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清天之下 >

第60章

清天之下-第60章

小说: 清天之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纯悫点头道:“略知一二。庄王贤明,悼王魄力,威王勇武,厉王残暴,武王不明,文王仁厚。”

  柳敬宣点了点头:“金公子果然是饱学之士,颇有见地。但不知金公子认为他们当中谁能称得上真正的明主?”


第一百零二章 论道

  金纯悫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庄王、悼王、威王、文王。”

  柳敬宣摇了摇头,说道:“非也,依我看,真正称得上明主的只有文王和庄王。悼王、威王虽然雄才大略,提甲征讨四方,然不足以称其为明主。”

  金纯悫脸色微寒,不悦说道:“大人谬矣。悼王贤明睿智,启用吴起进行变法,使一个内忧外患、疲敝羸弱的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怎么能称不上明主?威王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兵甲所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所开拓的疆土西连巴蜀,东至吴越,功绩可谓卓著,又如何称不上贤君?”

  柳敬宣微微一笑,目中莹光炯炯:“悼王虽能任用贤能,却不知权政的根基所在。他憎恶屈、景、昭这些贵族弄权,却毫无办法。最后弄得刀斧加身。威王穷兵黩武,刚刚离世,楚国就颓败不堪。金公子你可知其中的原因?”

  金纯悫沉吟半晌,试探问道:“愿闻高论。”

  柳敬宣将头望向烟波浩渺的湖面,意味深长地说道:“因为他们只想着自己,而不顾百姓的生死安危。尧舜之所以贤明,并非做出了惊天动地的成绩,而是百姓有了上百年的安居乐业。楚庄王与楚文王虽创立霸业,然民生才是霸业的根基。魏文王、晋文公、齐威王、秦穆公、齐桓公等等皆是一代明主,其贤明也并非其疆土和势力多么得超凡,而是百姓乐业,将士用命。如果没有百姓的扶持,贤臣的拥立,即便再强大的国家,也会立刻土崩瓦解。当年秦始皇征灭六国、统一华夏,功勋何其卓著。即便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历代明主也未曾奢望,然短短十四年便不复存在。我曾经在想,假如扶苏即位,是否会有不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马鞭指处,无不望影而降。疆土之大,难以考量。然未过百年,帝国便陨落消亡。所以百姓只有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皇上才能高枕无忧。所以英明的君主应知黑白,晓善恶,通权衡,弃糟弊,以正大道。”

  金纯悫还是有些不服:“大人之言字字有理,在下受教。不过治理国家哪里像大人说得如此简单。国家越大,治理越难。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谈何容易。比如这税捐,就很难权衡。如果税收减少,当然百姓乐业。但朝廷无钱,官员便无法行事。修桥铺路、开挖漕运、练军养兵、清剿盗匪、赈济灾民,无处不在耗费钱粮。我朝如今国大空虚,当今圣上终日忧心忡忡。似大人这般纸上谈兵,又有何用?”

  柳敬宣略一沉吟:“金公子说得是。但你有没有发现我朝的税赋无论如何改革,其最终都落在老百姓的头上。而财商巨贾,土豪劣绅却没有丝毫的损失。拿扬州城来说,一年上缴国库的税银大约八万两白银,所辖周边乡镇总共上缴粮食大约二十万石。而这些赋税最终都会摊在佃户和小贩的身上,大约相当于这些佃户和小贩半年的口粮和五个月的工钱。扬州城身价百万的地主和商贾就有二十几位,身价十万的大约有一百多位,身价万两的大约三百四十几位。他们住的宅院大的占地就有一千多亩,而且还不止一处。拥有的良田最多可达千顷,却不缴一粒粮食。这还只是扬州城。纵观江苏道、浙江省、乃至全国,恐怕比扬州更甚。当今圣上崇尚节俭,官员一年的俸禄非常微薄,恐怕连买上等茶叶的钱都不够。但是我朝官员从上到下,哪个官员的府邸门楼小了,哪个官员拥有的田产少了?于成龙这样的清官毕竟还是太少,大部分官员都是官官相护,欺上瞒下。朝野上下,贪贿之风日盛。百姓却越来越艰难。长此以往,积弊日久,恐成祸患。”

  金纯悫开始沉默,良久才悠悠说道:“那依柳大人看,如何改变这弊端?”

  柳敬宣叹了一口气,说道:“本官虽能看破,却无良策。“

  金纯悫似有一种被人戏谑的感觉,冷冷说道:“柳大人如此公然针砭时弊,不怕总督阿山知道了,参你一本。”

  柳敬宣手捻短髯,微微笑道:“今日我等虽是初次相见,但本官感觉与金公子惺惺相惜。相信金公子能够体谅本官的一片苦心。至于总督阿山,本官怕得很,还请金公子口下留情。”

  金纯悫一双明眸之中透出一丝笑意,刚才的窘迫气息缓和了少许:“柳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如今官场贪贿之风日盛。但据我所知,有人好像在不久前送了总督阿山一座金莲花底座的玉观音,不知大人您有何看法?”

  柳敬宣尴尬地说道:“这个本官不知。”

  金纯悫淡淡一笑:“我也只是听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觉得大人谈吐如此慷慨激昂,行事定不会与他人成为一丘之貉。”

  柳敬宣脸上一红,没有再说话。

  金纯悫对着柳敬宣和林道宏一拱手,说道:“今日天色不早,在下告辞。”说完,飘身而去。身后两名扈从也紧跟着走了。

  柳敬宣望着金纯悫的背影,喃喃说道:“好大的气魄,可惜…”

  林道宏望着柳敬宣,不禁笑道:“可惜什么?”

  柳敬宣突然回过神,望了一眼林道宏,淡淡一笑:“没什么。”

  林道宏眼睛突然放出两道瑞彩,追了一句:“可惜是个女的。”

  柳敬宣不由得一愣,随即朗声大笑:“林先生也看出来了?”

  林道宏手捻胡须,笑道:“草民虽然愚钝,但男女还是能够分出来的。”

  柳敬宣狡黠地一笑,问道:“敢问先生,这女子是哪家的大小姐?”

  林道宏两只手背在身后,抬头想了想说道:“看此女子仪态端庄,气度非凡。举手投足,非寻常百姓人家。而且,提起当今圣上,此女子态度谦恭,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想必出身皇家。但如果说具体是哪一家,在下也不太清楚。”


第一百零三章 身份

  柳敬宣转头望向萧让:“萧先生,你看呢?”

  萧让额头的皱纹抖动了一下,笑道:“此女虽神情淡漠,却处处彰显威仪。在府台大人您的面前,不曾有丝毫怯弱。给大人您施礼也如蜻蜓点水,敷衍而已。而且她博闻广识,见解独到。非大家不能有此谈吐,非皇室不能有此气度。她姓金,好似寓意我大清的前身后金。名纯悫,如果我猜得不错,也许就是当今号称六公主的纯悫公主。当今圣上的爱女。”

  林道宏上下打量萧让,赞许地说道:“萧大人不愧是府台大人身边的智囊,确实见识广博,在下佩服。”

  萧让摆了摆手:“林先生过誉了。不过,大人您今日与其针锋相对,只怕日后…”

  柳敬宣点了点头,眼中瞳孔有些收缩:“如萧先生所说,只怕日后会对我不利。大不了把她那双八寸金莲鞋扔给我穿也就是了。”

  萧让和林道宏都是微微皱眉,谁也没有笑出声。

  柳敬宣淡淡一笑:“今日本官到此还是想和林先生切磋棋道,不知先生可否赐教?”

  林道宏展颜一笑,说道:“大人过谦了,请。”

  二人分别坐下,林道宏说道:“适才大人一席话让林某着实佩服得紧。比起大人的心胸,草民望尘莫及。”

  柳敬宣略显惭愧地笑道:“林先生说我过谦,我看林先生才是过于谦虚了。我虽能侃侃空谈,却未能身体力行啊!”

  林道宏手捻胡须,微微笑道:“大人适才谈黑白,求方正,终究不能逃离天圆之体,阴阳之说啊。”

  柳敬宣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林道宏:“林先生,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和萧先生都是我的知音啊。刚才别看本官说得慷慨激昂,那金公子一言便指到了我的痛处。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说话做事很难真正合一,惭愧惭愧。我看我们还是下棋吧。”

  柳敬宣与林道宏开始对弈,萧让则在一边观战。柳敬宣与林道宏边聊边下,相谈甚欢,远没有初次相见的拘谨和沉默。三局下来,柳敬宣赢了两局,输了一场,心情大悦。看看天空,暮已西垂。三人都缓缓起身。

  柳敬宣对林道宏说道:“今日与先生下棋,本官感到非常痛快。改日再向先生请教。”

  林道宏躬身一揖:“大人的棋道、气度、谈吐令草民钦佩之至。大人何时想找草民对弈,只要派人到草民的寒舍通知一声,草民必定前来。”

  柳敬宣拱手回礼:“林先生言重了,告辞。”

  望着柳敬宣和萧让消失在瘦西湖的湖畔,林道宏久久没有离去,最后莫名叹了一口气。

  突然,耳畔响起一个人的声音:“林先生,为何在此慨叹?”

  林道宏吃了一惊,转身看去,发现身边站着一个身穿紫色锦袍的男子。这才平静了一下心绪,对着这位男子深深一躬,说道:“参见阁主。”

  来人正是擎天阁阁主楚敬连。

  楚敬连双手微扶,淡然一笑:“不必多礼。林先生为何在此慨叹?”

  林道宏微笑道:“我在赞叹柳敬宣、萧让和金纯悫这三人。”

  楚敬连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表情:“这三人有何值得先生赞叹之处?”

  林道宏说道:“柳敬宣行事一向谨慎。却不知为何,他今日却做出这非常之举。难道是在试探我不成。那萧让虽很少说话,却老练陈达,仿佛能看透一切。而金纯悫,如果真如萧让所言,她是和硕纯悫公主的话,那么她此来扬州的目的一定不一般。还望阁主小心才是。”

  楚敬连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折扇,沉默起来。此时瘦西湖已无夕阳的余晖,湖面渐渐被黑暗吞噬。白天的水汽渐渐凝结,湖面起了一层浓雾。一望之下,烟霭迷蒙,如梦如幻。

  过了半晌,楚敬连远望这烟波浩渺的湖面,悠悠说道:“先生说得是。依我看,今日他无非是借你的口警告一下你我,做事切莫嚣张。朝廷并不是不想追究,而是时机未到而已。不过这柳敬宣和萧让混迹官场多年,于公于私都看得很透。我本与其二人并无仇隙,只是郭彦一案将我等牵连在一起。加之慕容节烈穷追不休,柳敬宣才会出手相助。如今慕容节烈一走,柳敬宣也知道我身后站的是什么人,相信他应该不会再生事端。只是这金纯悫生自皇家,不安于针织刺绣,却跑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她本不善棋道,今番却来此与先生对弈,不知是试探先生,还是要试探这擎天阁。而且,我从未听说过这个和硕纯悫公主,这让我非常担心。”

  楚敬连与林道宏在瘦西湖道别后,回到自己的府邸。在门口,就看见了一个小厮牵着一匹马在门外徘徊。小厮见到楚敬连,急忙上前,单腿打千说道:“拜见楚员外。”

  楚敬连一摆手,说道:“起来吧。到底什么事?”

  小厮并未起身,继续说道:“赵姑娘让小的传话,说有重要事情请员外到玉皇台商议。”

  楚敬连微微皱眉:“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就说我即刻就到。”

  定更时分,楚敬连坐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来到玉皇台的后门。后门早有人迎候,楚敬连脚步匆匆来到后院小楼,赵雨杉与丹丹站在门外迎候。

  三人来到二楼,楚敬连急迫问道:“有何急事要到楚府通传?”

  赵雨杉美目一闪:“梅庄主的下落我们已经查到。”

  楚敬连眼睛一亮,“怎么样,她还活着?”

  赵雨杉缓缓摇了摇头,语带哀伤:“老人家已经仙逝。”

  楚敬连持扇的右手握得更紧,那把销金折扇发出咯吱吱的轻响,仿佛随时都会应声而断。

  虽然早已猜测梅秭归九死一生,但是真正听到这个消息,楚敬连的内心依然非常沉重。他与梅秭归已经多年不见,但他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小时候,这位奶奶拉着自己的手,轻抚自己的头:“孩子,这里以后就是你的家了。”


第一百零四章 静夜不静

  楚敬连没有说话,他在仔细地听着赵雨杉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老人家的尸首是在太湖边上发现的,已经腐烂多时,面目早已看不清楚。但从老人拇指上的凤凰玉扳指可以是证明确实是梅老夫人。夫人的前胸之处被长枪之类的兵器洞穿,心脏崩裂,鲜血早已流干。内脏大部分被湖里的鱼分食,只剩一具空壳。而且在湖边,还发现了崆峒派清风道长的人头。”

  楚敬连眉头紧锁:“查明是谁干的吗?”

  赵雨杉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据我们在太湖向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