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帝国-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帐篷中所有人都目瞪口呆;李善长的话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李琪瞪大了眼睛望着父亲;心说爹爹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元封也莫名其妙;汤和不说话;只是暗想老李这个老狐狸肯定有别的想法;只有李明雪高兴万分;但又装出不好意思的样子;低着头;捏着衣服上的带子不说话。
见所有人不说话;李善长悠悠道:“怎么;都不同意?”
“同意同意。”最先说话的竟然是李明雪;一张俏脸飞红;说完又低下头:“我家人不在这里;您年龄那么长;又是姓李;就权当我的长辈吧;一切全凭您老做主。”
“这丫头。”李善长捋着胡子呵呵笑起来;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李明雪;身材高挑;四肢浑圆结实;胸部饱满;绝对是健康又美丽的类型;老李头微微点点头;心中暗赞:好生养!
“主公意下如何?”李善长笑眯眯的问元封;此时元封已经晕头转向了;他也是左右为难;按说这个年纪早该成亲了;可是他一直根基不稳;又因为种种原因;所以耽误了下来;要不然前两年就把婚姻大事给解决了。
既然李善长让自己结婚;肯定有他的想法;这些事情交给谋士们处理就行;不用自己伤脑筋;元封一拱手:“全凭李公定夺。”
“呵呵;这就好;李琪;这件事你来安排吧。”李善长说罢;锤锤腰;“走了一路子;腰酸腿疼;该歇着了。”
元封告辞;拉着李明雪走了。
等元封他们走远;李琪才满心不甘的问道:“父亲;您这是唱的哪一出?阵前招亲;不吉啊。”
李善长一板脸:“你懂什么;早成亲早生孩子;先帝遗孤就主公一个;主公骁勇善战;万一有个闪失;没有子嗣的话;你们这些臣子跟谁混去?所以主公必须早早成亲;早生孩子!”
老李头走向后帐;忽然又扭头加了一句:“生的越多越好。”
封建时代 5…53 结婚前夜的男人
!!!本来按照李善长的设想;是要让元封回到长安大办婚事;普天同庆;但是眼下对面周军还在虎视眈眈;而婚礼的这两位主角又都是汉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小两口去度蜜月了不要紧;汉军可就掉链子了。
所以长安是万万去不得的;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到洛阳去办婚事;洛阳在唐代时候曾经是东都;一直是中原排名靠前的大城市;汉军逐鹿中原;洛阳前进基地;元封在洛阳举办婚礼;还是很有意义的。
计划确定之后;汉军上下忙碌起来;幕僚谋士们帮着看黄历;观天象;后勤系统大肆收购猪牛羊蔬菜酒水红绸子布;为了告诫周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不要捣乱;西夏铁鹞子们还特地夜袭了李伯生驻扎在开封战线上的大营;打得他连夜后撤;草木皆兵。
最让李琪担心的事情终于没有发生;将士们得知主公要办喜事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士气下挫;反而高涨起来;嗷嗷叫着要打下几个城池来给主公献礼;事实上他们确实如此这样做了;在以洛阳为核心的三百里范围内;几乎都被汉军扫平;再无周军踪迹。
汉军喜气洋洋;士气高涨;婚礼还没开始举办;就已经每日杀猪宰羊犒赏三军;反观商丘城内的周军;却是一片萧条凄凉的景象;运送粮草的车队竟然被汉军骑兵给劫了;几千担的军粮他们运不走;竟然一把火烧了;搞得周军这几天只能喝稀饭。
按说朝廷军队不应该这么惨才是;到底是主场作战;就算后方军粮运不上;也能从地方上搜刮一些;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楚王战死以后;民间风向大变;县令一级倒还好说;那些乡里的保正里长啥的;明着是朝廷的人;暗地里却给汉军通风报信。
汉军骑兵本来就强于周军;再加上更加凶悍的西夏铁鹞子;纵横于乡野之间;搞得周军下乡抢粮都难;那些铁鹞子脱了重甲;只穿了铁网和皮衣;轻弓短箭外加弯刀;在本地人的带领下;来无影去无踪;专门截杀周军的抢粮队。
只有汉军游骑倒也罢了;可是河南当地民风彪悍;有些地区一直是出产响马的沃土;值此天下大乱之际;响马们不出来趁火打劫才叫奇怪;这些白天是农夫;晚上是土匪的家伙们倒也有着几分智慧;知道汉军不能惹;老百姓没有油水也不用去抢;唯一好欺负又有油水的就是落单的朝廷禁军了。
于是乎;中原大地上盗匪四起;就连周军的后方徐州府也不太平;那地方素来是穷山恶水;盛产刁民土匪;战乱时期;官府的权威比以往下降了许多;民间势力的实力倒是强大起来;乡下大户搜罗民壮自保;武林帮派也堂而皇之的跳出来浑水摸鱼;有的投军效力;有的暗中搜罗情报。
这些帮派中;又以少林寺和丐帮为首;少林本来就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向来又有参与政治的热衷;十三棍僧与汤和投了元封之后;开封府得到消息;派出人马火烧了少林寺;老方丈德海大师在熊熊烈火中含笑圆寂;僧众们悲愤的离开了被烧成一片焦土的少林寺;星散于河南各地;当汉军出关之后;昔日的知客僧;今日的少林方丈永信大师振臂一挥;弟子们立刻云集起来;组成僧兵协助汉军。
而丐帮本来就是人数最多的天下帮派;河南最穷;乞丐最多;因而是丐帮的总坛所在;丐帮之人本来政治嗅觉不是很灵敏;但这回却坚定地站在了汉军一边;打探消息;传送情报;他们的功劳不小。
……
陆续有数支抢粮队销声匿迹之后;周军再也不敢放小股部队出去;若是三五十人出去;定然有去无回;若是二三百;四五百;也会被飘忽不定的汉军游骑不断袭扰。损兵折将;搞到后来;周军只要出门就是千人队;浩浩荡荡的;举着盾牌拿着火枪走路;心理才踏实。
蓝玉和李伯生苦不堪言;但形势比人强;周军缺马;本来骑兵就不多;前日一战又将为数不多的骑兵损耗的七七八八;折损的火器也有千余支;伤筋动骨实力大减;哪有什么力量反击。
十余万周军在商丘一线紧缩成一团;等待着后方的补给和增援;三日后;皇帝的手谕到了;出乎蓝玉和李伯生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大发雷霆;反而表示楚王死得其所;是大周朝的英雄;他并不逼迫大将们立刻为楚王复仇;只是要求他们尽量能让楚王得以全尸安葬。
皇帝之所以用手谕;而不是正规的圣旨;就是不想给前方将领以压力;皇帝也是行伍出身;知道不能胡乱干涉将领的指挥;蓝玉和李伯生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响鼓不用重锤;所以他才采取了这种委婉的方式来激励将军们。c手机看访问a
果然;一直惴惴不安的蓝玉和李伯生感动的涕泪横流;当众表示一定不辜负皇帝的重托;将贼军扫平;为楚王报仇雪恨。
对于内厂锦衣卫等人的密报;以及李伯生的怨言和辩解;皇帝并不为意;番子们紧盯着蓝玉找他的岔子;那是他们的责任。
至于李伯生;那是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资历最老;但是能力却差强人意;对他的人品;皇帝很清楚;所以看过之后只是一笑置之。
随后到来的是兵部的文书;告知蓝玉朝廷已经紧急从南方调拨一批战马过来;武装西征大军;虽然只是矮小的川马、滇马;但是吃苦耐劳;总也聊胜于无。
有了这个消息;蓝玉才算吃了颗定心丸;这场仗;有的打;别看汉军现在闹得欢;指不定啥时候就完蛋了;想以一隅之地和大周朝抗衡;不切实际。
周军也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毕竟锦衣卫经营多年不是吃素的;伪汉太子刘元封将要在洛阳成亲的消息早已传来;蓝玉立刻召集手下中将;商议发动一轮进攻;不图攻城略地;就为给对方添点堵。
大帅发话;众将莫敢不从;正在商议进兵事宜;忽然城门守军来报;说是汉军有信到。
蓝玉拿到信件;端详一番无异状之后才取出信笺;一看果然是老朋友汤和的笔迹;武将书信不同文法;字迹潦草;但是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他建议双方休战一段时间;因为正值春耕时分;大军冲杀;乡民不敢下田干活;来年必定是个灾年云云。
蓝玉冷哼一声:“汤和老匹夫心中竟然还有百姓;虚伪!想休战还不是为了给元封成亲腾出时间来。”
再往下看;汤和又提到了关于楚王首级的事情;说张士信的脑袋在我们这边保管的很好;已经擦干净血污;缝好了伤口;装在锦匣里等合适的时机送还给周军;楚王千岁戎马一生;最后落得个马革裹尸还的结局;倒也不枉他一世英名。
蓝玉气得把信摔在地上;话说得好听;其实还不是拿楚王的脑袋要挟自己;你要不愿意停战的话;这颗脑袋就别想要了。
不管出于对皇帝的尽责;还是对楚王的敬佩;蓝玉都不希望楚王身首异处做个无头鬼;王爷的失身已经装殓起来;就等脑袋了;所以对汤和的这个要求;他无法拒绝。
蓝玉站在商丘城低矮的城墙上;将汤和的手书撕成碎片愤恨的撒在风中;身后蹬蹬蹬一阵响;副将上了城墙;低声道:“大帅;众将还在等您发令。”
“都散了吧;这次进攻取消。”蓝玉丢下一句话;自顾自的走了。
消沉郁闷的蓝玉没有意识到;远处有一双阴冷的眼睛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
……
有了楚王的首级做人质;周军不得不中止了作战计划;而汉军也投桃报李;停止了游骑袭扰;一时间中原大地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元封带着自己的新娘子来到了洛阳;此时的洛阳城已经俨然是汉国的陪都了;全城上下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婚期定的很近;二月初二办喜事;知道的明白是李善长老头子等不及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元封急着娶媳妇呢。
只可惜当年一起在十八里堡的老兄弟们不能来参加婚礼了;如今十三太保天各一方;想凑到一起真不容易;赵定安和紫苑的孩子已经一岁半了;张铁头的孩子更大;已经会打酱油了;王小尕的媳妇也挺起了大肚子了;如今只剩下元封、叶开、孟叶落三人没成亲。
结婚是人生大事;俗称小登科;对于元封这样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毕竟只有结了婚的才能真的成熟起来;才能成为真的男人;才能负担起统领天下的责任。
成亲前半个月;男女双方是不能见面的;来到洛阳之后;元封和李明雪便分开了;元封独坐在昔日的洛阳府衙;今日的汉王行宫内;对着一杯酒;一轮明月;想到了许多人;许多事。
常遇春叔叔、哑姑、胡瘸子、十八里堡的父老乡亲;甚至还有独一刀;这些曾经在自己生命中留下足迹的熟悉面孔;一张张的出现在脑海里;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刻骨铭心;一切宛如昨日。
叔叔;我长大了;我就要成亲了。元封默念一声;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
月亮门外传来脚步声;侍卫站在门口轻声道:“主公;关中有贵客到;李大人吩咐;客人一到请主公立刻召见。”
哦?是什么人如此神秘。
封建时代 5…54 你的名字不是元封
宣传员功能已开放;还等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加入!!!元封离开后花园;穿过回廊来到后堂;下人将门打开;请他进去;然后小心翼翼的在外面将门关闭了。
室内灯影绰约;坐着一个似曾相识的女子;荆钗布裙;典雅温婉;元封一愣;随即认出这是自己从大周皇宫中救出的蓉妃娘娘;四皇子张承平的生母。
蓉妃是个疯子;精神不正常;可眼前这个女人却一点也不像疯子;她听到有人进来;微微转头;见是元封;竟然站了起来;眼中波光闪动;欲语还休;表情相当复杂;没有来由的让元封心中一酸。
元封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将蓉妃从皇宫中救出;本是为了帮张承平的忙;在周京被官军围困;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他本可以将蓉妃留在京城;因为皇帝只是囚禁蓉妃;并不想害她的姓名;可是鬼使神差的;自己竟然将蓉妃也带了出来;并且优先送往西凉。
这是这也代表不了什么;蓉妃只不过是手中的一个不甚重要的棋子而已;现在还远未到她发挥作用之时;手下人值自己大婚之际将蓉妃千里迢迢从西凉送来;还创造出这样一个单独会面的机会;到底是何用意?
谜底很快便解开了;因为那个女人踉跄着往前走了两步;两手伸着;颤声道:“孩子;我的孩子。”
元封虎躯一震;难道蓉妃竟然是……
在元封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母爱的温暖;自他记事起就跟着叔叔苦练武功兵法;叔叔是个冷峻硬朗的男子;在元封的成长历程中充当了父亲的角色;以至于元封的性格也相当冷硬;后来渐渐知道自己的身世;他便自然地认为在那场宫变之中;自己的生父生母都丧生了;因为篡位者是不可能留下任何隐患。
后来深入中原寻访身世;也不过是为了查询父亲的死因;母亲的名姓而已;至于找到生母;他从来就没奢望过。
可是如今忽然跳出来一个女人称呼自己为“我的孩子”;如何不让心思缜密的元封生疑;蓉妃是不是疯病又犯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蓉妃一声呼喊;竟然触动了元封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他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