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

第240章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第240章

小说: 召唤之三国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他,就是让后面之人知道如何取舍而已。

    王平没有任何感情地笑了笑,声音中没有半点的喜悦和轻松,反而有说不出的沉重疲惫,道:“希望如此吧。”

    “主公,益州方面终于有消息了。”

    陈留刘协府上,郭嘉和贾诩联袂而至,手里拿着一封悬镜司刚刚传来的密信,蜡封完好,并没有被拆开。

    “快打开看看,曹操到底对益州谋划了些什么?”

    刘协并没有接过来自己查看,而是让郭嘉将信封拆开。

    “张松入关,阳平失陷,守将王平,举关相降,自尽而亡。”

    信的内容很短,郭嘉一目看尽,很快就念完了。

    “奇怪,这王平既然已经投降了,曹操必定会对他恩赏无数,他怎么反倒会自尽了呢?”

    郭嘉有些迷惑,便是聪慧如他也想不明白。

    贾诩也是听得皱眉,道:“曹操想要拿他作为投降的榜样,肯定不会暗中加害与他,王平怕是因为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因为顾忌百姓安危而选择投降之后,想要以一死来说些什么。”

    刘协也是默默不语,王平的死在他看来并不重要,他更担心的是,曹操行动如此迅速,已经把蜀地的大门撬开,诸葛亮他们还能来得及吗?

正文 第469章 兄弟和好

    诸葛亮和赵云高宠从陈留出发,一路上要横穿被曹操所控制的颍川和被刘备苦心经营的荆州北境,才能到达益州境内。

    这两地诸侯现在和刘协的关系都不太好,是故他们一行人必须隐姓埋名,改容换面低调行事才行。

    只是这样一来,虽然安全隐秘了许多,但是他们赶路所要花费的时间也增加了不少。

    等到他们跟随入蜀的商队到达益州境内的时候,蜀地目前的情况已经颇为混乱了。

    南蛮王孟获率兵出南中入侵益州南境的事情已经闹得众人皆知,百姓们诚惶诚恐,寝食难安。

    北面的曹操大军也已经拿下阳平关等数道险关峡隘,兵锋正强,有直指成都的势头。

    益州的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对他们造成的如此大的威胁和困扰,这不是以往蛮人的试探进攻或是汉中张鲁的小打小闹所能相比的。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两件事发生得太过凑巧,让人很难相信这只是一个意外。

    而且曹操蓄谋已久,在得张松、贾龙等人相助后,进一步打着帮助刘璋的兄长刘瑁夺回政权之名,声讨刘璋不仁不义,无德无才,开始逼迫其交出刺史之位了。

    刘璋气急大怒,连连派出兵马前去抵御曹操大军,但是还没有等他的军队赶到前线,曹军已经凭借曹操的威武声望,一路兵不血刃,沿途守将多有投降,进攻之势如同破竹。

    也有一些忠义守节之辈,不惧曹军声威,率领将士拼死抵抗,但他们不是被曹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克,便是被身边异心之人取其首级举城献降。

    刘璋又急又怒,竟然下令要将兄长刘瑁全家捉拿下狱。

    刘瑁反抗,反复劝道自己和曹操并没有勾结,如今曹操谋蜀之心昭然若揭,不同心协力守护先父基业,保蜀地百姓平安,反而兄弟阋墙,让敌人拍手称快,是何道理。

    刘璋闻言颇有动容,他虽然庸碌无为,但能够当上益州刺史的位置,也说明他并不真的是不学无术之辈,不可能不知道刘瑁如果真有和曹操勾连,那无异于与虎谋皮,最后绝对只会是给曹操做嫁衣的。

    何况刘瑁和他争夺刺史之位失败后,刚开始虽有怨言,但后来一直待在家里十分的老实低调,并没有和文臣武将有什么联系,已经接受下来习惯了的样子。

    “是我糊涂,冤枉了兄长。只是如今曹贼兵威正盛,我蜀地又出了一些软骨小人,恐怕要不了多久,整个益州北境都要为曹操所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还请兄长原谅我的冲动和过错,你我兄弟一起联手,舍命共退曹贼。”

    刘璋好似幡然醒悟,竟然放下了自己的高傲的架子,主动向刘瑁道歉。

    刘瑁也微微一愣,没有想到自己那个骄奢不可一世的弟弟竟然也有如此谦卑的时候,不禁让他刮目相看。

    刘璋虽然贪乐享逸,但也知道只有蜀地先稳定,被他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他才能放心的享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乱世之所以多出英雄,是因为时势,逼得他们必须要去拼搏奋斗。

    刘璋便是这样的人,他除了性格柔弱一些之外,其实也有些能力,要不然也不会被刘焉选为继承人了。

    现在面临曹操大军的威胁以及南蛮入侵的双重危机,他好像突然开了窍,变得冷静睿智了许多。

    只是这份沉着和明智能够持续多久,会在什么时候又被打回原形,并没有人知道。

    “你我兄弟唇齿相依,何必说这般客套之话。如今你是益州之主,我便是益州之臣,你有什么要吩咐的,直说便是。”

    刘瑁性格仁厚,看见自己的弟弟突然变得懂事了,不由得露出了慈祥的目光,十分欣慰。

    刘璋慨然道:“曹贼借兄长之名图谋我益州,只要兄长出面澄清一下,谣言自然不攻自破。如此他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便是师出无名,名声不正,我们必能先断他大军士气。”

    “对于那些不加抵抗就拿我益州城池向曹贼称降的无胆鼠辈,其在成都的家小,无论老幼男女,皆处斩刑,以振军心;反之,对于宁死不降,战死殉城的忠烈之将,我们都要赡养其家中老小,恩赏记功。如此恩威并施,方能止住曹军势如破竹,守将不战而降之势。”

    刘璋硬声朗朗,一扫之前的颓废之气,让人在他身上看到了一方诸侯的霸主气势。

    “兄长在益州早有仁怀之名,这件事就交给兄长来负责。如此一来,也能让世人都知道兄长确实和曹贼并没有任何联系,你我兄弟情分依旧深厚,根本不会被坏人所趁和利用。”

    “你放心,益州多豪杰,我们刘家精心经营了这么多年,不是一个曹操和一些软骨贼就能轻易攻破的。”

    刘瑁也难得的出现了一丝阳刚强硬之气,在曹操的入侵之下,兄弟俩不但重归于好,而且都长进不少,下定决心即使是杜鹃啼血,也要守护成都太平。

    形势急迫,刘瑁回屋匆匆和妻子吴苋说了一句,便出府前去帮着刘璋稳定局势。

    刘璋也回到了刺史府,他屏退了左右,面前只有一张厚重光滑的方桌,上面有一壶陈酒和两个古朴的酒杯。

    在矮木桌的另一边,坐着一个长相奇特的男子,身披红袍,十分的突兀显眼。

    “先生,我已经遵照你的建议支开了兄长,只是现在,我们真的要那么做吗。我虽然曾经不喜欢他,但他好歹是我的亲兄长,是我如今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啊。”

    刘璋面色十分复杂,神情黯然,语气很是沉重。

    “刺史大人,你想错了,我们并不是要谋害刘瑁大人,而是要借他的夫人一用而已。如今的益州就像现在的大汉朝一样,盛极必衰,已经是风雨飘摇了,根本就挡不住曹操的凶猛进攻。四海的诸侯也不会有人要相助的,他们都想看到刘家的人一个个慢慢地消失,让这个天下更加的混乱。”

    红袍之人见刘璋默然不语,又开口道:“益州内忧外患,非是一人一军就能力挽狂澜的。曹操早有觊觎人妻之名,我们用吴夫人可暂时迷惑他一阵,到时候刺史大人不管是整顿兵马反抗曹操,还是借机远遁,投靠荆州刘表亦或是陈留刘协,都有了准备的时间。”

正文 第470章 鹰扬法正

    “可是他毕竟是我嫂嫂啊,兄长事后知道了,必定会一辈子记恨于我的。”

    刘瑁手心出汗,十分地纠结,即便是红袍之人已经数次向他分析了益州的局势,他仍旧久久不能下定决心。

    “哎,刺史大人心软了啊!也罢,我法正也不能再劝刺史大人违背心中的信念了。”

    红袍之人长叹一口气,抬扬起头来,露出了一张有些狰狞的面孔来,一双像老鹰一样的眼睛十分地犀利,此人正是益州有名的才智谋士,法正法孝直。

    当初刘焉撒手人寰之际,不但替刘璋留下了许多的人才,害给他了一句救命之言,叫他在益州大祸临头之机,内事不决问法正,外事不决问玄策。

    如今王玄策前往南中统率大军抵御孟获,刘璋纵然对法正再是不喜,身边无人可用,想起父亲的告诫之言,他也只能亲自去请法正出谋相助。

    法正其实早就被张松联系过,他也已经有了要去投靠曹操的想法,只是还没有彻底决定,现在被刘璋亲自上门邀请,更是让他开始动摇起来。

    在他看来,曹操破蜀之势已成必然,他去投靠曹操得到的官职地位肯定比不上张松这个策划一切始末之人,倒不如留在益州竭尽全力,和王玄策一起帮助刘璋扭转乾坤。

    法正对于曹操的性格爱好早有了解,知道他有个觊觎别人妻子的癖好,因此打算用益州有名的美人,也就是刘瑁的妻子吴苋进献给曹操,表面上是向曹操臣服,实际上却是麻痹敌人、争取时间,等到王玄策击败孟获后,再领兵前去抵抗曹操的大军。

    到时候益州上下齐心,依据蜀地的道道天险,就算不能击败曹军,但至少也能坚持个三年五载来。

    而这么长的时间内,天下大势早已经风云变幻,就算曹操得到了益州也会是元气大伤。

    如果中间再出现个什么意外,就算是曹操撤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只可惜刘璋虽然一开始应准了法正的计谋,可是到了这最后关头却还是心软了。

    法正心中微微一叹,对于刘璋的仁慈,亦或是优柔寡断,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无奈。

    不过既然刘璋最终选择了放弃,他只能再另寻他策了。

    “曹操兵强马壮,又得张松等人相助知晓益州地形,单单凭借我们益州现在的实力是很难击败的,何况王玄策将军还被南蛮之祸所牵制,分身无术。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驱虎吞狼了。”

    法正在刘璋期盼的目光中沉吟良久,最终还是缓缓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另一个计谋来。

    “先生口中的的虎,说的是谁?”

    刘璋急不可耐,连忙问道。

    “大汉宗亲,荆州刘备!”

    法正眼睛一凝,慢慢说道,心中却是有些叹息,这个计策他并不太敢用,害怕一旦驱虎吞狼不成,反而会引狼入室。

    刘备同样也是一个野心勃勃之辈,只是一直时运不济,缺少顶级谋士的相助,难有大的发展。

    直到之前得到了张居正的辅助,刘备才渐渐地在荆州稳定了下来。

    只是张居正擅长政事,对于行军打仗、出谋划策只算一般,因此并不能让刘备的势力迅猛扩张。

    但是刘备的实力之强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极擅笼络人心,凭借刘璋略显平庸的能力,很容易就被他取而代之。

    不过现在的益州已经没有别的退路,便是法正不凡,困于益州的局限,他也只能想到此策而已。

    “刘备?此人与我同时汉室血脉,如今我益州有难,凭他仁义之名,必定不会坐视不管,一定会出兵相助于我的。”

    刘璋只是缓缓一愣,便立即高兴起来,觉得有了刘备的相助一定可以解了他益州的燃眉之急。

    法正却是低眉一叹,危急关头,刘璋虽然长进了不少,但终究还是难成大器,看得太短浅了一些。

    不过,他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引刘备入蜀,帮忙抵挡曹军了。

    “请刘备相助并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实现的事情,现在,刺史大人还得请严颜老将军出马,率领兵将前往剑阁抵挡曹军攻势才行。”

    法正知道曹军这次的领兵大将,不是曹仁也不是杨玄感,而是曹操本人。

    整个益州之地,除了王玄策,也就只有严颜可以依据地利勉强抵挡一下。

    其他的人,不临阵叛逃就不错了。”

    “嗯,严老将军忠义无双,一生征战更是鲜有败绩,有他领兵,我可暂时心安。”

    刘璋现在对法正之言无比的信从,因为他也能够分辨出来,法正的建议确实是对他有利的。

    “刘备那边,看来还得我亲自去一趟才行。”

    法正想了想,有些无奈。

    蜀地的人才虽然多,但是在这个时候还能值得他信任的却没有几个。

    要是换成别人去联络刘备,他害怕又会多出一个张松和曹操来。

    “有劳先生了。”

    刘璋起身向法正深深一拜,现在的他虽然有种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但是确实让法正感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