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春闺玉堂 >

第10章

春闺玉堂-第10章

小说: 春闺玉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清漫不经心的看着薛思琴的背影:“若说了就不是这个局面了。”钟大和薛镇扬再有主仆情谊,可他始终是个下人,他在正院里把她和薛思琴逼的无言以对,在薛镇扬眼中可不会赞扬这个下人机灵,他看到的只会是恶仆欺主。
  儿女无能自有父母教,何时也不能由一个下人咄咄逼人,压着主子一筹。
  所以她和薛思琴什么都不辩才好。
  到是姑母刚刚没有出来让她很好奇,若是姑母出来了,姑父定然会迁怒与她管理不善重生王牌特工。
  她进了门内,就瞧见周文茵和薛思琪正一人一边的扶着方氏站在中间和薛镇扬说话。
  她心头失笑,有周文茵在左右,她倒是白担心了一场。
  “都坐下吧。”薛镇扬摆摆手,对薛思琴道,“往后这样的下人也不要多问,叉出去就成,闹在正院里便是给人看笑话的。”他语气还算温和,看来心情不错,“……你是主子捏着他一家子的命,还怕了谁不成。”
  薛思琴赶忙蹲身应是。
  薛镇扬又望着幼清,道:“幼清今儿受了委屈,她性子软,往后这样的人少往她屋里放!”后面的半句是对着方氏说的。
  夫君能关心自己的侄女,方氏自然高兴的连连点头:“是妾身疏忽了。”
  “这次就算了。”薛镇扬一句话将这件事结束了,望着幼清身上半旧的褙子,“马上要过年了,多给她做几套衣裳,也穿的鲜亮点,有点主子的气派才是。”
  薛镇扬对几个女儿难得关心,更不提评论谁的衣着朴素或是鲜艳……
  这还是头一次,所有人都忍不住露出意外之色。
  “是!”笑容从方氏眼底溢出来,朝幼清打眼色,幼清心里飞快的转了转,笑着蹲身向薛镇扬行了礼,“谢谢姑父姑母!”
  薛镇扬点点头没有再说。
  “老爷从衙门直接回来的?”方氏一扫下午心头的阴霾,打心底高兴的道,“让人给您打水梳洗,饭菜都已经备好了。”便跟着服侍薛镇扬去梳洗更衣。
  待薛镇扬一走,薛思琪就吐了吐舌头心有余悸的道:“难得见父亲这么好说话。”
  薛思琴还在想方才的事,闻言没有吱声,周文茵便回道:“舅舅心里有数,你别乱说话。”薛思琪嘻嘻笑了起来,挽着周文茵道,“是,我知道了。”又对薛思琴道,“得亏表姐方才提醒母亲,原本母亲不放心你还想出去呢。”当着一院子下人的面,父亲在气头上但凡说母亲一句不是,往后母亲还怎么管理中馈。
  薛思琴感激的朝周文茵点点头,又对薛思琪道:“你终于做了件明白事。”是指刚刚薛思琪把周文茵一起拉了进来。
  “那当然。”薛思琪笑着说着,余光就瞥见了幼清,顿时话锋一转尖锐的道,“不过就是我再明白,也不如有的人明白,这平日看不出来,如今倒显出聪明劲儿来了,却不成想当先见识的却是我们。”又道,“也就父亲母亲不知原委罢了。”她气不过要给幼清多做几套新衣裳。
  薛思琴也看着幼清,想到幼清方才的机智,若非的她父亲大约也不会发落钟大,一时间她心情复杂的说不出话来。
  “三妹!不能这么说清妹妹。”周文茵向来是和事佬,“她也吓的不轻,哪里晓得那钟大好一副口牙,愣是将黑的说成白的。”
  薛思琪哼了一声:“什么黑的说成白的,不是空穴不来风,怎么不见他对别人这样,还不是因为有的人不地道。”她话有所指。
  无论前一世还是现在,薛思琪一直都是这样,娇宠着得理不让人,幼清想到景隆三十七年的时候,她一把火烧了孙家,将孙继慎的小妾和老母亲烧死不说,还将自己也烧成了重伤……
  那件事闹的满城风雨,连圣上都把薛镇扬喊去说了句:“薛家的女儿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最强丧尸传说。”薛镇扬回来大怒,将大归回家养伤的薛思琪送进了西山的拢梅庵,姑母一病不起,景隆三十九年年初便就去世,随即薛镇扬被迫致使,薛氏的长房彻底没落,景隆四十年年初她甚至听说薛镇扬打算搬回泰和。
  这一世她还会遇到孙继慎吗?还会再如以前一样任性骄纵,做事不管是否损人还是利己,只凭一时之快呢。
  她低头喝茶打定注意不搭理薛思琪,在她眼里她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孩子斗嘴,她胜之不武。
  薛思琪只差点名道姓了,可是幼清就像个棉花一样,她憋了一肚子的气撒不出来,气的嘟了嘴脸上通红。
  周文茵皱着眉制止薛思琪。
  “我可没乱说什么。”薛思琪赌气的看着幼清,“有的人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周文茵看向幼清,露出无奈的笑容。
  幼清回以浅笑,并不打算回嘴。
  薛镇扬和方氏一前一后进来,薛镇扬换了件家常的靛蓝色道袍神色端凝的进了门,方氏跟在身后眉眼含笑,但房间里气氛依旧一凝,薛思琪更是噤若寒蝉。
  “你们大哥二哥被先生留了,今儿就不回来吃饭了,我们先用吧。”方氏让陆妈妈摆桌子,又喊着几个丫头,“都愣着做什么,洗手吃饭。”
  幼清跟着几个人应是,各自洗了手移去东次间。
  食不言寝不语,饭桌上只有瓷碟的碰撞声,其实即便没有这些规矩,有薛镇扬在也没有人敢开口。
  好不容易吃了晚饭,幼清不等方氏留茶就带着采芩告辞了。
  外头的大雪未停,两人出了正院就看见绿珠打着伞站在游廊的拐角处等着她们,一见她们出来忙迎了过来,担心的问道:“小姐没事吧?下午的事奴婢听说了,没想到事情闹成这样。”她也有些唏嘘,不过两个时辰而已,闹出这么多事来。
  “怎么样?”幼清不答反问,绿珠上前扶着她低声道,“奴婢打听过了,姑老爷今儿不是从衙门回来的,而是先去了夏首辅家。”
  幼清眉梢微微挑起,眼眸明亮,夏堰将要致仕……他见薛霭生性沉稳聪明睿智,便有意收为门生正式指点一番,薛镇扬今儿回来心情如此之好,可能就是为了这件事。
  几个人说着话,幼清有些累,不觉放慢了步子,心口闷闷的难受,采芩害怕就蹲在幼清面前低声道,“奴婢背着您吧。”
  幼清笑着道:“哪里这么娇气,我自己走。”
  采芩不依,“小姐若真的怜惜奴婢,就让奴婢背着您回去吧。”
  “我们慢慢走吧。”幼清摆了摆手,将身上的大氅拢了拢,采芩不再多说扶着幼清,绿珠撑着伞提着灯笼,主仆三人出了智袖院,风夹着雪花打着卷儿刮着,落在头上脸上衣摆上……
  飞檐上挂着的大红灯笼随风摇曳,光线或明或暗,有沙沙的脚步声和男子的说话声自身后由远渐近。
  017 表哥
  幼清就就听到薛潋清细的嗓音传来:“我也没喊错,他早晚都要是我的姐夫,如今提前喊一声有什么关系。”又咕哝道,“以后不喊就是了。”底气渐弱。
  脚步停了下来,一道略显得沙哑的声音带着训诫的语气:“有的事心里有数便成,又何必说的通透,若是让旁人听见,会影响你大姐闺誉调教贞观。”
  是大表哥薛霭的声音。
  有半晌没有说话声,幼清能猜到薛潋这会儿的表情,一定是看似低眉顺耳但脸上却是满脸的不以为然。
  “你不用和我阳奉阴违,在外人面前如此,在我们面前大可不必。”薛霭的声音已是拔高了一点,脚步声再次响了起来,薛潋蹬蹬的跑起来,喊道,“那祝姐……祝大人说带我去钓鱼,我到底能不能去?!”一顿又道,“祝大人还说他的同僚宋弈宋大人也会去,他好不容易松口答应教我骑马。我为此还特意和赵子舟借了他家的马。”
  薛霭负手顿足不满的看着薛潋,“那宋大人虽和祝大人是同僚,品阶不高,可为人深不可测,如今朝局不稳,你休要与他走近给父亲添乱。”
  薛潋不以为然的回嘴:“都在京城,他三年前殿试还是名动京城的传胪,风头盖过了状元郎,想打听他的事还不是轻而易举。再说,也不用打听,谁不知道他是吉安永新县人……”一顿又道,“再说,朝局不稳还不都是拜严怀中和严党所赐,宋大人也未曾与他为伍,怕什么。”
  薛霭无奈的摇摇头:“总之,你离他远点!”
  “大哥不会嫉妒人家的学识吧?”薛潋眼睛骨碌碌一转,笑的揶揄,“要不您和我一起去,说不定他心情好了,还能指点您一番学问呢。”
  薛潋永远都是这样不按牌理出牌,幼清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觉得这样的对话声既陌生又亲切。
  “谁在那里。”话音落,就看见直角拐弯处一点灯笼的光迅速出现,随即一身披着墨黑斗篷身量纤细修长的薛潋出现在视线中。
  薛潋比幼清大两岁,生的纤细高挑,眉眼清秀漂亮的不似男子,所以他曾故意蓄了短短的胡茬,想扮的粗狂一些,可是却适得其反,常常被人当做哪家小姐故意贴着了胡子装男子出行。
  后来他又练发声,把嗓音憋的像薛霭一样低沉浑厚,可是画虎不成越发的不伦不类,被薛镇扬斥责了好几次,他这才作罢。
  此刻薛潋斗篷内着一身黛清色夹棉直缀,脚上是墨黑的小官靴,眉色飞扬,红唇玉面,像是画上的童子。
  幼清不由想起来景隆三十七年他游历两年竟带了位胡女回来,气的姑父拍着桌子斥他不顾家国廉耻,被妖孽迷了心智……那日他们父子站在厅堂中丝毫不让的争执,薛潋倔强不羁的背影给她印象深刻,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他,自此后便是连消息也没有听到过。
  “方表妹。”一见是幼清薛潋面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凝眉质问道,“你笑什么。”很不悦的样子。
  “三表哥。”幼清根本没有打算避着他们,所以从善如流的行了礼,微笑着回道,“方才与丫头说话觉得有趣便笑了起来,没想到遇到三表哥。”又歪着头望着薛潋问道,“三表哥才回府?”
  薛潋本以为方才那笑声是笑他的,现在幼清这么一解释就显得他有些自作多情,他咳嗽一声故作深沉的道:“嗯,先生留我讲题,才回来的晚些。”又觉得自己和一个小丫头解释什么,便板着脸道,“这么晚了你不回去,在这里做什么。”
  “正要回去。”幼清指了指前面的路,薛潋这才想起来,这是正院的门口幼清要回去是得从这里经过,他蹙眉摆手,“走吧,走吧!”
  薛潋的性子依旧像孩子一样,不管心里想什么总能从他的脸上看的一清二楚传奇知县。
  幼清笑着应是扶着采芩的手要走,薛霭却从夜色中踏步走了出来,她不得不再次停下朝薛霭行礼:“大表哥。”
  “方表妹。”薛霭微微颔首声音低沉,稳稳的像是谁拨动了胡弦般醇厚绵长。
  薛霭大她五岁比她高了大半个头,披着一件墨绿绣青竹攀枝的披风,里面是雅青色湖绸直缀,身姿俊朗挺拔,芝兰玉树一般温润如玉,幼清的视线落在他垂在身侧的手指上,指节纤长掌心宽厚,她忽然想起父亲的手来,干燥温暖令人心安。
  外甥像舅,薛霭与父亲方明晖的容貌相似,浓墨般的剑眉,星目澄澈平静的如一汪古井……风雪簌簌落下,吹得他衣袍翻飞,少年如仙似玉。
  薛霭望着幼清,眼前便浮现出那一方莫名的带着香气的帕子,还有角落里露出的那一支艳红如火的海棠花……他收了心神轻声道:“雪势渐猛,路上难行,表妹早些回去吧。”又回头吩咐洮河,“你送方表小姐回去。”
  洮河今年十一岁,长的一副憨直可靠的样子,可幼清却知道这孩子心思活络的很,远不是表面所看到的这般老实单纯。
  “不用。”幼清摆着手,“不过几步路的脚程,大哥和三表哥先去吧,姑父和姑母还在等着你们呢。”她说完便要走的样子,就见院子门口周文茵扶打着伞恰好走了出来,她似乎没料到门口有人惊讶过后她展颜一笑视线就落在薛霭面上,眼神变的越加的柔和。
  “大表哥。”周文茵朝薛霭行了礼又转头回了薛潋的礼,“三表弟。”视线一转又看到了幼清,笑着道,“我当清妹妹走远了,没想到在这里。”
  幼清行了礼起身道:“正巧在门口遇见了大表哥和三表哥。”微微朝几个人颔首,“那我先回去了。”她转身欲走,就听到薛霭声音柔和的与周文茵道,“你与方表妹一起吧,路上湿滑担心脚下。”
  周文茵点着头道:“表哥穿的少也赶紧进去吧,免得受了凉气。”面颊微红,却没有立刻抬脚。
  幼清无奈只得停下来等周文茵。
  “好了,好了。”薛潋显得很不耐烦,“站在这里吃雪不成,我可还没吃晚饭呢。”说完也不管别人掉头就进了正院,周文茵闻言一怔望着薛霭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