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凌云江湖 >

第24章

凌云江湖-第24章

小说: 凌云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云算一算,恐怕把附近几座山的鸟兽杀光,才能凑出来。何况鸟兽也不是那么好杀,又是半天下来一无所获。上天有好生之德,杀孽不可多造。
  好在大夫又说此非绝症,是内伤郁结,倘若心情畅快,注意饮食,缓缓调养,就算不能根治,身体也可恢复一些。
  小青的病继续靠药将养着,只是她一直内心抑郁,少有开心的时候。咳嗽时候越来越多,又不肯吃药,都是飞云劝说下,才勉强咽下去。飞云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打算着来年开春,种些庄稼,多得些钱看病。
  随着年关将近,镇上热闹许多,小山村也有些喜庆的气氛





    正文 第四十八章 人归故里

小年这一天,山村的人都起来掸新,然后在日落前贴好春联。家中宽裕一些的,还买了一对灯笼挂在门外,准备新一年的到来。
  刘大叔买了两幅春联,自己门上贴好,又拿一幅给飞云,帮着贴起来。作为答谢,飞云给刘大叔半只腌好的兔子,自然免不了一番推让。
  自打飞云与小青住下后,刘大叔是十分高兴的。倒不是房子卖得几两银子,而是有人在旁边住着,热闹一些,不会显得凄凉。飞云讲话不多,人却热心,不止帮着干活,隔三差五地送些野物,看着比亲生女儿还亲。
  刘大叔的女儿腊月时回来过一次,带回来一件新棉袄。听到房子卖出去一间,本来有埋怨,看到一锭银子后便转了脸色,只是叮嘱写好契书,写明只卖一间。小青送去一只山鸡给刘大叔,好招待女儿。两个女子很快家长里短地聊起来,好似两姐妹。
  飞云拿回来的野物,卖出去许多,也留一点腌制起来过年。这些活以前没干过,一开始都是刘大叔在做,飞云慢慢才学起来。最幸运的是刘大叔养的两只鸡,本来是打算杀了过年的,现下肉食已足,它们可以安生过年了。
  为了过年,飞云也是很费了一番思量。往年在寺里,只需要清理好寺院,无需买东西。终于过常人的生活,飞云见别人买什么,便有样学样,一气花了五两多。
  小青看着堆满桌子的吃食,还有几件放到床榻上的新衣,难得笑起来。飞云又跑到镇上,买回来几只灯笼,在一排房子前依次挂好。
  大年夜,刘大叔去女儿家吃。一对年轻夫妻少有相熟的,大牛算一个,只是他自家也在忙。他们便早早准备好年夜饭。样式不少,有鱼有肉有鸡,还有豆腐咸菜。
  虽然杀生不断,飞云依然戒荤腥。日子稳下来后,飞云早晚都念一段经文。可惜附近没有寺庙,想去烧香礼佛都不能。最近的佛庙有二十多里地,村民正月里会结伴前去。
  天未全黑,飞云还是点亮蜡烛,比平时多点一根。房子中依然幽暗,新年的喜悦随之淡了一点。
  飞云自己只吃素菜,把荤食推给小青吃。小青比平日多吃了几口,便吃不下,咳嗽个不停。飞云端来煎好的药,让小青喝下。年夜饭算是吃完。
  飞云听到外面鞭炮声响起,便说:“咱们出去走走吧,你终日在家里,闷着,对身体不好。”小青点点头。
  吹熄蜡烛出去,门掩上,不需要锁,篱笆门虚掩。夜色已经笼罩山村,各家各户亮起灯火,不时有欢声笑语响起。
  小青一路走着,便瑟瑟发抖起来。飞云慢慢靠近,伸手搂住小青。小青身体一僵,过一会儿才放松下来。
  又有人在家门口放鞭炮,早早吃饱的孩子跑出来,等在旁边,一看鞭炮放完,便上前去找没爆开的鞭炮。还有小孩子拿着小灯笼,找伙伴玩耍。
  小青看着看着,便停下来,不出声地笑起来。飞云顿时感觉很高兴,说:“和咱们那时候一样。”小青开心地点点头,说:“我们那时也这么玩着,真开心。”忽然,脸上又暗下去。
  飞云有所觉,知道小青是想家了。因为他想到了师父师兄,再无半分开心。小青伸手抓住飞云的手,感觉到一丝温暖。飞云觉着小青手冰冷,悄悄将内力运到手上,让手稍稍变热。
  内力流到手上,聚多一点,开始窜动。飞云练功,都是让内力流动,或是停留在腹部。偶有聚集内力到四肢,都是一聚即发,从未留意内力的状况。
  飞云不断让内力流到手上,手渐渐发烫。小青丝毫不觉有异,只觉舒服,抓得更紧。
  内力在飞云手掌窜动,皮肉轻轻一跳一跳。飞云不再继续曾内力,试着让内力平和。内力如风吹过的湖面,波浪缓缓过去,只剩微微的波纹。
  飞云继续增加内力,跳动又强烈起来。再平和下去,然后又增加。如此反复几次,手掌已经有隐隐涨大的样子。
  手掌有涨裂的感觉。飞云犹豫一番,还是增大内力。终于超出了界限,要窜出去,却没有出口。飞云按捺不下去,暗潮涌动的湖面顿时炸裂开,手掌感到剧烈的疼痛,仿佛是从骨髓里面传出,整只手臂都麻了。小青像被针扎一般,手猛缩回去,有点惊恐地看着飞云。
  飞云甩甩手臂,对小青悻悻而笑:“本想用内力让你暖一下,不想走岔了。”小青倒是一脸好奇:“内力是什么?”飞云解释不清,只能含糊其辞。
  两人时走时停,慢慢走到村口,小青已经有点困,又慢慢走回去。看到有幼儿带着虎头帽,让大人搀着,站在一边看鞭炮。小青重重地发出叹息。飞云紧紧抓住她的手,让她靠着自己走。
  初一的早上,村里一家放起鞭炮,另一家紧跟上,最后全村响成一片。人们迎来新的一年。
  到处充满喜悦,除了村西的一排房子。没有鞭炮声,屋子里的人心情更是低落。
  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刻,两人却离家不知多远。小青夜里好不容易睡着,却喊着爹娘,唤着孩子的名字,惊醒过来。
  一片欢笑声中,这角落里却是泪水湿了枕巾。
  两人早就醒来,却不起来,翻来覆去,时而相对无言。日上三竿,太阳从门缝里照进来。飞云终于决定下来:“过了十五,咱们起身回曹村!”
  小青愣愣的,盯着飞云许久,最后把头埋到他怀里,手紧紧搂住。
  他们不是没想过回家,只是回家后如何面对村里的人?两个人以何种身份在村里生活?当初是觉得无法呆下去,才出来,是以只想着离远。
  此刻,决定回去,其他的事情便不去多想。两个人都不提起,怕提起来,便会露怯,又不敢回了。两个人商量要带多少盘缠,要带几件衣物,朝哪边走,怎么走,准备哪些干粮。
  人未归,心已回





    正文 第四十九章 魂归故里

要回家,盘缠是个大问题。两人是一路漂泊着出来的,吃尽了没银子的苦。从前还好,荒山野岭、道旁破庙都可以将就一宿,如今小青走几里地都受不了,须得想好万全之策。
  自决定要回去,小青脸上一直是笑容,胃口也好了许多。或许是想到自己身体受不起旅途劳累,小青硬是吃下去一大块肉。
  初一不开张,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的规矩。各行各业都停歇,唯有庙里是忙着的。飞云往年很忙,今年也忙。一想到回家的盘缠,他先把年前半个多月攒下的皮毛,先搬出来晒一晒。由于县城的商铺年底盘货,腊月中旬便不收货,飞云就先放家里。
  大大小小的皮毛有十多块,倘若店铺掌柜看得上,该有五六两银子。几十斤腌肉,本是存着初春两个月吃的,现在吃不上了,拿去卖,也值几两银子。看来要多进山几趟。
  刘大叔傍晚时候回来,喝得醉醺醺的。听说两人要走,登时醒了一半。飞云向刘大叔打听了谁家要办喜事,需要很多肉。刘大叔住了几十年,倒能说出个七七八八。
  飞云又去了趟大牛家,问了下对付大野兽的方法,哪里有大野兽踪迹,借了一把钢叉。大牛有些意外,还是叮嘱他小心。
  初二,照理还是在过年。飞云却天未亮起来,进到山里。日落后,小青正担心着,飞云回来了。肩上抗了头野猪,钢叉上插着匹恶狼,身上还挂两只兔子。衣裳有些破烂,带着血迹。小青关切地直问,飞云只说没事。
  初三,飞云借了一辆推车,将猎物推出去。傍晚回来,高兴地将五两银子交给小青。小青想哭,却哭不出来,引得咳嗽阵阵。飞云急忙给她抚背。
  飞云每天忙活,有时三两,有时五两,银子攒得很快。看着飞云一日比一日消瘦,小青眼泪都流出来,叫飞云歇一歇,飞云总说不累。
  正月十三,飞云又一大早带着猎物出门,中午便早早回来,一脸的恼怒。小青担心地问他,一开始不说。再三追问下,原来本县历来是正月十三祭拜农神,这一天忌杀生。飞云不懂规矩,带着那么多死物进城,刚到城门,便被军士扣住。
  飞云知道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只和他们讲理,并不动手。可军士不管许多,要连人带东西都扣住。若不是刚好有本村的人进城,向守门官兵苦苦求情,飞云真的只能动手了。
  为了能将车拉回来,飞云还是自己将猎物送交到衙门。一路回来,只觉得憋屈,偏偏又无可奈何。
  如此辛苦了一个来月,多多少少总有些麻烦遇到,好在攒下了四十两银子。路上省一点,回家应该是差不多的。
  雪已化掉,天气开始转暖。小青经过一个月的将养,身体恢复不少。两个人告别刘大叔,踏上回乡的路。
  到镇上的一段路,两人是走着的,到镇上后,便雇一辆马车。车不去县城,而是去码头。坐船可以快很多。两人已将归路大致打听清楚,出来时绕来绕去,走了很久,回去只需半个来月。
  船平稳地行了一天。突然有人喊道:“飞鱼帮在此,来者交过路费,一人十文,孩童五文。不一会儿,便有人走进船舱,向船上二十多人都收了钱。
  飞云见来的几人虽会武功,却很普通,本不欲交钱,但看别人都给钱,不想惹是非,也乖乖交钱。受了钱,来人便离去。
  船上有人问起飞鱼帮来路。自然又见多识广的人侃侃而谈:飞鱼帮是盘踞在吴楚之地的帮派,专在两地交界处做水上买卖,尤其是官府管不到的地方,势力很大,学官府收钱,解决纠纷,过路费也是一项营生,附近水域便归飞鱼帮管,若有争执、事故,他们便会出来管。
  船行三日,两人在一个渡口上岸,寻了一家客栈住下。趁天未黑,到药铺抓些药,弄好了给小青喝下。第二日,寻了一辆车,走了一整天。
  走了几日,便到越阳府境内,飞云有些害怕遇到认识的人。果不其然,还真的碰到熟人,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吴由仁。
  吴由仁还真是倒霉,被飞云遇到,又是被一群人围攻。围攻之人在飞云看来,人数不好,身手平平,便出手解围。吴友仁脱困后,抬手便说:“多谢兄台相助,在下感激不尽。”竟是没认出他来。
  飞云微微一笑,说:“吴兄客气,小弟出手是应该的。”吴由仁才仔细打量,终于认出来:“原来是曹兄弟。我曾去越阳城里找你,却不见你。你一向可好?”飞云大概说了一下遭遇。
  吴由仁沉吟不语,许久才说:“最近越阳府不太平,何况那些富贵人最是记仇,你最好绕开城池走。”说完,又拿出几十两银子,硬塞给飞云,说:“为兄还有急事,不便久留,你也快些离开此地,这些银子就给兄弟你路上花。”
  飞云见他神色,有些疑惑,来不及多问,吴由仁已匆匆离去。疑惑归疑惑,飞云还是听了吴由仁的话,绕道而行,比预期多走了两日,不过有多出来的银子,路上是很宽松的。
  到了青冈县城门口,飞云想了一想,终究没有进城去。渡过飞云江,叫辆马车。往曹村方向去,半日时间,便能望见曹村。
  所为近乡情怯,两人未到村子,远远的便下车,让车夫很是疑惑。找个地方先歇着,吃了些干粮,等到夜晚,才悄悄走到村口。
  小青叫飞云等在村口,她一个人先回家。大大地叹一口气,小青咬咬牙,从大榕树旁走过。过不多久,飞云隐隐听到村里有叫骂声,还有哭声。
  虽然小青再三叮嘱,她回来前,飞云不要过去。飞云忍不住,还是偷偷往小青家走去。走不多远,一个人影慢慢晃来。
  走近了,是小青。小青神情呆滞,满脸泪痕,脸的一边肿着,嘴角乌青。飞云焦急地抓住她肩膀,问她怎么了。
  小青看到飞云,扑到他怀里,嚎啕大哭:“我爹说我不该回来,反正是嫁不出去,死也要死在外边,省得败坏家里的名声!”一边哭,一边捶着飞云。
  一路哭,一路走出曹村,走到山路上。小青哭累了,啜泣不止,口中喃喃而语:“大婶叫我去外地,找个人嫁了,永远别回来。我能去哪里?我嫁给谁?”说着,咳嗽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