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局急转直下;满都古勒气急败坏;大呼道:“敌人虽有援兵;但数量不多;已是强弩之末;现在增兵突击一番还有胜算;巴彦蒙克;还不带着你的儿郎们冲上去!”
巴彦蒙克二话不说;应一声:“得令!”便纵马奔出;调遣本部人马去了;可是等了许久;也不见巴彦蒙克部加入战团;心绪不宁的满都古勒派人去催;结果传回的消息是;巴彦蒙克竟然带领本部人马撤离了战场。
满都古勒气血攻心;大叫一声:“小人!”便口吐鲜血;跌落马下。
失去了大汗的坐镇;蒙古大军败局已定;但是靠着将士们的拼死奋战;尚能徐徐而退;元封明白穷寇莫追的道理;也并不乘胜掩杀;
日落九里山;残阳如血;遍地硝烟;尸横数里;连见惯了沙场惨状的老行伍们都不禁哀叹;这一仗打得真是太惨烈了。
同样规模的战斗;如果是汉军和周军打;恐怕是雷声大雨点小;死个千把人就能决定胜负了;可是这一仗几乎死了上万人;汉军的元气也伤了;若非援军及时赶到;恐怕连汉王也要挂了。
所有人都在暗自庆幸;这场惨胜之后;蒙古人将再无力南下;大汉的复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元封在众将簇拥下从九里山上下来;忽然他停住脚步;目光注视着远方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骑飞奔而来;仿佛是嫌马跑的太慢一般;距离还有老远就从马上跳下来;撒开两条腿跑过来;元封也不顾上位者的矜持与尊严;快步上前。;两人激动地拥抱到了一起。
“定安哥!”
“九郎!”
还是十年前的老称呼;但是兄弟们的容颜已经悄悄改变;此时的赵定安早已不是当年青涩的小铁匠了;而是成长为杀伐决断的大元帅。
头戴皮帽子;身披马皮战袍;一脸豪迈的络腮胡子;毛发肮脏油腻;身上也散发着刺鼻的味道;两只眼睛更是充满了血丝。
元封知道;赵定安为了尽早赶来;肯定是日夜兼程;疲惫不堪;刚刚赶到就又打了一场恶战;说到底还是自己兄弟信得过啊。
“定安哥;你辛苦了。”元封感慨道。
“行军打仗嘛;早习惯了;中原的道路比戈壁滩好走多了;渴了饿了随时都有补给;倒是你领着一帮步兵和蒙古人死磕;辛苦了。”
随后西凉军诸将都来和汉王见礼;西凉军人虽和汉军一样;都同属于元封麾下;但毕竟是另一个系统;军装武器都带着浓浓的西域色彩。
硬邦邦的马皮战袍;脱下来都能站立着;环环相扣的锁子网甲;锋利无比的大马士革弯刀;包头巾;大胡子;灰色褐色的瞳仁;还有满身的腥膻之气;都让汉军战友们眼界大开。
……
在汉军和蒙古军在九里山下决战的时候;周军也装模作样的派了一万人马攻打徐州城;西凉骑兵一到;还没开打呢;他们就灰溜溜的撤走了;跑的比兔子还快;至此徐州之围得解。
徐州府的庆功宴上;一头整牛剥了皮穿在架子上烧烤着;将士们放量猛吃;把酒言欢;席间元封问起西域战事;赵定安只是轻描淡写的说:“都弄好了;砍了几十万脑袋而已;以后再也没有人敢闹事了。”
“敢造反的;全族诛灭;男人全杀;小孩子高过车辕的也杀;年轻女人充军;小孩子迁移走;只留下老人;就这样。”
元封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对于西域那些野蛮部落来说;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斩尽杀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话。
“这种杀法;你就不怕……”旁边的柳迎儿忍不住问道。
“就不怕生孩子没;对吧?”赵定安瞄了柳迎儿一眼;从她所坐位置和元封的距离就判断出此人暧昧的身份;便半开玩笑的答道。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哦。”柳迎儿被赵定安的大胡子脸吓坏了;小声说了一句便缩了回去。
赵定安洒脱的一笑:“他们给我起了个名字;叫赵剃头;诅咒我的人何止十万;不过至今我活的好好的;吃嘛嘛香;紫苑还给我生了个孩子;带把的;小子又黑又壮;像我小时候;可惜我还没来得及见一面就赶过来了。”
赵定安驰援中原;竟然没抽出片刻时间去见见自己的儿子;更让元封动容;他感动的拍了拍兄弟的肩膀道:“定安哥;西域以后少不得要仰仗你们老赵家镇着啊。”
这句话虽然没有言明;但是赵定安心中清楚;这是元封在许诺自己世代永镇西域;一个世袭的亲王是少不了的。
“哈哈;说这个还早;对了;我连儿子都有了;九郎你呢;有没有建树啊?”说着;赵定安不怀好意的眼睛瞟向躲在后面啃牛尾巴的柳迎儿。
柳迎儿脸上一红;把头扭过去不敢搭理他。
元封笑道:“我也成亲了。娶的是赫敏和李明雪;这两个人你都是见过的。”
赵定安道:“好;这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过你可别忘了西凉那边还有两人等着你呢。”
听到这话;柳迎儿的耳朵顿时竖了起来。
“那个金毛小丫头;尤利娅;还有曹延惠家二小姐曹秀;眼巴巴的等着嫁给你呢;你可不能辜负人家的一片心意啊。”
元封:“……”
……
蒙古军是靠着满都古勒吹起来的大气球才走到一起的;一旦征服中原的宏伟蓝图变成泡影之后;他们结盟的基础就不存在了;立刻恢复到了原本那种四分五裂的状态。
满都古勒恼恨巴彦蒙克临阵脱逃;丧失掉最后的机会;兴兵讨伐巴彦蒙克;对方也毫不示弱;两军在中原展开激战;自相残杀;损失无数;汉军的追击部队根本不用费工夫;跟在后面打酱油就行了。
十月;满都古勒终于击败了巴彦蒙克;蒙古人实力大损;统一天下的梦想随之破灭的满都古勒;为了重拾蒙古人的信心;在大都称帝;国号为元;年号至中。
恢复大元统治的梦想终于实现;但是这个新鲜出炉的大元朝却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山西的秦王、傅有德部虎视眈眈;登莱的燕王部也是图穷匕见;更别说咄咄逼人的汉军了;这些人的立场虽然不同;但是在对付蒙古人的主张上却是一致的很。
现在的大元朝就是一条落水狗;谁都想敲上一棍子解解恨。
元封将北部战事全盘交给赵定安负责;自己则率军南下;直取京师。
西凉援军仍在源源不断的抵达;得到了强大后援的汉军战力激增十倍;骑兵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一般;周军闻风而逃;一溃千里;江淮等地不战而降;官军全部收缩到长江南岸;依托天堑负隅顽抗。
汉军步骑天下无敌;但是水军却是一穷二白;除了临时在江边搜罗的一些小舢板;小渔船之外;根本没有战船;连会水的士兵都不多。
难不成让士兵拉着马尾巴横渡长江吧;这可不是什么小河沟;小水潭;而是千古天堑;多少年来;无数历史人物折戟沉沙的长江;多少朝代国家划江而治;都是因为这浩荡天险。
朝廷的水师虽然疲弱;但是好歹还有几百只战舰;装备了大小火炮的战舰整天在江上游弋;有事没事就往北岸轰上几炮;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把汉军憋的不行;却又无能无力。
元封却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修书一封;派人秘密渡江送往宁波;虽然汉军没有战船;但是架不住友军有啊。
江南汉军;虽然和元封汉军并非一家;但二者都是打着反元复汉旗号的;而且一直以来;以孟叶落为首的军统司明里暗里帮了南汉不少忙;若非如此;他们早被朝廷剿灭了。
元封满怀希望等着南汉的战船前来助阵;结果却等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前汉皇帝遗孤;皇太女刘沁心在杭州登基称帝;年号开天;以姨母夏南风为军师;赐国姓于大将军沐英;从此称刘英;统领南汉水路一十八万大军。
本—书超—速—更—新。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第六卷 6…15 皇帝推牌九
雾霭蒙蒙;烟波浩渺的长江水面上;一艘悬挂红色旗帜的战舰正徐徐驶来;这面迎风飘舞的红色旗帜和汉军的那种赤红色有所不同;乃是浅浅的水红色;上面一个黑色的楷书大字“汉”。
打着汉字旗的战船在京师沿线的水面上行驶;官军竟然毫无反应;燕子矶的炮台沉寂的如同没有人一样;江面上的朝廷水师也都不声不响的藏了起来;不敢和这艘战舰打照面。
因为这是南汉的战舰;南汉舟师天下无敌;在海面上已经将朝廷的水师尽数歼灭;更有艨艟数艘;装备大小火炮三百门以上;把他们惹毛了;派一票船过来狂轰滥炸一气;南岸这些炮台可就完蛋了。
战舰最终在北岸浦口水面上下锚;放下两艘小艇;载着二十人登上江岸;初秋的长江北岸;遍地的茼蒿;郁郁葱葱;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忽然从野草丛中跳出一队汉军士兵;端着火铳劲弩大喊道:“站住!放下兵器!”
登岸之人面不改色;缓缓将手中武器放下;为首一人朗声道:“我等是朝廷钦差;特来传皇帝旨意;尔等岂可如此无礼?”
汉军士兵们仔细端详这些人;见他们没着甲胄;身上穿着水红色的号衣;前心后背的圆圈里用毛笔写了个“汉”字;众兵丁面面相觑;心道朝廷不是大周么;怎么换成和俺们一样的汉了。
士兵不敢怠慢;层层上报;将这队人马带到了中军帅帐;元封听闻南汉使者来访;便喝令摆开阵势恭迎。
辕门口到中军大帐之间;六百名骑兵肃立两旁;三百匹白马;三百匹黑马;都是一丝杂毛也没有的西域良马;骑兵们盔明甲亮;兵器耀眼;军威严整;令人不寒而栗。
南汉使者们站在辕门口;对汉军刻意摆出来的阵势视若无物;傲然迈步走入;来到帅帐前站定;为首者竟然从怀里摸出一个卷轴;朗声道:“圣旨到;元封接旨。”
帅帐内的文武大员们都愣了;本以为南汉派人过来是商讨如何求同存异;共灭周朝呢;谁知道人家居然是下旨来了;真是荒唐的可笑。
元封哑然一笑;坐在虎皮椅子上没动窝;一摆手道:“你们皇上有什么旨意;说说看吧。”
那钦差冷冷看了元封一眼;抖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民间义勇元封;抗周有功;赐良田千顷;黄金万两;封长安侯;世袭罔替;为朕镇守西疆。钦此。”
拿腔作调的念完;钦差干咳一声道:“侯爷;还不领旨谢恩。”
帅帐内响起一阵爆笑声;粗俗的武将们捧腹大笑;好像听到了最可笑的笑话一般;有人连眼泪都笑出来了;甚至连元封也忍不住嘿嘿笑了两声;这圣旨端的有些好笑;真不知道这位夏大姐是怎么想的;居然封了自己一个什么长安侯;还世袭罔替;永镇西疆呢;自己多年前就已经是西凉王了;况且几十万大军摆在长江北岸;难道是良田千顷;黄金万两就能打发的。
仿佛受了极大羞辱一般;南汉使者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将圣旨丢在地上;抛下一句话拂袖而去:“不服咱们打过再说。”
元封驾下头号武将;五路行军总管徐达怒喝道:“站住!咱们汉王还没让你走呢!”
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身上发出的威势不是常人可以比拟的;南汉钦差虎躯一震;僵在原地;元封却只是笑笑;道:“请问贵使尊姓大名;加入汉廷之前是做什么的?”
钦差镇定一下心绪;傲然道:“我免贵姓黄;叫黄三强;报效朝廷之前是三门湾巨鲸帮的帮主。”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南汉的人才也太贫乏了;居然派出这种货色出使;真是贻笑大方。
黄三强面红耳赤;双拳紧握;两眼喷火;眼睛踅摸着帐前侍卫的腰刀;似乎想要为自己的尊严拼个鱼死网破。
元封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黄三强面前;强大的威压竟然使他的气焰逐渐萎缩;最后低头不敢对视。
元封俯视着黄三强;声音柔和平静;但却充满了不可违抗的权威:“把那东西捡起来。”
黄三强想反驳一句;但是双膝却不由自主的弯下来;将圣旨捡了起来。
元封盯着他说:“看你是条汉子;我也不难为你;圣旨你带回去;另外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也一并带走。”
说着一摆手;侍卫碰过一个漆盘;上面是元封早就写好的书信;信封上写着收信人的名字;夏沁心三个字黄三强还是认识的。
南汉女皇的圣旨上对元封的称呼并没有如公认的那般加上一个刘字;意思就是并不承认元封的先皇遗孤身份;这封圣旨不论元封是收还是不收;至少意思传达到了;那就是你的身份不合法;我不承认。
而元封的书信;虽然不是以圣旨形式;但意思表达基本一致;夏沁心而不是刘沁心;表示我们也不承认你的女皇身份;对于你先皇遗孤的资格也不认可。
……
南汉使者灰溜溜的乘着战舰回去了;江南炮台依然是一炮不发;眼睁睁的看着反贼的船消失在水天之间;水师和炮台乐得招惹麻烦;但是锦衣卫却将这一消息报到了宫里。
皇帝听说此事;龙颜震怒;当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