告而别,对他的打击还是挺大的,心里头有一种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感觉。

  朱厚照再如何失落,方洪是半点都不知道的。数日之后,他已经过了雁门关,进入了太原的境内。

  一入太原,繁华的气息让人误以为大同的战争是一场错觉。和大同相比,太原实在是要热闹的多,甚至连北风都多了几分人情味。

  太原府城更是热闹到了极点,白日城门外的摊贩能排出去老长,方洪二人骑着马,缓步的进入了城内,往林府的方向而去。

  “这次回去,外翁怕是会大发一通怒火。”快要到林府的时候,方洪揪了揪黄皮子的皮毛,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丝怯意。他上次是不告而别,外翁肯定会很担心。

  “哈哈,原来你也有害怕的时候。”杨敬业一听这话,也笑了起来,话语中满是揶揄。

  方洪摇了摇头,轻轻的一抖缰绳,马匹迈着轻快的步伐,在街道上传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没过多久,就看到了林府的院子。

  今日,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林府的门口竟然热闹异常,能看到不少仆人都挑着一些糕点礼品,上面还系着红花,看上去十分喜庆。

  “这是有人要成亲?”方洪有些好奇,林府到年龄的晚辈有不少,有人成亲倒也正常。而且,府内有人成亲,老爷子见了他,火气肯定也不会那么大了。

  “来啊,将两份聘礼都给摆好了,回头本少爷都有赏。”在林府门口,有一顶轿子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了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样貌倒是生的不错,只是眉宇之间有青黑之气,看着有些丧气。

  算命先生常说,你印堂发黑,大约就是这种了。

第四百二十七章 谭公子

  方洪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人,此人带着这么多聘礼是上门提亲的么?可是,你明显气运发黑,有厄运之兆,哪里像是有喜事的样子。

  “吱呀。”林家的大门缓缓的被几个仆人给打开,林羡岳从府内出来,亲自迎接这个年轻人。

  看到这一幕,方洪的面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玩味,林家的大门很少打开,在整个太原府,也只有两个布政使、按察使以及都指挥使过来,才会开启大门。

  可眼前这个人,怎么看都不可能是二三品的大员。此人气运显现纯白之色,隐约有几丝红色,只是身侧笼罩着一层紫青之气,紧紧的庇佑着他。

  这样子就很明白了,此人肯定是哪个大员家的公子,而且这个大员还是掌握实权的,至少要比布政使要高。

  “林郎中,在下见礼了。”这个青年看到林羡岳出来,当即拱手行了一礼。不过,在他的面上,却没有多少恭敬之色,相反倒是调侃的味道比较重。

  而林羡岳在听到郎中二字的时候,眉头上的青筋隐约的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