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清天之下 >

第20章

清天之下-第20章

小说: 清天之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玥接过话茬,说道:“不瞒赵姑娘,据我家老爷说,小姐满月时从众多礼物中单独挑的就是琴。故我家老爷就请了很多名师指导我家小姐学琴。我家小姐不仅爱琴,还擅于抚琴。各种琴我家小姐都会弹。”

  赵雨杉笑笑说道:“看来今日我是遇到大行家了。但不知刚才那曲‘秋铭’如何弹奏,方为正音。还望诸葛姑娘赐教。”

  诸葛清琳柳眉微微一抬,淡淡说道:“赵姑娘见笑了,我哪里是什么大行家,只是喜欢而已。适才听到赵姑娘的琴声,确实是因为被琴声吸引才驻足倾听的。我说此曲演奏有些驳杂,是因为我认为此曲不应该加入编钟、二胡之类,而应该与丝竹相和。而且姑娘的琴声虽然委婉动人,但跌宕不足,未免有些缺憾。这是我的一点愚见,还望见谅。”

  赵雨杉有些不服,但脸上被轻纱蒙面,众人也看不出什么。

  赵雨杉说道:“我这里有把琴,不知诸葛姑娘能否赐教一二。”

  周子健突然开口说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雨杉见周子健插言,问道:“周公子有何见教?”

  周子健朗声说道:“见教不敢当,只是我等均是坦诚相见。而赵姑娘却以轻纱遮面,我觉得非待客之道。”

  赵雨杉笑了,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笑声已毕,赵雨杉说道:“是我礼数不周,习惯了带着面纱。既然周公子提及,我摘下面纱便是。”

  赵雨杉将轻纱摘掉,除了诸葛清琳,众人皆是一惊。

  论相貌赵雨杉虽比不上诸葛清琳那般清丽脱尘,但论风姿赵雨杉更胜一筹。这赵雨杉一头青丝挽成明月,三支凤钗别顶。脸上薄施淡粉,嘴唇胭脂绯红。一双明眸比星光还要闪亮。香腮在灯下显得那么的妩媚动人。

  赵雨杉看看众人的表情,很是满意,又瞅了瞅诸葛清琳。

  诸葛清琳点了点头,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弹得不好,还望不要见笑。”

  赵雨杉冲楼下说道:“把我的琴拿来。”

  不一会儿,一个仆人托着一张古琴走上楼来。


第二十章 楚敬连

  赵雨杉指指诸葛清琳面前的桌案,说道:“放在诸葛姑娘案前。”

  仆人小心翼翼地将古琴放在诸葛清琳的面前,转身走到楼梯口,并未离开。

  诸葛清琳仔细端详眼前的古琴。

  琴身长约五尺,通身刷着古铜色的油漆,显得古香古色。琴的一端雕刻着一只凤凰的尾巴。

  诸葛清琳轻轻拨弄了几下琴弦,琴声叮咚,好不悦耳。

  诸葛清琳抬头看看赵雨杉,淡淡说道:“此琴算不得上品,能不能换一个?”

  赵雨杉的眼睛闪现一丝光华,缓缓说道:“诸葛姑娘何出此言?”

  诸葛清琳一指案前的古琴,说道:“此琴虽然外貌古朴,但只是一般桐木所制。琴声虽然悠扬,却不浑厚。所以称不上是一架好琴。”

  突然,楼梯上有人拍手叫好:“诸葛姑娘真是好眼力,在下实在佩服。”

  说完,一个年轻的公子从楼梯处走了出来。

  这位公子大约二十四、五的年纪,上中等身材,一身锦绣华服,手中拿着一把销金玉骨的折扇。看此人眉目俊朗,鼻口端庄,颌下无须,一条大辫油光黑亮披在脑后。举手投足,一派飒爽风姿。

  赵雨杉见到来人,慌忙起身相迎。

  众人也纷纷站起。

  赵雨杉明眸一闪,说道:“楚员外,您来了也不知会一声,好让我迎接员外。”

  这位楚员外笑着说道:“我哪里有这么大的面子要赵姑娘亲自相迎。各位,大家好,在下楚敬连,见过各位雅士。”

  说话间,楚敬连向五人拱手施礼。

  众人一一见过。

  寒暄后,楚敬连坐到了原先赵雨杉所坐的正座。赵雨杉则坐在了诸葛清琳的上首位置。

  楚敬连说道:“不好意思,刚刚诸葛姑娘的话被在下打断,实在失礼。我这里有一架古琴,不知能否入得诸葛姑娘的法眼。”说完,吩咐侍从撤下原先的古琴,又拿上来一架古琴放在诸葛清琳面前的桌案上。

  诸葛清琳看看眼前的古琴,用手指轻轻拨弄了几下,琴声悠扬,隐隐有幽谷之声。诸葛清琳反复端详这架古琴。该琴共有七弦,用桐油刷了数遍,异常光亮。琴尾处略有烧灼的痕迹,显得与琴很不相称。

  楚敬连眼珠一转,试探问道:“诸葛姑娘认为此琴如何?”

  诸葛清琳点了点头,说道:“此琴世所罕有,乃上上之品。”

  楚敬连微微眯缝了一下眼睛,问道:“姑娘可知此琴何名?”

  诸葛清琳左手轻抚琴弦,淡淡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此琴名曰‘焦尾’。但据我所知,这‘焦尾琴’早已失传多年。恕我眼拙,无法判别这架是真是假。”

  楚敬连用扇子轻击了一下左手的手掌,说道:“姑娘说得不错,此琴确实是‘焦尾琴’,但不是蔡邕所制的‘焦尾琴’。此琴乃是我找能工巧匠所制,作法依据史料而来。”

  诸葛清琳不解说道:“看此琴的木料乃是古杉,如果做成琴也是架好琴。为何非要做成“焦尾琴”?”

  楚敬连脸现肃穆之色,慨然说道:“诸葛姑娘说得有理。我之所以做成焦尾琴,是要感怀先贤。上古四大名琴如今都已失传,在下甚为惋惜。故在下想着如果能够重做此琴,既能继承先辈遗志,又能将华夏文化发扬光大,岂不美哉。”

  楚敬连看了一下赵雨杉,然后说道:“这琴如果诸葛姑娘满意,还请为我等弹奏一曲如何?”

  诸葛清琳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小女子就献丑了。”

  说完诸葛清琳,轻起皓腕,开始抚琴。

  只听得这小楼之上琴声缓缓而起,还是那曲‘秋铭’。这琴声时而铿锵有力,跌宕起伏,时而深情款款,如泣如诉。在座众人听得无不如痴如醉。

  一旁的赵雨杉不禁轻声叹息。

  随着“秋铭“一曲终了,琴音渐渐停止。

  诸葛清琳略略点了点头,说道:“诸位,见笑了。”

  众人纷纷拍手赞叹。

  楚敬连沉吟片刻,说道:“姑娘的琴声着实令人佩服。只是方才在下听得姑娘说此曲没有丝竹相和,未免有些缺憾。”

  诸葛清琳柳眉微动,说道:“方才我确实说过。不过惭愧得很,我不会吹笛箫之类的乐器。”

  楚敬连转头看了看赵雨杉。

  赵雨杉笑了笑,摇了摇头。

  楚敬连又看了看在座的其他众人。

  上官影看着上官云英,似乎有话要说。

  楚敬连眼光落向上官云英,发现上官云英低着头,也不看一旁的上官影。

  上官影实在按捺不住,对上官云英说道:“少爷,您来啊。”

  上官云英欲言又止。

  楚敬连冲着上官云英一拱手,说道:“上官公子,如果阁下精通此道,不妨就给大家展示一二如何?”

  上官云英微微皱眉,说道:“楚兄,在下确实吹过笛箫之类的乐器。但我只是闲暇之余,拿来解闷而已。比之赵姑娘、诸葛姑娘差之千里。让我在一众行家面前吹奏,实在是有污圣听。精通愧不敢当。”

  楚敬连摇了摇头,说道:“上官公子此话谬矣。我见公子你气度不凡,必是出身名门望族。为何做事扭扭捏捏,如此不爽快。今日难得大家相聚一堂,而且如此高兴,切不可做女子之态,让赵姑娘、诸葛姑娘笑话。上官贤弟,还请不要推辞。”

  上官云英脸一红,面现尴尬地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只是我出来仓促,没有将笛箫带在身边。”

  楚敬连朗声笑道:“公子不必多虑。我玉凰台虽不器,这笛箫还是有的。但不知公子是要笛还是要箫呢?”

  上官云英想了想,说道:“依在下愚见,此曲‘秋铭’配以箫声更好。”

  楚敬连转身吩咐侍从即刻去取。

  不一会儿,仆人捧上来一个金漆的盘子,上面放着一支玉箫。

  楚敬连拿起玉箫,双手恭恭敬敬递给上官云英。

  上官云英急忙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这支玉箫,打量之下,不由得爱不释手起来。

  这支玉箫晶莹剔透,青绿如早春荷叶。

  楚敬连扇了一下扇子,微笑说道:“此箫虽比不得纳兰性德大人家的玉箫,但也算当世之珍品。还望上官贤弟不要嫌弃。”

  上官云英急忙说道:“岂敢岂敢。纳兰大人家的玉箫,在下也只是听闻,从未见过。但依在下愚见,眼前这玉箫千两黄金恐怕也难以买到啊!”

  楚敬连轻轻点了点头,面现得色。

  上官云英冲着诸葛清琳拱手说道:“姑娘,请。”

  诸葛清琳略一点头,算是回了一礼,说道:“公子,请。”


第二十一章 谜语

  琴声乍起,箫声则缓缓而来。刚才的琴声古朴深邃,现在不知为何,配上这悠悠的箫声,琴声忽高忽低,时急时缓,曲声通灵,意味悠长。琴声、箫声交迭在一起,宛若秋日细雨,绵绵不绝。仔细聆听,仿佛听到秋天的雨珠滴在房屋上、砖石上,人们的衣服上,又仿佛听到行人轻轻的走路声、窃窃私语声、叹息声。

  一曲终了,在座的众人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上官云英和诸葛清琳。一时间,二楼大堂鸦雀无声。

  赵雨杉仿佛听到来自自己内心更加深沉的一声叹息。

  过了好久,楚敬连一笑,说道:“上官公子,不是在下说你。这谦虚要有个度才行。如你这般闲暇解闷的技艺,岂不是要让这玉凰台的演艺师傅都要喝西北风了?”

  上官云英脸色微红,不好意思地说道:“楚兄说笑了。”

  楚敬连又冲着诸葛清琳说道:“不瞒诸葛姑娘,我先前只知赵姑娘琴艺冠绝这扬州城。不想诸葛姑娘的琴声更胜一筹。在下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诸葛清琳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楚员外,请讲当面。”

  楚敬连说道:“在下虽不会这丝弦之艺,但也略懂琴瑟之声。今日诸葛姑娘和上官公子的这曲‘秋铭’,让在下大开耳界。这‘焦尾琴’和这玉箫我想赠予二位,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诸葛清琳闻言,不禁动容,说道:“君子不夺人之美。我虽非君子,但也略知礼仪。你我初次见面,岂能收授如此贵重之物。阁下的好意我心领了,恕小女子不能收。”

  上官云英赞同道:“诸葛姑娘说得是。此箫乃是楚兄珍藏之贵宝。初次见面,在下岂能无功受禄。这玉箫我在下是万万不能收的。”

  楚敬连说道:“我能与各位雅士相识,乃是天大的缘分。诸葛姑娘与上官公子的合奏,不雅如之音。这琴和箫虽是我找能工巧匠所制,但如果不能遇到它们真正的主人,又有何用。这焦尾琴和玉箫放在我这里,只会徒增岁月消磨,腐朽一生。既然二位嫌弃,那我就把他们砸了,也好过让它们碌碌一生。”说完,拿起古琴和玉箫,作势要扔到楼下。

  上官云英突然说道:“楚兄且慢。”

  楚敬连闻言,停住了脚步。

  上官云英看了一眼诸葛清琳,说道:“楚兄,今日若因我等把这琴和玉箫毁了,这罪过在下实在承受不起。”

  诸葛清琳也看了一眼上官云英,欲言又止。

  周子健一笑,开口说道:“胭粉送佳人,宝剑赠英雄。既然楚员外如此至诚,两位应该收下才是。再说了,看你们也不是那种惺惺作态之人。”

  诸葛清琳沉吟半晌,说道:“这礼物实在贵重。但不知我等收下后,该如何报答楚员外的一片盛情。”

  楚敬连将琴和箫放回诸葛清琳和上官云英的桌案上,然后回到自己座位。

  楚敬连说道:“诸葛姑娘此言差矣。如果姑娘认为我楚敬连赠送此物是贪图二位的报答,那二位就是在羞臊在下。如果不是真正的知音人,就是给我万两黄金,也休想拿走这两件东西。我将此二宝送与二位,是出于在下的一片至诚,你们千万不要多想。如果实在过意不去的话,他日楚某落难之日,有求于二位时,二位不要忘了这赠物之情便是了。”

  上官云英拱手说道:“他日楚兄如有用得着小弟的地方,小弟必当鼎力相助,绝不推辞。”

  诸葛清琳也拱了拱手,点了点头。

  楚敬连看了看一旁的周子健,说道:“周兄此次前来,在下也是非常荣幸。听闻周兄猜到了一个谜语的谜底,能否让在下看看?”

  周子健从身上拿出一张字条递给楚敬连。这是他进扬州城来到玉凰台门前时,随手抄录的一个谜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