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阁老夫人养成记 >

第65章

阁老夫人养成记-第65章

小说: 阁老夫人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子早就与她商议过,这一胎必须是男胎,所以才有董氏上京一事,董氏本就怀了双胎,她和董氏口径一致,都说是双胎,主子从不曾怀疑。
  让董氏送女上京时,她特意叮嘱过,要长相白净的,所以董氏才会送凤娘进京,哪知凤娘却越长越像自己,让她一直担惊受怕,被识破后,顺手推舟,推到董氏头上,又将燕娘推出来。
  燕娘长得太丑,可永安公主也不好看,希望主子能相信。
  要不然…
  赵氏望着灯火通明的府邸,要是被发现,这一切,都将毁灭。
  不,不会的。
  她摇头安慰自己,那孩子已死,天寒地冻,又是深坑之中,四周肯定有饥饿的野兽出没,必然尸骨无存。
  不可能会有人知道真相。
  段府的人和她,都将一生富贵。


第65章 身世
  段府的院子里; 被灯火映得格外的温暖,赵氏静静地站在院子里,神色复杂难辨,她的身体很冷; 透骨冰寒,可她知道只要一踏进屋子; 就会周身暖和起来,屋子里烧着地龙; 还有烧着霜炭的铜炉子。
  平日里,前仆后婢; 吃的是精致可口的饭菜; 而不是在芦花村时那过风的破屋子,也不用啃着干硬的饼子,哆嗦地在外面捡柴火。
  这样富贵的日子,她还没有过够; 她再也不想去过苦日子。
  除了没有孩子,她什么都有,她为了主子,才失去为人母的权利,所以这些都是她应得的,她问心无愧。
  是的; 问心无愧,那个孩子早已不存在这世上。
  她什么都不用怕。
  赵氏觉得血气慢慢回流到身体里,开始一步一步地往后院走去; 后院的拱门处,赵凤娘正焦急地徘徊着。
  她身边的黄嬷嬷提着灯笼,主仆俩站在门外。
  “凤娘,天这么冷,你出来做什么?”
  赵凤娘听到她的声音,迎上来,“姑姑,你可回来了,我不放心你。”
  赵氏感动,她无儿无女,凤娘是她自小亲自养大的,又长得像她,无异于亲生,她不止一次地想,要是凤娘长得不像她该有多好,所有的一切就完美无暇,主子也不可能生疑。
  “傻孩子,不过是进宫,能出什么事?你赶紧回房去。”
  赵凤娘乖巧地点头,赵氏目送着她,然后走进自己的屋子。
  段大人还未入睡,似乎在等着她,“你最近是怎么了,我看你心神不宁的,这么晚你又进宫去做什么?”
  “老爷,我是因为鸿哥儿和燕娘的事情,才急着进宫的。”
  “他们?”段大人放下手中的手,“鸿哥儿和燕娘能有什么事?”
  赵氏侧坐在塌边上,细声地道,“老爷,你听我说,皇后不知是听何人提起,说鸿哥儿和燕娘在渡古时…还让妾身赶紧给他们办喜事,好让雉娘在年底之前嫁进胥家。”
  “什么?燕娘?”段大人急得坐起来,赵燕娘哪里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可是皇后开了口,此事哪里还有转圜的余地。
  他的胸口急促地起伏着,最后叹出长长的一口气,颓然地靠在塌上。
  “罢了,让他们尽快成亲吧。”
  “谢老爷,妾身明日去和大哥商议,年前要连嫁三女,也不知大哥能不能应付得来。”
  第二天,常远侯府的人来送聘礼,满满当当的几十个大箱子,齐刷刷是摆在段府的院子里。
  领头的是侯府的管家,首先说是和赵家通过气,赵家宅子窄小,放不下这些聘礼,赵凤娘自小长在段府,从段府出嫁,一来面子上好看,二来也不用搬来搬去。
  赵氏着婆子们将聘礼登记造册,一边派人去通知赵家,顺便提了赵燕娘和段鸿渐的亲事,接到消息的赵书才倒是没什么好惊讶的,反而松了一口气,觉得妹妹真是贴心,他正愁着燕娘难嫁人,妹妹就让燕娘家给继子。
  可与他的开心不同,赵燕娘和段鸿渐都十分的抗拒。
  赵燕娘急冲冲地去找赵氏,她出门得急,连妆都未化,露出原本的真面目,黑皮大脸,细眼塌鼻,赵氏皱了皱眉,这么一看,和董氏还真像。
  “燕娘,你看你成什么样子,以后可不能这般素着脸出门。”
  赵燕娘这才反应过来,看着平家送来的聘礼,又气又恨。
  “姑姑,既然你也嫌我丑,那干嘛还要让我嫁给段表哥。”
  赵氏头有些疼,要不是赵燕娘还有用,皇后要鸿哥儿娶她,她哪会同意让这蠢货进段家的门,不知好歹的东西,就她这个长相,鸿哥儿还委屈呢。
  “燕娘,我是你姑姑,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你好,你以后记得要谨言慎行,不该说的话,千万不要说,否则惹下祸事,赵家和段府都要陪你一起倒霉。”
  “哼,怎么会倒霉,要说倒霉,也是我倒霉,你也不看看凤娘嫁的可是侯府公子,雉娘嫁的是胥家大公子,就只有我,姑姑,说句难听的,段表哥现在还是个吃白饭的,段姑父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官。”
  赵氏死死地按着自己想起来掐死她的手,“你说的是什么浑话,鸿哥儿哪里配不上你,你姑父可是四品大员,到你口中就是不知名的小官,你口气怎么这般的大,也不想想,你父亲是几品,赵家在京中是什么样的人家?”
  赵燕娘被她说得心头火起,一个小小的四品家的公子,就想娶她这个金枝玉叶,姑姑还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呢,她可是仔细地探过刘嬷嬷的话,刘嬷嬷都听出不对劲,也认定自己是贵人,现在对自己千依百顺,赵凤娘还以为刘嬷嬷是监视她的,恐怕也想不到刘嬷嬷会叛变吧。
  自古以来,人往高处走,刘嬷嬷和黄嬷嬷同是皇后赐给凤娘的人,凤娘只偏信黄嬷嬷,视黄嬷嬷为心腹,刘嬷嬷哪里甘心,早就存了攀比之心,现在是自己的心腹。
  “姑姑,你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屋子里只有我们姑侄二人,咱们不妨说个明白话,凤娘为什么得皇后娘娘另眼相看,这原因你知我知,可凤娘长得和你相似,被皇后发现,训斥你了吧。”
  赵氏大惊失色,惶恐地望着门外,确定无人,赶紧将门关好,压低声音喝道,“你乱什么?你娘是不是和你说过什么?”
  “我娘说过什么,姑姑你在怕吗?”
  赵氏稳住心神,暗骂自己方才失了方寸,董氏什么都不知道,又有什么可以告诉燕娘的,一定是燕娘看出端倪在诈她。
  “姑姑什么也不怕,你们的婚事,是皇后赐下的,我也做不了主。”
  赵燕娘叫起来,“你撒谎,是你想用我来谋富贵,不想我嫁给别人,所以才会求皇后娘娘将我许给段表哥。”
  赵氏慢悠悠地坐下,喝了一口茶水,压压心神,“燕娘,你魔怔了。”
  赵燕娘急得一掌拍在桌子,“我说的都是事实,姑姑心知肚明,段家表哥配不上我,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燕娘,真是皇后的意思,你要相信我,皇后说你挡了雉娘的道,你要不赶紧出嫁,雉娘就不好先嫁出去,姑姑也是没有办法。”
  什么?赵燕娘气得又拍一下桌子,那个小贱人才是挡她道的人,要不是她占了大公子,自己又怎么会和大公子错过。
  这笔账她一定要算清楚。
  她气呼呼地开门,正巧碰到举手敲门的段鸿渐。
  赵氏叫住她,“正好,鸿哥儿也来了,你们是未婚夫妻,关于婚事我再与你们好好说说。”
  “母亲,孩儿也不同意这门亲事。”段鸿渐立马开口,他转头和赵燕娘对个正着,眼底闪过毫不掩饰的厌恶。
  “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这门亲事,可是皇后开口的,推不掉的。”赵氏脸有倦色,昨日失了觉,一夜未眠。
  “什么?皇后怎么会突然指婚?”
  指婚?赵氏无力地扯了一下嘴角,皇后并没有指婚,而是命令他们。
  赵氏懒得和他们多说,让他们出去,段鸿渐还想再辩,赵燕娘对他使个眼色,他便告辞退出来。
  两人出门后,段鸿渐看也不看赵燕娘一眼,转身欲走,赵燕娘在后面叫住他。
  “段表哥,不如我们商量一个对策吧。”
  段鸿渐停住脚,默许转身,两人走到园子里,赵燕娘道,“段表哥,我知道你喜欢雉娘,可是雉娘就要嫁进胥家,表哥难道你就甘心眼睁睁地看着她嫁给别人吗?”
  “那你有什么办法。”段鸿渐当然不甘心,在他心中,原来他是一直想让雉娘当妾室的,进京后,雉娘又变成皇后的亲外甥女,他肠子都悔得发青,如果在渡古时,他求娶雉娘,那么现在他就是皇后的外甥女婿。
  赵燕娘看着他的表情,讥笑一声,“表哥,你想想看,如果她婚前失贞,那么哪有资格进胥家的门,到时候你再求娶,她肯定会同意的。”
  “这不妥。”段鸿渐断口否定。
  “这有什么不妥的,我来安排,到时候你只管享受美人恩就行。”
  “你的事情我管不了,随你便吧。”
  段鸿渐拂袖离去,赵燕娘看着他一本正经的背影,露出更加讽刺的笑。
  德昌宫内,皇后听到常远侯府已经将聘礼送到段府,嗯了一声,琴嬷嬷又道,“娘娘,段夫人为自己的继子求娶赵二小姐,应该是要赶在赵三小姐前面出嫁。”
  皇后又嗯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杯子,“赵家底薄,怜秀又没有什么悌己,雉娘的嫁妆本宫来出,你去库房挑选,就按嫁县主的品级来置办。”
  “是。”
  琴嬷嬷下去安排,门口正好碰见西阁的宫人。
  宫人进到殿内后,将信鸽腿上取下的纸条交给皇后,皇后伸手接过,转到内殿。
  算日子,芳姑应该已经起程回京,不知走到哪里。
  她打开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
  董家已除,县衙后遇故人,赵家三小姐身世恐有隐情,奴将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不日归京。
  皇后死死地盯着上面的字,赵三小姐,雉娘?
  她的身世有隐情,那她是不是…
  握着字条的手有些颤抖,皇后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才将纸条烧成灰烬,雉娘长得像自己,若她的身世有隐情,那她就不是怜秀的孩子,不是怜秀的孩子,只能是那个孩子。
  她的心一会上一会儿下,如起伏的波涛,一遍遍地回想着自己初见雉娘时的模样,雉娘像怜秀,可更像自己。
  皇后在殿内走来走去,思虑半晌,将琴嬷嬷叫进来,“你去召赵夫人进京,本宫要和她商议雉娘的嫁妆。”
  琴嬷嬷让人去赵家通传。
  赵宅里,赵书才和巩氏在商量着女儿们的嫁妆,连嫁三女,长女不用操心,但燕娘和雉娘挤在一块办亲事,银子就有些不够。
  宫中的太监来传旨,巩氏收起忧心进宫。
  皇后瞧着她走进殿,看着她与自己相似的脸,一阵恍惚。
  “臣妇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走下座,将她扶起,“怜秀,你与本宫何必如此生份,以后进宫就如同回娘家一般,本宫是你嫡亲的姐姐,母亲不在,长姐为母,你千万不要与本宫客套。”
  巩氏眼有湿意,“谢娘娘。”
  “本宫召你进宫,是为雉娘的婚事,赵家的情况,本宫心知肚明,雉娘要嫁的可是当朝阁老家的大公子,胥家虽清贵,若是嫁妆太过寒酸,也不好看,本宫是她的姨母,她的嫁妆,就由本宫来准备,你们不用操心。”
  巩氏大为感动,又要跪下谢恩,皇后哪里肯依,将她按着坐在凳子上。
  皇后拉着巩氏的手,“本宫只有永安一个女儿,太子和舜儿虽好,却是皇子,哪有女儿来得贴心,永安脾气大,本宫看着雉娘,就很羡慕你,能有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女儿。”
  “娘娘,永安公主是皇长女,皇家明珠,脾气大些也是应该的。”
  “你还叫本宫娘娘,叫长姐吧。”
  巩氏被皇后看得低下头去,嚅嚅出声,“是,长姐。”
  皇后欣慰一笑,“这就对了,嫡亲姐妹,何必如此生份,本宫常在想,以前那些艰难的日子 ,你和雉娘是怎么过来的?”
  “长姐…”巩氏的眼眶里泪水已经在打转,“怜秀不敢回想,若不是有雉娘,也许怜秀就活不到见长姐。”
  皇后站起来,一把抱着巩氏,巩氏坐着,将头埋进她的怀中,嚎啕大哭起来,哭得悲切。
  “一切都过去了,董家…”皇后拍着她的背,“别怕,以后有长姐为你做主,谁也不能欺你。”
  巩氏好半天才止住哭声,哽咽道,“长姐,怜秀以前不敢哭,连累雉娘也养成胆小的性子,好在现在有所好转,性子也变强不少。”
  皇后用帕子替她擦拭泪水,然后重新坐在她的旁边。
  “雉娘确实懂事,性子正好,刚柔相济,你有这么个女儿,是你的福气。”
  巩氏接过她的帕子,不好意思地抹着眼角,“长姐说得是,她简直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